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PLC测定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内酯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a(Juss·)Benth·v 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将近成熟果实[1]。吴茱萸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日本庆松分离出的吴茱萸内酯,朝比柰[2]等认为吴茱萸内酯是微量成分。国内相继有对吴茱萸内酯含量测定的报道[3-5]。作者收集了10个市售样品,测定并比较吴茱萸及其炮制品中吴茱萸内....  相似文献   

2.
吴茱萸碱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惠  杨云云  王昌利 《陕西中医》2010,31(12):1685-1686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 Juss.)var.Benth.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J uss) Benth .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1].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主要分布在 长江流域及华南一带和陕西等地.吴茱萸所含化学成分类型较多,主要包括生物碱、苦味素、挥发油等[2-3].本文就其生物碱主要活性成分吴茱萸碱(Evo)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3.
甄攀  王治宝  张万明  梁惠花 《中成药》2005,27(4):491-492
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温胃止吐、温脾止泻、镇痛、升高体温等作用.吴茱萸中含有挥发油、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和黄酮等多种有效成分.有关吴茱萸的研究报道很多,但其多糖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提取纯化了吴茱萸多糖(Erp),确定了其组成,并研究了ERP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贵州道地药材吴茱萸进行品种鉴定与品质评价研究,为中药药性理论相关基础问题研究打下基础.方法 通过实地标本采集与药材收购、对标本和药材进行品种鉴定、药材的杂质、水分、浸出物、灰分、挥发油进行检查与测定.结果 贵州栽培的吴茱萸药材有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和疏毛吴茱萸E.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 bodinieri (Dode) Huang两个品种.按<中国药典>2005版检查其杂质、水分、浸出物、灰分,大都符合要求.结论 贵州栽培的吴茱萸药材品质较好,其中吴茱萸挥发油含量较疏毛吴茱萸高1.73倍.  相似文献   

5.
八角茴香又称八角,为木兰科八角属植物Illici-um verumHook.f.的果实,其味辛、性温,有温阳散寒、理气止痛功效,用于寒疝腹痛、肾虚腰痛等症[1]。长期以来八角果实主要开发成分为挥发油类即八角茴香油,其有芳香调味和健胃作用[2]。而八角还有另一大类成分即脂类化合物尚未深入研究,Kataoka E等[3]报道了八角果实中总油脂占9·4%,脂类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刘莉玫等[4]也初步报道八角种子富含棕榈酸、亚油酸、油酸和硬脂酸,共占油....  相似文献   

6.
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半制备ODS反相柱色谱现代分离技术与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疏毛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生物碱Ⅰ组分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去氢吴茱萸碱(1)、13-methyl-13H-indolo[2’,3’:3,4]pyrido[2,1-b]quinazolin-5-one(2)、吴茱萸碱(3)、吴茱萸次碱(4)、羟基吴茱萸碱(5)、二氢吴茱萸新碱(6)、吴茱萸新碱(7)、1-甲基-2-(6Z,9Z)-10-十五二烯基-4(1H)-喹诺酮(8)。结论吴茱萸辛味拆分组分的物质基础有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等成分。化合物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陕西汉中产吴茱萸和密楝叶中挥发油成分.方法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吴茱萸和密楝叶中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检测.结果 两种植物叶挥发油共鉴定出93种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脂类及酰胺类等化合物.其中吴茱萸叶中挥发油中鉴定出61种化学成分,未知2种;主要成分有β-氧化石竹烯(相对含量为14.7%,下同),反式-11-十五烯醛(13.61%),球朊醇(7.2%)等.密楝叶中挥发油中鉴定出56种化学成分,未知2种;主要成分有β-氧化石竹烯(15.59%),α-库贝醇(10.2%),乙酸法呢烯酯(9.94%),橙花叔醇(9.42%)等.在吴茱萸和密楝叶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中,有28种成分是它们共有的,分别占各自挥发油总量的49.92%和43.38%.结论 吴茱萸和密楝叶中挥发油的主要成分种类和含量比较相似,与果实中挥发油相比,同种植物叶与果实的挥发油在组成成分种类及含量上都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GC-MS法测定紫穗槐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GC-MS对紫穗槐果实中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方法:用挥发油提取器对紫穗槐果实中的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和测定。采用30m×0.25mm弹性石英毛细管柱,FID检测器,结合GC-MS,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结果及结论:紫穗槐果实挥发油含量是2.1%,从中分离出30个化合物,鉴定了其中的26个成分,并测定了相对含量,其主要成分为大牦牛儿烯(11.40%)、β-蒎烯(5.85%)、蒈烯-3(3.02%)、古巴烯(5.84%)、石竹烯(8.40%)、奥(4.49%)、D-伪-α雪松烯(4.53%)、1,3,3-三甲基-[2.2.1.02,6]三环已烷(13.63%)。  相似文献   

9.
佛手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金晓玲  徐丽珊 《中草药》2001,32(4):304-305
佛手又称佛手柑 ,为芸香科 ( Rutaceae)柑桔属植物佛手 Citrus medica L. var. sarcodactylis( Noot.) Swingle的果实。成熟佛手其味辛、苦 ,性温 ,具有舒肝和胃 ,行气止痛 ,祛湿化痰等功效 [1] [2 ]。在国内 ,佛手的品种有广佛手、川佛手和金佛手。关于广佛手挥发油的成分已有报道 [3 ] 。在国外佛手油作为一种天然香料常应用于化妆品和食品中。本文运用 GC- MS技术 ,分析金华佛手挥发油 ( 1 #)和德国产佛手挥发油 ( 2 #)的主要成分。比较两者在主成分上的差异。现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及仪器1 .1 材料 :佛手挥发油 1 #:由金佛…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建军  杨冉  陈晓岚  屈凌波 《中草药》2003,34(6):503-504
山萸肉为山茱萸科植物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除去种子的成熟果实 ,具有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等功效。作为一种常用中药 ,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4] ,但尚未见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报道。为了更好的了解萸肉的性质 ,本文采用河南西峡产的山萸肉 ,以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 (收油率为 1 .6% ) ,经无水乙醚萃取 ,常压蒸馏除去溶剂后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技术进行分析 ,共分离出 48个峰 ,以归一化法计算了各个峰的相对含量 ,并从中鉴定了 2 8种成分 ,占挥发油总组分的 70 %。1 实验部分1 .1 山茱萸挥发油的…  相似文献   

11.
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抗伤害感受作用与抗炎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是吴茱萸的主要生物碱。曾报道利用醋酸扭体试验分析这些生物碱的抗伤害感受作用。本次通过各种伤害感受模型及作用机理验证这些生物碱对伤害感受反应的影响。 实验材料及方法:吴茱萸为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的干燥果实。雄性Wistar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疏毛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的含量的方法以及分析含量动态变化,为合理采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gi Lent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 m L·min-1;检测波长:225 nm;柱温:25℃。结果:疏毛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在7月底即果实呈黄绿色未开裂前最高,柠檬苦素含量从6月初开始逐渐递减。结论:疏毛吴茱萸的最佳采收期为果实呈黄绿色未开裂前。  相似文献   

13.
吴茱萸超微前后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p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var.bod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生物碱为吴茱萸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吴茱萸碱体外能明显抑制人黑色素瘤A375-S2、人宫颈癌HeLa、人前列腺癌pc-3、人急性白血病CCRF-CEM、人胃癌MGC803、人耐药乳腺癌NCI/ADR-RES、  相似文献   

14.
吴茱萸为历代医家常用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经行腹痛等症。本文通过总结整理近10年吴茱萸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吴茱萸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萜类(包含苦味素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蒽醌类、甾醇类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保护胃肠道及抗肿瘤等作用。吴茱萸的传统功效为温经止痛,现代虽有报道其具有镇痛作用,但是在温经方面的研究较少。吴茱萸所含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苦味素类化合物为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药效成分,具有诸多药理活性,是吴茱萸的标志性成分,但目前关于吴茱萸毒理学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法优选疏毛吴茱萸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红梅  王长虹  王峥涛 《中草药》2011,42(10):2001-2004
目的优选疏毛吴茱萸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柠檬苦素、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定量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以浸膏得率和指标成分平均提取率为指标,选择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粒度为考察因素,选用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结果疏毛吴茱萸最佳提取工艺为原药材以10倍量8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优选的疏毛吴茱萸提取工艺合理可行,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毛老虎 Hyptis suaveolens(L.)Poit.别名山薄荷、假藿香,为唇形科山香属植物.民间用于治感冒头痛、胃肠炎、痢疾、腹胀;外用治跌打肿痛、创伤出血、痈肿疮毒、虫蛇咬伤、湿疹、皮炎等疾病.毛老虎中的挥发油具有很高的活性,Olayinka等[1]曾报道毛老虎叶子挥发油有抗菌活性,能抗2种革兰阳性和4种革兰阴性细菌,而且叶子用来治疗腹痛、胃痛、发烧等疾病.毛老虎中的挥发油成分相当复杂,Pino等[2]提取毛老虎叶子挥发油经GC-MS分离鉴定出109种化合物;黄秀香等人分别用微波提取法[3]和水蒸气蒸馏法[4]提取了毛老虎中的挥发油,分离鉴定了78种成分.  相似文献   

17.
吴茱萸药材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dia rutaecarp(Juss.)Benth.,石虎E.rutaecarp(Juss.)Benth.Var.officinalis(Dode)Huang或疏毛吴茱萸E.ru-taecarp(Juss.)Benth.Var.bod inieri(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的果实。2005年版《中国药典》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对照品对吴茱萸药材进行  相似文献   

18.
川楝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toosendanSieb .EtZucc .的果实。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作用。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等症[1] 。此外,川楝子还被常用来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等乳腺病[2 ] 。本研究首次报道其挥发油成分的GC MS分析结果。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药材美国FinniganTraceGC MS联用仪;川楝子药材由河北安国购入,经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赵慧萍主任药师鉴定为楝科植物川楝M .t....  相似文献   

19.
GC-MS研究紫花前胡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斐  陈波  姚守拙 《中草药》2003,34(10):883-884
紫花前胡 Peucedanum decursivum ( Miq.)Maxim.属伞形科植物 ,根为传统中药。具有疏风清热、下气化痰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风热头痛、痰热咳喘、呕逆、胸膈满闷等疾病。近年药理研究表明 ,紫花前胡挥发油的醇提物具有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代谢作用 [1]。同时还有抗菌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 [2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紫花前胡的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对其挥发油的研究亦有报道[3 ,4] ,鉴于各地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受产地、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利用毛细管气相 GC- MS仪对湖南邵阳产的紫花前胡挥发油进行系统、全面的…  相似文献   

20.
吴茱萸为芸香料植物吴茱萸 Evdia ratat-carpa ( Juss) Benth.石虎 Evdia rn -taecarpa( Juss) Benth.Var.officnalis( Dode) Huangx或疏毛吴茱萸 Evadia Rutaecarpa.( Juss) Benth.Var.bodinievi( Dode) Huang的干燥将近成熟的果实。性味辛苦热 ,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功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