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和表面电荷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及其细胞表面电荷与细胞生长、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选用±300 V和±1 000 V驻极体分别作用成纤维细胞24、48和72 h,用流式细胞术和细胞电泳技术测定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周期和细胞表面电荷。结果:(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细胞的电泳率和S期内的细胞数显著增加。(2)成纤维细胞表面负电荷和S期内细胞数的增加量与驻极体的表面电位成正比。(3)负极性驻极体能减少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4)正极性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使G2和S期中的细胞数减少,同时减少了细胞表面的负电荷数量。结论:负极性驻极体具有促进成纤维细胞生长和增加细胞表面负电荷量的作用。正极性驻极体具有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和降低细胞表面电荷密度的作用。凋亡细胞的表面电荷量较正常细胞要少。  相似文献   

2.
负极性聚四氟乙烯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负电晕充电的聚四氟乙烯(PTFE)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选用-300、-500和-1000VPTFE驻极体作用于成纤维细胞24、48和72h,利用流式细胞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负极性驻极体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300、-500和-1000V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24、48和72h以后,与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的凋亡量从0.5%增至105(部分可达15%);驻极体作用成纤维细胞48-72h,出现细胞凋亡特有的形态学特征,即:细胞异染色质边集,细胞裂解,可见凋亡小体。驻极体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的效应与作用时间和场强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负极性驻极体有促进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的透皮促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驻极体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方法:利用Franz扩散池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多卡因贴剂、含不同浓度氮酮利多卡因贴剂、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和含不同浓度氮酮的正/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在10 h内的体外大鼠皮肤累积渗透量,研究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透皮促渗作用。结果:(1)含1%、3%和5%氮酮的利多卡因贴剂的10 h药物累积渗透量分别是利多卡因贴剂的1.06、1.10、1.66倍(5%氮酮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含1%、3%和5%氮酮的负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与相应的含化学促渗剂利多卡因贴剂具有类似的促渗效果。(3)含1%、3%和5%氮酮的正极性驻极体利多卡因贴剂与相应的化学促渗剂利多卡因贴剂相比,具有更大的增渗倍数(P<0.05 或P<0.01),且5%氮酮与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的透皮吸收有联合促渗作用。结论: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贴剂有更好的促渗效果,氮酮与正极性驻极体对利多卡因透皮吸收有联合促渗作用,并与氮酮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负极性驻极体对美洛昔康贴剂透皮吸收的促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SD大鼠经皮给予美洛昔康4 h内的血药浓度和给药面皮肤浸出液中的浓度,以及荧光素钠(NaFI)在SD大鼠完整皮肤中的定位和荧光强度,探讨负极性驻极体对美洛昔康透皮的促渗作用以及驻极体促渗的主要途径。方法:利用药剂学方法和栅控恒压电晕充电技术制备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美洛昔康的浓度;以NaFI为探针,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考察其在皮肤中的定位及透皮路径情况。结果:(1)负极性驻极体及其驻极体美洛昔康贴剂具有良好的电荷储存稳定性;(2)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经皮给药4 h内驻极体对美洛昔康的透皮促进作用明显;(3)LSCM研究结果进一步验证了驻极体对小分子的促渗作用,同时证实了驻极体促进药物透皮的主要途径是角质层间脂和毛囊孔扩散。结论:负极性驻极体可以作为美洛昔康透皮吸收的一个促进因子。  相似文献   

5.
陈虹  姚航平  林军 《浙江医学》2010,32(11):1654-1656
目的研究杜仲叶提取物(Euec)对小鼠成骨样细胞株MC3T3-E1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Euec与MC3T3-E1细胞体外共同培养,MTT法检测不同浓度Euec处理MC3T3-E1细胞24、48、72h后的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4.0~125.0μg/ml的Euec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其中7.8μg/ml的Euec对MC3T3-E1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最强。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6.25μg/ml的Euec作用MC3T3-E1细胞48h后,G0/G1期成骨样细胞显著减少,S期成骨样细胞增多,G2/M期成骨样细胞显著增多。结论Euec可促进MC3T3-E1细胞向G2/M期转换,使G1期的成骨样细胞减少,G2期的成骨样细胞显著增加,从而促进细胞的有丝分裂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极性驻极体与不同浓度氮酮对环孢菌素A的经皮促渗作用,探索驻极体与化学促渗剂联合促渗的可行性及其协同促渗规律。方法:以环孢菌素A为模型药物,用电晕充电技术制备正极性驻极体,通过 Franz扩散池透皮实验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研究正极性驻极体、不同浓度氮酮、正极性驻极体与不同浓度氮酮联用对环孢菌素A的体外促渗规律。结果:1)+500V , +1000V 和 +2000V 驻极体作用离体皮肤24h后,均对环孢菌素A具有较好的促渗效果;2)与对照组相比,1%氮酮、3%氮酮、5%氮酮分别作用于皮肤24h,对环孢菌素A的稳态透皮速率分别是对照组的6.72倍、2.11倍、1.43倍(P<0.05);3)正极性驻极体与不同浓度的氮酮联合使用对环孢菌素A经皮促渗24h后,+1000V驻极体与1%氮酮联用组的促渗效果较好,但二者无叠加作用,即驻极体与不同浓度氮酮联用均没有表现出协同促渗作用。结论:正极性驻极体对环孢菌素A的经皮给药具有一定的促渗作用;正极性驻极体与氮酮联用对环孢菌素A未见协同促渗作用。  相似文献   

7.
驻极体诱导3T3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公主体对3T3细胞内游离Ca^2 浓度变化的,体诱导3T3细胞凋亡与游离Ca^2 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用-300V和-500V驻极体作用3T3细胞48h,即时依次加入CaCl2,A23187,EDTA,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Ca^2 浓度的变化和3T3细胞的凋亡量。结果:(1)负极性驻极体作用3T3细胞后,3T3细胞出现10%的凋亡量;(2)驻极体作用3T3细胞以后,细胞质游离Ca^2 浓度升高,Ca^2 浓度的升高不是由于细胞内钙池的释放,而是由于细胞外Ca^2 内流所引起,结论:驻极体诱导3T3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细胞外Ca^2 内上起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五倍子瘢痕膏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机制。方法采取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测定不同浓度药物对原代培养的第4~8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各不同浓度的药物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0.01),并且有时间和剂量依赖。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研究表明,各药物组S期的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各药物组G2 M期细胞百分比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这种对S期的阻滞作用和对G2 M期细胞的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5)。结论不同浓度的五倍子瘢痕膏水溶液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重要的作用途径是使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期的细胞数上升,出现S期阻滞,分裂期的细胞数下降,从而抑制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且这种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  相似文献   

9.
桂皮醛对NIH3T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肉桂主要成分桂皮醛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桂皮醛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桂皮醛对NIH3T3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桂皮醛作用NIH3T3细胞48 h后,细胞增殖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增殖率为15%(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桂皮醛作用24 h后NIH3T3细胞S期比例上升了3%(P<0.05),G2/M期比例无明显升高,细胞增殖指数(PrI)增加了3.5%(P<0.01)。结论桂皮醛可促进NIH3T3的增殖,这种促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使更多细胞进入S期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不同浓度淫羊藿苷(ICA)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20、40ng/mL的淫羊藿苷作用MC3T3-E1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情况;MTT法测绘细胞生长曲线;FCM法测定细胞生长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ing测定细胞BM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淫羊藿苷组可使细胞的生长曲线明显上移,S期细胞百分率升高,G1期细胞百分率减少以及BMP-2蛋白表达量增加,其中20ng/mL组作用更为显著,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淫羊藿苷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增加成骨细胞BMP-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驻极体产生的静电场对巨噬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常温下利用低温等离子体放电法(栅控恒压电晕放电)制备得-2000 V聚丙烯驻极体,借助常规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方法研究驻极体在储存和实验条件下的电荷储存稳定性.用紫外线消毒后的驻极体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细胞实验、荧光探针示踪法研究在驻极体静电场作用下细胞的迁移和形态变化.结果 -2000 V驻极体在常温、常湿条件下放置14 d时其表面电位稳定在初始值的70%,置于细胞培养箱28 h后其表面电位与0 h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驻极体静电场作用28 h时RAW264.7细胞向划痕区迁移、增殖能力增强,划痕面积减小.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驻极体静电场作用12和24 h时跨膜细胞数均较对照组增加(P均<0.01).荧光探针示踪实验结果显示,驻极体静电场作用下RAW264.7细胞体积变大,发生延展,褶皱增多,生出板状伪足、丝状伪足等突足结构.结论 制备的-2000 V驻极体可在体外提供稳定的静电场并持续作用于细胞,其静电场促进巨噬细胞体积变大、发生延展、褶皱增多并生出板状伪足和丝状伪足等突足结构,增强了巨噬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ingyangmycin (PYM, bleomycin A5) on the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of the cultured ECV304 cells, a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 (HUVEC) line. METHODS: 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PYM on ECV304 cells was measured by MTT assay and the changes in the cell cycle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After 10 microg/ml PYM treatment of the cells for 24, 48, and 72 h, the inhibition rates were 44.7%, 59.7%, and 74.4% respectively, showing a dose- and time-dependent inhibitory effect, with the 50%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of PYM corresponding to treatment durations of 24, 48 and 72 h being 32.94, 2.56 and 0.75 microg/ml respectively. Flow cytometry showed that ECV304 cell cycle was arrested at G2-M phase after 24-hour treatment with 1 microg/ml PYM, with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cell ratio of S phase and increase of G2-M phase (P<0.01) CONCLUSION: PYM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proliferation of ECV304 cells, the mechanism of which might involve the blocking of cell cycle.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观察通络散结丸药物血清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芳香化酶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的表达、细胞增殖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通络散结丸治疗乳腺肿块性疾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通络散结丸含药动物血清,以体外培养的MCF-7细胞为研究对象,以qRT-PCR法检测乳腺癌细胞芳香化酶CYP19及雌激素受体ER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水平;MTS实验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含药血清组作用细胞24 h后能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CYP19 mRNA、ER mRNA表达水平,表达水平分别降低0.346和0.128倍;药物血清作用48 h后S期和G2/M期细胞所占比例降低,尤以S期最为显著,相应的G0/G1期细胞增加,药物血清抑制了细胞增殖的正常进行;凋亡实验示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药物血清组总体凋亡率高于对照组;药物血清作用细胞48 h以后细胞生长曲线幅度开始明显低于对照组,在96 h时抑制效果最明显。结论:通络散结丸药物血清影响乳腺癌MCF-7细胞的雌激素合成及其作用发挥,同时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鼠纤维肉瘤S180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鼠纤维肉瘤细胞系S180增殖的影响;PI单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 cyclinD1,P21Cip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对S180细胞增殖呈双相作用: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时效和量效关系.白藜芦醇治疗组S180细胞周期发生变化,细胞周期被阻滞于 G0/G1期.白藜芦醇以时间依赖方式下调周期蛋白 cyclinD1 的表达.上调白藜芦醇P21Cip1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低浓度促进S180细胞增殖,高浓度抑制细胞增殖.白藜芦醇可通过凋节细胞周期蛋白 cyclinD1,p21Cip1的表达调控细胞周期进程,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5.
Effect of Lithium on Cell Cycle Progression of Pig Airway Epithelial Cell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thiumhasbeenusedasaneffectivetherapyforbipolardisorderfordecades ,andalsohasmultipleef fectsonembryonicdevelopment,glycogensynthesis ,hematopoiesis ,andothercellularprocesses ,throughmechanismsthatarecurrentlyunknown ,althoughitsinhibitionofkeyenzymelik…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参皂甙 Rh2 对 C6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并在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1 Rh2 2 ,4,8μmol/L对 C6胶质瘤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 ,且呈明显量效关系 ;2 Rh2 作用 72 h后 ,4μmol/L浓度对 C6胶质瘤细胞诱导凋亡作用最为明显 ;3 Rh2 作用后 ,G0 /G1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下降 ,而S期细胞百分率显著增加。结论 :Rh2 对 C6胶质瘤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 ,且这种作用有周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CAOV3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作用后及停止用药后端粒酶活性变化与细胞周期进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台盼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分布,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生长曲线显示DMSO对CAOV3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经1.4%DMSO作用96h后,CAOV3细胞主要受阻于G0/G1期,其端粒酶活性完全被抑制。去除药物后,细胞逐渐由G0/G1期向S期过渡,其端粒酶活性亦逐渐恢复,并于去除药物24h时,S期细胞百分率与端粒酶活性均明显高于用药前水平。结论DMSO对CAOV3细胞具有可逆性阻滞细胞周期进展,并下调其端粒酶活性的作用。CAOV3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可能存在细胞周期依赖性调节。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9-顺-维甲酸(9-cis-RA)对人肺鳞癌L78细胞、A2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1和5μmol/L 9-cis-RA处理肿瘤细胞株,分别于0、12、24、36、48、72h检测对照组和用药组细胞数及细胞HE染色后的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Bcl-2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9-cis-RA可抑制肺鳞癌细胞生长;用药后细胞分化征明显,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计数显示,用药组细胞G0/G1百分率明显升高,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的表达下降.结论9-cis-RA能抑制人肺鳞癌L78细胞、A2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