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总结和分析澳大利亚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和各地方卫生署绩效信息报告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建立我国客观、科学、有效的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的相关建议,加强我国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医疗服务机构的监管,提高卫生系统管理效率。方法检索澳大利亚官方网站和国内外数据库,纳入澳大利亚卫生系统、医疗机构和管理体系绩效评价相关的报告和电子文献。结果澳大利亚典型医疗卫生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国家医疗绩效框架、国家卫生服务协议及政府服务提供的医疗卫生绩效评价3个部分。结论澳大利亚对我国医疗卫生绩效评价的启示为:①将绩效评价作为卫生系统管理和改革的优先选用工具;②强调质量安全和卫生公平的绩效指标;③设置科学灵活的指标纳入标准;④公开报告与比较绩效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和分析加拿大医院报告项目的经验和做法,包括报告内容、指标体系、结果应用等,为促进我国医院信息报告,加强医院监管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加拿大卫生行业官方网站和数据库,纳入加拿大医院报告相关制度、文件、研究报告、数据报告等文献。结果加拿大卫生信息所开展的医院报告项目对于收集、比较医院信息、规范医疗服务具有很好的效果。其中安大略省基于国家报告项目所制定的安大略省医院报告制度,是地方卫生部门加强医院监管的较好典范。结论加拿大医院报告项目和安大略省医院报告项目对我们的启示包括:实施同类医院比较,保障数据的可比性,设定全面、科学的报告内容和指标,注重绩效考核对医疗机构的自我评估和自我改进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为在我国建立客观、科学、有效的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政府对医疗服务的监管水平,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检索英国官方网站和数据库,全面获取有关英国卫生服务绩效评价制度、研究报告等文献进行循证研究与评价。文中介绍了英国NHS绩效评价框架(1999年)、英国NHS绩效评价框架(2009年)和NHS绩效星级评审,总结和分析了英国卫生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其对我国的启示包括:应重视和开展对国家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与国家卫生政策与战略重点紧密联系,探索以质量为核心,将绩效评价作为改善绩效的战略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满意度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12月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前作为对照组,2015年6~12月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后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绩效方案实施方法对满意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 实行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后,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和CSSD员工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且工作质量明显优于未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前(P<0.01).结论 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为一套操作简便、高效便捷、客观准确、完善的CSSD绩效考核体系,使CSSD员工的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简便,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满意度及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现状及绩效的循证评价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目的循证评价美国医疗风险监测预警机制的经验及其对我国医疗风险监管系统建立的借鉴意义。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和网络资源,全面收集有关美国医疗风险管理、医疗差错、病人安全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文献,将文献质量按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级并分类统计。结果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犯错人皆难免,构建更安全的医疗卫生系统》的报告,揭示了美国医疗差错的严重性,同时指出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2000年,政府指定国家质量协调特别工作组(QuIC)评估IOM报告并制订了具体的整改措施。经过5年改革,在增强公众医疗差错意识、建立病人安全中心、制定医疗安全执行标准、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差错报告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立了完善的医疗风险监管机制。但在风险防范方面仍存在一定不足。结论我国在建立医疗风险监管体系时应结合自身的特点:①普及和加强公众的医疗风险、病人安全意识,支持和开展病人安全相关研究;②建立医院检查审核制度和医务人员的定期考核管理制度,重视和加强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医学生有关医疗风险知识的在校教育;③应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定涉及医疗保健系统、采购系统、药物供应系统等各个方面相应的制度和指南,规范操作制度和管理;④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促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⑤在选点示范、逐步推行的同时,应用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后效评价,止于至善。  相似文献   

6.
利用平衡计分卡建立医疗机构绩效指标及考核体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考核指标及考核体系的建立,确立绩效考核方法,实现医疗机构的绩效评价,并可以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方法 采用资料收集方法、成熟的平衡计分卡法、德尔非法等原理建立与医院战略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结果 构建了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指标,建立了与医院平衡计分卡相关的科室平衡计分卡,建立与科室平衡计分卡相关的岗位平衡计分卡。结论 建立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及考核方法,为国内医院绩效考核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模板。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医院护理工作的内外环境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疗制度改革继续深化,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医院护理管理的模式必须与之相适应,必须要有创新和发展[1].绩效评价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励员工和提高工作效益[2].护理管理是保证协调和提高护理工作的关键[3],如何实施科学、系统、全面、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护理管理模式,是护理管理学面临的新课题之一[4].科学地评价护理工作绩效也是护理管理者一直关注的课题[5].临床实践证明,通过绩效考核,形成了良好的管理导向,规范了护理管理,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充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现将绩效考核在我国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士长绩效评价指标。方法运用关键业绩指标建立护士长绩效考核体系,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和权重,确定个人绩效、内部流程、客户反馈、科研与培养为一体的构建内涵及权重。结果护士长绩效评价体系包括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37个三级指标。结论关键指标绩效考核体系的构建能够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以及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9.
中外医院评价模式分析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际视野对包括国际医疗质量体系、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价、美国最佳医院、汤森路透百佳医院和我国海南省第三方医院评价在内的,全面应用安全与质量持续改进工具的中外医院评价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总结梳理其基本经验和最新进展,为新一轮医院评价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建立三级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为指导,采用深度会谈法对10名不同年资、学历、职称的护理专家进行访谈,运用质性研究资料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得出3个主题概念:(1)临床护士绩效评价的概念以及绩效考核的必要性;(2)临床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维度;(3)每个维度具体包括的内容。结论该评价指标体系对客观、合理评价护士个人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完善护理质量,同时为护士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广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病人安全文化的现状。方法采用病人安全文化的医院调查问卷,对广州市7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病人安全文化测评。结果病人安全文化正性应答率较高的维度为"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0.04%)与"科室内团队合作"(87.22%)。而有待改进的领域有"人员配置"(24.40%)、"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反应"(32.56%)、"沟通的公开性"(40.47%)以及"事件报告频率"(44.5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作年限、是否知晓差错报告系统和对差错报告系统的评价是护士评价病人安全文化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或P﹤0.05)。结论广州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在人员配置、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沟通的公开性等方面有待改进。各医院应加强对差错报告系统的完善,并鼓励更多护士为病人安全管理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2.
曾健  朱建军 《华西医学》2014,(1):114-117
目的调查凉山地区临床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状况,为进一步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6月-12月在西昌市和会理县,选择4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196名护士,自设问卷进行优质护理认知测评。结果不同民族、学历、职称的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作年限、医院等级的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6~10年、二级医院的护士对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状况得分低于其他工作年限及三级医院的护士(P〈0.01)。结论凉山地区临床护士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总体认知得分较高,但对绩效考核理解认知偏差较大,工作年限和医院等级对护士优质护理服务的认知有影响。应加强对医院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护士绩效考核,充分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现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现状,为完善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对我国28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88 家医院的护理不良事件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被检查的所有医院已全部开展了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工作;最早开展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277 家医院中,分别有152 家(54.9%) 和132 家(47.7%) 医院实施了给药差错和压疮上报制度 ;目前,分别已有248 家(89.5%)、245 家(88.4%)、227 家(81.9%)、215 家(77.6%) 和216 家(78.0%) 医院实施了给药差错、压疮、跌倒、管路滑脱和意外事件上报制度;省部级、市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较县级、民营医院高.结论:我国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国还应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国情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有效地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我国医院分院建设现状分析,为我国医院分院设立与建设提供实证依据。方法检索我国部属部管医院、2013年度复旦大学最佳医院及美国梅奥综合医学中心、日本德洲会医疗集团、台湾长庚医院官方网站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CBMdisc)、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数据库、维普(VIP)、万方、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提取有关分院设立的资金、人员、经营模式等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①本研究调查的地方医院共73家,其中36家开设了分院(45%);(参北部和东部地区在开设分院的医院数量、开设分院数量分别位居前2位;③分院等级主要为二级医院,有25家(32%),主要分布于东部和西部,分别为12家(48%)、7家(28%);(D综合型分院有31家(40%);专科型分院有16家(20);⑤本部外派结合社会招聘,也开展内部选拔和外部引进,16家(20%)分院由本部派出结合社会招聘,派出方式包括定期不定期地派遣、常驻等;(D19家(24%)分院采取托管;⑦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规划是分院建设的政策依据。结论目前所开办的各种类型分院托管是现有主要运营模式,分院人员组成方式灵活多样,以本部派出结合社会招聘为主,根据当地疾病诊治需求进行科室设置,以二级医院为主,将综合和特色专科相结合。应深入探索有效实施途径,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大力开展分院建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科学有效的医院护理绩效评价方法.方法 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关键绩效指标法(KPI)和德尔菲法(Delphi)构建护理绩效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确定护理绩效指标权重系数;运用秩和比法(RSR)对实施护理绩效管理的病区以及实施前后整体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得到护理绩效指标一级4个、二级9个、三级27个,通过计算得到了各项指标权重系数;对实施护理绩效管理的25个病区按照差、较差、中等、较好、优秀五个档次进行了优劣排序;25个病区实施护理绩效评价后与未实施以前总体绩效管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熵权法和秩和比法联合应用评价护理绩效科学合理、针对性强,评价结果可作为考核护理绩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某省64所三级医院2011年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成效,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参照原卫生部"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检查评价表"(以下简称"评价表")的标准和要求对某省64所三级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评价表"的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医院组织领导"(8.90±0.79)分",临床护理管理"(26.38±1.74)分、"临床护理服务"(40.92±1.87)分、"支持保障措施"(12.56±1.60)分,与期望值相比仍有差距(P〈0.05)。结论:该省64所三级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各项工作仍须进一步深入开展,继续完善落实各项制度和规范,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绩效考核支撑下,护士实行岗位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医院临床需要制定护士分级框架,分析设置护士岗位,确定岗位资格标准,制定岗位职责,并建立与之相匹配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案。结果实施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后护士差错及患者投诉明显减少,护士及患者满意度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岗位管理必须以绩效考核为支撑,才能显著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护士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这种管理模式应在不断完善中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