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微创卵巢囊肿剥除术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45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单孔组)、50例行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多孔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 结果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3±6.5)min 、(70.8±6.6)min、(52.3±6.2)min,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别为(11 850.7±142.2)元、(12 934.6±138.9)元、(11 883.1±131.9)元,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别为(2.0±0.8)分、(1.9±0.7)分、(2.5±0.8)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24 h VAS低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切口美容评分(cosmetic score, CS)分别为(21.1±0.9)分、(21.1±0.9)分、(17.5±0.6)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1个月CS高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术后体象量表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的优势;与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减轻疼痛、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符合经济效益的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制入路通道(port)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巨大良性卵巢囊肿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进行自制入路通道单孔腹腔镜下妊娠期巨大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的11例患者(其中10例为早孕期、1例为中孕期)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围术期并发症、术后1 d疼痛VAS(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评分、后续妊娠情况及有无复发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囊肿破裂或囊肿内容物流入腹腔,无患者中转开腹或多孔腹腔镜手术,中位手术时间55(30~12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10(5~50)ml,术后1 d疼痛VAS评分平均1.5分。术后1例出现先兆流产,给予保胎治疗后继续妊娠,无其他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9例患者术后足月顺利分娩,2例患者顺利妊娠,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复发。 结论自制入路通道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期巨大良性卵巢囊肿安全、有效、经济,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5月,年龄18~50岁并经B超确诊入院的有症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单孔组及三孔组各60例,单孔组应用国产单孔经脐腹腔镜器械),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评分、术后应用镇痛药、并发症、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虽然手术时间长[(61.5±11.4)min vs.(39.5±7.8)min,t=12.238,P=0.000],但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低[(3.4±0.7)分vs.(4.5±0.5)分,t=-8.373,P=0.000],应用镇痛药例数少(11例vs.22例,χ2=5.057,P=0.025),术后2个月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高[(4.3±0.7)分vs.(3.9±0.6)分,t=3.125,P=0.002]。2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达到三孔法相近的临床疗效,并且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腹壁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017年3月~2019年8月我院87例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43例(单孔腹腔镜组),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44例(传统腹腔镜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囊肿破裂率、术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下降幅度、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2组患者均无中转开腹和手术并发症发生。单孔腹腔镜组囊肿破裂率81.3%,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组56.8%(χ^2=6.137,P=0.013),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单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组[1(0~2)分vs.2(0~3)分,Z=-3.575,P=0.000],排气时间明显早于传统腹腔镜组[(26.5±11.1)h vs.(33.1±11.8)h,t=-2.654,P=0.009]。2组手术时间、术后Hb下降幅度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和可行的,但囊肿破裂率明显增高,应重视术前良恶性肿瘤的评估,交界性或恶性肿瘤慎用此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在基层医联体医院推广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以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医联体内医院为推广单位,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行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改良单孔腹腔镜组和传统腹腔镜组,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24 h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切口美容满意度(BIS量表评分和CS量表评分)、住院费用、炎症指标等。 结果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无相关并发症,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腹腔镜组相比,改良单孔腹腔镜组摘除卵巢囊肿及缝合卵巢所需时间较长,但取标本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单孔腹腔镜组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24 h VAS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BIS量表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组,CS量表评分高于传统腹腔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WB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比例较传统腹腔镜组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行卵巢囊肿剔除术在医联体内医院的推广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阳市人民医院妇科2019-02—2020-11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单孔腔镜组和三孔腔镜组,每组34例.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临床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检测手术前后患者的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252例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58例(单孔组),传统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194例(四孔组),经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最终49对数据成功匹配,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囊肿溢出率、术后围术期疼痛评分、术后瘢痕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及囊肿复发率等。结果 单孔组和四孔组比较,住院总费用较高[15 125.3(13 851.2,16 420.0)元vs.13 439.3(11 993.1,15 804.9)元,Z=-2.995,P=0.003],术后胃肠道恢复排气时间缩短[15.8(14.0,18.0)h vs.19.0(16.6,22.2)h,Z=-4.973,P=0.000],住院时间缩短[5(5,6)d vs.7(6,7)d,Z=-4.376,P=0.000],术后24 h疼痛评分较低[4(4,5)分vs.5(4,6)分,Z=-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应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将8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单孔组应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破损例数、并发症、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腹壁美容度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胆囊破损例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86.29±8.23)min vs.(36.71±6.65)min,t=27.42,P0.001],但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低[(3.29±0.91)分vs.(5.29±1.12)分,t=-2.33,P=0.038],术后2个月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高[(4.86±0.67)分vs.(3.29±0.85)分,t=3.175,P=0.008]。结论应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当,而且还具有术后切口疼痛轻和切口瘢痕隐蔽等优点。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手术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9.
妇科无气腹腹腔镜下手术58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无气腹腹腔镜手术在妇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日本岛科公司生产的无气腹腹腔镜手术的悬吊腹壁器械施行无气腹腹腔镜下手术58例,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31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3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3例,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术1例。两孔27例(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11例,子宫肌瘤剔除16例),三孔18例(其中囊肿剔除术9例,子宫肌瘤剔除术5例,LAVH3例,输卵管切除术1例),一孔13例(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11例,子宫肌瘤剔除术2例,应用宫腔镜电切镜作为目镜指引手术)。结果58例手术均获成功。卵巢囊肿剔除术中失血量(46.8±10.1)ml,手术时间(66.3±6.7)min;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失血量(94.3±8.2)ml,手术时间(104.3±6.7)min;3例LAVH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00、200、150ml,手术时间255、240、135min;1例输卵管切除手术时间30min。58例中无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7.9±1.6)d。术后随访3~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无气腹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妇科微创手术方法,拓宽妇科腹腔镜手术适应证;其手术操作有一定灵活性,更适合老年人和合并心血管病的不能全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卵巢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观察手术效果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40.12±17.62)m L、术后排气时间(16.80±5.62)min,住院时间(4.57±2.03)d。术后2例出现皮下气肿,后自行消失,未发生腹膜炎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囊肿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复发率低,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68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ERAS组与对照组,ERAS组围手术期采取ERAS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再次手术率及病死率。结果:ERAS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胃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与尿管拔除时间、疼痛、住院费用、身体质量指数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胰瘘与腹腔出血情况、再手术、再入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手术期应用ERAS措施可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术(TES)与腹腔镜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治疗脐疝、脐旁疝的临床疗效,探讨TES的安全性与局限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行腹腔镜修补术的48例脐疝、脐旁疝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接受IPOM;研究组23例,接受TES。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腹腔引流时间、进食时间、术后1周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近期并发症(切口裂开、术区积液、脐部皮肤坏死、术区血清肿、急性肠梗阻)及远期并发症(慢性疼痛、慢性不全性肠梗阻、肠瘘、疝复发)。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01),而腹腔引流时间、术后1周疼痛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进食时间、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S治疗脐疝、脐旁疝较IPOM可能更具优势,但TES手术时间长,操作难度大,治疗>5 cm的脐疝仍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经阴道自然腔道内镜(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恢复情况。 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9-12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妇科行NOTES卵巢囊肿剥除术患者10例,所有患者取阴道后穹窿入路2.5 cm切口,置入硅胶密封圈后,装上Port,建立气腹后用传统腹腔镜行患侧卵巢囊肿剥除术。统计卵巢囊肿大小、手术时间、术前与术后血色素差值、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及术后恢复排气时间。 结果其中1例患者因双侧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由于卵巢门出血略活跃、缝合困难影响手术进展,中转为传统腹腔镜手术之外,其他患者均经阴道腹腔镜完成,手术均无并发症、无输血。9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78.3 min,术前与术后血色素的平均差值18.3 g/L,平均术中出血量23.3 ml,术后24 h VAS平均0.55分,术后平均恢复排气时间17.5 h,平均住院时间4.7 d。 结论NOTES卵巢囊肿剥除术后患者的切口疼痛感较轻,具有术后恢复快、腹部无瘢痕、美观的优势,合适的病例选择加上灵活的手术技巧,NOTES卵巢良性囊肿剥除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DCLC)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DCLC组与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RLC)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手术安全性、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共纳入1870例患者,其中DCLC组246例,RLC组1624例。计划DCLC患者中13例24 h后延迟出院,原因包括放置腹腔引流管(7.7%)、切口疼痛(15.4%)、进食后恶心呕吐(23.1%)及术后焦虑(53.8%);两组患者性别、病因、伴发疾病、腹部手术病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CLC组年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低于RLC组(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RLC组(P<0.05)。行DCLC的两个手术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伴发疾病史、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满意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LC的术者均可安全施行DCLC,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并能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 探讨将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策略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实施腹腔镜肝切除手术的190例患者资料,其中围术期采用ERAS处理策略的纳入ERAS组(n=60),围术期采用传统处理策略的纳入对照组(n=130),分析ERAS策略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术后第1、2、3天疼痛评分低(P=0.011、0.009、0.002),留置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天数少(P<0.001),半流质饮食及肠道功能恢复天数早(P<0.001),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少(P=0.001、0.014)。结论 将ERAS策略应用于腹腔镜肝切除围手术期安全可行,可以减轻术后疼痛,减少腹腔引流管及术后半流质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的安全性以及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8例胰体尾良性病变和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脾组23例(实施Kimura法20例,Warshaw法3例),切脾组15例;围术期均实施ERAS措施,并分析患者术前影像学资料、手术时间、失血量、具体术式、ERAS实施方法、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随访资料。结果 保脾组和切脾组在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严重并发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组中位引流管拔除时间为6(5~7)d,保脾组为7(4~7)d,切脾组为6(5~7)d;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3~18个月,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胰体尾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实施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安全可行,围术期可按照ERAS策略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3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组(研究组,n=66)与T管引流组(对照组,n=64),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前合并症、肝功能、胆总管直径、胆总管结石数量与大小、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补液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安全、有效;相较T管引流具有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住院费用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疼痛管理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行LSG的300例患者资料,分别采用ERAS、疼痛管理,注重术前宣教和呼吸功能训练,术中行切割线浆肌层包埋,术中腹壁切口部位行局部浸润麻醉,术后不留置胃管、尿管及腹腔引流管,术后合理镇痛,早期进食和活动。统计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数字疼痛评分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的差异,分析讨论目前实施ERAS的优点和存在问题。 结果ERAS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1.5±0.8)d vs (2.7±0.8)d,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NR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 结论在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围手术期措施中,实施ERAS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患者恢复迅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