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佩连麻黄方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的患者随机分为奥利司他组、中药治疗组、空白对照组各3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奥利司他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奥利司他片口服,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佩连麻黄方,疗程12周。将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腰臀比值、BMI值、血脂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治疗后三组体重、腰臀比、BMI均有下降,能有效减轻体重、腰臀比和体重指数(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奥利司他组降低体重、腰臀比、BMI的效果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与奥利司他组降低体重、腰臀比、BMI疗效相当(P〉0.05)。与同组治疗前相比,中药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明显下降(P〈0.01),奥利司他组与空白对照组TC、TG均下降(P〈0.05),LDL-C下降不明显(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改善血脂的疗效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佩连麻黄方组治疗单纯性肥胖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体重、BMI、腰臀围比值、血脂。  相似文献   

2.
柯斌  师林  张俊杰  孟君  陈丁生  秦鉴 《中药材》2012,(5):843-84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短期禁食对肥胖型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疗效。方法:肥胖型糖耐量异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对照组用短期禁食治疗,连续观察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FPG)、OGTT服糖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重、体重指数(BMI)、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FPG、2hPG、FINS、HOMA-IR、体重、BMI、血脂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联合短期禁食能使肥胖型糖耐量异常患者FPG、2hPG、FINS、HOMA-IR水平降低,体重、BMI下降,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降低血糖。  相似文献   

3.
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10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压降脂胶囊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服用调压降脂胶囊。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均治疗6周。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并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E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O水平升高(均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调压降脂胶囊有较好的降压和改善症状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全毅红  杨雅琴 《中医药研究》2012,(11):1322-1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立位肾素(PRA)活性、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内皮素(ET)、一氧化氮(N0)含量及尿微量蛋白的影响,探讨疏血通注射液的降压机制及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采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片治疗,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片治疗,14d为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浆PRA、ET、AngII、NO,尿微量蛋白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PRA、NO水平升高(P〈0.05),血浆ET、NO、PRA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ngⅡ水平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尿B2-微球蛋白排出量显著降低,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及血脂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管活性物质有明显改善作用,可降低血压,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肾脏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探索新的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有效方法。方法:11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药联合短期禁食,配合饮食、运动治疗,对照组以中药配合饮食、运动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体重、BMI、腰围等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中药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健康生活模式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肥胖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60例合格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加健康模式组(A组)及中药加健康模式组(B组),接受2疗程规范治疗,观察2组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腰臀比(WHR)。结果:48例患者完成整个临床观察(A组23例,B组25例)。治疗后A、B组患者BMI、WHR均有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A组3例患者BMI恢复正常,Ⅱ度肥胖减少到4例;B组4例患者BMI恢复正常,Ⅱ度肥胖减少到4例,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重减轻结果显示,A组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8-3%;B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2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结合健康生活模式可有效降低PCOS肥胖患者体重、BMI、WHR,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前胶原Ⅲ(PCⅢ)、醛固酮(ALD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确诊为阴虚阳亢型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开搏通(卡托普利)组、天麻钩藤饮组和开搏通加天麻钩藤饮组(中西药联用组)。各组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观察各组血压、PCⅢ,治疗前后血浆ALDO和AngⅡ的变化情况。结果开搏通、天麻钩藤饮以及中西药联用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型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P〈0.05或P〈0.01),中西药联用组的效果优于开搏通组及天麻钩藤饮组(P〈0.05)。3组降压有效率相当,分别是16/19、15/18和19/20。3组患者血清PCⅢ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的作用相当(P〉0.05),而中西药联用的效果要明显优于单用药(P〈0.01)。开搏通能明显降低血浆AngⅡ水平(P〈0.01),而对ALDO没有影响(P〉0.05)。结论开搏通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单纯降低血浆AngⅡ的表达而产生的,天麻钩藤饮则是通过同时抑制ALDO和AngⅡ的表达来发挥其抑制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而联合应用开搏通和天麻钩藤饮无论在降压方面,还是在抑制心肌纤维化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用药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滋阴潜阳活血法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患者,并设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比较,疗程均为8周,观察其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降低(P〈0.01)、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水平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药滋阴潜阳活血法联合西药对高血压早期肾损害具有肾保护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用西药者。  相似文献   

9.
胡晓斌  鄢燕 《光明中医》2011,26(11):2266-2267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血脂的影响。方法将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埋线组)和对照组(中药组)。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3.30~11.63,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埋线可明显降低单纯性肥胖患者的血脂及体重指数(BMI)。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从心论治高血压病,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探讨高血压病人心血管并发症治疗中,中药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37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21例)和对照组(16例),分别给予降压通脉方和开搏通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脏收缩功能(EF)、舒张功能(Emax/Amax、E-max)及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性(CGR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结果:降压通脉方可增强左室舒张功能、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血浆中ET和AngⅡ水平,升高血浆中CGRP水平。结论:降压通脉方在改善左室功能及血管活性物质方面取得较好效果,从多途径、多环节防治高血压病及其心血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肥胖对急性胰腺炎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胰腺炎患者116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CRP),观察APACHEII评分和CT严重指数(CTSI)。结果:肥胖组(BMI≥28kg/m^2)共有54例,非肥胖组(BMI〈24kg/m^2)有62例。肥胖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病率及病死率高于非肥胖组(P〈0.05);肥胖组患者BMI和血三酰甘油高于非肥胖组;CRP、APACHEII评分和CT严重指数(CTSI)也高于非肥胖组(P〈O.05)。结论:肥胖与SAP患病率及病死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丸与波依定联合应用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浆AngⅡ、ET、CG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120例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及对照组均予以波依定片5mg,每日1次口服;同时治疗组给予杞菊地黄丸6g,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浆AngⅡ、ET、CGRP水平变化。结果:(1)血压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BP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两组患者治疗后SBP无显著差异(P〉0.01);(2)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3)血浆ET、CGRP、AngⅡ水平变化:治疗后,治疗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血浆CGRP即水平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血浆ET、AngⅡ水平降低,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CGRP水平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ET、CGRP、AngⅡ水平较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杞菊地黄丸联合波依定应用有很好的减压作用,且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显著优于单独应用西药;其降压的机制与抑制ET、AngⅡ的生物活性,同时促进CGRP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女性不同类型肥胖腰围及体质指数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包飞  王凤琴 《中国针灸》2006,26(8):551-553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肥胖女性针刺减肥效应,探寻针刺减肥的最佳适应症。方法:将83例女性患者按肥胖类型分为2组:腹型肥胖组31例为腰围超标但体质指数(BMI)〈25的腹型肥胖者,肥胖组52例为BMI≥25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同样的针刺方法治疗1月。结果:两组治疗后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腹型肥胖组治疗前后WC、WHR的变化与BMI的变化呈非常显著或显著正相关(P〈0.01,P〈0.05),相关系数比较|rWC/BMI|〉|rWHR/BMI|;肥胖组WC变化与BMI变化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而WHR变化与BMI变化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针刺对女性体重超重或者正常但腰围超标的腹型肥胖者和体重超标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都具有很好的减重、减腰围作用,适合于各型肥胖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Ⅰ+Ⅱ”疗法对高血压肥胖大鼠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以营养饲料饲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ll)照模成高血压肥胖大鼠,观察“Ⅰ+Ⅱ”疗法治疗前后高血压肥胖大鼠血压、体重、身长和血浆NPY水平,并与基础治疗、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经“Ⅰ+Ⅱ”疗法治疗30天后,高血压肥胖大鼠血压、体重、lee's指数和NPY水平有所下降。结论:“Ⅰ+Ⅱ”疗法具有减肥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措施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原发性高血压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饮食治疗和运动疗法。观察比较两组血压的变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饮酒、低盐饮食等生活方式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药物联合非药物治疗的综合措施能有效地降低血压水平,且能减少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危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调脂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二甲双胍片治疗,治疗组配合调脂降糖片(组成:水蛭、大黄、黄连等)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及体重(WT)、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WT及BMI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FBG、FINS及ISI均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FBG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TG、TC、LDL—C、HDL—C均得以改善,其中TC降低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I、对照组t—PA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调脂降糖片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肥胖类2型糖尿病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减轻体重,降低体重指数,改善糖、脂代谢紊乱,并能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  相似文献   

17.
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单用缬沙坦治疗,治疗组39例用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结果:临床降压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70.0%,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有效地降低收缩压(P〈0.05);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虽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能有效地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P〈0.01),并能升高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P〈0.05);治疗后对照组HCY、HDL—C有改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不能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阳性数目。结论:加味逍遥丸联合缬沙坦治疗能显著降低血压和改善部分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服用卡托普利,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天麻钩藤饮,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血脂水平以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及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76%,两组间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高血压疗效好,天嘛钩藤饮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天麻钩藤颗粒冲服。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压、血管活性物质水平及症状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77.50%(P<0.05)。治疗后,2组24 h平均收缩压(SBP)、24 h平均舒张压(DBP)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24 h平均SBP、24 h平均D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一氧化氮(NO)水平较治疗前增高,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NO水平高于对照组,ET、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各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钩藤颗粒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较好,能降低血压变异性,恢复血管活性物质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120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奇  张志民  李冰玉 《光明中医》2008,23(10):1487-1489
目的:对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190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70例,观察组口服天麻钩藤饮加减与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吲达帕胺片作对照。观察指标包括临床症状,血压(Bp),血糖(GLu),血清总胆固醇(ChoL),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一年内发生并发症情况及其它等。结果:天麻钩藤饮可以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降低血脂,改善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一年后随访远期疗效满意,无一例中风,对照组发生中风9例占12.9%(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病远期疗效满意,可预防高血压病人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