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三种方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含量,并进行了彼此间差异的显著性和精密度的比较,认为三种方法测定血清Ig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彼此间相关性较好(r=0.977)。而用免疫比浊法(ITM)测定血清Ig的精密度远高于单向免疫扩散法(RID)和火箭免疫电泳法(EIA)。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IgM的正常参考值(X±s)分别为12.13±1.51g/L、2.04±0.55g/L、1.14±0.27g/L。慢性活动性肝炎IgG、IgA水平19.88±4.96g/L3.33±0.68/L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IgM水平1.26±0.24g/L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IgA、IgM有较好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2.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收集49例经胃镜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血清和2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分别用放免法( R I A)测定血清中胃泌素水平, E L I S A 法测定血清中抗 Hp Ig G、 Ig A和 Ig M 水平,根据血清抗体检测的结果,分为4组观察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细胞 H A C803、人结肠癌细胞 H T29增殖的影响,细胞增殖试验采用 M T T 法测定。结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泌素(139.6±3817pg/m l)明显高于正常人(63.12±28.7pg/m l),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01)。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 Hp Ig G 抗体滴度组( A 组)和高 Hp Ig A 抗体滴度组( B组)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 P< 005),尤其是高 Hp Ig A 抗体滴度 B组的作用更为明显。而4组患者血清对人结肠癌细胞都没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P> 005)。结论:受 Hp 感染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中,高滴度的 Hp Ig G 组和 Hp Ig A 组对胃癌细胞具有促增殖作用,而此作用与血清胃泌素水平无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复发性鼻咽癌的化学治疗中,配合“退黑延生汤”内服。结果表明:治疗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白细胞数无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则有明显下降(P<0.01);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存活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化疗前的IgG、IgA、IgM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2个月,治疗组的IgG、IgA、IgM有所升高,而对照组却有下降趋势。认为“退黑延生汤”有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增强全身免疫功能和对化疗有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 简称内异症) 患者的免疫指标进行测定, 探讨内异症患者体液与细胞免疫的状态, 并分析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 、卵巢肿瘤相关抗原(CA125) 在内异症诊断方面的意义。检测内异症患者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 补体C3 、C4 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 、CD4 、CD8) 的含量及EMAb、CA125 , 并与盆腔炎组、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内异症组与盆腔炎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均升高, 与对照组相比,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1) ; 内异症组与盆腔炎组相比, 仅IgG 含量降低( P< 0.01) ,IgM、Ig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5)。内异症组与对照组相比, C3 、C4 有升高趋势, 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5) ; CD4/CD8 较对照组升高( P< 0.05) , CD3 、CD4 均无明显变化。内异症患者EMAb 阳性率59.1% ,CA125 升高者仅14% ; 盆腔炎患者EMAb 阳性率0 % , CA125 升高者占50% 。认为内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的亢进, 尤以体液免疫亢进为主, 其程度与盆腔炎患者相近。EMAb 在内异症诊断方面具较高的特异性,CA1  相似文献   

5.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珍萍  王丽芬 《广西医学》1998,20(4):523-525
为研究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改变及其意义,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早期DN组)39例,无肾病的糖尿病组(DM组)46例,对照组20例,测定24小时尿白蛋白(Alb)尿免疫球蛋白G(IgG)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发现,早期DN组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尿IgG,尿β2-MG异常增高,与DM组,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5,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常规测定尿,  相似文献   

6.
2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PLT、PAdT、PAgT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GMP-140分子数/血小板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脾切后肝硬化与未切脾肝硬化两组之间以及消化道出血与无消化道出血两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肝硬化失代偿患者血小板数量减少、功能低下以及GMP—140含量增高,血小板在体内处于激活状态。  相似文献   

7.
用PCR法、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学染色检查法检测35例肝硬化患者和32例胃十二指肠病患者的Hp感染率,分别为71.4%与65.6%,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肝功能损害者,Hp感染率较肝功能正常者高,分别为79.3%与33.3%(P<0.05)。认为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较高,后者可能是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用与乙酰胆碱受体(AchR)特异性结合的α-银环蛇毒素(α-BGT)包被酶标板提纯肌肉粗提液中的AchR作为抗原,按ABC-ELISA间接法检测了51例正常对照组,52例临床对照组及96例(110次)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血清中的Ig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IgG-AchRab)。结果发现IgG-AchRab在MG组有39例阳性(44次)(40.63%)。临床对照组4例阳性(7.69%)。正常对照组2例阳性,统计学处理发现MG组与其它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临床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9.
用间接ELISA法检测51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CVB)IgG、IgM,结果CVB-IgM≥1∶100(+)21例,占41.2%。35例非心肌炎组患儿CVB-IgM≥1∶100(+)2例,占5.7%。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说明CVB是合肥地区病毒性心肌炎的主要病原;CVB-IgM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具有早期诊断价值。IgM阳性组病程均在两个月以内,90.5%有明确的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ST-T改变占28.6%,与IgM阴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IgM阳性组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均较阴性组多,但经χ2检验没有差异(P>0.05);IgM阳性组与阴性组在心律紊乱、酶学异常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因胃粘膜糜烂出血15例(占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占26.67%),消化性溃疡合并胃、十二指肠炎出血4例(占13.33%),胃癌出血2例(占6.67%),出血部位不明1例(占3.33%)。胃粘膜糜烂出血有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有明显增加趋势,认为胃粘膜糜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时行胃镜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1.
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胃镜检查,结果因胃粘膜糜烂出血15例(占50%),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8例(占26.67%),消化性溃汤合并胃、十二指肠炎出血4例(占13.33%),胃癌出血2例(占6.67%),出血都位不明1例(占3.33%)。胃粘膜糜烂出血有随年龄增长和病程延长有明显增加趋势,认为胃粘膜糜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时行胃镜检查,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2.
对56例肝硬化患者行胃镜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25例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及31例无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其Hp感染率分别为76%与70.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两组中有肝功能损害者的Hp感染较肝功能正常者高,分别为80.85%与33.3%(P<0.05)。同时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越高,其消化性溃疡发生率越高(P<0.05),表明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门脉高压有关而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3.
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与特异性脱敏联合治疗128例支气管哮喘,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球蛋白的影响。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85例单用脱敏治疗组的76.5%,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对混合性、内源性哮喘的疗效明显优于外源性哮喘(P<0.01)。治疗前IgG显著升高(P<0.01),IgA、IgM略高于健康人。脱敏治疗后,IgG有所下降(P<0.05)。联合治疗后则IgG显著下降(P<0.001)。IgA、IgM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活动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②方法以孕妇血清HCMV特异性IgM阳性做为HCMV活动性感染的指标,应用普通转移因子(TF)、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IG)及STF分别对57例、18例及46例感染孕妇进行治疗,以血清HCMV-IgM转阴作为有效的指标。③结果TF组的HCMV-IgM转阴率为28.1%(16/57);HIG组的转阴率为55.5%(10/18);STF组的转阴率为56.5%(26/46)。STF的治疗作用优于TF(χ2=9.780,P<0.01);而STF与HIG对感染孕妇的治疗作用无显著性差异(χ2=0.01,P>0.05)。④结论STF对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探讨妊娠期活动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免疫抑制的关系。②方法对35例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并与26例正常孕妇进行了比较。③结果感染孕妇血清IgM总量为2.49±0.17g/L,正常孕妇为2.00±0.28g/L,差异具有显著性(t=2.258,P<0.05);其它体液免疫指标如补体C3含量、血清IgG,IgA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t=0.439~1.009;P均>0.05)。T淋巴细胞亚群在感染孕妇主要表现为CD4阳性细胞绝对数的减少及CD4/CD8比值下降或倒置。而两组孕妇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885,P>0.05)。④结论活动性HCMV感染孕妇免疫功能的异常主要表现为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时机体免疫改变,测定了ITP患者血清和骨髓IgG、SIgA、胃动素(MTL)和铁蛋白(FRT)含量并讨论其临床意义。ITP患者32例,男13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8岁,均经临床、周围血象和骨髓象检查确诊,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清和骨髓IgG、SIgA、胃动素(MTL)和铁蛋白含量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结果经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ITP患者血清IgG(P<0.01)和SIgA(P<0.01)明显升高,MTL(P>0.05)和FRT(P>0.05)无明显差异。ITP患者血清IgG和SIgA升高之间呈正相关(r=0.476,P<0.05),ITP患者血清和骨髓中IgG、SIgA,MTL和FRT含量无差异。ITP时血清IgG和SIgA可明显升高,且两者升高呈正相关。提示测定ITP患者血清IgG和SIgA含量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儿童扁桃体切除后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比浊法分别测定扁桃体切除术前、术后1 周及1 个月的免疫球蛋白(IgG、IgA、Ig M) 含量,了解其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术后1 周IgG、IgA、Ig M 均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 0 .05) ;术后1 个月,Ig 水平均有所回升,以IgA 最明显,其含量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 > 0 .05) ;而Ig M 、IgG 则不明显,其均数与术前相比差异仍有高度显著性( P < 0 .05) 。认为扁桃体切除术后Ig 含量虽有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内变化,故只要掌握好适应证,儿童扁桃体切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ELISA法对20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24例可疑变应性鼻炎、19例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血清及鼻分泌物总IgE含量进行检测,并与10例健康者对照。结果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疑变应性鼻炎组和常年性非变应性鼻炎组血清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鼻分泌物总IgE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讨论了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与胃粘膜损伤及增殖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基因(cagA基因)与胃粘膜损伤及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50例患者Hp的cagA基因,并经HE染色评定胃粘膜炎症程度、肠化生、淋巴小结及萎缩的发生率,免疫组化检测胃粘膜细胞核增殖抗原指数(PCNA LI%)。结果:37/50例含有cagA基因,消化性溃疡cagA基因阳性率高于慢性胃炎(P<0.01);cagA基因阳性者炎症程度和PCNA LI%均高于阴性者(P <0.05);但两组肠化生﹑淋巴小结及萎缩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 >0.05)。结论:cagA基因阳性Hp感染后可增加胃粘膜的炎性损伤及细胞增殖。cagA基因为Hp毒力指标之一,但并非致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肾病病人尿液特定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病人24h尿液特定蛋白变化的意义。②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了126例2型糖尿病(DM)病人和118例正常人的24h尿液清蛋白排泄率(UAE),α1-微球蛋白(α1-M),β2-微球蛋白(β2-M),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G(IgG)的变化。③结果DM病人、无DN病人、早期DN病人、临床DN病人的UAE,α1-M,TRF和Ig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3.03~89.85,P<0.01),而无DN和早期DN病人的β2-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6,1.51,P>0.05)。DN病人较无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11.02~52.48,P<0.01),临床DN组较早期DN组上述指标明显升高(t=5.87~19.45,P<0.01)。DN病人的α1-M,TRF,IgG与UAE呈正相关(r=0.547~0,964,P<0.01),而β2-M与UAE无相关性(r=0.036,P>0.05)。④结论UAE,α1-M,TRF,IgG对D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而β2-M对早期DN诊断无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