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1 毫秒
1.
目的 研究中国中老年居民健康公平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对健康不公平的贡献。方法 利用CHARLS 2015年调查数据,选取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以自评健康作为健康状况的结果变量,利用集中指数和集中指数分解评价健康公平性并探讨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我国中老年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率为29%,自评健康公平性集中指数为0.061 4,健康水平公平性指数为0.010 2。各个变量中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城乡分布因素是影响健康公平性的主要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不公平性,经济因素是不公平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改善低收入中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将有利于促进该人群的健康公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基于国家现有制度、政策和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对老年长期照护保险在全国推行时的筹资标准和筹资来源提出建议。 方法 将筹资来源分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个方面,基于“现收现付制”的思想分阶段测算不同费率分摊方案下的筹资标准。假定2020年至2050年的参保人群为城乡经济活动人口和非经济活动人口,使用“霍尔特两参数指数平滑法”估测2020年至2050年各筹资主体的缴费基数,将医保账户结余、民政部“福利彩票公益金结余”和整合后的老年人相关补贴作为政府补贴来源。 结果 在2025年及之后的年度,城镇职工和农村医保账户上年结余额度将低于本研究中参保人员所对应的老年长期照护资金需求,且二者的差值迅速增大,预计到2030年该差值将达5 000亿元左右;2025年至2050年期间不将医保账户结余作为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筹资来源,转而由参保人员和企业缴费,由民政部整合相关补贴并提取年度福利彩票公益金结余的50%投入老年长期照护保险资金池,在不同费率分摊方案及不同缴费年龄假设下,参保人员缴费占自身收入的平均比例最高约为3.89%,企业缴费占员工工资总额的平均比例最高约为3.51%。 结论 建议老年长期照护保险从2020年开始逐步覆盖全国经济活动人口,2020年至2024年用城镇职工医保账户和农村医保账户结余满足老年长期照护资金需求,2025年开始由个人、企业缴费和政府补贴共同满足老年长期照护保险的资金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探讨婚姻状况不良老年人的生活满意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 量表对 838 名保定市60 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生活满意度调查,并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影响婚姻状况不良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危险因素。结果 婚姻状况不良老年人占51.8%,且生活满意度指数明显低于婚姻状况良好的老年人(P<0.0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养老方式、社会活动、日常消费来源、生活自理能力为婚姻状况不良老年人生活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结论 家庭养老、参加社会活动、子女供给日常消费以及生活能够自理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延安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合理配置社区人力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4月至5月采用自行设计的“延安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统计表”对延安市宝塔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普查,运用描述分析法、洛伦兹曲线(Lorenz曲线)和基尼系数(Gini系数)分析法,对其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及其公平性进行评价。结果 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时人员占总人数44.7%,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总人数19.05%,每万人口临床医师、护士、公卫人员数分别是1.04、0.83、1.91,医护比例1:0.79,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9.32%,职称以初级为主;临床医生和护士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较差,其基尼系数分别为0.413和0.439。结论 需进一步优化延安市宝塔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及公平性,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质量,完善其服务功能,为人民群众提供质量可靠、现实可及的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山东省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直接医疗费用与直接非医疗费用及其对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为进一步控制结核病费用、完善结核病医疗保险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0个县在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期间新诊断登记的初治肺结核患者910例,患者疗程结束后使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面对面询问式调查并查询医院医疗保险结算系统,调查患者的相关费用。结果 初治肺结核患者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医保报销减免前例均分别为(6 825.6±9 002.2)元、(5 490.2±8 274.7)元、(1 335.4±1 978.5)元,M (P 25,P 75)分别为3 636.0(2 239.0,8 390.0)元、2 515.0(1 215.0,6 515.0)元、842.0(185.0,1 880.0)元。医保报销减免后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例均分别为(4 456.1±8 545.7)元、(3 120.7±8 004.8)元,M (P 25,P 75)分别为2 660.0(1 490.0, 4 804.0)元、1 300.0(645.0,3 000.0)元。报销减免前后直接费用、直接医疗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9.233,-12.623,P <0.001)。药品费(除保肝药和免费一线抗结核药外)在直接医疗费用中占比最高为50.7%,其次是保肝药品费占24.5%。营养费占直接非医疗费用的比例达81.6%。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38.5%,中位数仅为6.3%,其中报销比例最高为商业医保。疾病负担系数中位数医保报销前后分别为12.3%和8.6%,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患者分别占38.4%和26.8%。医保报销前后发生灾难性卫生支出的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77,P <0.001)。结论 初治肺结核患者全疗程的直接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造成了灾难性卫生支出。应进一步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合理控制保肝药和辅助抗结核药品的使用,增加营养补助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内源性与外源性不同浓度抵抗素水平对大鼠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影响.方法 通过尾静脉注入重组大鼠抵抗素制作外源性高抵抗素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抵抗素组(RE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8).饮食诱导并筛选出内源性高抵抗素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高抵抗素组(HRE组,n=8)、正常抵抗素组(NRE组,n=8)和正常对照组(NC组,n=8),观察不同抵抗素水平下FFA浓度的变化.结果 RE组大鼠血清FFA、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NS组(P<0.01).HRE组大鼠FFA水平较NRE组和NC组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抵抗素与FFA、胰岛素、血糖、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体质量、Lee指数均显著相关(P<0.01).控制胰岛素、血糖、ISI、体质量、Lee指数等混杂因素后,血清抵抗素仍然与FFA显著相关(r=0.615, P<0.01).结论 外源性与内源性抵抗素升高均可引起血清FFA升高;高抵抗素血症在脂代谢紊乱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影响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根据地理分布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4个区中5家精神专科医院,将2016年1月至10月住院的62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评估分析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无危险组比较,危险行为组中性别、年龄阶段、家庭邻里关系、工作状态、应激生活事件、精神症状、服药情况、就医态度、既往威胁性言语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2,P=0.017)、生活应激事件(OR=2.08,P=0.001)、幻觉妄想(OR=1.77,P=0.026)、怪异行为(OR=1.61,P=0.02)、就医态度(OR=2.60,P=0.029)、既往威胁性言语(OR=6.77,P<0.001)与危险行为相关。结论 45岁以下、幻觉妄想、怪异行为、被动就医、生活应激事件、既往威胁性言语是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主要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3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205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标量表对患者性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状况、职业等)和治疗资料(临床分期、治疗方式等)。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各因素对宫颈癌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宫颈癌放疗患者普遍存在性生活障碍,总分5.5(3.6,16.3)分,各子量表得分分别为性欲望1.20(0,1.80)分、性唤醒0.90(0,1.80)分、阴道润滑0.30(0,3.30)分、性高潮0(0,2.80)分、满意度2.40(1.60,3.60)分、性交痛0(0,2.80)分。年龄(P=0.010)、放疗结束时间(P=0.008)、婚姻状况(P=0.020)、家庭状况(P=0.010)及职业(P=0.024)是影响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 宫颈癌放疗患者性生活质量受多重因素影响,应选择性地对患者进行治疗、心理、放疗后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改善宫颈癌放疗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月至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分为MCI组(n=72)和非MCI组(n=3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影响因素。 结果 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MCI者72例(65.45%)。MCI组、非MCI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糖尿病病程、睡前血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OR=0.236,95%CI: 0.096~0.581)、糖尿病病程(OR=1.077,95%CI: 1.005~1.154)、睡前血糖水平(OR=1.213,95%CI: 1.030~1.428)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的影响因素(P=0.002,P=0.036,P=0.020)。 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MCI患病率较高,家庭月收入低、糖尿病病程长、睡前血糖高可能会增加MCI的发生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ADL)测量问卷,对河南新乡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的功能健康状况进行了测量和评价,分析老年人功能丧失率和各功能项目群功能丧失情况,并计算健康期望寿命。结果 被调查者ADL丧失率为7.0%,健康期望寿命为余寿13.5岁。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独居、收入和家庭地位等指标是老年人功能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 ADL功能健康状况随社会经济状况的下降而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调查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的患者和医务人员来考察当前医疗卫生资源的排序和配置是否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医疗公平.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着重从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保险两方面来研究.结果 医改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弱势群体在获得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地理可及性和公平性,基本医疗保险的受益面和受益度在不断提高,但城乡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结论 医疗卫生资源的排序和配置仍需优先考虑健康状况差、疾病负担重的人群和地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湖南省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覆盖率及居民未参保的影响因素,为达到人人享有卫生保障提供决 策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湖南省122个县市划分为农村和城市两层,每层中抽取7个 县区;每个县区抽取5个乡镇或街道;最后每个乡镇或街道抽取2个行政村(居委会),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每个行政 村(居委会)抽取户,对抽中户的常住人口逐一进行询问调查。采用复杂抽样权重估算居民参保率及95% CI,采用多因 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参保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人群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5.76%(95% CI:93.04%~98.49%),4.24%(95% CI:1.51%~6.96%)的居民未参加任何保险,特别是18岁以下城市居民未参保率高达10.17%。年龄、家庭人均收入、是 否有慢性疾病与城乡居民未参保相关(P<0.05)。结论:为实现2020 年人人享有卫生保障的目标,社会医疗保险部门应 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参保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主要由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大体系组成。三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整合已成为国家医保的最终目标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该文分析了部分地区医疗保障制度整合的现状,并对“三保合一”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进行了讨论,认为“三保合一”不应操之过急,应根据国情和各地区的实情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14.
背景 在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RD)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主要慢性病之一,长期的医疗费用支出给其及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使其陷入贫困的风险增大。在医保制度实现人口宽度全民覆盖的背景下,是否有效缓解了中老年CRD患者的疾病负担,减轻了因病致贫风险(IME)等问题已然成为掣肘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焦点问题。目的 通过多维度分析,系统把脉和精准锁定我国中老年CRD患者这一健康贫困高危群体发生致贫的脆弱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于2019年7月利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微观数据,以920户(2 106例)中老年CR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WHO推荐的灾难性卫生支出(CHE)、IME方法测算其疾病经济负担,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CRD患者发生CHE的影响因素。结果 920户家庭总体CHE发生率为20.65%(190/920),IME发生率为7.83%(72/920),其中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家庭CHE发生率最高,为44.00%(11/25)。不同性别、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户主,家庭是否有住院患者、合并其他慢性病种类,户主参加保险类型CH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户主为女性、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家庭有住院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慢性病、其他和未参保户主是灾难性卫生支出高发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D患者自身健康能力的缺失,叠加住院、合并其他类慢性病等多种健康脆弱性,加剧CHE发生风险。现有医保制度,仅保障了老年CRD患者进入卫生领域的权利,缺乏对CRD患者中,其他和未参保家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家庭的制度倾斜和贫困人口的精准锁定,需进一步加强对高卫生服务利用群体的医保覆盖深度与高度,加强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与疾病应急救助等多路径健康保障体系的协调与统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首批试点居民两周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0年对首批试点的居民进行家庭询问调查。结果共调查首批试点3000户家庭中符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6167人。自报两周患病率为14.74%,女性高于男性,经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两周患病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人均年收入、自评健康状况、是否患有慢性病。结论应针对主要影响因素加强卫生服务力度,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我国东、中、西部三省农村居民就医时是否选择基层首诊的意愿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推进基层首诊提供依据。 方法 采取多阶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7—9月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3省6 500例农村居民作为调查样本,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实地调查,主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97.05%农村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1.96%农村居民患慢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4.73%农村居民患大病时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首诊;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家庭经济状况、患病未就医经历及自行购药经历(均P<0.05)均能够对居民患小病时选择基层首诊产生影响;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社会保险类型、看病报销比例影响、过去1年的费用低于500元及患者的健康状况(均P<0.05)等因素影响居民患常见病时基层首诊意愿;社会保险类型、一年能承受的看病费用、患者的健康状况及看病报销比例(均P<0.05)这四个因素影响居民患大病时的基层首诊意愿。 结论 社会保险类型与疾病费用负担是影响居民自愿基层首诊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对居民自愿选择基层首诊的影响作用有限,看病报销比例是患常见病、大病居民自愿基层首诊行为的首要影响因素,居民自身因素及经历是影响居民自愿首诊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1年8—9月采用随机分层法选取河北省1 395名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以安德森行为模型为分析框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倾向因素、能力因素、利用因素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 农村老年人偶尔使用一般医疗服务1 029人(73.76%);1年内住院医疗服务利用654人(46.8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以上)、婚姻状况(单身)2个倾向因素,到医疗机构距离1 km及以上、到医疗机构所需时间10 min以内、商业保险、家庭功能、主观支持5个能力因素,健康状况及生理健康、共病指数2个利用因素,是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的一般医疗服务利用较低,住院医疗服务利用处于中等水平,对医疗服务基本满意;倾向因素、能力因素和利用因素可影响医疗服务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患儿的住院医疗费用,分析不同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为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唐山市滦县2011年度住院的0~14岁参保患儿(n=387)和参合住院患儿(n=3134),收集患儿的个体情况和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元回归统计学方法分析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方式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结果参保儿童平均住院费用为1632.12元,显著高于参合儿童的932.8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保和参合患儿的药费分别占住院医疗费用的57.5%和59.8%;统筹支付费用分别占61.6%和59.5%,个人支付费用分别占38.4%和40.5%。个人因素(年龄、住院日、入院情况)和社会因素(医院级别、收入水平、医保类型)是患儿住院医疗费用及不同支付费用的共同影响因素。结论降低医疗费用主要应控制社会因素,逐步完善不同级别医院的统筹支付比例,以建立城乡统筹的全民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费用及对医院医疗行为的满意度,为当地卫生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的提高。方法:以全市10所医院为监测点,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100名住院患者,调查其过去1年由于生病所产生的费用支出及对医疗结果的满意状况;经差异性分析,找出影响平凉市住院患者医疗结果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结果: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比预想中高,医疗费用是家庭主要支出之一;低收入人群医疗保障薄弱;大多数患者就医行为和习惯不良;医疗行为满意度调查显示对所做的检查、服用的药品满意度较高,但治疗效果和期望达不到国家要求的及格线。结论:平凉市城乡居民医疗需求和费用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区医疗保健机构、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得到满足和保障;制定科学严谨的患者满意度调查方案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可促进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