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124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60例使用放射治疗防护剂涂抹为观察组;64例只作常规的健康教育为对照组。观察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预防和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皮肤反应发生的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提示放射治疗防护剂提高了皮肤对辐射的耐受程度.减轻了皮肤损伤程度,降低了严重皮肤损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郭建霞  严布谷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65+2067
目的:观察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引超的放射线皮肤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双侧面颈联合野加颈部切线照射。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护理,实验组整个放疗期间均于放疗前,临睡前局部给予皮肤防护剂。结果:实验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及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皮肤防护剂局部应用对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临床与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疗期间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在第1天放疗时即使用射线防护剂外喷,3次/日,两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能明显提高皮肤的照射耐受量,延缓2级放射性皮炎的发生时间(P<0.01).结论 射线防护剂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张续兰  张红  高欣  罗昕 《甘肃医药》2015,(4):284-286
目的:观察美宝湿润烧伤膏在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76例肿瘤放疗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观察皮肤损伤程度及治疗效果。观察组涂抹美宝湿润浇伤膏,对照组涂用凡士林乳膏,观察两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急性皮肤反应程度明显减轻,治疗效果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宝湿润烧伤膏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疗效可靠,效果好,提高病人放射区皮肤反应耐受性,使放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将120例接受根治性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每天放疗前于照射野涂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1次,直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60例,按常规皮肤护理。结果两组皮肤反应发生率均为100%,但严重程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放射治疗皮肤防护剂能显著降低皮肤放射反应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奥乐防护液对防治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作用的初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乐防护液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2003年1月~2003年8月,收入院放疗的鼻咽癌病人随机分为预防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放疗前和放疗中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后应用奥乐防护液.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皮肤损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奥乐防护液对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减轻了病人痛苦,提高了生活质量,保证了放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蜂黄液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的皮肤损伤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头颈部肿瘤所致放射性皮炎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放疗起即应用蜂黄液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皮肤防护剂利肤宁。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皮肤损伤的情况以及损伤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33%)高于对照组(41.67%)(P<0.05)。结论早期应用蜂黄液干预可以提高放射野皮肤的耐受性,降低皮肤损伤程度,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替普瑞酮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 68例鼻咽癌行根治性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6例),对照组(32例),分别予替普瑞酮含漱液和生理盐水含漱,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所有病例均出现程度不等的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治疗组黏膜损伤发生时的放射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所有病例均未观察到明显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替普瑞酮对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赛肤润联合贝复剂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75例乳腺癌患者数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每组各25例。实验组给予赛肤润联合贝复剂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对照组1仅给予赛肤润,对照组2仅给予贝复剂,观察3组发生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情况。结果:放射性皮肤损伤实验组发生率为48%,对照组1为72%,对照组2为68%,实验组与对照组1和对照组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皮肤损伤发生时的放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赛肤润联合贝复剂能有效降低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其防治效果优于两者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三乙醇胺软膏联合吹氧在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中出现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发生Ⅱ~Ⅲ度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采用三乙醇胺软膏联合吹氧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三乙醇胺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乙醇胺软膏联合吹氧缩短了放射性皮肤损伤时间,加速了损伤的愈合,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奥克喷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皮肤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随机将8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不涂任何药物,观察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开始放疗至放疗结束后2周给予照射野皮肤外喷奥克喷,观察两组放射野皮肤损伤的程度及发生率、时间。结果观察组发生皮肤1级损伤的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2、3、4级皮肤损伤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1),且观察组发生皮肤损伤的时间延迟(P0.01)。结论奥克喷可以有效预防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皮肤损伤,且能延迟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长效无菌抗菌材料对鼻咽癌患者运用调强适形放疗技术进行治疗后皮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4例首次进行调腔适形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6例,观察组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预防性使用长效无菌抗菌材料喷洒局部皮肤,4次/d,对照组56例仅注意保持放射野皮肤清洁、干燥,2组均进行常规的皮肤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Ⅱ、Ⅲ级放射性皮炎发生率为28.5%和66.7%;观察组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损伤发生的时间观察组也明显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效无菌抗菌材料能有效地预防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减轻皮肤损伤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证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贝优芬预防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Ⅲ~Ⅳ期初治鼻咽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放疗开始使用贝优芬保护,对照组30例出现皮肤瘙痒时给予冰片滑石粉保护,两组病例均在放疗前常规做好皮肤自我保护的健康教育,根据RTOG关于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分级标准进行临床评价,观察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时间,比较分析照射剂量对皮肤损伤的程度。结果实验组Ⅱ级及以上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20.0%(6/30),对照组86.7%(26/30),X^2=26.8,P〈0.01;在照射剂量40Gy以下I级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时间实验组迟于对照组:实验组30.0%(9/30),对照组90.0%(27/30),X^2=22.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优芬有效降低鼻咽癌患者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乳膏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炎(简称RD)中的作用。方法58例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2例在放疗开始时预防性使用三乙醇胺作为预防组,26例在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开始用药作为对照组。结果预防组和对照组放射性皮炎发生率均为100%,但防治组与对照组相比,皮肤损伤程度相对较轻,导致相同程度RD的射线累积剂量相对较高,RD的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三方面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三乙醇胺乳膏具有减轻皮肤放射性损伤,提高皮肤对射线的耐受剂量及加辣急牲放射性皮炎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观察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120 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VMAT)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美菲膜组、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级别及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美菲膜组在不同照射剂量时皮损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菲膜组与比亚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美菲膜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级别低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菲膜组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轻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美菲膜延缓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时间,明显降低了皮肤损伤级别,减轻了患者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冰片滑石散在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将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根治性放疗与基础护理;预防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冰片滑石散外敷。放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皮肤放射性损伤程度。结果两组比较,预防组的皮肤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冰片滑石散对鼻咽癌放射性皮炎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可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应用比亚芬乳膏预防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需要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分为两组,40例在第1次放射治疗后给予比亚芬涂抹(治疗组),40例行常规放射治疗(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发生了程度不等的皮肤反应。轻度放射反应(I+Ⅱ度)对照组为35%(14/40例),治疗组为82.5%(33/40例)。较严重的放射反应(Ⅲ+Ⅳ度)对照组为65%(26/40例),治疗组为17.5%(7/40例)。皮肤反应发生剂量对照组为82.5%(33/40)出现于照射40Gy以前,治疗组为37.5%(15/40)。结论比亚芬能有效地预防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可保证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研究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2011年7月-2013年1月收治鼻咽癌初治患者并行适形调强放疗8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护理干预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放射野皮肤的护理,护理干预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对放射野皮肤采取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放疗后皮肤反应发生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放疗后因皮肤损伤而导致治疗中断的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减轻了鼻咽癌调强放疗后皮肤反应的发生程度,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医用射线防护剂奥克喷联合喷氧对乳腺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将接受放射治疗的55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27例,放疗前后对照射区皮肤采用奥克喷外喷,出现放射性皮炎后采用换药联合高流量喷氧.对照组28例,放疗前后常规给予常规指导,未采用特殊保护措施,出现放射性皮炎后单纯换药.比较两组不同程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及转归时间;结果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转归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克喷联合喷氧能有效防治及治疗乳腺癌患者皮肤放射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熔点铅不规则挡块在鼻咽癌放疗中的价值。方法:将86例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照射,鼻咽部原发灶剂量68~72Gy。观察组采用模拟定位并摄定位片,勾画靶区,制作个体化低熔点铅挡块,对照组用常规铅块挡眼、口角、后颅凹等部位。观察两组的近期疗效,早期急性放射反应和晚期放射性损伤。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急性放射反应如口腔粘膜反应、视力下降、牙龈酸痛发生率的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皮肤反应、放射性咽炎、中耳炎、口干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脑病、后组颅神经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张口困难及颞颌关节放射性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熔点不规则挡铅技术治疗鼻咽癌能有效保护正常组织,简单易行,适用于广大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