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STAT3和MMP-2在维吾尔族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STAT3、MMP-2蛋白和mRNA在80例维吾尔族乳腺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比较两者在不同临床病理学特征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两者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维吾尔族乳腺癌的预后因素。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MMP-2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STAT3和MMP-2蛋白在维吾尔族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STAT3、MMP-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乳腺癌组织中STAT3、MMP-2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绘制乳腺癌患者术后60个月生存曲线,STAT3和MMP-2 mRNA低表达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患者(P<0.05)。结论STAT3和MMP-2蛋白和mRNA表达高的维吾尔族乳腺癌可能更具有侵袭性,预后更差。STAT3和MMP2在维吾尔族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研究PKMYT1基因在乳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影响以及在乳腺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乳腺癌RNA转录组数据中的PKMYT1进行单基因分析,其中包括差异分析、配对差异分析、临床相关性分析、GSEA富集分析及生存分析,同时还利用GEPIA 2、TIMER2.0、The Human Protein Atlas及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进行了多次验证。且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PKMYT1在乳腺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为后续研究筛选合适的细胞系。结果 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在乳腺癌中与正常样本比较,PKMYT1在肿瘤样本中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临床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KMYT1在乳腺癌中与年龄、肿瘤分期及原发肿瘤直径相关(P<0.05),而与性别、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GSEA富集分析显示在乳腺癌中PKMYT1高表达时,其功能富集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同源重组等功能密切相关,低表达时则与TGF-β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相关;生存分析发现PKMYT1在乳腺癌中HR=1.22提示为高风险因素,且与生存相关(P<0.05)。同时细胞实验验证了PKMYT1在人乳腺癌细胞系中以正常乳腺细胞系为参照在MDA-MB-231中表达最高,在小鼠乳腺癌细胞系中4T1细胞系表达最高。结论 PKMYT1是一种与乳腺癌恶性肿瘤相关的基因,是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或可成为乳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分析PFKFB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PFKFB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0.8%,高于癌旁组织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乳腺癌组织PFKFB3mRNA相对表达量1.73±0.21,高于癌旁组织的0.7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KFB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的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PFKFB3阳性组术后生存时间短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肿瘤分级、原发肿瘤大小(T)、淋巴结转移(N)、TNM分期及分子分型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FKFB3蛋白表达、TNM分期为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FKFB3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人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7例乳腺癌及其配对正常乳腺组织中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具有不同临床病理参数患者间STAT3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1),STAT3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类型无关联性(P>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生存时间有关联(P<0.05)。临床分期越高的乳腺癌组织中STAT3的表达阳性率越高(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STAT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TAT3阳性表达的患者生存时间[(51.1±4.4)月]明显短于阴性表达的患者[(86.0±4.9)月](P<0.05)。结论:  STAT3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促进作用,并且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M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两者的相关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4例乳腺癌中Survivin、MMP-2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二者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Survivin、MMP-2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05%和75.40%,显著高于两者在正常乳腺中的表达率,且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并均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Survivin、MMP-2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李良宏 《疑难病杂志》2012,11(4):271-273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HSP90和Caspase-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HSP90和Caspase-3蛋白在180例乳腺癌组织和80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SP90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37.2%vs 7.5%,P<0.01),Caspase-3阳性表达率显著性低于癌旁组织(23.9%vs 65.0%,P<0.01)。HSP9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化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1),Caspase-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HSP90蛋白和Caspase-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9,P<0.01)。Cox回归单因素分析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TNM分期、HSP90及Caspase-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腋窝淋巴结转移、TNM分期、HSP90及Caspase-3表达是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HSP90表达升高,而Caspase-3表达降低,两者表达均为乳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SP90可能通过某些途径抑制Caspase-3表达来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VEGF、EGFR和Ki-67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岁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EGF、EGFR和Ki-67的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VEGF、EGFR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患者(P<0.01或P<0.05)。VEGF、EGFR和Ki-67的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 VEGF、EGFR和Ki-67在青年乳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并且其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TNM分期和腋窝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余天雾  龚建平  郭丹  周健 《重庆医学》2016,(9):1223-1227
目的:探索乳腺癌干细胞(BCSCs)相关基因CD44、Twist1、OCT4在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腋窝肿大淋巴结中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及复发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法和组织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腋窝淋巴结中BCSCs相关因子CD44、CD24、Twist1和OCT4的基因和抗原表达。结果在术前和术中确诊为乳腺癌的14例患者中均有癌细胞腋窝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法测得乳腺癌癌组织、腋窝肿大淋巴结BCSCs相关因子CD44、Twist1和OCT4抗原阳性过表达,而CD24呈低表达;RT-PCR检测乳腺癌组织、腋窝淋巴结中BCSCs相关因子CD44、Twist1和OCT4的基因表达增强(P<0.05),CD24基因低表达(P>0.05)。结论乳腺癌伴腋窝淋巴结肿大者BCSCs相关因子CD44、Twist1和OCT4的基因、抗原表达明显增高,可能表明BCSCs相关因子与乳腺癌细胞易早期转移、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潜在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并构建可切除胆管癌患者生存预测模型。方法:首先,通过癌症基因图谱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分析SIRT2在胆管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并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探讨SIRT2在胆管癌中的潜在机制;其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研究者队列胆管癌组织中SIRT2的表达,并分析SIRT2表达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最后,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构建胆管癌术后患者预后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校准曲线及时间依赖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列线图模型进行评价,并与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第八版TNM分期预测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公共数据库中SIRT2 mRNA在胆管癌组织中显著过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SIRT2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GSEA结果显示,SIRT2高表达可能影响了多种代谢相关信号通路,如脂肪酸代谢、氧化磷酸化、氨基酸代谢等。SIRT2表达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均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IRT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录调控因子Twist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上皮型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35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中Twist、VEGF、E-cad的表达,并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Twist、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72.9%、75.8%)高于癌旁组织(6.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5.7%)低于癌旁组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VEGF阳性表达率与组织病理学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无相关性(P<0.05);E-cad阴性表达率与患者的组织病理分级、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患者的年龄、首次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Twist与VEGF阳性表达呈正相关,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Twist和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而E-cad呈低表达。Twist可能通过上调VEGF的表达,同时下调E-cad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并在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及血清中骨桥蛋白(OPN)表达水平,分析其用于乳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45例乳腺癌病灶及其癌旁组织的OPN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ELISA检测乳腺癌(45例)、乳腺良性肿瘤(19例)以及正常体检女性(26例)血清中的OPN的水平,同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CA153的浓度,ROC曲线分析OPN、CA153以及二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诊断的价值。结果 45例乳腺癌病灶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OPN mRNA阳性表达率为分别77.78%(35/45)和37.78%(17/45),乳腺癌组OPN mRNA表达量(1.51±0.16)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12±0.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病灶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均具有相关性(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乳腺良性肿瘤组比较,乳腺癌血清中的OPN含量显著升高;Ⅲ期+Ⅳ期血清OPN浓度显著高于Ⅰ期+Ⅱ期(P<0.05);转移组的OPN含量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中的OPN浓度与组织中OPN mRNA表达水平显著相关(r=0.653,t=4.91,P<0.05);OPN、CA153及二者联合检测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73.3%、60.0%和95.6%,特异性分别为82.2%、91.1%和66.7%。结论 OPN在乳腺癌病灶组织中高表达,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病灶钙化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血清中OPN浓度与组织mRNA表达显著相关,可能是来源于组织中的骨桥蛋白的分泌;血清OPN可以作为乳腺癌转移诊断的辅助指标,联合CA153检测诊断性能明显优于单独检测,可明显提高灵敏度,对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血管生长因子(DLL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132例乳腺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DLL4的表达情况,分析DLL4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患者中DLL4的高表达率为56.8%,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13.8%)。DLL4的高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呈正相关。DLL4高表达是乳腺癌患者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子(OR=3.726,95% CI:1.751~7.929,P=0.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DLL4呈高表达的患者的恶性程度较高,更易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汤永峰  谢莉莉 《中外医疗》2011,30(35):20-23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0例原发性乳腺癌组织和10例良性乳腺病变中E-cadherin和BCA-225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乳腺疾病,其表达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密切相关(P〈0.05),而与雌孕激素受体状态及癌基因Her-2无关。BCA-225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乳腺疾病(P〈0.01),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癌基因Her-2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临床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状态无关。E-cadherin与BCA-225两者表达无相关性。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E-cadherin高表达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对应情况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E-cadherin蛋白为乳腺癌有效的独立的预后指标,其风险系数exp为-1.795954,(P〈0.05)。结论乳腺癌E-cadherin表达缺失或减少,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增殖、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价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指标。乳腺癌BCA-225表达上调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但作为乳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评价指标还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迹技术,研究54例乳腺癌组织(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3例)及15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 结果:54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72.5%,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及乳腺纤腺瘤组织,(P<0.05);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中其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P<0.05);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在癌旁组织及乳腺纤维腺瘤中未检测到survivin蛋白。 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上调,并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是诊断乳腺癌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刘廷  齐凤杰  赵树鹏  姚萍 《广东医学》2012,33(2):192-195
目的 研究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检测浸润性乳腺癌73例、乳腺导管原位癌2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2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乳腺腺病10例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12例中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3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14-3-3σ的阳性表达率为20.5%,2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为40.0%,2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为65.0%,1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为70.0%,10例乳腺腺病为80.0%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为83.3%,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明显低于乳腺癌旁正常组织(P<0.05);14-3-3σ的表达在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HER-2受体及ER受体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临床特征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dm2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乳腺导管原位癌、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病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1.6%(45/73)、55.0%(11/20)、45.0%(9/20)、40.0%(4/10)、30.0%(3/10)30%和16.7%(2/12),其中浸润性乳腺癌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Mdm2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14-3-3σ和Mdm2蛋白的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呈负相关(rs=-0.458,P=0.000).结论 14-3-3σ和Mdm2蛋白在浸润性乳腺癌中异常表达,说明其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s of PTEN and Caspase-3 proteins in human breast carcinoma, and to evaluate their clinicopathological implications during the tumori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The expressions of PTEN and Caspase-3 proteins in 95 cases of breast cancer and 15 cases of benign breast diseases were investigat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PTEN protein, Caspase-3 protein,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breast cance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loss expression rate of PTEN protein in tumo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benign breast diseases (33.7% vs. 0, P 〈 0.01 ). Analysis of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showed that PTEN expression level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 histological grade,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recurrence, and metas- tasis ( P 〈 0. 05 ). The positive expression level of Caspase-3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NM stage ( P 〈 0. 01 ), but not related with histological grade,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recurrence, or metastasis ( P 〉 0.05 ). In addition, the expression of PTEN protein had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expression of Caspase-3 protein in breast cancer (P 〈 0. 01 ).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detection of PTEN and Caspase-3 may serve a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stimate the pathobiological behavior and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和PCNA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乳腺癌74例,其中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34例,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survivin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64.9%。②survivin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细胞PCNA的标记指数明显高于survivin蛋白表达阴性者。③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survivi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且其表达与肿瘤细胞增殖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大鼠肉瘤蛋白活化因子2(RASAL2)的表达情况,分析RASAL2与乳腺癌临床发展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显示,RASAL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45,P<0.001).RASAL2在Luminal B型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Non-Luminal B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38).且RASAL2的表达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有无脉管侵犯有关(P<0.05).RASAL2在乳腺癌中低表达,且与乳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