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兆亮  许化溪  邵世和 《新医学》2005,36(6):365-367
幽门螺杆菌是胃肠疾病的重要病原体,现其耐药率日渐增高,笔者对其耐药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其耐药机制及耐药检测手段,为与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积累资料.  相似文献   
2.
邱谷风  许化溪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62-164,142
大约有20多种人重组体蛋白药物已用于临床治疗。特别是细胞因子和抗细胞因子用途尤为广泛。重组体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转运能够诱导免疫应答.削弱治疗效果,导致超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方面的疾病。本文对不同细胞因子治疗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分离于镇江地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确Ⅰ类整合子基因盒结构及其在耐药基因播散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K-B纸片法检测71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煮沸法提取71株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组DNA;PCR扩增Ⅰ类整合子基因,并通过测序分析其所携带耐药基因盒.结果 71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的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8.3%~77.5%不等;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38%,包括aadB、aac(6')-Ⅱ、PSE-Ⅰ、dfrA17和aadA5 5种基因盒,其中最常见者为dfrA17和aadA5.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10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结论 不同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株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各不相同,整合子阳性菌株耐药率明显高于整合子阴性菌株,提示Ⅰ类整合子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得到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菌株。应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PCR法检测口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结果47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米诺环素和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较高。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ADC、OXA-23和0XA51的阳性率分别为91.5%(43株)、93.6%(44株)、93.6%(44株)和95.7%(45株)。结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8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可能与8内酰胺类耐药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5.
多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基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2,他引:1  
目的探讨多耐药肺炎克雷伯菌(MDR-KPN)β-内酰胺酶基因存在状况及其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6在其耐药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检测20种β-内酰胺酶基因及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6,并用MEGA4.1对ompK36进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 15株MDR-KPN共检出TEM、SHV、CTX-M-1群、LAP、KPC、DHA等6种β-内酰胺酶基因,阳性率分别为66.7%、60.0%、6.7%、13.3%、13.3%、20.0%;而膜孔蛋白编码基因ompK36均检测到,经测序比对均存在突变。结论 15株MDR-KPN耐β-内酰胺类药物至少与产β-内酰胺酶和同时伴有膜孔蛋白ompK36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转座子、插入序列等遗传原件之间的关系。方法 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PCR进行转座子、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检测,并测序。结果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头孢噻肟78.9%、头孢他啶63.1%、头孢吡肟78.9%、头孢西丁100.0%、亚胺培南73.7%、美罗培南73.7%、氨苄西林/舒巴坦78.9%、阿莫西林/克拉维酸78.9%、阿米卡星52.6%、庆大霉素57.8%、环丙沙星78.9%、四环素78.9%;转座子tnp513和插入序列遗传标记ISaba1、IS26检出率分别为47.4%、78.9%、47.4%。结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转座子和插入序列遗传标记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及其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1R)阻滞剂氯沙坦对结肠癌CT26细胞株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T1R在CT26细胞中的表达;采用CCK8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和氯沙坦作用后细胞的增殖率,选取最适作用浓度的AngⅡ和氯沙坦;将CT26细胞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Ang Ⅱ组(1×10-7moL/L)、氯沙坦+Ang Ⅱ组(1×10-6moL/L氯沙坦预处理2 h+1×10-7moL/L Ang Ⅱ);采用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ELISA法检测CT26细胞中TNF α的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T1R和TNF α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T1R表达于CT26细胞;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组CT26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增强,AT1R及TNF α蛋白的表达增加(P均<0.05)。与Ang Ⅱ组对比,氯沙坦+Ang Ⅱ组肿瘤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均减弱,AT1R及TNF α蛋白的表达降低(P均<0.05)。 结论: Ang Ⅱ可促进结肠癌CT26细胞增殖和侵袭,氯沙坦可拮抗Ang 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中转录因子RORγt和细胞因子IL-17的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的表达,探讨Th17细胞特异性RORγt及IL-17的变化在胃癌临床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43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标本,40例健康志愿者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采用直线相关检验方法对健康人群和胃癌患者转录因子RORγt和IL-17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PBMC的RORγt、IL-17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二者呈现明显正相关(P<0.01);胃癌转移组与未转移组相比,RORγt和IL-17 mRNA明显升高(P<0.05),此外,血浆IL-17的表达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胃癌患者PBMC中RORγt和IL-17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明显升高,提示Th17细胞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克隆人Runx3基因全长编码区的cDNA,进行鉴定和测序分析,并利用载体pQE30在大肠埃希菌(M15)原核表达人Runx3基因全长序列,为从转录水平探讨Runx3基因与免疫相关性疾病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MACS分离外周CD8+T细胞;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CD8+T细胞获得Runx3基因的cDNA,并连接pMD19-T载体导入大肠埃希菌DH5α,选择阳性克隆,应用M13 F/R通用引物进行双向反应测序,以作序列鉴定.利用PCR技术从克隆载体pMD19-T/Runx3获得人Runx3的全长编码序列,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形成重组表达质粒pQE30/Runx3;酶切鉴定挑选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M15,测序鉴定后经IPTG 30%诱导4 h,SDS-PAGE电泳判断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的带有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扩增获得的Runx3基因CDS区全长1 248 bp,编码415个氨基酸残基,与GenBank中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QE30/Runx3,并在工程菌M15中获得大量表达.结论:获得了人Runx3基因的克隆,并成功原核表达和制备出人Runx3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组)和DCM造模组,DCM造模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CM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DCM组和DCM+GSH组。8周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血糖、血脂及各项生化指标检测,并作病理学检查。结果与C组比较,DCM组大鼠血糖和LDL—C,TG,TC,SBP,DBP,MBP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LVESD有降低趋势(P〉0.05);DCM+GSH组大鼠血糖和TC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F,LVFS显著降低(P〈0.05),其余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DCM组比较,DCM+GSH组血糖有降低趋势(P〉0.05),TG,SBP,DBP,MBP显著降低(P〈0.05),LVEF和LVFS显著升高(P〈0.05),HR,LVEDD,LVESD,HDL—C,LDL—C,TC,CK,LDH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GSH对DCM大鼠的心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