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加巴喷丁及曲马多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N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断为NP且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剔除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的患者,最终共纳入6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Ⅰ组(n=33)和Ⅱ组(n=33)。两组均常规给予加巴喷丁和曲马多口服,Ⅱ组加服二甲双胍治疗,疗程为6个月。记录患者治疗前(T0)、治疗后3个月(T1)、治疗后6个月(T2)药物疗效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睡眠评分〕及安全性指标〔肝肾功能指标、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VAS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Ⅱ组T1、T2时VAS评分低于Ⅰ组(P<0.05);Ⅰ组、Ⅱ组T1、T2时VAS评分均低于T0时(P<0.05),Ⅱ组T2时VAS评分低于T1时(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睡眠评分上有交互作用(P<0.05);睡眠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T1、T2时睡眠评分均低于T0时(P<0.05),Ⅱ组T2时睡眠评分低于T1时(P<0.05)。NP患者VAS评分与睡眠评分在T0时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NP患者VAS评分与睡眠评分在T1、T2时呈正相关(P<0.05)。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上无交互作用(P>0.05);ALT、AST、BUN、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BUN、Cr、空腹血糖、维生素B12水平治疗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皮肤麻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加巴喷丁及曲马多治疗N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敏洁 《甘肃医药》2014,(10):759-760
目的:分析对比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复发性PTN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卡马西平治疗,研究组服用加巴喷丁治疗.结果:①两组经相应治疗后,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VAS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两组治疗后LSI-B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LSI-B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1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7.14% (P<0.05).结论: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治疗PTN,均可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但加巴喷西的药物安全性显著高于卡马西平,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及生活质量,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苏建林  王诗瑶 《广东医学》2021,42(4):444-448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联合三氧大自血治疗带状疱疹(HZ)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血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确诊胸腹部急性期带状疱疹中老年患者,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富血小板组(PRP组)、三氧大自血组(三氧组)、富血小板联合三氧大自血组(联合组)4组,每组25例。比较患者不同时间VAS评分、PSQI评分、血IL-6、TNF-α因子含量、治疗30 d后加巴喷丁使用量。结果 4组患者在治疗前各个时间段的VAS、PSQI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在经有效治疗后各个时间段以上项目都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RP组、三氧组和联合组患者在每个观察时间段以上项目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三氧组,PRP组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段以上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PRP组、三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在经有效治疗后各个时间段TNF-α、IL-6都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PRP组、三氧组和联合组患者在每个观察时间段TNF-α、IL-6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三氧组,PRP组治疗后每个观察时间段TNF-α、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较PRP组、三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RP组、三氧组的加巴喷丁的使用剂量都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加巴喷丁服用剂量最少,与PRP组、三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的加巴喷丁使用剂量比三氧组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组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HZ)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VAS 评分和PSQI评分低,其与降低患者血中IL-6、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取58例复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取加巴喷丁治疗,对照组通过卡马西平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VAS疼痛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1.2±0.4)分,对照组VAS评分(1.3±0.8)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35%、34.49%,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三叉神经痛通过加巴喷丁、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均能够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加巴喷丁安全性更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姚莉  余利鹏  朱莉莉  周小花  周燕 《西部医学》2021,33(12):1813-1816+1825
目的 采用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NM)经皮内镜颈椎间盘切除术(PECD)及其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2例,根据患者是否接受NM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n=46)与非监测组(n=46)。给予监测组患者多模式神经电生理监测PECD治疗,给予非监测组患者单纯PECD治疗。对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前后颈部与上肢VAS评分、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住院时间较非监测组显著缩短(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其颈部VAS评分及上肢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间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 对实施PECD的患者给予NM监测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威伐光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7例)和加巴喷丁组(48例),两组均常规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联合组同时采用威伐光照射患处治疗,疗程4周。结果:治疗前,联合组和加巴喷丁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情绪E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4周后,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情绪E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的疼痛VAS评分、情绪ES评分均低于加巴喷丁组(P<0.05);治疗前,联合组和加巴喷丁组患者的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的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均显著的延长(P<0.05),联合组的睡眠时间均长于加巴喷丁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威伐光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在中下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中下胸椎疾病患者采用保留并不断肋骨经肋间隙入路进行手术(A组),并与采用传统后外侧断肋入路进行手术(B组)的40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视野纵向直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胸内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和术后1周呼吸功能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手术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月的疼痛VA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个月的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肺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周的肺功能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视野纵向直径、胸内操作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肋骨经肋间隙入路治疗胸椎疾病,具有进胸快、手术视野暴露充分、出血量少、关胸简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生活质量高等优点,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对尿道重建术后膀胱痉挛的预防作用。方法143例经尿道重建术治疗后的患者按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74例,其中38例穿刺亚组,切开亚组36例,对照组69例,其中35例穿刺亚组,切开亚组34例。治疗组服用索利那新片:5 mg/次,1次/d,服用7 d;对照组服用等剂量安慰剂。记录患者每日膀胱痉挛次数及持续时间,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药物治疗后疼痛的程度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结果膀胱痉挛平均次数及每次持续时间平均值在用药前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用药后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穿刺亚组出现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亚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在两组患者间比较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组内穿刺亚组与对照组穿刺亚组VAS评分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满意度为82.4%,高于对照组的56.5%(P<0.05)。结论索利那新对尿道重建术并发症膀胱痉挛的预防有一定效果,其中对膀胱穿刺术型效果最明显,对膀胱切开造瘘术型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魏亭亭  周海燕  吴霞  秦苇 《浙江医学》2015,37(20):1690-1692
目的 探讨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对纤维肌痛综合征(F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60例F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运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疼痛、焦虑、抑郁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HAMA、HAMD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实验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对照组VAS、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而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实验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不仅可以缓解FS患者的疼痛症状,也能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38-141+145
目的 探讨宣痹汤泥灸治疗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风寒湿痹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8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痹汤泥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 评分和膝关节功能WOMAC 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 周,观察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8 周,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WOMAC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8 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8.33% vs.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宣痹汤泥灸辅助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硬膜外注射氯普鲁卡因在分娩镇痛中转剖宫产和单纯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2018年1—7月行硬膜外分娩镇痛后中转剖宫产术的患者30例(无痛分娩组)和单纯剖宫产组30例(剖宫产组),记录入切皮时(T1),胎儿娩出(T2),术毕(T3),术后30min(T4)VAS评分,记录阻滞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阻滞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两组产妇在T1、T2、T3时的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剖宫产组VAS评分高于无痛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的起效时间、阻滞时间和Ramsay镇静评分与无痛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觉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娩镇痛后硬膜外注入氯普鲁卡因能够满足剖宫产的镇痛要求,比起单纯剖宫产,起效时间长持续时间长镇静效果好。  相似文献   

12.
黄莉  廖涛  李越  肖清清  曾巧  彭文彦 《西部医学》2021,33(5):748-751
【摘要】目的 探讨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行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以腕踝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腰痛评价量表(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2月后以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总体疗效优良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腰腿疼痛及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及2月观察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2月后改良MacNab标准总体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踝针联合加巴喷丁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内镜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临床疗效明显,能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促进腰椎功能恢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6):122-125
目的 探讨葛根汤加味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60 例肩袖损伤患者全部来自绍兴市中心医院中医科2016 年1 月~2019 年12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 例。两组均采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组在穴位埋线的基础上给予葛根汤,水煎服,每日1 剂。对照组单纯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评估两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及UCLA 评分。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及UCL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UCL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UCLA 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疼痛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UCLA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汤加味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肩袖损伤患者明显优于单独穴位埋线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对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嵌甲性甲沟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部分或全拔甲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患者愈合时间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均出现较严重的疼痛症状,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在术后3d、7d疼痛症状显著减轻,疼痛VAS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伤口感染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感染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伤口愈合平均时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次发生嵌甲性甲沟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垂直半褥式缝合甲沟重建术结合改良嵌甲切除术对嵌甲性甲沟炎患者治疗疗效显著,缩短术后愈合时间,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密固达与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密固达组)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对比治疗后2周、2月、7月、12月评估患者的VAS疼痛指数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12)评分变化。结果58例患者经治疗后VAS疼痛指数均得到改善,尤其是治疗7个月后,患者的VAS疼痛指数改善较为明显,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治疗组(密固达组)患者在第2周时患者VAS疼痛指数较前有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阿仑膦酸钠组)患者在第2周时患者VAS疼痛指数较前无明显降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SF-12量表中PCS、MCS得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7个月后,患者的PCS、MCS得分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滴注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患者缓解患者疼痛迅速,治疗方便,疗效确切,大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42-145
目的 分析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使用自拟四虫益气养血汤联合普瑞巴林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 年3 月至2020 年3 月期间收治的98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每组各49 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普瑞巴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给予自拟四虫益气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及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对比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数均有所下降,研究组较对照组分数下降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对比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数均有所提高,研究组较对照组分数提高幅度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使用自拟四虫益气养血汤联合普瑞巴林进行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T 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改善,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影像学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采用非超声引导的传统骶管阻滞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5 min、1周、2周、4周时VAS评分;一次成功穿刺情况;穿刺时间;行二次治疗情况;治疗后1、2、4周的疗效;各时点直腿抬高试验≥75°的情况;患者治疗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治疗后15 min和1周时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成功穿刺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行二次治疗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穿刺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时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周时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5 min、1周时直腿抬高试验≥75°的比例及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直腿抬高试验≥75°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准确率高,治疗次数少,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患者满意度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腿痛可视化、安全、可靠的治疗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LEA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汝州市济仁糖尿病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性LEAD患者120例。根据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各60例。西医治疗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降低血脂及扩张血管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活血通络散,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并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糖尿病足症状量表评分、踝臂指数(ABI)及彩超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平均病程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冷感及麻木3个维度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A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B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狭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性LEAD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下肢血液循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陈小兵  赵洪普 《中国全科医学》2015,18(35):4320-4324
背景 我国医改逐步实行分级诊疗,老龄化社会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增多。保守治疗和微创治疗是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方法和时期不同,效果有差异,以此为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目的 比较微创治疗和保守治疗对OVCF不同时期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4年1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骨外科住院治疗的临床资料完整且有随访资料的OVCF患者197例,以受伤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的时间为标准,将患者分为0~7 d治疗组(A组,79例)、8~21 d治疗组(B组,60例)、>21 d治疗组(C组,58例)。再根据住院期间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将各组中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者分为微创亚组,将采用体位复位、支具固定、功能锻炼、药物治疗而没有采用PVP或PKP治疗者分为保守亚组。观察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周、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治疗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低于保守亚组的37.8%(14/37)(χ2=10.974,P<0.05)。B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亚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低于保守亚组的43.3%(13/30)(χ2=10.756,P<0.05)。C组:两亚组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时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比较:治疗前后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24 h、7 d、末次随访,两亚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2/28),低于保守亚组的30.0%(9/30)(χ2=4.923,P<0.05)。结论 OVCF患者在损伤后21 d内进行微创治疗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而超过21 d进行治疗时微创和保守治疗在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方面差异不明显,但微创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广东医学院附属惠东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n=41)和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盐酸羟考酮控释片与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联合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0 d。记录并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效果、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维持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抑郁和焦虑发生率。结果 (1)两组疼痛缓解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维持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两组间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两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前后,两组焦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焦虑发生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便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既能有效缓解恶性肿瘤患者的疼痛程度,又能改善其抑郁和焦虑情绪,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