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改良式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transumbilical single-port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TSPLC)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优越性及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5月行LC的98例患者(经脐单孔LC组为50例,传统三孔LC组为4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观察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率、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及切口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经脐单孔组手术时间(65.7±13.6)min,传统三孔组(40.2±9.8)min,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脐单孔组术后6 h疼痛评分(3.83±1.73)及术后止痛药物使用率(8%)均明显低于传统三孔组[术后6 h疼痛评分(4.02±7.5),P=0.025;止痛药物应用率(31.25%),P0.01]。术后患者对切口的满意度,经脐单孔组(95.3±10.78)明显高于传统三孔组(78.57±12.65)(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随访2~3个月,无胆漏、出血、腹腔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改良式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LC相比具有更加美观、微创,术后恢复快,术后疼痛轻等诸多优势,且不增加手术风险;但该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学习曲线相对较长,有一定腹腔镜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才能完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应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将88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单孔组应用常规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胆囊破损例数、并发症、切口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腹壁美容度评分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胆囊破损例数、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率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86.29±8.23)min vs.(36.71±6.65)min,t=27.42,P0.001],但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低[(3.29±0.91)分vs.(5.29±1.12)分,t=-2.33,P=0.038],术后2个月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高[(4.86±0.67)分vs.(3.29±0.85)分,t=3.175,P=0.008]。结论应用常规器械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不仅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当,而且还具有术后切口疼痛轻和切口瘢痕隐蔽等优点。但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手术操作困难。  相似文献   

3.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方法:2009年10月至2010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应用普通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单孔组),与同期常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例(四孔组)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手术时间:单孔组(52.3±8.1)min,四孔组(47.4±5.3)min,P0.05;术后住院时间:单孔组(3.5±0.7)d,四孔组(3.4±0.6)d,P>0.05;术后疼痛评分采用Prince-Henry 5级评分法:单孔组(3.2±0.7),四孔组(3.4±0.7),P>0.05。两组差异除平均手术时间外,其他均无统计学意义。无并发症发生,脐部瘢痕隐蔽。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难度大;有技术条件的医院,可在慎重选择病例的基础上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 2010年9月~2011年5月,年龄18~50岁并经B超确诊入院的有症状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患者意愿分成2组(单孔组及三孔组各60例,单孔组应用国产单孔经脐腹腔镜器械),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疼痛评分、术后应用镇痛药、并发症、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手术均获成功。与三孔组相比,单孔组虽然手术时间长[(61.5±11.4)min vs.(39.5±7.8)min,t=12.238,P=0.000],但术后切口疼痛VAS评分低[(3.4±0.7)分vs.(4.5±0.5)分,t=-8.373,P=0.000],应用镇痛药例数少(11例vs.22例,χ2=5.057,P=0.025),术后2个月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高[(4.3±0.7)分vs.(3.9±0.6)分,t=3.125,P=0.002]。2组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可达到三孔法相近的临床疗效,并且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腹壁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经脐单孔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探讨单孔法L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05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0例行单孔法LC6,5例行三孔法LC。结果:38例顺利完成经脐单孔LC,手术时间40~96 min,平均57.7 min;2例中转三孔法LC(归入三孔法)。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取胆囊时间、术后满意度与疼痛程度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单孔法LC是安全可行的,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经脐单孔与常规腹腔镜三孔法输卵管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妊娠输卵管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3月48例因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其中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22例(单孔组),应用单孔多通道系统,脐部切口长约2.5 cm,常规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26例(三孔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2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单孔组手术时间(42.5±26.5)min,显著长于三孔组(28.3±19.7)min(t=2.126,P=0.039),其余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2组血β-hCG均降至正常范围,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安全、可行,手术切口更易被年轻患者接受,但手术时间长于常规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脐缘三孔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96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择期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普通腹腔镜手术器械分别行脐缘三孔与传统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美容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脐缘三孔组2例因严重粘连、胆囊三角区显露困难改为传统三孔法完成,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传统三孔组相比,脐缘三孔组手术时间长、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切口美容效果更好,且患者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脐缘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虽较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稍长,但术后切口疼痛程度轻、住院时间短、美容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可为患者带来更大的受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改良二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0例行改良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二孔法组),100例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简称三孔法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中转率、术后6h疼痛程度、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二孔法组与三孔法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5.3±11.2)min和(41.1±10.8)min(P>0.05),中转开腹手术率分别为3%和2%(P>0.05),术后6h疼痛程度分别为(1.9±0.5)分和(2.5±0.7)分(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2.6±1.3)d和(3.8±1.7)d(P<0.05).结论 改良二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样安全有效,且具有创伤更小、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探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可行性和实效性。2009年9月—2011年6月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完成经脐单孔LC 28例(单孔组),同期三孔法LC 30例(三孔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主观满意度。58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单孔组28例均无中转三孔法。两组术中和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单孔组住院时间和后20例手术时间与三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主观满意度评分高于三孔组(P0.01)。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使用常规腹腔镜器械行经脐单孔LC是安全可行的,美容效果和微创优势更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43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经验,探讨其学习曲线及实用性推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43例胆囊功能障碍、有症状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患者,甄选行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试验组),与同期行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9例(对照组)比较,统计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三点悬吊法完成15例,完全单孔法完成26例,2例中转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试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2.8±9)min,第1例患者手术时间为96 min,随着手术经验积累,从第10例开始,平均手术时间缩短至(62.5±5)min,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9.4±3)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4.04,P=0.16)。试验组平均住院时间(3±1.1)d,对照组为(4±0.87)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28,P=0.17)。术后随访2~12个月,试验组1例患者出现切口液化,对照组2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两组患者均无切口疝,胆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其平均手术和住院时间与传统腔镜胆囊切除相近,但切口少,术后切口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经过10例手术可完成单孔胆囊切除学习曲线。  相似文献   

11.
单孔与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为66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33例行经脐单孔LC(单孔组),33例行三孔法LC(三孔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中转开腹率;次要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估计出血量、手术难易度、开始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的主要指标及次要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脐单孔LC可取得与三孔法相同的临床结果,此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nilap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普外一科住院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患者40例,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分别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与Minilap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40例腹腔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9.90 min vs.19.10 min,P=0.000)与术中出血量(4.90 mL vs.8.05 mL,P=0.000)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术后使用镇痛药物、对瘢痕满意度方面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随访10~18个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Minilap穿刺点无明显疤痕。结论:Minilap辅助下经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美容效果好,降低了手术难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临床价值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00例经脐单孔LC的临床资料。结果:397例成功完成经脐单孔LC,3例因严重粘连、术野暴露困难中转三孔法LC。手术时间平均20 min;创面出血量<5 ml,术后当天或次日患者可下地活动,并进流质饮食。术后3~5 d出院,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6个月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经脐单孔LC技术难度较大,但不难掌握,仔细操作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加微创、腹部美容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8月为30例患者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单孔腹腔镜组与三孔腹腔镜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单孔腹腔镜组2例中转单手辅助腹腔镜手术;13例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加行腹腔镜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发现副脾3例,并予以切除。三孔组5例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患者加行腹腔镜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发现副脾1例,并予以切除。单孔组手术时间略长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出院时间单孔组明显短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13个月,无不适症状。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切除术由腹腔镜技术经验丰富的团队开展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手术切口微小,美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完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及技术改进.方法:回顾分析在钟世镇院士提出的胆囊替代定位点理论指导下,开展完全经脐LC94例的手术方法及技术改进,并复习总结国內相关文献.结果:94例患者中1例因可疑胆囊癌中转开腹,3例因腹腔粘连、肥胖等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用普通腹腔镜器械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间100例胆囊良性疾病按手术日分为两组,由同一手术组医师分别施行经脐单孔LC与三孔LC,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单孔组与三孔组相比,虽然手术时间比较长[(69.1±17.2)min 与(49.8±13.6) min,P<0.05],但术后切口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1.2±1.0与2.5±1.2,P<0.05),腹壁美容满意度评分高[(4.3±0.7)分与(3.6±0.6)分,P<0.05];而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0.8±10.5) h 与(21.3±10.6) h,P>0.05 ]、术中出血量[(20.5±13.2) ml与(18.9±14.2) ml,P>0.05]、术后住院天数[(2.7±1.2) d 与(2.8±1.0)d,P>0.05]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脐单孔LC可取得与三孔LC相同的临床结果,此术式安全可行,并且术后切口疼痛明显减轻,腹壁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悬吊式经脐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25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及慢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经脐组(n=130)与三孔组(n=128)。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腹部切口满意度、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34.19±14.22)ml vs.(32.71±13.02)ml]、住院时间[(2.77±0.71)d vs.(2.83±0.76)d]、并发症发生率(0.77%vs.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脐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三孔组快[(12.48±5.40)h vs.(17.71±9.99)h,P<0.05],术后疼痛评分[(2.30±1.05)分vs.(3.58±1.28)分]、切口满意度评分[(4.46±0.59)分vs.(3.87±0.70)分]优于三孔组;手术时间经脐组长于三孔组[(47.67±8.04)min vs.(23.20±5.18)min,P<0.05]。术后随访1~32个月,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悬吊式经脐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疼痛反应轻,腹部切口瘢痕少且隐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