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柴文晓  王江业  车明 《当代医学》2009,15(11):167-168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PTB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即双介入疗法在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价值。方法24例确诊为肝门部胆管癌的患者,先行PTBD减黄1~2周后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同期23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单纯行PTBD,观察再梗阻时间及生存期。结果双介入组平均存活11月,单纯引流组平均存活5月,主要死因为胆道再梗阻。结论PTBD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双介入)能明显延长再梗阻发生时间,从而提高患肝门部胆管癌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商斌 《中国现代医生》2014,(3):146-147,151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经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动脉介入化疗,化疗方案为:0.5 g/m25-Fu+50 mg表柔比星+130 mg/m2奥沙利铂;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50 mg,2次/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3.33%,显著低于观察组(83.33%)(P<0.05);(2)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IgG、IgM及IgA)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两组治疗后免疫功能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化疗联合口服替吉奥胶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较好,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单纯肝动脉灌注术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两种不同介入疗法对胃癌肝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肝转移瘤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6例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照组),另一组34例患者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实验组),比较两种不同介入疗法疗效的差异。结果 60例患者中,乏血供者31例,富血供者29例,富血供者中除3例弥漫性病灶外,26例均行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对照组),其余34例行单纯肝动脉灌注化疗术(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出现显著不良反应,但实验组患者肿瘤有效率(76.92%)和控制率(88.46%)均显著好于对照组(35.29%与64.71%),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在富血供胃癌肝转移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安全性高,可把此疗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肿瘤间质治疗(IT)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将40例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单纯TACE治疗,实验组20例行TACE联合经皮肝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瘤灶内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肿瘤局控率,2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术后1个月肿瘤穿刺活检,观察瘤灶病理改变。结果两组瘤灶碘油沉积率、术后6个月肿瘤局控率、2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瘤灶病理以大量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改变为主,实验组则可见大量肿瘤细胞脂肪样变性坏死。结论TACE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可以显著提高瘤灶碘油沉积率,提高肿瘤局控率,降低TACE术后残留瘤灶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介入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提供一个可行性,方便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治疗,最大程度减少病人痛苦,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分为两组,29例行替吉奥单药化疗,27例行5-FU化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表明替吉奥胶囊单药化疗显著提高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的生存期,疾病控制率及客观缓解率,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胃癌患者机体耐受性差,口服替吉奥胶囊可减低化疗药物副作用,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肝内胆管癌术后辅助性放化疗的临床疗效,以期提高对肝内胆管癌综合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在我院行术后辅助性放疗及化放疗的患者187例,其中放疗组患者102例,放化疗组患者85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临床分期、替吉奥化疗是主要预后相关因素,晚期病例姑息手术未延长中位生存期;病理Ⅲ期患者中,IMRT+替吉奥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内胆管癌的有效途径,放射治疗旨在消灭手术切缘残存的肿瘤细胞并预防肿瘤局部复发转移,两者联合对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并发症及生存期。方法治疗组38例病人采用介入法行肝动脉栓塞化疗(TAE),对照组24例采用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结果介入栓塞化疗组有效率为84·2%,介入灌注化疗组有效率为37·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介入栓塞化疗组病人6、12和24个月生存期分别为94·7%、64·5%和41·7%,而介入化疗灌注化疗组分别为58·3%、31·8%和15·0%。结论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是结肠癌肝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无论是疗效还是生存期,介入化疗并栓塞方法均优于灌注化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杨秋敏  林春丽  崔杰 《吉林医学》2014,(25):5691-5693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参一胶囊与替吉奥单药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9例老年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替吉奥联合参一胶囊组15例,单药替吉奥组14例,方案为:替吉奥胶囊30 mg/m2,2次/d,口服2周,休息1周,21d为1周期;参一胶囊20 mg,口服,2次/d,至病情进展。对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临床获益率为73.33%,对照组为6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2个月,中位生存期(OS)为9.8个月;对照组PFS为3.8个月,OS为7.2个月,两组的P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KPS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80%vs28.57%,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其中治疗组无Ⅲ~Ⅳ度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两组Ⅰ~Ⅱ度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33.33%vs42.88%,Ⅰ~Ⅱ度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46.67%vs57.14%。结论:对于老年晚期NSCLC患者,替吉奥联合参一胶囊方案疗效明显优于单药替吉奥,且不良反应轻,生活质量获益明显,有良好耐受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吉奥单药对进展期肝外胆管癌术后化疗的安全性。方法本院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进展期肝外胆管癌患者60例,先行手术,术后均行辅助化疗,对照组给予吉西他滨+奥沙利铂静脉(GP方案)化疗,观察组采用替吉奥单药口服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学、组织脏器毒性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发生血液系统功能障碍,替吉奥口服化疗骨髓抑制反应的总发生率较GP方案低。无Ⅳ度骨髓抑制,在组织脏器损伤方面,GP方案引起的肝、肾、胃肠损害发生率较高,替吉奥单药方案无明显周围神经损害,但色素沉着及皮疹发生率较高。结论对进展期肝内胆管癌术后患者,采用替吉奥口服化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多数患者可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瘤汤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消瘤汤治疗,对照组24例行TACE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肿瘤大小、血清清蛋白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4.21%,对照组有效率54.16%,两组疗效比较,P<0.05;在控制肿瘤大小方面,治疗组有效率89.47%,对照组有效率83.33%,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在保护肝功能、稳定血清清蛋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介入疗法比较,消瘤汤联合介入疗法治疗中晚期肝癌临床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对胆道并发症发生和预后的影响,以及早期肝动脉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 自2003年10月至2007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720例原位肝移植(OLT)患者中,共有32例在移植术后4~65(25±15)d彩超发现肝动脉缺血并经肝动脉造影(DSA)和(或)CT肝动脉成像证实,其中肝动脉狭窄(HAS)30例,肝动脉血栓(HAT)2例.32例中,20例接受了肝动脉介入治疗.以再次肝移植及患者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32例患者的临床转归.结果 20例(62.5%)发生胆道并发症,包括单纯胆总管狭窄2例,肝内外胆管狭窄13例,肝内胆管狭窄5例,同时合并胆漏2例、胆汁瘤4例、胆源性肝脓肿3例.20例中,8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但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后;10例为HAS未接受肝动脉介入治疗者;1例为HAT溶栓开通者;1例为HAS支架治疗失败者.2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62 d(22~517 d),死亡10例,再次肝移植6例,健在4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60.0%、34.9%和0.12例未发生胆道并发症,其中9例为HAS接受了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者,其治疗时间均在发现HAS 2周内;2例为HAS病检提示急性排斥反应者,均及时应用抗排斥药物冲击治疗;1例为HAT溶栓失败接受再次肝移植者.该12例中位随访时间952 d(14~1398 d),死亡3例,再次肝移植1例,健在8例;6、12、24个月移植肝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5.0%、66.7%和66.7%.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缺血是引起胆道并发症的重要原因,早期成功的肝动脉介入治疗有助于减少胆道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郑志勇 《河北医学》2013,19(4):546-549
目的:评价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78例结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中预组(42例)应用肝动脉开入((TACE))联合靶向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FACE)方案治疗。结采:干预组和对照组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0.9%和55.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O.5、1、2、3、5午生存率,干预纽为94.3%,68.8%,33.7%,18.4%,10.3%,对照纽为84.2%,54.6%,19.6%,8.1%,2.5%,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用肝动脉介入联合靶向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单纯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4例胰腺癌患者的介入治疗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胰腺癌介入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eld inger方法穿刺,股动脉插管行胃十二指肠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根据造影表现超选上述动脉经导管灌注药物5-Fu 500-1000mg、键折1.2-1.6g,行胰腺肿瘤供血动脉灌注化疗。对有肝脏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疗程为一个月。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疼痛缓解12例,占50%;疼痛无明显变化7例,占29%;疼痛加剧5例,占21%。所有病例两个月内肿瘤大小无明显变化。中位生存期为8.2个月。除2例肝转移患者术后出现呕吐,疼痛外其余患者术后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胰腺癌动脉灌注化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存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胃癌术后肝转移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组)32例,采用Seldinger法插管入肝转移瘤供血动脉,用奥沙利铂50 mg+超液化碘油进行化疗栓塞。随后将导管头端留置在肝总动脉,经导管序贯泵入奥沙利铂100 mg,2h,脱氧氟尿苷针3.0g,44h。泵入脱氧氟尿苷前静脉滴注亚叶酸钙300 mg;1周后口服替吉奥40mg每日2次,连用2周,休息1周为1周期。B组(TACE+常规动脉灌注化疗组)28例作为对照,化疗栓塞药物同A组,在肝总动脉用奥沙利铂100 mg+脱氧氟尿苷1.0 g行灌注化疗,每4周重复治疗1次。2组均连续4次介入治疗。治疗后按mRECIST标准行影像学检查评价有效率,随访14个月,比较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至疾病进展时间。结果 A组近期有效率81.25%优于B组57.14%(P<0.05),A组1年生存率96.88%高于B组75.00%,A组至疾病进展时间(11.51±0.48)个月长于B组的(7.87±0.58)个月,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OLFOX方案TACE并留管灌注联合替吉奥治疗胃癌术后肝转移的疗效优于TACE并常规动脉灌注化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5.
郑志勇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7-68,75
目的探讨结肠癌多发肝转移瘤行肝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结直肠癌多发肝转移患者共8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肝动脉介入组46例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全身静脉化疗组40例采用全身静脉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以及12、24、36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肝动脉介入组有效率与全身静脉化疗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肝动脉介入组12、24、36个月总生存率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身静脉化疗比较,肝动脉介入治疗对结肠癌术后肝转移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经介入治疗后肿瘤存活区的CT表现及血供情况,旨在为介入治疗后选择再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 240例HCC患者共计288个病灶,经肝动脉灌注碘化油栓塞术(LP-TACE)介入治疗后均行MS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根据双期增强扫描不同时期的强化表现,统计各血供类型所占的比例,并对比介入治疗前后肿瘤血供情况。结果 1经介入治疗后的肿瘤存活区的CT平扫表现为:肿瘤内均可见不同形状及程度的碘化油沉积,存活区均为低密度,CT值为(37.29±5.40)Hu;2肿瘤存活区肝动脉供血型119例(49.58%)、门静脉供血型9例(3.75%)、双重供血型101例(42.08%)及少血供型11例(4.58%);3介入治疗后门静脉供血型例数19例、肝动脉供血型199例、少血型22例,门静脉供血比例为8.72%(19/218);介入治疗后门静脉供血型例数115例、肝动脉供血型120例、少血型5例,门静脉供血比例为48.94%(115/235),治疗后门静脉供血比例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结论经介入治疗后HCC存活区血供类型以肝动脉供血型及肝动脉、门静脉双重供血型为主,而单纯门静脉及少血供类型较少;介入治疗后门静脉对肿瘤存活区的供血显著增加,从而为介入治疗后采取再治疗的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无水酒精消融术(PEI)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水酒精消融术(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对原发性肝癌(PH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4月间收治的PHC患者98例,分别采用TACE、PEI、TACE+PEI3种介入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3种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TACE+PEI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生存率均较另外两种方案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CE+PEI介入治疗PHC,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是临床上保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伴胆管癌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行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加胆管癌栓取出术,术后平均中位生存时间为2.5年;4例单纯行胆管切开取栓术,术后生存时间均〈6个月.结论 原发灶根治性切除术加胆管癌栓取出术是治疗肝细胞肝癌伴胆管癌栓的有效方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较单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或肝癌切除术对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2007年1月-2013年1月间新乡市传染病医院肝胆科及新乡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对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分别行单纯肝癌切除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OE)及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治疗,按接受治疗方法分为A、B、C三组,其中39例患者为单纯肝癌切除组(A组);46例患者为TAOE组(B组),每4周1次,共行2次;其余21例患者为以上两术联合组(C组),术前或术后均接受了TACE治疗,每4周1次,共行2次;结果A、B、G三组的1年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4.6%、83.2%、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年术后生存率为69.8%,71.6%和75.6%,C组虽较A、B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年术后生存率为49.2%,55.5%和69.1%,C组较A、B组相比明显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肝癌切除术联合治疗较单纯肝癌切除术或TACE可以增加肝癌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王赢 《中国医学创新》2013,(28):103-105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70例中晚期肝细胞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接受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对照组采用口服索拉非尼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治疗的总有效率8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7.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生存期(29.42±5.39)个月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6.46±3.8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快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