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9 毫秒
1.
经皮穿针和逆行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穿针和逆行髓内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6月-2003年12月对29例肱骨近端骨折分别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21例,逆行髓内针固定5例,经皮穿针和逆行髓内针固定3例。结果术后无针眼感染、血管损伤、医源性桡神经损伤、螺纹针折断,未出现肱骨头坏死的征象。1例行经皮穿针内固定出现腋神经损伤症状,经治疗2个月后症状消失。29例术后8—12周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无延迟愈合。术后3个月参照Neer肩关节百分评分标准,优10例,良15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6.2%(25/29)。结论经皮穿针和逆行髓内针固定治疗效果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理想办法。  相似文献   

2.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均在C臂X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平均8(3~15)个月,骨折均愈合。克氏针松动9例,脱出3例,针孔感染4例。无神经损伤、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68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将复位前后的指标(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远端和尺骨远端距离)进行比较及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5~11个月,平均7.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6.6周.腕部功能按 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76.5%,可14.3%,差9.2%.结论 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肯定的特点,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的疗效。方法C臂X线机透视下闭合复位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27例。结果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5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肩关节功能评估按Neer标准评分:优16例,良6例,可4例,差1例。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医疗费用低,是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克氏针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16例。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8个月。无骨折不愈合、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骨折愈合后按Neer标准评分,优良率81.3%。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6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15例肱骨近端移位新鲜骨折。结果15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5.8月,肩关节功能评分采用Neer评分法,优9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6.7%(13/15)。所有骨折在术后8~12周愈合,无固定失效,未出现肱骨头坏死。术中1例断针,术后1例针游移穿出,1例腋神经部分损伤。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移位新鲜骨折手术固定可靠,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术治疗Ⅲ型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15例。结果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6例,近解剖复位9例,肩锁关节关系结构均恢复正常。肩关节功能优13例,占86.7%;满意2例,占13.3%。结论闭合穿针内固定治疗锁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确实、创伤小、治疗周期短、经济负担轻、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介绍经皮逆行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经验和疗效.方法 对16例A型股骨髁上骨折,采用小切口经皮逆行插钉、骨折端闭合复位.结果 骨折均顺利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有13例屈膝超过120°,根据Kolmert评定标准,优良率100%.结论 经皮逆行髓内钉结合闭合复位治疗股骨髁上A型骨折有创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李嘉  孙晋客  王晨霖 《中国骨伤》2017,30(6):499-502
目的 :探讨旋后外旋型Ⅳ度踝部骨折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技巧,并分析其疗效。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6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35例旋后外旋型Ⅳ度踝部骨折患者,男22例,女13例;年龄18~65岁,平均38.2岁。受伤至手术2 h~10 d,平均5 d。采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根据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33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0~28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于术后10~18周(平均12周)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根据Burwell-Charnley放射学复位标准评定复位质量:解剖复位30例,复位可3例。根据Baird-Jackson评价系统,总分93.8±5.4,其中优17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结论: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旋后外旋型Ⅳ度踝部骨折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但对术者闭合整复技术手法要求较高;骨折端粉碎严重及关节面压缩骨折不适用于该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08年5月,我科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12例,观察患者肩关节功能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22.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周,平均5.4周。穿针位置无感染,所有病例末次随访时外观良好,骨折完全愈合,肩关节活动范围和健侧完全一致。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治疗严重移位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对局部损伤小并且固定效果肯定,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严重移位骨折的一种良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弹力带斜“8”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应用自行改良研究的弹力带斜“8”字固定治疗锁骨外端骨折,并与手术切开复位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比较治疗效果。方法:锁骨外端骨折120例,弹力带斜“8”字固定(手法组)75例,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组)45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手法组平均(6.71±2.35)周,手术组平均(11.38±4.58)周,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折愈合率:手法组100%;手术组97.8%,1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肩关节功能评定:手法组优56例,良14例,差5例,优良率93.3%;手术组优3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5.5%,19〉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弹力带斜“8”字固定可达到与锁骨钩钢板固定相同的疗效,且骨折愈合时间短、医疗费用低、治疗风险小,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锁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768例,应用自行设计的锁骨外固定器保守治疗528例,男321例,女207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2岁,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骨折成3部分165例,以上者363例;应用切开复位锁骨翼状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240例,男152例,女88例,年龄17~64岁,骨折成3部分178例,以上者62例。伤后至就诊时间最短2h,最长8d,平均1.3d,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24个月,对于3部分以上的锁骨粉碎性骨折,外固定组的骨不愈合发生率与手术组相比X。=44.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块骨以上,外固定组的肩关节功能平均得分与手术组相比,t=5,28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新型锁骨翼状解剖加压钢板根据锁骨解剖形态,手术固定坚强可靠;使用锁骨外固定器治疗锁骨骨折是一种合并症少、骨折愈合快、功能预后好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能震波(high energy shock waves,HESW)对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筛选7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震波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震波组应用高能震波仪对石膏固定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石膏固定。观察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值、特定时间内的临床愈合率及骨性愈合率、VAS疼痛评分、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评分、PRWE问卷评分等指标。结果两组骨密度值在骨折后第4周无显著性差异(P=0.694),而在骨折后第8周及第12周时震波组BM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震波组骨折后12周时骨密度值已高于骨折当天水平(P〈0.05)。震波组4周临床愈合率、10周骨性愈合率、骨性愈合后VAS评分、Gart—land和Werley腕关节功能评价及PRWE问卷评分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SW能够有效促进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骨折的愈合,防止骨量丢失,预防再骨折及治疗局部骨质疏松,并可预防及治疗关节僵硬及慢性疼痛等一些并发症状,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锁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患者155例,其中应用克氏针加钢丝治疗60例(I组);应用钢板固定95例(Ⅱ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15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3年。平均12个月。Ⅰ组和Ⅱ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Ⅰ组和Ⅱ组的住院费用、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Ⅰ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费用优于Ⅱ组,但Ⅰ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Ⅱ组。结论锁骨骨折的两种内固定方式各有优缺点,传统的克氏针加钢丝固定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操作简单、对骨折段干扰小、骨折愈合快及经济实用等优点,虽然并发症发生率偏高,但通过准确的把握适应证和规范的操作可以弥补不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年来,锁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越来越多,因内固定失效致骨不连患者也渐多。国内外报道多针对锁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但在植骨方式的选择上尚存争议。目的:探讨解剖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骨改良加垫式植骨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3月至2014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锁定接骨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骨髂骨加垫式植骨术治疗9例锁骨中段骨不连,记录手术时间,术后随访行X线片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采用简短肩臂手残障功能评分系统(quick-DASH)评估其功能情况,末次随访胸部正位X线片,通过对比患侧与健侧的锁骨长度评价锁骨骨不连愈合后的短缩情况。结果:9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12.22±19.22)min;均获得骨性愈合,无感染、接骨板断裂及再骨折发生,平均愈合时间为(10.67±2.83)周;术后quick-DASH为(14.33±1.66)分;末次随访患侧锁骨长度较健侧平均短缩(0.27±0.09)cm,两侧锁骨长度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解剖锁定接骨板结合自体骨改良加垫式植骨是治疗锁骨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有效防止锁骨短缩,恢复患肢的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闭合复位和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2月至2012年2月,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闭合性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150 例,其中男114 例,女36 例,年龄18~68 岁,平均35.3 岁.按Winquist-Hansen分类,Ⅰ型35 例,Ⅱ型38 例,Ⅲ型40 例,Ⅳ型37 例.闭合复位76 例(A组),切开复位自体骨移植74 例(B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远期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7 例失访,143 例获得随访,时间为6~21个月,平均9.3个月,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A组中股骨颈骨折1 例,延迟愈合3 例,骨不连1 例,相应治疗后均骨性愈合;B组中延迟愈合2 例,未作特殊处理自行愈合.A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按马元璋功能评定标准评定,A组:优39 例,良27 例,可7 例,优良率90.41%;B组:优32 例,良28 例,可10 例,优良率85.71%,经统计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对骨折端及骨块的血运干扰小、不破坏骨折处的血肿、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远期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但需要掌握手术时机,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密切术后随访,定期行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并发症,尽早恢复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41例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患者采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41例均获随访,时间9—24(16.5±0.4)个月,切口愈合时间7—20d。全部获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无下胫腓螺钉断裂发生。踝关节功能按Leedsetal临床评定标准:优17例,良22例,差2例,优良率95.1%。1例开放性骨折术后6d出现感染,经局部换药、反复冲洗2周后切口愈合。2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于术后2、4周发生切口周围无菌性积液,经积极处理未并发伤口感染,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采用手术治疗可恢复并稳定踝穴和距骨的解剖关系,踝关节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前外侧入路治疗RuediⅡ-Ⅲ型Pilon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前外侧入路治疗严重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2002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前外侧入路治疗的RuediⅡ-Ⅲ型Pilon骨折63例,男36例,女27例;年龄19~71岁,平均37岁。受伤至治疗时间为2h~19d,平均8d。按Ruedi分型:Ⅱ型32例(合并局部软组织挫裂伤6例,其中4例为开放骨折),Ⅲ型31例(合并局部软组织挫裂伤9例,其中8例为开放骨折)。术后观察创面愈合情况、骨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踝关节活动度及疼痛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4例患者创面不愈合,经过植皮或皮瓣覆盖创面愈合,5例因骨不连超关节固定时间长,导致踝僵硬活动受限。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5.3个月。骨愈合时间8~14周,平均10周。按Helfet疗效评价标准:优28例,良30例,差5例。结论:采用前外侧入路治疗RuediⅡ-Ⅲ型Pilon骨折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可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研究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胫腓骨骨折患者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46岁。开放性骨折5例,闭合骨折16例。上段骨折4例,中段骨折8例,下段骨折9例。斜形骨折10例,粉碎骨折8例,多段骨折3例。采用三维复位固定器进行治疗。结果: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对位11例,近解剖对位9例,功能对位1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3~85d,平均62d。随访4~12个月,功能恢复优13例,良8例。多功能复位固定器拆除时间6~12周,平均8.5周。结论:三维复位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使固定器与骨折端形成三维立体固定,适合小腿的生物力学要求,为胫腓骨骨折治疗提供了一种既无偏心应力,又无应力遮挡,结构稳固利于骨折愈合的弹性固定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6例,其中应用DHS60例饵组),PFN56例(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红蛋白变化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12—24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病例及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但是PNF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PFN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的结果相似。但是PFN组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