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IADPSG)、旧(NDDG)诊断标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住院分娩孕妇500例,分为GDM旧标准组(A组)和GDM新标准组(B组),A组为NDDG诊断GDM 133例,B组为IADPSG诊断GDM 367例,观察2组GDM发病率,孕妇妊娠结局(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子痫前期、剖宫产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结局(早产儿、低体重儿、巨大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结果:B组GDM发病率、早产、子痫前期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其与妊娠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早产儿、巨大儿的发病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低体重儿、窒息、低血糖及黄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标准IADPSG提高了GDM的诊断率,更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标准对GDM检出率和围产期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糖筛查及分娩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按照我国第7 版《妇产科学》GDM诊断标准及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and Pregnancy Study Groups,IADPSG)制定的GDM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比较两组孕妇GDM检出率?分娩方式?常见妊娠期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IADPSG诊断标准组GDM检出率明显高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组(P < 0.05);IADPSG诊断标准组有指征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组(P < 0.05);IADPSG诊断标准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组(P < 0.05),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 > 0.05);IADPSG诊断标准组新生儿发生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妇产科学》诊断标准组(P < 0.05),而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发育畸形等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 P > 0.05)?结论:应用IADPSG标准可以有效提高GDM检出率,显著降低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等妊娠并发症的产生,从而降低剖宫产率,并显著降低了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等风险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诊断标准对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000例产妇为对照组,GDM诊断标准为《妇产科学》(第七版);并选取1000例产妇为观察组,GDM诊断标准为IADPSG2010;记录比较2组GDM检出率、产妇并发症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GDM检出率为10.4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产妇切口感染、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总发生率(18.2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ARDS、发育畸形及巨大儿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并发症总发生率(9.6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ADPSG2010新诊断标准更有利于产妇GDM检测,并可及时对其行早期有效干预,改善妊娠结局,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70例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妊娠期糖尿病(GDM)31例,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39例,比较GDM、GIGT与血糖正常孕妇的高危因素和母婴结局。结果 GDM组、GIGT组与对照组年龄〉30岁、体重指数≥24、不良孕产史、糖尿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GIGT组的新生儿窒息、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GIGT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DM有3例胎死宫内,而GIGT组与对照组无胎死宫内病例。结论 对GDM和GIGT应同样重视,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珊  沐朝阳 《宁夏医学杂志》2012,(12):1298-1299
目的对两种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标准及妊娠结局进行探讨。方法对3 583例孕妇按照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标准和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IADPSG)标准进行GDM诊断并分组,非糖尿病孕妇从中抽取30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按ADA和IADPSG标准,GDM的诊断率分别为4.49%和7.48%。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剖宫产率、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早产,A组及B组均高于C组(P<0.05);而A组与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将会使更多孕妇纳入诊断,减少漏诊、改善母婴结局,同时筛查出更多潜在发展成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早期干预减少糖尿病远期危害。  相似文献   

6.
单祝环 《吉林医学》2014,(4):756-757
目的:探讨国际妊娠与糖尿病研究组织(IADPSG)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标准是否适宜。方法:对门诊定期产检并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单胎孕妇1 876例,孕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教科书和IADPSG两种标准对孕妇进行诊断分组,对两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1 876例孕妇OGTT试验达教科书诊断标准178例(教科书组),达IADPSG标准199例(IADPSG组),检出率分别为152例(8.1%)和199例(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科书中与IADPSG组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比较,孕妇剖宫产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科书组与IADPSG组围产儿结局比较,新生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巨大胎、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畸形、新生儿黄疸及低体重儿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DPSG标准诊断GDM并及时干预,能更好地改善GDM患者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戴青里 《四川医学》2013,34(5):709-710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母婴产后并发症。方法将64例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分为两组,A组34例经产前筛查并确诊,经过规范治疗,且血糖控制理想;B组30例也经过产前确诊,但血糖控制不理想;并选择同期50例糖代谢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C组;对比三组的妊娠结局及母婴并发症。结果 A组孕妇的先兆子痫、妊高症、剖宫产、胎膜早破、羊水过多、难产及软产道损伤、早产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等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与C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孕妇以上各项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C组(P<0.01)。结论 GDM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母婴并发症,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50g葡萄糖筛查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可行性以及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孕妇780例进行口服50g糖筛查试验,对异常者再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血糖结果分为糖代谢正常组、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妊娠期糖耐量减低(GIGT)组。结果:GDM组、GIGT组孕妇的妊高征、巨大儿、胎儿窘迫、羊水过多、胎膜早破、早产、手术产率以及新生儿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糖代谢正常组(P〈0.01),GDM组和GIGT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GDM组、GIGT组略高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能增加孕妇和围产儿的患病风险,孕期应重视GDM筛查、诊断和治疗。50g糖筛查试验简单易行,敏感性、特异性高,可作为孕检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9.
何莲珠  陈萍  伍风群  姜卉 《热带医学杂志》2006,6(11):1167-1169,1175
目的探讨城区与乡镇非农业人口孕妇发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差异及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为临床防治妊娠期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2月至2006年1月在高要市人民医院产科门诊产前检查和分娩的孕前健康、无合并症的3543例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城区及乡镇非农业人口孕产妇依次分为A组(2731例)和B组(812例),对两组年龄、50g葡萄糖负荷试验(GCT)时间、孕前体重指数(BMI)、GDM、GIGT诊断孕周、GCT的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及母儿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B组在GCT的检查时间,GDM、GIGT的诊断孕周迟于A组;GCT异常率、GDM、GIGT的发生率和母儿围产期并发症(羊水过多、胎膜早破、胎儿窘迫、妊高征、早产、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比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应将孕早期健康教育、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普及到乡镇卫生院,使乡镇孕妇的GDM和GIGT得到预防和及时诊断、合理干预,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罗美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0):117-118,1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新诊断标准对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采用旧诊断标准漏诊的GDM而新GDM诊断标准确诊的患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另比较旧标准OGTT 3 h血糖异常患者30例(A组)与新标准OGTT 3 h血糖正常孕妇40例(B组)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子痫前期、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及胎儿发育异常、新生儿低血糖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A组与B组上述妊娠不良结局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诊断标准可更好地管理高危孕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03年306医院妇产科收住产妇分娩档案,包括1856个样本。将样本按不同诊断标准分为六组,回顾性评价各组的妊娠结局。结果2000~2003年期间,按中华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GDM发生率为3.0%,糖耐量异常(GIGT)发生率为3.2%;按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GDM和GIGT的发生率分别为5.5%和5.9%。GDM及GIGT孕妇巨大儿及早产发生率较正常组增加(P<0.05),而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不同诊断标准分组的GDM及GIGT的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没有造成妊娠结局的差异,但GDM及GIGT是增加母亲及胎儿发病率的高危因素,积极有效的管理和正确的诊断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妊娠期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与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从符合纳入标准的孕妇中随机抽取434例纳入研究。根据孕妇TG异常发生孕周分为A组(妊娠中期开始TG异常持续至分娩,n=224)、B组(妊娠晚期开始TG异常持续至分娩,n=110)和C组(TG正常组,n=100);同时根据TG水平将A、B组分为A1、B1组(5.64 mmol/L≤TG<8.00 mmol/L)及A2、B2组(TG≥8 mmol/L),进行组间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结局的比较。结果:A1、A2、B2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及巨大儿发生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和巨大儿出生体重均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A2、B1、B2组剖宫产率也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TG水平可用于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及剖宫产的发生风险,TG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妊娠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13.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红 《广西医学》2006,28(10):1571-1573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和妊娠期糖尿病(GDM)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GIGT50例,GDM84例,正常对照组100例,对孕妇及围生儿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GIGT组和GDM组的妊娠高血压疾病(PIH)、胎膜早破、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GDM组中巨大胎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巨大胎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亦增高(P<0.05),而GIGT异常组新生儿患病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对母儿有明显影响,对GIGT和GDM及时作出诊断与治疗可提高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母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不同诊断标准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评价新诊断标准在GDM中的适宜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 193例定期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孕妇临床资料.按照2011年12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实施的诊断标准(新标准)和我国教科书诊断标准(旧标准)对孕妇进行GDM诊断.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符合新标准而不符合旧标准,确诊为GDM的164例孕妇,按照是否进行临床干预分为治疗组(85例)与未治疗组(79例),对两组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2 072例孕妇根据旧标准诊断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患者共78例,检出率为3.76%.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2 121例孕妇根据新标准诊断GDM患者共221例,检出率为10.42%.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新生儿转儿科率及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等均明显高于治疗组(均P< 0.05),两组GDM孕妇胎膜早破、早产、羊水过多、胎儿窘迫发生率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采用新标准,GDM诊断标准提高了,更多孕妇被诊断为GDM,通过对她们进行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干预,有效地减少了母婴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妊娠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代谢异常的发生情况、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及妊娠期糖尿病筛查的时机及意义。方法对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2932例进行50 g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试验结果阳性的孕妇再行75g口服糖耐量试验。将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82例作为GDM组;诊断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的孕妇99例作为GIGT组;另将50g糖筛查阳性而75 g糖耐量试验阴性的孕妇36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GDM、GIGT组妊高征、羊水过多、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等并发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GIGT组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和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年龄、不良孕产史,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是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结论GDM、GIGT可对母婴造成多种危害,孕期应积极控制血糖并完善围产期保健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糖尿病诊断标准对糖尿病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ADA标准的患者列为A组,符合IADPSG标准的患者列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母婴妊娠结局.结果 A组和B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04%和8.29%.两组产妇的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产后出血率及剖宫产率显著性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巨大儿、大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ADPSG的诊断标准较ADA标准低,可更多地检出妊娠糖尿病患者,对降低产妇妊娠期并发症,改善母婴结局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珊  沐朝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99-110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体重指数及其增幅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36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按妊娠前体重指数(BMI)分为正常组(A1组)、超重组(B1组)、肥胖组(C1组),按孕期BMI增幅分为A2组(增幅〈4)、B2组(4≤增幅≤6)、C2组(BMI增幅〉6),比较各组间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GDM孕妇C1组较A1组、B1组早产和胎儿窘迫的发生率高(P〈0.05);C2组的早产、巨大儿的发生率高(P〈0.05)。结论妊娠前肥胖及妊娠期体重增加过多可增加GDM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并探讨GDM的诊断方法及标准。方法:随机对289例孕妇作50gGCT,阳性者进一步作75gGTT,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50gGCT阳性率为16.96%,妊娠期糖耐量降低(GIGT)患病率为1.73%;GIGT及GDM孕妇中,妊高征、胎膜早破、巨大儿、手术产、新生儿患病等的发生率明显增加。50gGCT时孕妇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结论:妊娠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糖耐量降低,并由此导致孕妇及胎儿病率增加;GDM的诊断标准应以孕产妇和胎儿异常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 GDM )检出率及早期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0日期间门诊孕检并住院分娩的3204名孕妇采用不同标准进行GDM诊断,其中1月1日至6月30日24至28周的1523例孕妇按照《妇产科学》第7版标准诊断(旧标准组);7月1日至12月30日孕24周至28周的1681例孕妇按照IADPSG标准诊断(新标准组);且对确诊GDM的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后妊娠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旧标准下GDM的发病率分别7.9%和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孕产妇的巨大儿、剖宫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低血糖等的发生率分别为4.5%、40%、1.5%、3.7%,8%、53%、4%、8%。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更多的GDM孕妇被诊断,早期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和行为干预,降低了巨大儿、剖宫产等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有利于母婴保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国际糖尿病与妊娠研究组(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0f Diabetes in Pregnancv Study Groups, IADPSG)妊娠期糖尿病(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诊断标准与美国国家糖尿病数据组( National Diabetes data Group,NDDG)GDM诊断标准下GDM发病率及妊娠结局。方法:选取太原市妇幼保健院2011-2012年分娩的、接受规范的GDM筛查和诊断的非孕前糖尿病产妇5340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诊断标准计算的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同期妊娠分娩的糖代谢正常孕妇为对照。结果:发病率:NDDG诊断标准下,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为4.87%,IADPSG诊断标准下发病率为11.7%;2011年该院按照NDDG标准诊治,回顾性将所有孕妇按照IADPSG标准诊断,新增GDM78例未经治疗,与新标准下的非GDM孕妇比较妊娠结局,未经治疗的GDM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羊水过多、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P﹤0.05);2012年该院按照IADPSG标准对GDM进行诊治,其中有123例GDM未达到NDDG标准,子痫前期、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明显低于2011年未治疗的新增GDM孕妇( P﹤0.05)。结论:IADPSG诊断标准降低,可使更多患者被纳入到GDM的规范管理系统中,GDM孕妇经治疗后明显减少了巨大儿及剖宫产率,提示新的诊断标准对母婴保健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