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支持系统与老年患者焦虑心理关系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和探讨与老年患者焦虑心理的有关因素及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为老年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促进老年患者康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焦虑和社会支持系统评定量表的形式调查了我科40例老年住院患者。结果40例患者中焦虑17例占42.5%,其中男性9例占男性总人数37.5%(9/24),女性8例占女性总人数50.0%(8/16);焦虑与年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焦虑与社会支持系统的比较,非焦虑组的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平均分均高于焦虑组。两者在主观支持方面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焦虑症的发生可能与年龄、主观社会支持有关,与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无关。增加老年患者对社会支持的主观感受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焦虑状态与社会支持度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关系.方法 选取MHD患者及其相应主要家庭照顾者85组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MHD患者焦虑状态,根据SAS标准分是否≥50将MHD患者分为焦虑组36例与非焦虑组46例,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社会支持度,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定焦虑组和非焦虑组患者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统计分析MHD患者焦虑与其社会支持度以及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关系.结果 MHD患者SAS得分(45.71±8.09)分,焦虑发生率为43.9%;对应主要家庭照顾者SAS得分为(43.67±7.71)分,焦虑发生率为39.5%;SDS得分为(41.17±6.68)分,抑郁发生率为14.6%,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得分(均P<0.001).焦虑组与非焦虑组患者在SSRS(包括社会总支持分及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度3个因子)得分和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MHD患者焦虑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焦虑/抑郁得分高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度低者及其主要家庭照顾者存在焦虑/抑郁的MHD患者焦虑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APGAR)、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袁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对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21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1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社会支持总分(38.70±8.76)分,客观支持(8.89士3.54)分,主观支持(22.60±5.47)分,对支持的利用度(7.20±1.75)分;家庭功能良好122例,中度障碍65例,重度障碍28例,家庭功能得分(6.73±2.54)分;生理领域(45.93±13.01)分,心理领域(48.80±8.84)分,社会领域(51.59±13.03)分,环境领域(53.27±11.33)分.家庭功能良好患者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和总分高于家庭功能中度障碍和重度障碍患者(P<0.05);家庭功能良好患者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高于中度障碍和重度障碍患者(P<0.05).社会支持高分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高于低分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月收入水平、对支持的利用度、生理领域、环境领域是综合健康自我评分的影响因素.结论 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提高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水平,有助于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大学学员的社会支持现况及其与情绪抑郁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南宁市老年大学159名55 ~ 79岁的学员,进行社会支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的测查.结果 ①社会支持总分(40.92±7.63)分,高于国内常模[(34.56±3.73)分,t=10.515,P<0.01],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评分、对支持的利用度评分均高于全国社区心理健康指导示范区(北京西城区)老年人(t=2.064,2.017,9.222;P<0.05);②样本中有配偶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无配偶者(t=5.78,4.956,4.918,3.175; P<0.01);③样本组中情绪抑郁的阳性率26.8%,抑郁阳性组的社会支持、主观支持、客观支持3项得分[(37.43±7.41)分,(21.43±4.93)分,(7.67±2.37)分]分均比阴性组低[(42.17±7.35)分,(24.43±4.22)分,(8.78±2.83)分,t=3.585,2.277,3.776;P<0.05];④社会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评分与抑郁评分呈负相关(r=-0.296,-0.194,-0.307; P<0.01).结论 老年大学学员的社会支持总体水平较高,社会支持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丽娜  李耘  冯明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1408-1409,1417
目的 了解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对28例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实验组)和45例高血压无抑郁患者(对照组)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命质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测定,分析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生命质量的生理功能、生理角色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心理健康8个维度及总分得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总分分别为(6.78±2.02)、(20.12±3.41)、(32.70±7.72)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社会支持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抑郁患者的社会支持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现状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和sF-36量表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测评。结果56例胆囊切除术患者焦虑、抑郁平均标准分分别为(54.57±3.28)分和(56.82±3.26)分,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分别为48.21%和57.14%,而高龄、工作压力大、术后并发症和睡眠问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高是胆囊切除术患者出现焦虑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结论胆囊切除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受很多因素影响,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初级卫生保健系统老年就诊人群的抑郁状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2011年4月至6月间,对在石门二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332例≥60岁患者,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调查.其中男性554例(41.6%),女性778例(58.4%);平均年龄(72±11)岁.结果258例(19.6%,258/1318)检出有抑郁症状,其中13.4%(176/1318)为有轻度抑郁.平均社会支持总分为(33.2±8.9)分;有抑郁症状者的主观支持分(19.4±4.6)分、客观支持分(6.3±2.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5.9±2.5)分,均低于无抑郁者的(21.6±4.7)、(7.1±3.0)和(6.3±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7、3.83和2.72,均P<0.01).配偶关系、生活满意度、每月医疗费用占家庭开支的百分比、户外运动及客观社会支持等5个变量进入logistic回归方程.结论与配偶不和谐、生活满意度低、医疗负担重、户外运动及客观社会支持少,是老年人抑郁的相关因素.应警惕这部分患者潜在的抑郁倾向.  相似文献   

8.
董忠生  沈键  王珏辉 《现代医学》2006,34(4):265-267
目的了解城区老年心身疾病患者心理卫生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对郑州城区306例老年心身疾病患者,260例非心身疾病患者和306例健康者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老年心身疾病患者存在的心理卫生问题较健康对照组多;其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饮食均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敌对无差别;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质与非心身疾病组有显著差异(P〈0.05);文化程度、子女数、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倾向性、精神病质和稳定性与老年心身疾病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5,0.01或0.001)。结论应建立老年心身疾病患者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心理卫生服务,以提高其生活质量,避免心身疾病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焦虑抑郁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取颌面外伤致面部疤痕患者100例,运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焦虑患者42例(42%),其中轻度37%,中度5%;抑郁患者59例(59%),其中轻度46%,中度12%,重度1%。焦虑总分47.54±7.76分,抑郁总分50.79±8.82分,客观支持总分10.22±2.67分,主观支持总分24.95±4.85分,对支持的利用度总分8.97±2.90分。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与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焦虑相关(P<0.05),户口所在地为其影响因素(OR=0.231、P<0.05)。户口所在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客观支持与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抑郁相关(P<0.05),家庭人均收入为其影响因素(OR=0.112、P<0.05)。结论:农村及文化水平较低的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焦虑的发生率较高,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家庭人均收入较低、客观支持低的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应加强颌面创伤致面部疤痕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及时采取心理干预,保护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精神心理因素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264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组)和14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调查。结果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恐怖、抑郁、精神病性因子及SCL-90阳性项数的均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SRS评定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门诊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低。因此,在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实施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焦虑、抑郁患病率,探讨社会支持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纳入CKD患者118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先后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方法,探讨社会支持对CK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CKD患者焦虑阳性率为24.58%,焦虑自评量表平均总粗分(35.11±7.39)分,高于国内常模(29.78±10.07)分(P<0.01);抑郁阳性率为41.53%,抑郁自评量表平均总粗分(39.19±8.32)分,高于国内常模(33.46±8.55)分(P<0.01)。社会支持分为(40.9±7.9)分,与焦虑(r=-0.28,P<0.01)、抑郁(r=-0.22,P<0.05)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社会支持为焦虑的保护因素[OR=0.534,95%CI(0.30~0.95),P<0.05];女性[OR=2.316,95%CI(1.01~5.30),P<0.05]、CKD分期[OR=1.536,95%CI(1.07~2.22),P<0.05]均为抑郁的危险因素。结论:CKD患者焦虑、抑郁的阳性率高于一般人群,社会支持是CKD患者焦虑情绪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谢芳  李高飞 《重庆医学》2015,(18):2512-2514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率变异性(HRV),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影响的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救治的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160例,按照数字列表法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酞普兰,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AMD、SDS评分、hs‐CRP、CRP、HRV、RAS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χ2=10.21,P<0.05);(2)观察组HAMD评分、SDS评分、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9.43、11.86,P<0.05);(3)观察组患者的HRV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93±26)ng/L,对照组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为(37±14)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应用于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患者疗效显著,较安全,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50例确诊为老年CHF的患者为观察组,不伴有CHF的老年患者58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家庭及社会支持以及Holter监测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照组患者的家庭和睦及社会支持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均〈0.01).Holter监测显示CHF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心源性猝死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老年CHF伴抑郁症患者易产生严重睡眠障碍、焦虑激越、情绪低落等症状;CHF伴抑郁症患者心源性猝死率增高;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支持有利于预防和降低老年CHF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特征。方法采用防御方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对40名抑郁症患者、40名焦虑症患者和40名正常人进行调查,采用家庭环境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试。结果(1)抑郁组和焦虑组患者得到的主客观社会支持及支持总分[抑郁组(41.25±6.44)分;焦虑组(40.86±6.17)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7.19±7.88)分](P<0.01~0.05),支持的利用度却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或0.05),而2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2)抑郁症组和焦虑症组不成熟防御方式的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中间型防御方式的否认、假性利他、隔离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成熟防御因子中压抑及幽默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郁症组被动攻击、隔离得分明显高于焦虑症组和对照组(P<0.01)。焦虑症组假性利他、反作用形成防御方式得分明显高于抑郁症组和对照组(P<0.01)。(3)抑郁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投射、交往倾向呈显著正相关(r=0.426,r=0.401),与隔离呈显著负相关(r=-0.397,r=-0.501);焦虑组HAMD评分与躯体化、否认呈显著正相关,HAMA评分与反作用形成、理想化呈显著负相关。(4)焦虑和抑郁组患者均显示在矛盾性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在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1或0.05),抑郁组患者还在亲密度、独立性方面得分显著低于焦虑组和国内常模患者(P<0.01)。结论(1)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存在不成熟倾向,社会支持系统差且家庭功能有缺陷;(2)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的防御方式和家庭功能缺陷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现状,探讨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PCI术冠心病病人中抽取93例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信息、社会支持量表(SSRS)、希望量表(HHI)、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遵医行为等,分析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与希望水平、负面情绪、遵医行为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量表得分(41.15±6.48)分、希望水平得分(35.75±5.84)分、焦虑得分为(45.25±5.64)分、抑郁得分为(48.35±6.12)分、遵医行为得分为(4.38±0.87)分。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病人PCI术后不同家庭月收入组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相关分析显示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与焦虑、抑郁得分呈负相关(P < 0.01),与希望水平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遵医行为得分呈正相关(P < 0.05~P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影响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的有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P < 0.05~P < 0.01)。结论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希望水平、遵医行为处于中等水平,焦虑抑郁也有发生,希望水平、焦虑、抑郁、遵医行为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社会支持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慢性伤口患者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以及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 互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50例慢性伤口患者,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 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生活质量调查简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 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及社会支持情况。结果:慢性伤口患者抑 郁检出率为45.3%,焦虑检出率为14%。慢性伤口患者年龄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正相关(P<0.05),患者受教育 年限,SF-36各因子,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总分与其SDS,SAS标准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多元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伤口患者的伤口持续时间,SF-36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SSRS的客观支持、主观 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是其SD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而患者的受教育年限、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精神健康是其SAS标准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伤口患者的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度降低会 加重其抑郁、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在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应充分重视其抑郁、焦虑不良情绪与生活 质量和社会支持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以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某城市三个社区共600名老年人(≥ 60岁)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根据医疗记录将被试者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和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组。结果 共病组腰身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血压组(P<0.01)和糖尿病组(P<0.05)。高血压组与共病组焦虑和抑郁得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性别、文化程度、收入、病种/病程与焦虑相关,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病种、病程、腰身指数、收缩压与抑郁相关。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收缩压、糖尿病负向预测焦虑(P<0.01),病程正向预测焦虑(P<0.01);年龄、病程正向预测抑郁(P<0.05),文化程度、收入水平负向预测抑郁(P<0.01)。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与糖尿病共病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和更为异常的生理指标。患病种类和病程与焦虑和抑郁显著相关。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疾病种类、收缩压和病程是不良情绪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共同心理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健康调查简表(SF-36),在2014年10-12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进行入户调查,选取存在抑郁焦虑情绪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各50例。对患者及其照顾者共同进行心理干预,随访2年,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价二者抑郁焦虑情绪及其生活质量的变化。 结果 ①多数患者患有1种以上疾病,且92%的照顾者为患者的配偶或子女;②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的SDS、SAS、HAMD-24、HAMA量表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③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SF-36量表的8个维度干预前、第1年、第2年的分值呈逐年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多种慢性病共存情况较严重,家属成为患者主要照顾者。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必要的,不仅能减轻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同时也能减轻照顾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改善二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住院白血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焦虑、抑郁的关系。方法:运用生存质量核心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56例白血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6例白血病患者中,焦虑20例,抑郁18例。焦虑阳性组的总体健康状态、情绪功能和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焦虑阴性组(P<0.05),疲倦、疼痛和食欲丧失评分均高于焦虑阴性组(P<0.01);2组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阳性组总体健康状态、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抑郁阴性组(P<0.05~P<0.01),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评分均高于抑郁阴性组(P<0.05~P<0.01);2组其他因子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患者的焦虑抑郁均与总体健康状态及角色、情绪、认知和社会功能呈负相关关系(P<0.05~P<0.01),与疲倦、疼痛、气促、失眠和食欲丧失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其他因子均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住院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高,生命质量总体水平低。  相似文献   

20.
朱婷婷  姚爱群  何淑艳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12):1715-1717,17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患者围手术期精神心理特征,评价心理护理对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障碍的干预作用,为制定ERCP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8例ERCP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另选取24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健康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量表(HA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进行测评,并比较2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健康组仅作心理状况评估.结果:ERCP组患者术前抑郁和焦虑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01和P<0.05);术前PSQI评分中,除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评分均高于健康组(P<0.05~P<0.01).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HAD和PSQ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干预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PSQI评分除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因子评分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干预组术后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ERCP患者围手术期表现出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心理护理可改善ERCP患者的心理障碍,并缩短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