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门诊干预(IOP)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药物及IOP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3、6个月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表现量表(PSP)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PANSS、PSP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PANSS量表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症状评分的时间主效应(F=9.06,F=7.62,F=12.11;P均0.01),PANSS总分的组间主效应(F=4.22,P0.05)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PSP评分时间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显著(F=10.90,F=5.90;P均0.01)。干预前PANSS分值越低,康复效果越好(t=12.86,P0.01)。结论:IOP干预能够改善稳定期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一种社区干预方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白银市抽取20个社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6例生活在社区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实际完成研究的例数分别为90例和84例。对研究组给予社区管理和系统的社会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仅采用原有的个案管理的模式。分别在干预前、干预3月末和干预6月末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PANSS、SDSS、AD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ANSS总评分和阴性症状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的组间主效应、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阳性症状量表评分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SDSS、ADL的组间主效应和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SDSS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SDSS评分在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个案管理比较,社区干预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部分残留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精神病患者日间康复照料机构中的89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接受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的同时,给予干预组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健康教育、家庭治疗及技能程式训练)1年。分别在入组时、干预3、6、9及12个月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康复状态量表(MRS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结果:PANSS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具有组间效应(F=2175.79;P0.001;F=4.74,P0.05);两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和一般病理分具有时间效应(F=29.32、23.07、15.21,P均0.001)及交互作用(F=3.27,P0.05;F=6.06,P0.001;F=3.55,P0.01)。两组MRSS总分、活动能力缺乏、社交能力、目前症状和异常行为评分具有时间效应(F=14.53、12.74、8.58、6.26;P均0.001)及交互作用(F=6.34,P0.001;F=2.47,P0.05;F=8.58,P0.001;F=2.88,P0.05)。两组SDSS评分具有时间效应和具有交互作用(F=10.69,F=5.19;P均0.001)。两组康复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卫生综合干预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状况及提高社交技能方面优于常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接受主动式社区治疗模式(assertive community treatment, ACT)后临床症状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开展为期1年的随访干预,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尊量表(SES)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评估其精神症状、社会功能及自我感受。结果:干预前后两组间PANSS总分及分量表评分、SES得分存在时间×组别交互作用,PANSS减分率、PANSS阴性分量表减分率、PANSS一般病理分量表减分率、SES增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QLS各因子分的变化幅度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ANSS减分率与SES增幅呈正相关(r=0.242,P=0.001);与SQLS量表中的心理社会、动力与精力等因子分减分率呈正相关(r=0.260,P=0.001;r=0.200,P=0.008);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SQLS量表症状与副作用因子分是危险因素(OR=1.030,95%CI:1.033~1.058,P<...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5-羟色胺转运体(SERT)m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44例未经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外周血SERT mRNA表达。结果:有攻击行为患者(26例)SERT mRNA表达明显高于无攻击行为患者(18例)(F=9.75,P0.01)。SERT mRNA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无相关(r=0.056,P=0.722);与病程呈正相关(r=0.418,P0.01);与PANSS的阴性症状分呈负相关(r=-0.335,P0.05);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无相关性(r=-0.156,P=0.317;r=0.115,P=0.465;r=-0.097,P=0.538)。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SERT mRNA高表达与其病程长、伴有攻击行为以及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组,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在基线测定两组人群血清β2-M G水平,并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 研究组血清β2-M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β2-MG水平与PANSS总分(r=0.477,P<0.001)、阴性分(r=0.422,P=0.001)和一般精神病理分(r=0.391,P=0.002)呈正相关,与阳性分无相关性(r=0.107,P=0.418).结论 血清β2-M G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其浓度可作为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探索性眼球运动(EEM)特点及与精神病性症状关系。方法:根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Ⅰ型组(33例)、Ⅱ型组(36例)和混合组(30例),分别进行EEM检查,比较各组眼球运动注视点(NEF)、眼球注视总距离(TESL)、眼球注视平均距离(MESL)、反应性探索分(RSS)、判别分析(D)值等;分析各指标与PANSS的关系。结果:3组间PANSS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29,P0.05),I型组PANSS总分明显低于Ⅱ型组及混合组(t=2.023,P0.05;t=5.962,P0.01);3组间EEM的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376,P0.01);I型组NEF明显高于混合组(t=2.026,P0.05),RSS明显高于Ⅱ型组(t=2.438,P0.05),D值明显低于Ⅱ型组(t=2.615,P0.01)。RSS与PANSS阴性症状分和阴性因子分呈负相关(r=-0.219,P0.05;r=-0.262,P0.01);D值与PANSS阳性因子分呈负相关(r=-0.203,P0.05),与PANSS阴性因子、认知因子以及阴性症状分呈正相关(r=0.223,P0.05;r=0.198,P0.05;r=0.265,P0.01)。结论:Ⅰ型及Ⅱ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不同的EEM特征,其中RSS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对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效果,为我国农村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康复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兰州新区三个镇农村社区中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8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42),两组均接受一般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6个月的社区康复干预。于干预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两组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PANSS总评分[(55.54±14.75)分vs.(63.52±13.95)分,t=-2.504,P=0.014]、阴性症状[(15.64±4.50)分vs.(18.38±5.13)分,t=-2.547,P=0.013]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评分[(25.67±7.39)分vs.(30.35±6.60)分,t=-3.015,P=0.003]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SDSS总评分[(8.21±3.78)分vs.(10.21±4.67)分,t=-2.118,P=0.037]和SQLS总评分[(18.97±6.23)分vs.(22.43±8.04)分,t=2.150,P=0.03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康复联合药物治疗可能有助于减轻农村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重复经颅磁刺激(rT MS)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rT MS组和MECT组,各40例。rT MS组接受rT MS治疗,MECT组接受MECT,观察4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及韦氏记忆量表(WMS)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评估症状及不良反应,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rT MS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差值显著高于MECT组(F=11.890,F=14.406,F=17.850,F=37.682;P均0.05);WMS评分再认、图片、联想及背数记忆评分差值rT MS组显著低于MECT组(F=28.500,F=43.530,F=29.125,F=25.232;P均0.05);MECT组TESS评分显著高于rT MS组(F=46.805,P0.05)。结论:rT MS治疗较MECT更能在短期内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程强化门诊干预(IOP)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自知力与治疗态度和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3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给予IOP结合药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单纯的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干预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和康复状态量表(MRSS)对两组进行评估。结果: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和总分组间主效应显著(F=14.34、8.42、13.79、18.64,P均<0.01),两组的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与干预的交互效应明显(F=2.54、2.75、4.67、7.62,P均<0.05);两组MRSS量表的时间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44.34,P<0.01),组间主效应显著(F=6.68,P=0.01),时间与干预的交互效应明显(F=11.17;P<0.05)。结论:IOP干预能够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患者自知力,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0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奋乃静组各40例,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奋乃静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2、4、6、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显效率(χ2=0.55,P〉0.05)和有效率(χ2=0.39,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各时点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以齐拉西酮组PANSS总分在治疗6周(t=3.95,P〈0.01)和8周(t=4.29,P〈0.01)时优于奋乃静组;阴性症状分在治疗6周(t=2.23,P〈0.05)和8周(t=3.43,P〈0.01)仍优于奋乃静组。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较奋乃静组更少(P〈0.01)。结论: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与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个人和社会功能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门诊随访和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各63例,分别纳入门诊组和住院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以及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进行评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门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的阴性症状分均高于阳性症状分。门诊组患者的PSP总分为(71.17±11.40)分,高于住院组的(50.75±11.6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76,P=0.00);门诊组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84,-0.57,-0.78,-0.75;P〈0.01);住院组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与PSP总分呈负相关(r分别为-0.58,-0.53,-0.50;P〈0.01),阳性总分与PSP总分无相关性(r=-0.13,P=0.32)。结论长期住院不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康复;建立社区康复可能有效延缓精神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精神分裂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皮质醇(CORT)的分泌水平和节律变化。方法:在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全天3次(8:00,16:00,24:00)HPA轴激素的水平,并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HPA激素水平和分泌节律,以及全天3次CORT总量与PANSS分的关系。10名正常对照组HPA水平采用同样方法检测。结果:患者治疗前HPA轴激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同时点对照组(P均〈0.01);治疗8周,HPA轴激素水平有明显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患者激素分泌节律紊乱;治疗8周后节律正常。全天3次CORT总量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呈显著正相关(r=0.351、r=0.425、r=0.406,P〈0.05),与阴性症状分无显著相关(r=0.297,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HPA轴激素分泌和节律的异常,精神症状越严重,全天皮质醇总量越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视觉搜索眼动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运用Eyelink2000眼动仪,记录1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和180名健康对照(正常对照组)基于找数字、数字连线、迷宫5种任务的眼动数据并进行分析;测试前对患者组进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的评定。结果: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组找数字中的刺激持续时间(F=5.198)、数字连线中的平均注视时间(F=16.676)、刺激持续时间(F=15.480)、总注视次数(F=6.349)、眼跳次数(F=6.446)以及迷宫中的平均注视时间(F=16.92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组PANSS阴性量表分与迷宫的平均注视时间(r=0.224)、反应缺乏因子与数字连线的眼跳次数(r=0.187)、抑郁因子与迷宫的平均眼跳幅度(r=0.195)均呈正相关(P〈0.05);偏执因子与找数字的平均眼跳幅度(r=-0.190)、补充因子与数字连线的刺激持续时间(r=-0.251)、总注视次数(r=-0.234)及眼跳次数(r=-0.237)均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动特征异常;提示注意功能、思维灵活性、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可能受损;且与某些临床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15.
奎硫平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奎硫平与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奥氮平组,各30例。分别给予奎硫平和奥氮平治疗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均明显下降(P〈0.01);奎硫平组GQOLI总分及躯体健康维度中的躯体不适感、食与性功能、运动与感觉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均〈0.01),与奥氮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TESS评分以奎硫平组(3.1±1.7)分明显低于奥氮平组(8.1±3.9)分(P〈0.01)。结论:奎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奥氮平相仿,但更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患者的耐受性。方法: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A组为缓慢加药组,B组为快速加药组,进行为期6周的研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不良反应评定量表(UKU)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价齐拉西酮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效应F=85.978,P0.01);两组间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效应F=0.550,P0.05);两种不同给药方法与PANSS评分时间无交互作用(F=0.906,P0.05)。治疗前后体质量、血糖、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显著高于B组62.5%(P0.05)。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缓慢加药与快速加药的疗效相当,但快速加药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奥氮平(悉敏)与氯丙嗪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氯丙嗪组,共治疗3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分别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估,并对影响生活质量的诸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阴性症状评分奥氮平组明显低于氯丙嗪组,且有显著差异(P〈0.01)。生活质量比较:奥氮平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活活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明显高于氯丙嗪组(P〈0.05),且治疗前后评分有显著差异。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亦显示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精神症状、药物、不良反应和病程。结论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生活质量优于氯丙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共治疗3个月,采用PANSS、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阴性症状评分奥氮平组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有显著差异(P〈0.01);奥氮平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结束后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生活质量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与幸福感的相关特征.方法 选取河北省荣军医院180例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及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评定.结果 (1)EPQ的P维度、N维度与GWB呈负相关(r=-0.199,-0.381;P<0.01),E维度与GWB呈正相关(r=0.267,P<0.01);(2)GWB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ITAQ均无相关性(P>0.05);(3)EPQ的E维度与PANSS总分、阴性因子及一般病理因子呈负相关(r =-0.282,0.267,-0.234;P<0.01),与其他因素无相关性(P>0.05);EPQ的P、N维度与PANSS总分及各因子、ITAQ均无相关性(P>0.05).影响幸福感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N、E维度进入方程:GWB=110.09-0.473×N+0.454×E.结论 复员退伍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格与幸福感密切相关,并分别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广泛及深入地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男性服刑人员的冲动性水平、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Barratt冲动性量表第11版(BIS-1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6名男性服刑人员(研究组)及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178名健康男性(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BIS-11总分、运动冲动性及无计划冲动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BIS-11总分及因子分呈正相关(P均0.01);回归分析显示注意力冲动性对SCL-90总分(b=0.295,P=0.000)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男性服刑人员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冲动性尤其注意力冲动性对其心理健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