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观察深低温保存后兔角膜内皮细胞的活性。方法将深低温保存兔角膜与新鲜兔用膜进行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比观察。结果在培养7d内,深低温保存的角膜内皮细胞较新鲜角膜内皮细胞滞后1-2d生长,14d以后二者逐渐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2.
深低温保存兔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寻深低温保存兔角膜缘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方法 将2mm宽的兔角巩膜组织通过程序降温仪降温后置于-196℃液氮中深低温保存。1年后复温,应用消化培养法分别对冻存及新鲜的兔角膜缘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观察并记录细胞生长情况,HE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形态特征。结果 经过深低温保存的兔角膜缘干细胞可以在体外被成功培养并传代,其在原代培养48h后开始贴壁生长,5d后生长较旺盛,但可见部分破裂和死亡细胞,约12d基本形成单层;传代培养时次日贴壁,7d形成单层。新鲜兔角膜缘干细胞原代培养时细胞形态相似,但破碎死亡细胞少见,且于7d左右即基本形成单层,传代时两者无明显差别。结论 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能被成功地进行体外培养,培养后细胞具有与培养的新鲜角膜缘干细胞基本相似的特性,为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缘干细胞培养后移植治疗临床眼表疾病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眼库技术的发挥开辟了新的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观察兔角膜内皮细胞形态,了解不同保存方法和不同保存时期及时间点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和密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短期湿房4 ℃保存6 h、D-X角膜中期保存液4 ℃保存3 d、长期深低温保存3个月,取3组各自限定时间的保存角膜片进行检测,分别行角膜内皮细胞茜素红和台盼蓝活性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及图像分析.结果 长期深低温保存后的兔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率、细胞密度及六边形细胞率低于前两组,细胞面积高于前2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正确掌握3种方法,维持角膜内皮细胞生物活性,虽然深低温保存方法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和密度有一定影响,但其活性率在80%以上,仍在角膜移植手术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科学评价深低温保存角膜内皮细胞活性的方法 ,弥补直接形态学染色法的缺陷。【方法】体外培养新鲜及深低温保存牛角膜内皮细胞 ,观察其贴壁时间 ,融合时间及贴壁率。用MTT法检测细胞吸光度 (A )及用3 H tdR法检测放射性核素计数 ,评价细胞活性。【结果】原代培养时 ,深低温保存角膜内皮细胞的贴壁时间及融合时间分别为 (5 5± 1 8)d及 (15 8±3 2 )d ,均较新鲜角膜内皮细胞长 [分别为 (2 5± 1 3)d及 (8 6± 2 4)d];贴壁率、吸光度及放射计数分别为 71 8%± 6 6 %、0 46± 0 11及 (9 6± 1 1)Bq,也均较新鲜角膜内皮细胞低 [分别为 90 2 %± 4 5 %、1 74± 0 75及 (70 1± 5 4)Bq]。但其余各代培养细胞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通过体外培养 ,研究深低温冻存的角膜内皮细胞生物学特性 ,能更科学、准确地判定细胞活性。深低温保存对角膜内皮细胞活性有抑制作用 ,但这种抑制是可以恢复的  相似文献   

5.
深低温保存兔角膜穿透性移植后神经再生形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角膜移植术后,移植角膜神经再生情况以及其形态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兔角膜行同种异体穿透性移植。通过氯化金浸染技术对两种方法保存角膜移植术后10-240d植片内神经再生形态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术后30d内,植片内神经溃变,同时宿主角膜实质神经出芽再生。  相似文献   

6.
①目的观察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角膜移植术后,移植角膜神经再生情况以及其形态的差异性。②方法采用深低温保存和新鲜兔角膜行同种异体穿透性移植。通过氯化金浸染技术对两种方法保存角膜移植术后10~240d植片内神经再生形态进行形态学观察。③结果术后30d内,植片内神经溃变,同时宿主角膜实质神经出芽再生。120~180d,在边缘处再生的神经形成神经纤维“瘤”样结构,并可见髓鞘再生。术后240d,多数植片中央有再生的神经分布,但均失去了正常角膜神经分布形态。④结论在光镜下,深低温保存的角膜移植后对角膜神经再生形态无影响;角膜移植术后角膜神经表现为显著地不完全性再生。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探索活性结膜的保存方法。②方法对深低温保存53,362,1123d的兔结膜,分别进行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酶(G-6-P)、腺苷三磷酸酶(ATP)活性测定;对深低温保存349~386d的兔结膜行同种异体移植实验,观察术后兔脾脏和结膜植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对深低温保存76~535d的人尸结膜临床移植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③结果深低温保存兔结膜的各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新鲜兔结膜无明显差异;术后8~78d,兔脾小结增生活跃,说明深低温保存兔结膜仍有抗原性,但结膜植片愈合良好,炎性细胞逐渐消退,仅上皮细胞层数减少。深低温保存人尸结膜临床移植后随访0.12~2.50年,全部结膜植片均原位存活,但移植30d后有的植片新生血管较多,有的植片呈轻度皱缩表现。④结论深低温保存结膜法是一种活性结膜保存法,可为临床随时提供移植材料,是眼库长期保存活结膜组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异体巩膜已广泛地应用于眼科临床,以往异体巩膜采用无活性的酒精保存法。为探索活性巩膜的保存方法,本文对深低温长期保存活巩膜进行了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②方法用深低温保存53d,362d,1123d的兔巩膜,分别做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6-磷酸酶G-6-P)、腺苷三磷酸酶(ATP)活性测定;用深低温保存的兔巩膜行巩膜外垫压术和巩膜加固术实验,观察了术后兔脾脏和巩膜植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用深低温保存48~712d的人尸巩膜行巩膜外垫压术和巩膜加固术进行了临床观察。③结果深低温保存兔巩膜的各种酶活性与对照组新鲜巩膜无明显差异;在术后8~95d,兔脾小结增生活跃,说明深低温保存巩膜仍具有抗原性,但植入之深低温保存巩膜逐渐与兔健康巩膜由疏松贴附至紧密愈合,炎性细胞也逐渐消退;用深低温保存人尸眼巩膜行临床应用获得满意效果。④结论深低温巩膜保存法是一种活性巩膜保存法,可为临床应用随时提供材料,是眼库长期保存活巩膜组织的一种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索活性结膜的保存方法。方法 对深低温保存53,362,1123d的兔结膜,分别进行了琥珀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葡萄糖-6-磷酸酶,腺苷三磷酸酶活性测定,对深低温保存349-386d的兔结膜行同种异体移植实验,观察术后兔脾脏和结膜植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对深低温度76-535d的人尸结膜临床移植效果进行了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代谢角度评价深低温保存同种血管和瓣膜的实际效果。同种材料取自脑外伤死亡个体,修剪后以两段法完成程序降温,-196℃长期保存。复温后体外培养检测糖消耗量,乳 脱氢酶和谷-草转氨酶,结果与新鲜材料进行对照并统计学处理。低温保存23-1297d的同种材料复温后皆有生长和代谢活性,培养7d时其LDH和AST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细胞生长也较新组织滞后。  相似文献   

11.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深低温保存兔及人自体颅骨瓣的移植效果。②方法 分别将深低温保存、煮沸处理及新鲜的兔颅骨瓣自体移植,观察移植后骨瓣的愈合情况、X线表现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同时,对50 例病人自体颅骨瓣行深低温保存,择期行颅骨缺损修补术。③结果 兔新鲜颅骨瓣和深低温保存的颅骨瓣移植效果较好,经煮沸处理的兔颅骨瓣移植效果较差。50 例病人移植后临床效果均满意。④结论 深低温保存自体颅骨瓣移植修补颅骨缺损,有与新鲜颅骨瓣近似的治疗效果,其方法简便易行,回植后骨结构和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2.
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进行形态学观察,鉴定及冻存,方法取雌性日本大白兔的输卵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用光镜,电镜及单克隆角蛋白抗体进行SP染色,结果输卵管上皮细胞呈多角形组成簇生长。电镜下可见表面有微绒毛,细胞之间有紧密连接等上皮细胞的特征,免疫组化染色上皮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原代培养细胞7天长成单层,传代细胞4天长成单层,结论建立稳定的输卵管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输卵  相似文献   

13.
人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分离与提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及鉴定树突细胞(DC)。方法 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培养2小时后,取会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细胞在子,于2的第1,6,8天对形态,表型和功能分擀行测定,并在光镜、电镜下观察DC的纯度与得率。结果 体外培养6~8天可获得高纯度大量的DC,较高表达HLA DR、CD40、CD83和CD86,能强烈激发同种慢体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 上述方法可以从人外周血  相似文献   

14.
深低温保存人体同种主动脉的组织学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评价深低温保存人体同种主动脉的效果。②方法 取5段新鲜和8段低温保存复温后的人体主动脉标本(保存时间平均531d)在光、电镜下进行观察。③结果 深低温保存的人主动脉弹性膜及纤维结构保存良好,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与保存时间无明显关系。④结论 深低温保存的人主动脉组织学检查无明显腐化,保存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对家兔心肌血流量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②方法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蛙红细胞(99mTc-FRBC)作为示踪剂,解剖家兔,经左心耳注入示踪剂,将实验组家兔置于202.65kPa高压氧环境下,呼吸纯氧1h;对照组家兔则置于常压下1h,观察家兔心肌血流量变化。③结果实验组家兔左心室壁血流量为(2.74±1.36)mL·g-1/min,右心室壁心肌血流量为(2.39±1.23)mL·g-1/min,室间隔血流量为(2.86±1.48)mL·g-1/min,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39~2.66,P均<0.05)。④结论在高压氧状态下家兔心肌血流量减小。  相似文献   

16.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原代培养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1)目的:建立较理想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2)方法:采用低浓度,长时间胰酶消化和机械分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层原代培养。(3)结果: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结构特征明显化,并能形成典型的神经细胞网络。(4)结论;该培养技术是海马神经细胞体外培养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治疗高度近视的神经损伤与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高度近视角膜神经损伤与再生的形态学变化,探讨角膜知觉减退与恢复的形态学基础及其与角膜雾状混浊的关系。②方法 24只白兔左眼均按-15.00D行PPK治疗。右眼作为对照,于术后第1,3,10,30,90,180天取角膜标本,光镜、电镜下观察角膜神经的损伤与再生情况。③结果 术后1~3d,切削区内深层神经干断端未见再生。术后第10天,光镜下见上皮层神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的组织化学特征和生理作用。②方法应用肌球蛋白ATP酶(ATP酶)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染色法,观测了大鼠(4只)、家兔(4只)和正常人(4例)颈后深部肌肉的肌纤维类型,用VIDAS图像分析仪测量其横切面积。③结果ATP酶染色,颈后深部肌肉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横切面呈多边形或椭圆形。在大鼠、家兔和正常人,Ⅰ型纤维的数量和横切面积均显著大于Ⅱ型纤维。大鼠、家兔和人Ⅰ型和Ⅱ型纤维的横切面积依次增大。AChE染色,染色颗粒呈长椭圆形,其数量和面积以家兔较大,人次之,大鼠最小。④结论大鼠、家兔和正常人颈后深部肌肉Ⅰ型纤维多于Ⅱ型纤维,对维持颈段脊柱的生理姿势和运动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①目的 探讨小儿L型细菌败血症(SBL)的诊断与治疗。②方法 对我院收治临床疑有败血症而普通培养无细菌生长的病儿进行高渗细菌培养,做药敏试验并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③结果 共确定L型细菌败血症46 例,对其中36 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青霉素类抗生素极不敏感,而大环内酯类、氨基甙类、先锋霉素V 等药物对L型细菌敏感性高。使用相应抗生素辅以支持疗法,治愈39例,未愈5例,2 例死于原发病。④结论 临床普通培养阴性而疑有败血症病儿,应做普通及高渗双份血培养以发现L型细菌,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肺减容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②方法 为1 例患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大疱的病人行单侧肺减容手术。③结果 手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病人呼吸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可从事一般活动。④结论 肺减容手术至少对部分晚期肺气肿病人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