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针对患有中风偏瘫痉挛的患者,对其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后,对该联合用药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随机对56例患有面瘫的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对比组患者为28例,采用常规的中药治疗,剩下28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的恢复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结论患有中风偏瘫痉挛的患者,对其采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以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中风偏瘫症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提高患者肢体等功能的康复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替扎尼定片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偏瘫伴肢体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替扎尼定片治疗,治疗组口服芍药甘草汤加味结合替扎尼定片治疗,疗程为4周。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患者的肢体痉挛程度,采用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来评定患者的患侧上、下肢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S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的C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的下肢FMA评分亦显著升高(P0.05,P0.01);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芍药甘草汤结合替扎尼定片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痉挛症状,促进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加味芍药汤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后肢体痉挛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及加味芍药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临床痉挛指数量表(CSI)、简易Fugl-Meyer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FMA和MBI评分均显著上升(P<0.01),CSI评分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加味芍药汤可改善患者肢体痉挛、肢体活动功能等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李昕 《中外医疗》2014,(30):155-156
目的分析针灸配合康复治疗中风对患者肢体痉挛肿胀的影响。方法随机将该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达到90.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3%;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中风肢体痉挛肿胀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肢体痉挛肿胀状况,使中风患者可以尽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当归芍药甘草汤防治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术后6 h开始予当归芍药甘草汤口服,对照组于膀胱痉挛发作时予盐酸哌替啶75 mg与黄体酮40 mg肌肉注射。结果治疗组术后24~48 h,48~72 h的膀胱痉挛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膀胱痉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膀胱冲洗引流液转清平均时间为(1.8±0.5)d,对照组为(3.0±0.7)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当归芍药甘草汤对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有较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络解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10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通络解痉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与对照组的71.70%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平衡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解痉汤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疗效显著,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芍药甘草汤联合心理疗法对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CPPS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44例给予芍药甘草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哈乐治疗,二组均治疗一个月,观察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芍药甘草汤联合心理疗法治疗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疗效确切,疗程短,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骨盆痛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芍药甘草汤治疗CPP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和黄芪等)治疗本病气滞血瘀型6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加味芍药甘草汤在临床疗效比较和中医证候积分方面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前列腺液WBC计数变化上加味芍药甘草汤优于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结论:加昧芍药甘草汤治疗CPPS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加味芍药甘草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痉挛性肛门直肠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所有病例采用加味芍药甘草汤煎汤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的肛门疼痛情况。结果 52例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4%,治疗前后疼痛评分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芍药甘草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痉挛性肛门直肠痛具有恢复快、疗效佳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采用针药联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8例中风偏瘫痉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观察组(24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痉挛患者进行治疗的康复效果显著,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贵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5):58-59,64
目的探讨改善脑卒中恢复期偏瘫痉挛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100例研究对象在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以及病情和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采用巴氯酚直肠给药(即保留灌肠)+综合康复措施治疗肌痉挛状态。用药第1天剂量为15mg,次,然后每天增加5~10mg,灌肠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综合康复措施具体内容包括良肢位的摆放、保持关节的活动度、缓解身体运动控制点周围痉挛、肌肉痉挛的静态牵拉、被动运动与按摩。治疗前和治疗后32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32d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情况有差异(P〈0.01),提示治疗后的肌张力明显改善,逐渐恢复正常;ADL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1),提示治疗后32d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采用巴氯芬直肠给药配合综合康复训练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采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脑卒中患者偏瘫侧小腿三头肌,观察其对下肢肌痉挛和步行能力的影响,探讨肌张力变化与下肢运动功能的关系,研究其在社区康复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脑卒中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30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15)和对照组(n=15)。治疗组患者小腿三头肌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偏瘫侧下肢肌肉牵伸、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并于治疗后3个月随访评定。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FM)量表中的下肢部分,步行能力评定采用10米步行测试(10MWT)时间。结果: 组内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MAS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M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MAS随访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后3个月随访FMA评分、10MWT时间均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和3个月随访M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FMA评分、10MWT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可快速而持久降低肌张力,结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下肢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步行能力,适合在社区康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刘雪洁  王敏  朱贵芹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3):317-319, 324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训练联合痉挛肌电刺激对脑卒中病人下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病人按电脑抽取随机分为常规组、电刺激组、MOTOmed组,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电刺激组采用常规康复及痉挛肌电刺激疗法,MOTOmed组在常规康复上增加痉挛肌电刺激及MOTOmed智能训练,每组各31例。采用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对病人下肢肌张力、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与各自治疗前MAS、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后MOTOmed组与常规组及电刺激组MAS、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且MOTOmed组病人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及电刺激组(P < 0.01)。结论MOTOmed智能训练联合痉挛肌电刺激可明显降低卒中后痉挛病人下肢肌张力,改善病人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3月~2013年3月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望都县中医医院、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488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在必要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肢痉挛程度、上肢关节运动状况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其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梁辉  卢英  吴赞华  曹湾  郭佳  李荣祝 《微创医学》2021,(1):34-37,5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联合体外冲击波(ESW)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疗效、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神经肌肉电刺激、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运动疗法(Bobath技术、Brunnstrom技术、PNF技术、Rood技术),以及针灸、推拿等,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运用BTX-A注射联合ESW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4周、6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上肢肌张力、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患者上肢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M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4周、6周后,两组上肢Fugl-Meyer评定(FMA)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在治疗后各时点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传统康复治疗相比,BTX-A联合ESW能更迅速且持久地缓解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肢屈曲关节的活动度,减轻患者肢体疼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运用运动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的bobath姿势控制理论进行治疗。在患者入组时和3个月后分别进行痉挛和运动功能评价。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2组患者患侧上肢运动功能及痉挛均获得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姿势控制对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及运动功能改善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分析制定出有效的推拿手法,完善诊疗流程,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方法以100例中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推拿疗法结合现代康复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现代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77%),两组患者痉挛程度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在缓解痉挛状态上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结论推拿手法配合现代康复疗法是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康复疗法联合口服替扎尼定(Tizandine)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肌痉挛的效果.方法 将46例脑卒中所致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23例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方法,包括抗痉挛体位摆放、被动关节活动、持续牵张运动、手法按摩、肢体空气压力治疗、站立训练、健康教育等;治疗组23例,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替扎尼定治疗.采用修订的Ashworth分级法(MAS)和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定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治疗,两组患者肌张力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生活自理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扎尼定联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所致偏瘫肌痉挛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同时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温针与电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给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电针治疗。采用Ashworth量表评估肢体痉挛状态,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FMA运动功能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上、下肢Ashworth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FMA评分及SIS 310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与电针治疗相比,温针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间54例脑卒中且成功救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7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及相应护理,观察组使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肌张力、整体运动能力和康复质量。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跖屈肌群张力和胫前肌肌力大于对照组,下肢运动能力、平衡功能和步速的测定值高于对照组,躯体症状、心理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康复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于脑卒中后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局部肌肉群表面张力、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增强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