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寻找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ICC)新染色法,并明确大鼠胃肠道ICC的吞噬功能.方法:选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进行苔盼蓝(TB)活体注射,同时,对回肠肌间神经丛进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光镜下,在回肠肌间神经丛内,可观察到两种不同染色的细胞:①AChE阳性神经元,大多呈AChE强阳性,胞体多为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为三角形或不规则形,体积大,胞体直径达20~25 μm,胞浆内含有棕褐色AChE阳性颗粒,细胞核不着色.AChE阳性神经元多以8~12个细胞密集成肠肌间神经节.神经节之间,由AChE阳性神经纤维束相连接.②TB阳性细胞即Cajal间质细胞,胞核大而圆,不着色,核周质少,胞质内含有TB阳性颗粒,体积小,胞体直径6~8μm,多位于三级神经纤维束分支所形成的网眼中,肠神经节内未见TB阳性细胞.ICC有二种类型,Ⅰ型细胞数目多,胞体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突起明显,常发出2~5个突起;Ⅱ型细胞数目少,胞体呈卵圆形,突起不明显.结论:此染色法可很好地显示ICC及其与神经元的形态学联系,同时也证实了ICC具有吞噬功能,ICC可能是胃肠道的重要免疫防御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
铅对大鼠海马神经元胞质PK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不同低浓度醋酸铅不同染铅时间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细胞胞质蛋白激酶C(PKC)活性及神经元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 :出生 4~ 8d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细胞培养 ,显微照相 ,并不同时间不同浓度染铅 ,应用改良的Takai法测定PKC活性的变化。结果 :0 .1~ 1.0 μmol/L染铅 ,PKC活性依浓度依赖方式被激活 ,染铅浓度 >1.0 μmol/L ,PKC活性下降 ;染铅 15min后PKC活性升高并保持。低浓度醋酸铅并可抑制原代神经元细胞生长 ,呈浓度依赖方式。结论 :低浓度醋酸铅可持续激活大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细胞胞质PKC ,抑制原代神经元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氯氰菊酯(CP)染毒后大鼠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120只80~10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给予花生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日分别灌胃给予40、80和160 mg/kg CP,连续28 d,每日观察动物状况.于给药前、给药后7、14、21、28 d和给药结束后7 d各组断尾取血,测定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 CP染毒后大鼠具神经受损症状,且大鼠红细胞AChE活性明显降低( P<0.05),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 CP对大鼠红细胞AChE活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应用图像分析仪对不同月龄大鼠中脑红核和黑质的形态及乙酰胆硷酯酶(AChE)活性的定量分析发现:(1)红核内有大量中等度AChE活性细胞;衰老时红核体积缩小,AChE阳性细胞数目减少,活性也明显下降,但灰度值并无明显改变,残余AChE阳性细胞体积并不变小。(2)黑质体积不因衰老而改变,AChE活性却随衰老而减低,尤其是致密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年龄对大鼠大脑胆碱能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转移酶(choline acetyhransferase,CHAT)与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 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按照年龄分为4~5周龄组、4~5月龄组和14~15月龄组共3组,每组10只.用比色法测定大鼠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ChAT与AChE的活性.结果 与4~5月龄组大鼠和4~5周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纹状体区ChAT活性比较,14~15月龄组大鼠明显降低(均P<0.01);4~5月龄组与4~5周龄组大鼠大脑皮质、海马、纹状体区ChAT活性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4~5月龄组和4-5周龄组比较,14~15月龄组大鼠3个脐区AChE活性明显降低(分别为P<0.05,P<0.01);4~5月龄组与4~5周龄组大鼠3个脑区AChE活性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年龄与胆碱能神经系统中ChAT和AChE的活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磷酸黄递酶反应,结合乙酰胆碱酯酶组化技术,观察了SD大鼠背根神经节。发现背根神经节内存在有三种不同染色的神经元。(1)单染AChE阳性神经元;(2)NADPH-d与AChE双染色神经元;(3)少数两种酶反应均为阴性神经元。其中双染神经元胞质内含有蓝色和棕色两种颗粒。这证明背根节内大多数神经元是NADPH-d与AChE共存。提示背根节内存在的NADBH-d与AChE双染的神经元可能与痛感知传递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观察大鼠肠道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olypeptide,VIP)和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4种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观察AChE、NOS、SP、VIP阳性神经元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分布.结果 4种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遍布肠壁各层,其分布状态有相随性和相似性规律,即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逐渐增多,从结肠到直肠逐渐减少;AChE阳性神经元在肠壁各层都十分丰富,NOS和sP阳性神经元以肠肌丛较为丰富,VIP阳性神经元以黏膜下神经丛和黏膜层较为丰富;分布密度依次为AChE>NOS>VIP>SP.4种神经元彼此有共染(递质共存)现象,肠肌丛内神经元互相有突触样联系.结论 AChE、SP、VIP和NOS阳性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在不同肠段的分布密度有明显差异,而肠肌丛内各种神经元在形态学上有密切联系,由此推论在肠动力功能调节上它们可能起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8.
切割海马伞海马对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成鼠神经干细胞 (NSCs)移植入切割海马伞侧和正常侧海马后存活、迁移和分化的情况 ,以及切割海马伞提取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得成年SD大鼠前脑室下区NSCs ,BrdU标记扩增。切割SD大鼠右侧海马伞 ,术后 2周将标有BrdU的NSCs植入双侧海马齿状回。术后不同时期行Nissl染色、BrdU免疫荧光、β -tubulin -Ⅲ /BrdU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和AChE组化染色。同时在体外将NSCs种植于 2 4孔培养板中 ,分成三组 :切割组和正常组分别加入切割海马伞侧和正常侧海马提取液。结果 :各时期移植区中均有大量BrdU阳性细胞 ;BrdU阳性细胞沿海马齿状回颗粒下层迁移 ,并在颗粒下层内形成迁移条带 ;各时期切割侧齿状回中BrdU阳性细胞密度大于正常侧 ;切割侧齿状回中较正常侧有较多Nissl深染大胞体神经元样细胞 ,而正常侧多为小胞体胶质样细胞 ;切割侧海马齿状回见数个 β -tubulin -Ⅲ /BrdU双标神经元和AChE阳性神经元。与正常组相比 ,切割组MAP -2和AChE阳性神经元数量多、分化好。结论 :移植到海马中的NSCs能存活、迁移并分化为神经元 ,切割海马伞侧海马中某些物质表达增强可促进NSCs向神经元或AChE阳性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9.
用改良的乙醛酸诱发单胺递质荧光SPG方法,对衰老大鼠和年轻大鼠进行蓝斑(LC)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元及其投射入小脑的轴突膨体进行显微荧光光度术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LC胞体NE和膨体NE的光谱扫描,其发射波峰顶为490nm;而脂褐素荧光发射波峰顶为540nm。测量时加用490nm的干涉滤片。荧光强度测量结果证实,衰老大鼠LC的胞体及终未膨体的NE浓度显著降低。文中对衰老导致NE浓度下降对功能的可能影响,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Lifeceramics(LC)对长期饮酒导致的大鼠肝脏功能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饮酒组、对照组(LC组)以及LC+饮酒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按10 mL/kg体质量灌胃给予受试物。30 min后再灌胃给予白酒,每天1次,共4周。实验结束后,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检测大鼠肝脏中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rnalondialdehyde,MDA)含量,以及乙醇脱氢酶(alchol dehydrogenase,AD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ed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 LC能显著降低饮酒大鼠血清ALT和AST活力,提高肝脏ADH、ALDH、GSH-Px活力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结论 LC对长期饮酒大鼠肝脏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白首乌C-21甾体苷(CGB)体外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生长的作用.方法:C6细胞在CGB处理24、48、72 h后,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AnnexinV/PI双染或用PI单染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CGB 30、60、120 mg/L显著抑制C6细胞活性(P<0.001),呈浓度、时间依赖性;CGB 60、120 mg/L显著提高细胞凋亡率(P <0.001),并能明显阻滞细胞周期,增加GO/G1期细胞比例(P<0.05),降低S期细胞比例(P<0.01).结论:CGB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大鼠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并能诱导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鼠幽门括约肌在化学性炎性痛时氮能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采用还原型辅酶Ⅱ和亚铁氰化铜直接显色的组织化学法,分别显示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成分及甲醛诱发胃痛后2种神经元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甲醛致胃炎性痛时大鼠幽门括约肌粘膜下丛及肌间神经丛NOS和AChE阳性神经成分活性均降低,仅于括约肌肠侧端或胃侧端偶见单个分布的2种酶弱阳性胞体,肌内2种神经纤维数减少,酶活性也弱.图像分析肌内NOS和AChE阳性神经纤维活性平均光密度,甲醛组比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1).提示在甲醛引起的胃急性化学性炎性痛时肠神经系统中NO-和ACh能神经参与了幽门括约肌活动的调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脱氧鬼臼毒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AChE、ATPase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杀虫机制.方法:采用小叶碟添加法,测定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建立染毒模型,用试剂盒测定AChE和ATPase活性.结果:①DOP对3龄菜青虫的毒杀活性表现出浓度、时间依赖性,48 h LC50=151.87 mg/L>72 h LC50=39.99 mg/L>96 h LC50=10.60mg/L.②DOP对AChE活性没有明显影响.③高浓度(125 mg/L)组对ATPase活性持续抑制,中浓度(5、25 mg/L)组在24 h时激活,48 h时恢复正常,72 h时保持正常(5 mg/L)或抑制作用(25 mg/L).结论:DOP对3龄菜青虫具有毒杀作用;3龄菜青虫中枢神经系统AChE不是DOP靶标.ATPase可能是DOP的重要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乐果90d染毒对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使用生理盐水(对照),5mg/kg(低剂量)、10mg/kg(中剂量)和20mg/kg(高剂量)的乐果灌胃给药,每周染毒5d,每天1次,实验周期90d。定期尾静脉采血,测定全血AChE活性,实验结束时随机取半数动物,用DigBehv-LR型自发活动视频分析系统测定其自发活动;其余动物均断头处死,测定脑AChE活性。结果实验期间,各乐果染毒组动物全血AChE活性明显抑制,实验后期有所恢复。实验结束时,低、中、高剂量组脑组织AChE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78%、63%和42%,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大鼠自发活动测试结果显示,随染毒剂量的增加,低、中、高剂量大鼠的总路程、活动时间、平均速度有下降趋势,而休息时间有升高趋势。其中高剂量组的变化最为明显,总路程、活动时间、平均速度同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4.6%、55.3%、54.7%,而休息时间增加了41.3%,同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大鼠自发活动指标和全血及脑AChE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染毒大鼠的总路程、活动时间、平均速度和休息时间和脑AchE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而与全血AchE活性在统计学上无相关性(P>0.05)。结论乐果亚慢性染毒会使大鼠自发活动降低,这可能同脑组织AChE活性受到长期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中化学物质的稳定性影响着正常人的思维、学习和行为变化,所以砷对脑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据Biswas[1]报道,在全身各器官中脑砷的浓度最低.但仍有部分砷通过脑脊液、血液进入脑实质,产生脑损伤.本研究通过测定不同剂量染砷大鼠大脑皮层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及其行为学变化,揭示砷中毒与大脑皮层AChE活性和行为学变化之间的关系,同时为阐明砷对脑发育的影响及砷的神经毒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现象及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的表达。方法: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60只30日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和CLP组(50只)。CLP后12 h监测大鼠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及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并进行神经生物学评分。根据大鼠是否发生SAE将CLP组大鼠再分为SAE(+)组和SAE(–)组。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学改变;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的超微结构;Western印迹检测LC3-I和LC3-II蛋白的表达。结果:50只大鼠在CLP后12 h内死亡5只,存活45只大鼠中有16只出现神经行为学、EEG及SEP改变,诊断为SAE,其发病率为35.56%(16/45)。与假手术组和SAE(–)组比较,SAE(+)组大鼠在CLP后12 h时α波的频率明显减少,δ波增加,P1振幅下降,P1波和N1波潜伏期延长(P<0.05)。CLP后12 h时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明显水肿,锥体细胞明显减少,甚至溶解,细胞排列紊乱,而假手术组和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形态正常、层次清楚。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SAE(+)组大鼠海马区细胞结构紊乱,可见自噬泡、颗粒状基质和方形或长方形晶体,自噬泡内含有溶酶体等细胞器,假手术组和SAE(–)组大鼠海马区组织细胞无自噬泡形成。SAE(+)组大鼠在CLP后12 h,海马区神经细胞LC3-II/LC3-I值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SAE(–)组(P<0.05)。结论:SAE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存在细胞自噬现象,LC3-II/LC3-I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醒脑化痰针法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4-血管阻断法反复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一种慢性脑低灌注状态,使脑组织产生缺血缺氧性损害,尤其易损害海马、皮层等与认智功能有关的组织,从而形成血管性痴呆模型;处死大鼠测量海马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VD模型对照组大鼠大脑纹状体AChE活性明显降低,而皮层脑组织无明显变化;针刺及阳性药均能显著降低皮层、纹状体AChE活性,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阳性药组对皮层和纹状体AChE均无明显影响。结论:醒脑化痰针法对胆碱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1只家兔小脑内AChE活性的分布。采用改良的经典组织化学技术来显示AChE活性。小脑皮质颗粒层一般有很强的AChE活性,而浦肯野细胞层的分子层的浅部则呈AChE反应阴性。分子层的深部和小脑白质的AChE活性较弱。而且有很多阳性神经元出现在后叶的分子层中,以X小叶最为密集。在小脑白质中,发现5条与正中面相平行的AChE活性较强的纵带。其中蚓状正中面上的正中带出现在除Ⅵ、Ⅶ小叶以外的各小叶中;对称分布的内侧带出现在前叶的Ⅱ到Ⅴ小叶和后叶的Ⅷ、Ⅸ小叶;外侧带只出现在Ⅸc和Ⅸd分叶。小脑中央核显示很强的AChE活性。在颗粒层的胶质细胞和白质中发现有丁酰胆碱酯酶(BuChE)的活性,而且在近颗粒层的白质活性更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甘氨酸(Gly)在ATP耗竭性细胞自噬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绿色荧光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GFP-LC3)质粒导入犬肾细胞(MDCK)中,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自噬体的生成?同时收集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LC3-Ⅱ/LC3-Ⅰ的表达,并检测AMP激活的蛋白激酶(AMPK)的磷酸化活性改变?结果:MDCK细胞经转染GFP-LC3质粒后,可见细胞浆内散布明显的点状荧光颗粒;转染细胞被剥夺ATP后,发现细胞内自噬体数目明显增多,GFP-LC3-Ⅱ/LC3-Ⅰ比值明显增高,AMPK的磷酸化水平增强?用甘氨酸处理细胞后,发现自噬体较ATP耗竭组明显减少,GFP-LC3-Ⅱ/LC3-Ⅰ比值明显降低,细胞AMPK的磷酸化水平也有所降低?结论:ATP耗竭能诱导细胞的自噬性死亡,Gly可抑制ATP耗竭细胞的自噬,其机制可能与AMPK活性受抑有关?  相似文献   

20.
用肠卷石蜡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硫酸镍铵加强的PAP法)对5只大鼠胃肠道的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表明,大鼠胃肠逍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在胃幽门部,十二指肠和结肠的密度最高,在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密度中等,在胃体部密度最低。5-HT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状多样。有的细胞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