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患者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缺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6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丹参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丹参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40 ml/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疗程为15 d。采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应用心脏超声仪测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统计学方法:两组间变量用t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于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有统计学意义,丹参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心功能于治疗前后有所改善,丹参组更加明显(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可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从而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张文勇 《河北医学》2010,16(7):813-816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联合生长抑素对轻症急性胰腺炎(SA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影响。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照组仅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1、3、7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及治疗后1d,两组患者TNF-α、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3、7d,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P〈O.05),而IL-10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O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抑制TNF-α分泌,上调IL-10水平,改善炎性细胞因子平衡,对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变化规律,研究其与临床治疗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09年1月-2011年1月的2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A组观察组(n=20),同时并另设B组对照组(健康人,n=20),将两组进行静脉血和动脉血的采集检测及比较对照分析。结果患者血清细胞因子PDGF、IGF-1、TNF-α和IL-10等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1β、IL-6相比较则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百草枯中毒发病机制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对百草枯中毒造成的肺、肝和肾的损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可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2):120-12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4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0例中重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15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血液灌流组),1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及血液灌流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联合治疗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体检时及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4、24、96 h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百草枯中毒患者同期血清百草枯水平;比较治疗28 d 3组患者生存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百草枯中毒患者中毒4 h后血清TNF-α及IL-6水平显著升高(P<0.01),随着时间延续,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持续升高。联合治疗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清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期血液灌流组及常规治疗组(P<0.01)。3组中毒患者血清百草枯水平在中毒后24 h达高峰,中毒后96 h时较中毒24 h下降,仍高于中毒4 h,但3组中毒患者组间及中毒后各组不同时间点血清百草枯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与IL-6呈显著正相关(r=0.841,P>0.05),血清百草枯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90、0.094,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28 d生存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和血液灌流组(P<0.01)。结论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持续进行性升高。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显著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TNF-α、IL-6的释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急性肺挫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ARD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40例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依达拉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治疗剂量为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输注,每天2次,连用14 d。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降低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IL-6和TNF-α水平,可减轻对肺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肾功能及血清IL-6、TNF-α的影响。方法38例脓毒症合并AK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及血清IL-6、TNF-α的变化及需要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治疗7 d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Scr、BUN及炎症指标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比例为21.0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脓毒症AKI患者血清IL-6、TNF-α的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指标,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以及乌司他丁对其的影响,研究乌司他丁对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并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除基础治疗外,还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14 d的临床指标,并留取7 d、14 d血液标本,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8、TNF-α、MMP-9的含量,采用清淀粉样蛋白P(serum amyloid P,SAP)酶标法检测外周血CD3+、CD4+、CD8+的水平以及CD4+/CD8+的比值。 结果 治疗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发生率、存活率、ICU住院时间、死亡患者存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中IL-8、TNF-α、MMP-9含量和CD8+显著降低,CD3+、CD4+、CD4+/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乌司他丁能够提高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且效果明显,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和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阿拓莫兰粉针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保护肝细胞的机制。方法10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GSH1200mg溶入5%葡萄糖液10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肌苷注射液0.4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4~8周。比较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指标的变化。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TNF-α、IL-6、IL-8的降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GSH有明显的抑制细胞因子对肝脏的炎症反应,对慢性乙型肝炎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2(IL-2)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40mL(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IL-2、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64%,对照组有效率为6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8明显下降,IL-2明显升高,且治疗组变化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ECOPD患者血清TNF-α、IL-8含量,升高IL-2含量,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92-94+98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复方制剂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及对hs-CRP(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8例,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阿托伐他汀钙复方制剂治疗,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以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以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以及血清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趋势更显著。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脂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可以降低患者血压、血脂以及 hs-CRP、IL-6、TNF-α 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五步蛇咬伤中毒后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98例五步蛇咬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抗蛇毒血清及支持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5d,分别于患者入院24小时内、给药后1d、给药后3d及给药后5d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在治疗后各时间点TNF-α、IL-6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SOD水平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各时间点TNF-α、IL-6及MDA水平均降低(P<0.05),SOD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五步蛇咬伤患者血清TNF-α、IL-6及MDA水平,升高SOD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及抑制炎症反应,因此有利于减轻五步蛇咬伤所致中毒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范元   《中国医学工程》2010,(1):62-6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液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对84例首次发病且于起病24h内入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住院号单双码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两组均于入院时、入院第3d、7d、14d采外周血测IL-6,TNF-α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及TNF-α浓度均随病程逐渐增高,于7d时达高峰。但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于14d时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L-6,TNF-α参与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依达拉奉通过减轻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对脑组织实施保护作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丹参和生脉注射液对腹腔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IL)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腹腔感染所致SIRS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l、3、5d体温以及白细胞计数;治疗后3、5d血清TNF-α、IL-1、IL-6、IL-8水平。结果对照组体温下降较慢,在治疗后5d降至正常,观察组在治疗后3d即降至正常。观察组白细胞下降亦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以及IL水平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降低速度较对照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重大并发症发生。观察组、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3±2.5)、(17±4.5)d,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和生脉注射液能够降低TNF-α和IL含量,阻止全身炎症反应升级,对治疗SIRS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陈刚 《中外医疗》2014,(33):6-7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症状、血清hs-CRP及TNF-α变化。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14 d,两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30例、有效9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10例和无效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减轻炎症反应程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心肌钙蛋白I(cTnI)及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原则将64例脓毒症患者分为参附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参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50 ml/d,连用14d.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7及14 d抽血检测TNF-α、IL-6、cTnI及NT-ProBNP水平.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参附组治疗3d后血TNF-α、IL-6、cTnI均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7d后血NT-ProBNP才有明显下降,治疗14d后变化更明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参附组治疗3、7d后cTnI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7、14d后血TNF-α、IL-6、NT-ProBNP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6的过量表达,降低血cTnI和NT-Pro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红景天苷对百草枯中毒大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表达、TNF-α含量和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探索其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后两组再分为1、6、24、72h 4个亚组,每组10只.百草枯模型组和红景天苷治疗组采用百草枯溶液1ml/kg一次性灌胃制备急性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予等容积的0 9%氯化钠溶液、红景天苷1m l/kg腹腔注射.3组大鼠麻醉后,取股动脉血测定IL-6水平,处死后取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和RT-PCR测定肺组织中TGF-β 1及其mRNA的表达情况,并测定肺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 百草枯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大片出血及坏死,红景天苷治疗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较百草枯模型组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6、24、72h TGF-β 1表达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百草枯模型组与红景天苷治疗组中毒后第1h起大鼠肺组织TGF-β 1mRNA水平开始增加,但红景天苷治疗组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百草枯模型组及红景天苷治疗组肺组织中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第6h开始显著增加(均P<0.01),但红景天苷治疗组在各时点均较百草枯模型组为低(均P<0.05).结论 TGF-β1参与了百草枯中毒大鼠肺损伤的早期病理生理过程,红景天苷能抑制TGF-β 1的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含量、血清IL-6水平,从而减轻百草枯对大鼠肺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丁全华  张优萍  李建阳 《浙江医学》2015,37(12):1068-1069,1072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2010年1 月至 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SAP 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8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10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7d 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 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均P<0.01),并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均P<0.01);血清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均P<0.01),并且治疗组上升更明显(均P<0.0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3.75%,治疗组总有效率8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SAP 治疗有效,能有效调控患者机体的炎症反应,阻断炎症进程,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康注射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5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积极处理原发病,给予优质蛋白、低盐饮食,控制血压、血糖,纠正贫血等常规治疗,观察组于透析结束后予肾康注射液80 mL +5%葡萄糖液200 mL 静脉滴注,1次/ d,2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 MDA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SOD、T-AOC 显著升高(P <0.05),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 CRP、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对照组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肾康注射液可有效降低 MHD 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微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放射性碘(^131 I)治疗Graves病过程中的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测定初诊甲亢患者(初诊组,n=61)以及甲亢患者131I治愈后(治愈组,n=65)的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sIL-2R、IL-5、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n=68)比较;分析各种细胞因子水平与甲状腺激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初诊组及治愈组患者血清IL-1β、sIL-2R、IL-5、IL-6及TNF-α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P〈0.05-P〈0.01);治愈组的血清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及TNF-α与初诊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而TNF-α的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FT4,sIL-2R与TRAb,以及TNF-α与TRAb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细胞因子IL-1β、sIL-2R、IL-5、IL-6以及TNF-α水平与甲状腺的功能密切相关,可作为评判甲亢患者131 I治疗效果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