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口服枸橼酸铁铵在低场MRCP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凤英 《海南医学》2009,20(2):91-92
目的探讨口服枸橼酸铁铵(复锐明)在低场磁共振诊断肝外胆管梗阻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10例受检患者随机归入本次研究,在口服枸橼酸铁铵前后分别行MRCP检查。结果口服枸橼酸铁铵后,MRCP图像级别显著性提高。结论口服枸橼酸铁铵对在低场磁共振诊断肝外胆管梗阻病变具有相当的价值,对MRCP图像质量改善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胆管梗阻病例25例均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扫描及MRCP序列检查,由2名中级以上影像诊断医师对图像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并能清楚显示胆管梗阻部位的位置、形态、大小,MRCP检查影像显示胆管尤为清晰,梗阻部位以上肝内、外胆管均有不同程度扩张。结论 MRCP技术简单、实用、便于推广,是诊断胆管梗阻性病变一种比较完善的方法,在肝内、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MRI)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55例经临床检查确诊的胆管梗阻患者,分别予以低场MRI及MRCP检查,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对其影像资料进行评价。结果55例患者中胆管结石34例,胆总管囊肿12例,炎症5例,恶性肿瘤2例,胃癌术后淋巴转移侵犯2例;胆管结石诊断准确率为94.4%,胆总管囊肿91.7%,炎症及恶性肿瘤诊断准确率均为100%。结论低场MRI及MRCP在胆管梗阻疾病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及特异性,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均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病变的MRCP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CP显示胆管梗阻的定位正确率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结论低场MRCP对胆管结石、恶性胆管梗阻以及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医源性胆管梗阻等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高于其它影像检查。低场MRI设备运行成本低廉、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姜洪  蔡崧  赵国华  崔兴宇 《黑龙江医学》2004,28(12):906-908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胆管成像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7例临床疑诊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 ,并与ERCP/PTC和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对恶性胆管梗阻MRCP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86 5 7% ,特异度 10 0 % ;ERCP/PTC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91 0 4 % ,特异度 10 0 %。两者相比 ,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4 7,P >0 0 5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 2 8%。结论 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准确 ,可为外科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ingle shot fast spin echo,SSFSE)序列MRCP结合常规MR断层图像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SSFSE序列MRCP对80例肝外胆道梗阻患者进行扫描,同时进行常规MR扫描。观察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梗阻的位置、胆管扩张形态、程度及梗阻端病变的MRCP表现特征;比较MRCP及MRCP结合常规MR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定性诊断。结果MRCP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MRCP准确率为77.5%,MRCP结合常规MR为91.3%。结论SSFSE序列MRCP能充分显示胆道的解剖形态,与常规MR扫描相结合对肝外胆道梗阻性病变的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及磁共振常规腹部扫描对梗阻性黄疸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梗阻性黄疸患者36例进行SSFSE序列的2D/3D成像,进行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重建技术获得MRCP三维图像。同时行常规腹部MR扫描检查,观察肝内外胆管扩张的程度、梗阻端的位置及形态特点,进行定位及定性诊断。结果:MRCP对梗阻部位的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6%,结合常规冠状及横切位扫描提高了诊断准确率。结论:MRCP虽能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的梗阻,但需结合原始图像及常规扫描才能提高定位定性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梗阻性黄疸最理想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MRCP对胆管梗阻的临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胆管梗阻性病变患者进行MRCP检查,检查结果与临床手术或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56例患者获得满意的MRCP图像,MRCP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5%,定位正确率为100%。结论 MRCP在临床胆管梗阻诊断中安全、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肝外胆管癌的常规磁共振和磁共振胆胰管影像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证实的肝外胆管癌患者60例,并对其进行常规的MRCP检查,在这6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中,肝外胆结石患者有35例,恶性胆管梗阻为25例,综合分析MRCP影像学表现,并且对不同的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的诊断,并且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对照。结果:这60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PCP检查均一次成功,而且58例胆胰管显示满意,胆胰管满意率高达96.7%。采用MRCP对肝胆外结石和肝外胆管梗阻分别进行检测,其都具有较高的检测率。结论: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是一种值得使用的检测技术,MRCP的检成功率也不断提高。再加上原始图像的使用和常规的MRI扫描,肝外胆管结石和恶性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的准确性也不断提高,值得医学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MRCP采用SSFSE序列重T2W1扫描,对5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良性梗阻23例,恶性梗阻30例)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综合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全部53例MRCP检查一次成功,均获得较满意的MRCP图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6%。结论 MRCP对肝  相似文献   

12.
黄文光  王涛  杜仲林  王金洪 《西部医学》2012,24(9):1777-1781
目的评价低场MRCP及其3D薄层图像结合常规MRI对胰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低场(0.35T)MRCP,并结合其3D薄层MPR、常规MRI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低场MRCP与及其结合3D薄层MPR图像(或薄层T2WI)及结合常规MRI对胰胆管梗阻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6.0%、94.0%和89.6%,后两者与单纯MRCP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场MRCP结合3D薄层MPR(或薄层T2WI)及常规MRI可进一步提高胰胆管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胰胆管梗阻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疑有胰胆管病变的100例患者应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FSE)厚层投射直接成像技术行MRCP检查。结果:97例获得了优良的MRCP图像,MRCP可清晰显示各类胰胆管病变的形态异常;59例患者诊断为梗阻性胰胆管病变,其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定性诊断符合率为83%。结论:MRCP无创伤,无辐射,无需应用对比剂,是诊断胰胆管病变的理想方法,但对病变的定性诊断仍需结合常规MRI扫描及其它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低张饮水MRCP在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胆道疾病患者的常规MRCP与低张饮水后MRCP图像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这两种方法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的显示效果及诊断符合率。结果:低张饮水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的病变显示效果优于常规MRCP(P<0.05);低张饮水前后MRCP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5%(93/120)、90.8%(109/120);结合MRI常规扫描序列,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8.3%(106/120)、95.8%(115/120)。结论:低张饮水MRCP结合MRI常规扫描序列对低位胆道梗阻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单次激发对98例临床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和拟诊胰胆疾病患者进行MRCP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证实.结果恶性梗阻28例,其中胆管癌12例、胰头癌8例、壶腹癌5例、原发性肝细胞癌直接侵犯3例,良性梗阻70例、胆总管结石30例、胆囊切除术后狭窄9例,其他、胆囊炎或结石25例、慢性胰腺炎6例,本组定位诊断率为100.0%,定性准确率为87.7%.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定位较为准确,结合MRI轴位、冠状位原始图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的特异性,是一种安全、非创伤的检查方法,能为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管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及MRI表现。结果MRCP对胆管梗阻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定性诊断符合率89%。结论MRCP结合MRI是诊断胰胆管疾病非常有效和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SCT及MRCP+MR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08~2009年50例胆道梗阻病例,均行MSCT平扫+增强扫描以及MRCP+MR,所有病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所有病例检查均获得成功,MSCT及MRCP+MR对胆道梗阻定位准确度均为100%,其中胆道结石准确度分别为88.5%(23/26)、92.3%(24/26),良性梗阻准确度分别为83.3%(10/12)、41.7%(5/12),恶性梗阻准确度分别为91.7%(11/12)、83.3%(10/12)。结论 MSCT及MRCP+MR均能对胆道梗阻正确定位,在胆道结石病变诊断中MRCP+MR稍高于MSCT(P0.05),在胆道梗阻良性病变定性诊断中MSCT较MRCP+MR准确性明显增高(P0.05),在恶性病变诊断中无明显差异(P0.05),因此,在对胆道梗阻病人的检查时MSCT较MRCP+MR更有优越。  相似文献   

18.
661例MRCP图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定位、定性诊断价值。方法用Marconi 1.5 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对661例疑有胰、胆管病变的患者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MRCP检查。结果MRCP能清晰、直观、立体地显示胰、胆管的解剖结构,对胆道梗阻程度和梗阻部位的确诊率达100%。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明显大于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P<0.05)。76.3%(103/135)的恶性黄疸出现“软藤征”,72.5%(50/69)的胆管癌出现“空虚征”,82.6%(19/23)的十二指肠乳头癌出现“双管征”,39.5%(15/38)的胰头癌出现特征性的“四管征”。结论“软藤征”、“空虚征”和“双管征”是恶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MRCP征象,“四管征”可作为胰头癌的特异性征象,“枯树枝征”是良性梗阻性黄疸的重要MRCP征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