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门诊手术镇静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门诊接受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年龄18~35岁,ASA I~Ⅱ级.将两组患者分为艾司洛尔组(E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麻醉诱导前E组静脉注射艾司洛尔1 mg/kg,并以150ug·kg-1·min-1持续静脉给药;C组给予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药物均为芬太尼(1 μg/kg)和丙泊酚(2 mg/kg).观察手术中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丙泊酚总量,手术后睁眼时间和患者达到离院标准的时问.结果 对照组组内在手术开始后1、2、3 min的BIS值和心率比诱导后明显增加(P<0.05),手术中两组的BIS值和心率组间比较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后达到出院标准的时间明显长于艾司洛尔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联合应用于门诊手术的镇静麻醉中时能控制手术伤害性刺激引起的BIS指数升高,减少镇静药物用量,缩短麻醉复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病人40例,ASAⅠ~Ⅱ级,年龄60~75岁,男22例,女1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S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20例。S组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设定血浆靶控浓度为6μg/mL,目标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为55±5;D组静脉注射丙泊酚2~3 mg/kg,观察并比较2组术中HR、MAP、SpO2、BIS值,苏醒时间、术中丙泊酚用量、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以及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病人在麻醉后MAP及HR均降低(P < 0.01),S组在麻醉后BIS值降低(P < 0.01),BIS值稳定于55左右;组间比较D组MAP降低、HR减慢较S组更为明显(P < 0.01)。D组SpO2在麻醉后降低(P < 0.01),且低于S组(P < 0.01)。S组病人术中丙泊酚用量以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低于D组(P < 0.01),2组镇静/麻醉后离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围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痛肠镜检查中闭环靶控系统启动精准麻醉的应用,可明显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能更好地维持术中循环和呼吸功能平稳,病人术后更为舒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安全有效的无痛肠镜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和麻醉复苏中的合理用量,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相关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进行胃肠镜治疗的患者8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麻醉诱导剂瑞芬太尼诱导,由于艾司洛尔的用药剂量不同,随机分为甲组、乙组以及对照组各28例,甲组患者采用0.5mg/kg,乙组给予1.0mg/kg,对照组则提供生理盐水,对比各小组患者给药前、诱导后、胃镜达到十二指肠时的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患者复苏清醒时间。结果:应用相同的诱导剂,但艾司洛尔的用药剂量不同,其临床效果不同,其中甲、乙两组患者的 MAP 和 HR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麻醉复苏清醒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乙组的患者的MAP和HR又低于甲组,对比各组间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无痛胃肠镜治疗的患者采用麻醉诱导剂后,再应用1.0mg/kg 艾司洛尔进行联合治疗的效果较好,不仅缩短了清醒时间,而且稳定了心率和动脉压,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的使用减轻气管插管所致副反应的一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艾司洛尔组40例。麻醉诱导用芬太尼2肛g/kg、异丙酚2.0mg/kg、司可林2.0mg/kg、艾司洛尔1.5mg/kg。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5、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对照组插管前、插管即刻BP降低(P〈0.05)、插管后3、5、10min时BP、HR升高(P〈0.05)。艾司洛尔组插管前BP、HR降低(P〈0.05),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min SBP、DBP均下降(P〈0.05),HR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艾司洛尔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min HR、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时静注艾司洛尔1.5mg/kg可以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加用舒芬太尼对气管插管诱发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4组(n=20):对照组(C组)、舒芬太尼0.1μg/kg组(S0.1组)、舒芬太尼0.2μg/kg组(S0.2组)和舒芬太尼0.3μg/kg组(S0.3组)。患者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舒芬太尼0.1,0.2和0.3μg/kg,观察诱导后、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值的变化。结果相对于诱导前,C组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显著升高(P〈0.05);S0.1组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不同时间MAP、HR没有显著变化(P〉0.05);S0.2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S0.3组注射舒芬太尼后2 min MAP和HR显著减少(P〈0.05),气管插管不同时间MAP显著减低(P〈0.05)。S0.1组、S0.2组和S0.3组气管插管不同时间BIS值显著低于诱导前和C组(P〈0.05)。结论在常规麻醉诱导的基础上附加使用舒芬太尼可以消除气管插管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BIS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可行性。方法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S组(舒芬太尼组)和F组(芬太尼组),每组50例。S组: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F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注射。记录两组各时点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丙泊酚的用量、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诱导后(T1)MAP、HR和SpO2均明显降低,F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与F组比较,丙泊酚用量显著减少、苏醒时间显著缩短,术中不良反应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平稳可行。  相似文献   

7.
郭素莲  闫宇昕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0):1040-1041,1043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反馈调控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方法行无痛人流术者150例,随机分为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组(I组),丙泊酚TCI组(Ⅱ组),手动给药组(Ⅲ组);I组、Ⅱ组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设定为5.0μg/ml,I组根据BIS值(50)反馈调控丙泊酚血浆靶控浓度,Ⅱ组根据血流动力、体动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记录三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离院时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BIS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I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Ⅱ组、Ⅲ组(P〈0.05),苏醒时间、离院时间明显短于Ⅱ组、Ⅲ组(P〈0.01);三组麻醉后MAP、HR明显下降(P〈0.05),Ⅲ组MAP、HR变化幅度大于I组、Ⅱ组(P〈0.05);BIS值Ⅱ组、Ⅲ组波动范围大于I组(P〈0.05),I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Ⅱ组、Ⅲ组(P〈0.01)。结论 BIS反馈调控丙泊酚TCI用于无痛人流,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患者在医院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Ⅰ组,n=23)和咪达唑仑组(Ⅱ组,n=23)。在麻醉诱导期,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Ⅱ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两组同时给予利多卡因1 mg/kg、舒芬太尼1μg/kg和维库溴铵0.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及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诱导后1 min,Ⅱ组BIS值明显高于Ⅰ组(P〈0.05)。诱导后3 min,Ⅱ组HR、SBP、MBP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后5 min,Ⅱ组HR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依托咪酯起效迅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更适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9.
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前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必要性。方法对70例行无痛性胃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在检查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对环境、麻醉、检查等方面的疑虑;B组为对照组按传统常规进行检查。记录患者麻醉前及麻醉苏醒后的焦虑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对此方法的评价结果。结果2组患者均对检查过程表示满意,对两种方法的评价良好;麻醉前A组较B组的(VAS)值低(P〈0.05),B组较A组麻醉前MAP升高、HR加快(P〈0.05),SpO2无显著性差异;麻醉苏醒后2组MAP、HR、SpO2、VAS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实施提前护理干预改善了患者对无痛胃肠镜检查的焦虑程度,明显改善了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在检查前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  相似文献   

10.
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在无痛小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琳  巩固  刘英海  孙小琴 《四川医学》2011,32(10):1622-162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小肠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40例拟行无痛小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组(D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20例,两组均复合芬太尼镇痛。观察检查前、睫毛反射消失时,小肠镜经过曲氏韧带或回盲瓣、检查结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次数(RR)、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操作,诱导入睡后D组MAP、HR下降(P〈0.05),两组RR、SpO2、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总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P组(P〈0.05),镇静评分优于P组(P〈0.05),患者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丙泊酚适用于无痛小肠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固定小剂量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拟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120例,男66例,女54例,年龄18~70岁,体重指数18~3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3组: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瑞马唑仑组(P+R组)、瑞马唑仑组(R组),每组40例。3组均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2μg/kg, 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1~2 mg/kg; P+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7 mg复合丙泊酚0.5 mg/kg; 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 mg/kg。镇静深度采用BIS监测,胃肠镜检查中根据BIS值变化,R组追加瑞马唑仑2.5 mg, P组及P+R组追加丙泊酚0.5 mg/kg,维持BIS值40~60。两次药物追加间隔时间至少1 min,追加次数不超过6次。记录药物用量、镇静诱导时间、检查时间、苏醒时间和离院时间;记录注射痛、呛咳、体动、呃逆、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 与R组相比,P组及P+...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在无痛胃肠镜镇静麻醉与麻醉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2月间于该院进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门诊患者,共164例,ASAⅠ~Ⅱ级.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艾司洛尔0.5 mg∕kg,为观察组患者则给予1.0 mg∕kg艾司洛尔.比较两组静脉麻醉用药的使用剂量,比较两组入睡时间、留观时间以及清醒时间;比较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除T0外其他各时段HR、MAP、SO2等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各时段指标幅度波动较小;观察组用药后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观察组手术检查时间(18.2±2.9)min较对照组(26.4±3.5)min更短.上述所有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剂量选择上给予1.0 mg∕kg艾司洛尔可提高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术中意外情况,从而缩短检查时间.  相似文献   

13.
刘睿  缪冬梅  赵薇 《海南医学》2014,25(4):506-508
目的 比较研究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围术期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1~4岁行腹腔镜疝气手术儿童随机平分为两组,七氟醚诱导前30 min,D组患儿口服盐酸右美托咪定4 μg/kg,M组患儿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最大剂量15 mg).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等指标,记录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评分及术中BIS值相近,D组患儿用药后HR、SBP值及术中Cet SEV低于M组(P<0.05),而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且麻醉苏醒时间较长(P<0.05).结论 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4 μg/kg与口服咪达唑仑0.5 mp/kg镇静效果相当,且比咪达唑仑术中七氟醚用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异丙酚静注联合应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在胃镜诊疗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实行无痛胃镜诊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异丙酚静注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RP组)和单纯静注异丙酚镇静(P组),观察诱导前、进镜时、诊疗时及术毕时BIS、SpO2、平均动脉压(MAP)、HR的变化以及比较检查操作时间、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结果与诱导前相比,2组术中BIS降低(P〈0.05),P组术MAP和HR及术毕时HR降低(P〈0.05)。与P组比较,RP组术中BIS升高(P〈005),MAP、HR、SpO,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瑞芬太尼靶控输注联合异丙酚静注用于胃镜检查及治疗时,麻醉迅速、平稳,苏醒快,镇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复合麻醉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胃肠镜检查或治疗的患儿120例(ASA1-Ⅱ级),随机分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组(RE组)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组(KE组)各60例。2组均静脉给予依托咪酯2mg/kg,待患儿入睡后,RE组以瑞芬太尼0.1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KE组以氯胺酮20μg/(kg·min)和依托咪酯0.3μg/(kg·min)泵注维持麻醉.对比观察2组患儿麻醉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氧饱和度(SpO,)情况,清醒和恢复时间,镇静效果,不良反应等。结果:RE组患儿胃肠镜置入前及置入后5min MAP、HR改变无明显变化(P〉0.05),KE组置入后5minMAP升高,HR增快,与R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静质量模拟评分(VAS)评分≤2分者,RE组为52例,KE组为41例,RE组高于KE组(P〈0.05),RE组苏醒时间和恢复时间明显短于KE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可安全地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和氯胺酮联合依托咪酯比较,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麻醉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平稳,苏醒及恢复更快,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阮玉琴  唐天奇 《浙江医学》2023,45(13):1416-1419
目的 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阜阳民生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0.1mg/kg依托咪酯+1~2mg/kg丙泊酚静脉注射;研究组给予0.1mg/kg依托咪酯+1~2mg/kg丙泊酚+0.83μg/mL去甲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镜检查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和苏醒时间,满意度情况,观察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5min(T1)和唤醒时(T2)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胃肠镜检查时间和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34±0.58)分,高于对照组的(8.95±0.47)分(P<0.05)。两组患者T1和T2时点收缩压、舒张压、HR和SpO2均低于T0时点(均P<0.05);研究组患者T1和T2时点收缩压、舒张压、HR和SpO2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甲肾上腺素复合丙泊酚、依托咪酯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平稳,麻醉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的使用减轻气管插管所致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ASA I-II级择期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艾司洛尔组30例。麻醉诱导用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0mg/kg、艾司洛尔1.5mg/kg、司可林2.0mg/kg。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即刻,插管后3、5、10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与诱导前相比,对照组插管前、插管即刻BP降低(P〈0.05)、插管后3、5、10min时BP、HR升高(P〈0.05)。艾司洛尔组插管前BP、HR降低(P〈0.05),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min SBP、DBP均下降(P〈0.05),HR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艾司洛尔组插管即刻及插管后3、5min HR、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诱导时静注艾司洛尔1.5mg/kg可以有效减轻气管插管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麻醉效果、麻醉深度、苏醒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对患者术中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20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100)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R组,n=100)。P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8g/ml,PR组静脉注射1g/kg瑞芬太尼后,异丙酚血浆靶控浓度为5.5g/ml。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的变化,记录异丙酚总剂量及患者诱导、唤醒时间,并对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MAp、HR、SpO2、BIS值给药后均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相比,PR组术中镇痛效果更好,心率稳定(P〈0.05),唤醒时间短(P〈0.05),总异丙酚用量明显较小,麻醉程度合适(P〈0.05)。结论在无痛人工流产中,PR组镇痛效果好,可以减少异丙酚用药量以及缩短患者唤醒时间。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麻醉应用于肠镜检查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结肠镜检查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将502例准备行肠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麻醉组静脉注射丙泊酚后进行检查,对照组不进行麻醉行肠镜检查。观察两组患者在相同时间段的SBP、DBP、HR、SpO2变化及并发症。结果:麻醉组SBP、DBP、HR、SpO2指标在肠镜检查开始后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丙泊酚麻醉用于肠镜检查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指导临床用药、提高麻醉质量及减少麻醉并发症等方面的意义。方法68例拟在丙泊酚静脉麻醉下行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脑电双频指数组(BIS组,n=35)和未用脑电双频指数组(对照组,n=3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中(胃肠镜操作开始后5min)和手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以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数。结果麻醉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适感觉,术毕全部患者都顺利唤醒。两组间比较,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O.05),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MAP、HR、R、SpO2均无明显差异(P〉0.05);BIS组的丙泊酚用量麻醉苏醒时间,麻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在丙泊酚静脉麻醉胃肠镜中,通过BIS监测麻醉深度下,可避免盲目使用丙泊酚的相对过量.缩短麻醉苏醒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