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全科团队参与的康复服务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疾病家庭负担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上海市某区12个街镇120名社区慢性稳定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街道为单位方便分组:干预组60人与对照组60人(对照组脱落1人),干预组每周接受由全科团队提供的主动式康复服务2次,共12周,对照组仅接受社区随访和一般康复指导治疗,在干预前及第4、8、12周对两组患者及家属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病耻感量表等进行评估,结果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干预前各项量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两比较第8周末、12周干预组的PANSS总分、阳性因子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或P0.01),第12周干预组PANSS阴性因子分较照组显著下降(P0.01);干预前后患者病耻感量表总分具交互效应(P0.01);第8周家庭娱乐以及家庭总负担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团队参与的社区康复服务提供更全面和多层次服务,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减少患者病耻感、增强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疾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简称服药人群)和健康人群的龋齿发生因素如唾液氟离子浓度(F-浓度)、唾液流速以及唾液p H值的差异,研究服药人群龋病高发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早期干预龋病的措施。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服药组80例为2012年5月-2013年10月在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组40例为普通健康人群。收集并测定其唾液F-浓度、流速以及p H值。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分析。结果 1服药组唾液F-浓度(1.86±2.23)mmol/L低于对照组(4.40±6.27)mmol/L;服药组唾液流速(1.46±0.97)ml/min低于对照组(1.99±0.51)ml/min;服药组p H值(6.30±0.39)低于对照组(7.09±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服药组和对照组唾液之流速和p H值均呈正相关(r=0.459,P0.05);服药组和对照组唾液流速和F-浓度呈负相关(r=-0.415,P0.05);唾液p H值和F-浓度呈负相关(r=-0.496,P0.05)。结论服药人群中较低的唾液F-浓度、唾液流速以及唾液p H值可能是该人群龋齿高发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唾液流速与F-浓度是需重点干预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城市居居民3年自杀情况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杨浦区1997~1999年居民自杀死亡的综合因素。方法通过对3年内在公安局所登记的区域内自杀死亡居民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自杀方式,以及与自杀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杨浦区居民3年间平均自杀率为8.6/10万,25~34岁青年组(12.1/10万)及65岁以上老年组(20.3/10万),为高自杀年龄段,但需引起重视的是16岁以下的自杀率(2.8/10万)呈上升趋势,男女自杀率比例为1.251,男性自杀方式以自缢、跳楼等激烈性方法为多,女性以非激烈性方法为多(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条件的100例住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共治疗3个月,采用PANSS、TESS、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评估,同时检测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结束后阴性症状评分奥氮平组明显低于氟哌啶醇组,有显著差异(P〈0.01);奥氮平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5个因子分及生活质量总评分均明显高于氟哌啶醇组(P〈0.05);治疗结束后奥氮平组泌乳素水平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P〈0.01)。结论奥氮平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安全性高,生活质量优于氟哌啶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喹硫平组和奋乃静组(各30例),治疗2个月,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副反应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5.67%和8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BEHAVE-AD评分无显著(P<0.05).治疗结束后MMSE评分喹硫平组较奋乃静组高,有显著差异(t=2.26,P<0.05).两组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812,P<0.05).结论 喹硫平与奋乃静对老年期痴呆精神症状疗效、副反应相似,但喹硫平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奋乃静,故更适合于伴有精神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比较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症状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奋乃静组(各30例)。治疗8周。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自编)、临床疗效评定量表(CGI)、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 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进行疗效、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效率分别为86. 67%和83 .33%,无显著性差异(P>0 .05)。两组BEHAVE A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 05,P<0 .01),治疗结束后两组间BEHAVE AD评分无显著差异(P>0 .05)。治疗结束后MMSE评分利培酮组较奋乃静组高,有显著差异(t=2 .26,P<0 .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0 .28,P>0 .05)。结论 利培酮与奋乃静对老年期痴呆的精神症状疗效、不良反应相近,但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优于奋乃静,故利培酮更适合于伴有精神症状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上海市杨浦区1997~1999年居民自杀死亡的综合因素。方法通过对3年内在公安局所登记的区域内自杀死亡居民资料,分析不同年龄、性别、自杀方式,以及与自杀相关因素的特点。结果杨浦区居民3年间平均自杀率为8.6/10万, 25~34岁青年组(12.1/10万)及65岁以上老年组(20.3/10万),为高自杀年龄段,但需引起重视的是16岁以下的自杀率(2.8/10万)呈上升趋势,男女自杀率比例为1.25:1,男性自杀方式以自缢、跳楼等激烈性方法为多,女性以非激烈性方法为多(χ2=4.87,P<0.05)。因疾病原因自杀者在<55岁年龄中以精神疾病为主,>55岁年龄中以躯体疾病为多(χ2=12.17,P<0.01)。结论城市青少年和青壮年年龄段自杀率呈上升趋势,且男性自杀率大于女性,提示必须重视社会干预,减少自杀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健康状况问卷(SF-3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老年期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家属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家属和老年护理病人的家属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家属SF-36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和老年护理组的家属评分低,但较门诊痴呆组家属评分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SF-36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的血源关系,性别及获得的社会支持。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属生存质量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MMSE等量表,调查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 病程较长、住院时间较长、具阴性精神症状、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等与认知功能障碍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与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具阴性精神症状及住院时间较长关系更为密切。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缺少知识、学习的不良后果,但不能排除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及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对住院老年痴呆患者及门诊老年痴呆(AD和VD)患者和其监护人进行评定,并与正常老人的监护人和老年非痴呆患者的护理人员进行比较。结果住院痴呆患者监护人SCL-90总分及因子分比正常对照组和老年非痴呆患者护理组评分高,但较门诊痴呆组评分低,均有显著差异(P〈0.01-0.05)。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情况、性格、病程、与患者的关系及有无躯体疾病之间SCL-90总评分均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监护人心理状态的因素依次为患者痴呆的严重程度、精神行为症状、与患者关系、性别及社会支持。结论住院老年痴呆患者监护人的心理状态较差,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