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水沟穴对脑梗死模型大鼠脑血管平滑肌钙样蛋白(Calponin)和钙调结合蛋白(Caldesmon)表达的影响。方法 78只雌性Wistar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6只,模型组、电针组和假手术组各24只。采用腔内线栓法阻滞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制备脑梗死模型。电针组造模后即电针水沟穴20min,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仅同样抓取固定。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后0.5、1、3、6h脑血管平滑肌Calponin和Caldesmon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3、6h脑血管平滑肌Calponin表达量下调[(0.68±0.17)比(0.89±0.12)、(0.40±0.17)比(0.89±0.08)、(0.32±0.01)比(0.97±0.06),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3、6h脑血管平滑肌Calponin表达水平上调[(0.73±0.09)比(0.40±0.17)、(0.69±0.03)比(0.32±0.01),P均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1、3、6h Caldesmon表达水平下调[(0.70±0.06)比(1.04±0.16)、(0.61±0.24)比(0.82±0.08)、(0.51±0.19)比(0.83±0.04),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1、3、6h Caldesmonn表达水平均上调[(0.80±0.10)比(0.70±0.06)、(0.73±0.06)比(0.61±0.24)、(0.60±0.06)比(0.51±0.19),P均0.05]。结论电针水沟穴可抑制脑梗死模型大鼠脑血管平滑肌收缩关键蛋白Calponin和Caldesmon表达下调。  相似文献   

2.
石焱 《浙江医学》2010,32(10):1514-1515,1517,1584
目的 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改善脑损伤的机制.方法 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治疗组.应用免疫组化实验检测各组大鼠海马BDN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海马区BDNF蛋白有基础性表达,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7±0.05.模型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18±0.06,较假手术组显著降低(P〈0.01),电针治疗组大鼠BDNF蛋白胞质平均光密度值0.25±0.05,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电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电针促进BDNF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分化情况,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干预对其的影响,探讨实验大鼠的远期行为学变化.方法: 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氧缺血组和bFGF干预组,建立HIBD模型(假手术组不予缺氧处理),分别于术后5、10、14、21 d取脑,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表达,并应用Y-迷宫法进行行为学测定.结果: 缺氧缺血组及bFGF干预组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于术后10、14 d较5 d时有所升高(P<0.05),21 d下降至5 d时的水平.与假手术组及缺氧缺血组比较,bFGF干预组于HIBD后各个时间点BrdU/MAP-2、BrdU/GFAP阳性细胞均有所增加(P<0.05).Y-迷宫测试显示bFGF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较缺氧缺血组有所提高(P<0.05).结论: 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存在分化为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的现象,bFGF能够促进HIBD后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向神经元及星形胶质细胞分化,并可以改善大鼠后期行为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新生SD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的治疗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移植组;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制备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3 d后BMSCs组左侧脑室接种1×105个BMSCs;分别于移植后第2周和第4周处死各组大鼠,取脑组织行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病理变化。结果 HE染色假手术组脑组织结构正常核仁大而圆,胞质丰富;模型组大鼠脑神经元大量坏死,出现空洞;BMSCs移植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损伤细胞较少,但是多于假手术组,无空泡,可见新生毛细血管生成。移植4周后BMSCs移植组神经元凋亡指数(0.170±0.0002)与假手术组(0.094±0.0003)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小于模型组(0.342±0.000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s移植可降低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指数,能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对新生SD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勇  柳慧金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196-201,I0002,I0003
目的研究丹参提取物(SME)对脑外伤大鼠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叉头框蛋白O1(FoxO1)-自噬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eeney法构建大鼠脑外伤模型,将7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SME低、中、高剂量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3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SM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按0.75、1.50、3.00mg/kg给予SME,抑制剂组予SME中剂量组剂量给药同时按照5mg/kg注射SIRT1抑制剂(EX-527)。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大鼠右侧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测定SIRT1和FoxO1的细胞阳性率、转录(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SIRT1和FoxO1的阳性细胞比例、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2.29±2.42)%比(4.36±1.21)%,(13.15±1.67)%比(3.31±1.50)%,(0.87±0.06)比(0.62±0.05),(0.89±0.03)比(0.69±0.04),(0.72±0.04)比(0.43±0.04),(0.76±0.08)比(0.31±0.09),P<0.05];与模型组比较,抑制剂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6.88±2.12)%比(12.29±2.42)%,(0.71±0.09)比(0.87±0.06),(0.54±0.08)比(0.72±0.04),P<0.05],SME低、中剂量两组SIRT1蛋白水平升高[(0.98±0.05)、(1.12±0.08)比(0.72±0.04),P<0.05]及SME高剂量组SIRT1、FoxO1阳性细胞比例和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9.04±1.81)%比(12.29±2.42)%,(18.09±1.34)%比(13.15±1.67)%,(1.21±0.10)比(0.87±0.06),(1.19±0.03)比(0.89±0.03),(1.15±0.13)比(0.72±0.04),(0.95±0.09)比(0.76±0.08),P<0.05];与抑制剂组比较,SME中、高剂量两组FoxO1阳性细胞比例升高[(14.63±2.22)%、(18.09±1.34)%比(9.85±1.31)%,P<0.05],SME低、中、高剂量三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SIRT1、FoxO1的mRNA和SIRT1蛋白水平都显著升高[(12.52±2.01)%、(14.82±2.11)%、(19.04±1.81)%比(6.88±2.12)%,(0.86±0.08)、(0.92±0.05)、(1.21±0.10)比(0.71±0.09),(0.89±0.06)、(0.98±0.07)、(1.19±0.03)比(0.82±0.05),(0.98±0.05)、(1.12±0.08)、(1.15±0.13)比(0.54±0.08),P<0.05];与SME低剂量组比较,SME中剂量组FoxO1 mRNA和SIRT1蛋白表达量[(0.98±0.07)比(0.89±0.06),(1.12±0.08)比(0.98±0.05),P<0.05]及SME高剂量组SIRT1阳性细胞比例、SIRT1和FoxO1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升高[(19.04±1.81)%比(12.52±2.01)%,(1.21±0.10)比(0.86±0.08),(1.19±0.03)比(0.89±0.06),(1.15±0.13)比(0.98±0.05),(0.95±0.09)比(0.79±0.07),P<0.05];与SME中剂量组比较,SME高剂量组SIRT1和FoxO1 mRNA表达显著升高[(1.21±0.10)比(0.92±0.05),(1.19±0.03)比(0.98±0.07),P<0.05]。结论SME能够明显促进脑外伤模型大鼠脑神经元SIRT1表达,增强SIRT1的去乙酰化活性,正向调节SIRT1-FoxO1-自噬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在不同CO2气腹压及不同时段下正常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S-100 mRNA(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表达的变化,并进而探讨CO2气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和气腹模型,用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中S-100、NSE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CO2气腹后,S-100 mRNA表达在A5-1组(64.215±10.404)和A10-2组(67.020±13.339),NSE分别为(8.976±2.379)和(9.183±3.365),对照组S-100、NSE mRNA分别为(59.340±11.378)和(8.500±2.940),S-100、NSE mRNA表达在CO2气腹后逐渐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S-100、NSE mRNA表达在B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B10-2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0 mmHg、2 h范围,CO2气腹对正常大鼠脑组织S-100、NSE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有显著性影响,应尽可能缩短气腹时间及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biquitin carboxyl-terminal esterase L-1,UCHL-1)在母爱剥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海马中的定位及蛋白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7日龄SD大鼠作为母爱剥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实验模型,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组、母爱剥夺(maternal deprivation,MD)组.实验第35天留取大脑海马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UCHL-1的定位表达变化,采用Western Blot (WB)观察UCHL-1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HIBD组和MD组UCHL-1的阳性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P<0.001);与HIBD组相比,MD组UCHL-1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02).WB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HIBD组和MD组UCHL-1蛋白表达含量均显著下降(P<0.001);与HIBD组相比,MD组UCHL-1蛋白表达含量显著下降(P=0.002).结论 UCHL-1在母爱剥夺脑缺氧缺血大鼠海马中表达显著下降,UCHL-1可能对母爱剥夺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海马神经细胞修复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脐血单个核细胞(HCMN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管新生的促进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HCMNCs并用Brd U标记,选取25只大鼠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造模成功20只随机分为心梗组、HCMNCs组,各10只,另取10只为假手术组。建模成功后,HCMNCs组大鼠心肌梗死周围注入HCMNCs,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同部位注入L-DMEM培养基。移植4周后,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学变化,Brd U染色检测移植细胞存活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心肌梗死边缘微血管密度(MVD)、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D31、VEGF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组和HCMNCs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水平降低(P0.05);与心梗组比较,HCMNCs组LVEDs、LVEDd水平降低,LVEF、FS水平升高(P0.05)。HE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心肌细胞结构正常,心梗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HCMNCs组心肌细胞结构基本正常。Brd U染色显示,假手术组和心梗组均未检测到Brd U标记的阳性细胞,HCMNCs组梗死区可见散在分布的Brd U阳性细胞,参与血管壁的组成。与假手术组比较,心梗组和HCMNCs组CD31、VEGF蛋白光密值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VD减少(P0.05);与心梗组比较,HCMNCs组CD31、VEGF蛋白光密值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和MVD增加(P0.05)。结论 HCMNCs能促进AMI大鼠侧支循环建立,诱导血管新生,对缺血性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不同CO2气腹压及不同时段下正常及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S-100 mRNA(S-10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表达的变化,并进而探讨CO2气腹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建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和气腹模型,用RT-PCR技术检测脑组织中S-100、NSE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1)CO2气腹后,S-100 mRNA表达在A5-1组(64.215±10.404)和A10-2组(67.020±13.339),NSE分别为(8.976±2.379)和(9.183±3.365),对照组S-100、NSE mRNA分别为(59.340±11.378)和(8.500±2.940),S-100、NSE mRNA表达在CO2气腹后逐渐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S-100、NSE mRNA表达在B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在B10-2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10 mmHg、2 h范围,CO2气腹对正常大鼠脑组织S-100、NSEmRNA表达无明显影响;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有显著性影响,应尽可能缩短气腹时间及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0.
探讨针刺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模型组和电针组, 每组又分为2周和5周两个时间段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组均采用热凝闭大鼠大脑中动脉法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2周和5周后缺血区皮层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规律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两个假手术组大鼠手术侧皮层只见到很少的NGF免疫阳性细胞;两个缺血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活性细胞的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显著增多(P<0.01),缺血5周组与缺血2周组相比缺血区皮层NGF阳性细胞的数量下降(P<0.01);电针组在2周时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的表达增高,与缺血2周组、假手术2周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电针5周组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免疫阳性细胞表达虽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同时间段的缺血组大鼠(P<0.01)。【结论】电针可以增加大鼠脑缺血区皮层NGF的分泌和表达时程,这可能是其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兰德彬  唐渊  赵渝 《西部医学》2010,22(10):1823-182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血肿引发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处理策略。方法分析3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迟发性血肿引发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分类,并对治疗方法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33例患者中双侧开颅27例,存活16例(48.5%),死亡17例(51.5%%)。术后疗效采用GOS标准,于伤后治疗6个月评定结果。术后植物生存2例(12.5%),重残2例(12.5%),中残4例(25%),轻残2例(12.5%),良好6例(37.5%)。结论迟发性血肿是重型颅脑外伤术中引起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之一,手术中处理正确,可以减少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9例脑胶质瘤患者、9例正常人、6例脑脓肿患者进行~(99m)Tc-MIBI脑SPECT显像。判断病灶有无异常摄取并根据感兴趣区(ROI)计算肿瘤/非肿瘤比值(T/NT),计算~(99m)Tc-MIBI脑显像对脑胶质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T/NT比值在胶质瘤、脑脓肿及正常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59例脑胶质瘤患者中,51例显像为阳性,诊断灵敏度86.4%、特异性66.7%、准确率82.4%。15例非胶质瘤受检者有5例阳性。脑胶质瘤组T/NT比值为2.6±1.2,明显高于正常组的1.1±0.2(t=3.6199,P<0.001)和脑脓肿组的1.5±0.5(t=2.1327,P<0.05)。结论用~(99m)Tc-MIBI脑SPECT诊断脑胶质瘤灵敏度高,可以有效地鉴别良恶性病变。99m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儿童脑死亡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特点。方法77例临床怀疑脑死亡的患者行脑血流灌注显像,最终77例患者全部于最后一次脑血流灌注显像后24h内死亡。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脑血流灌注显像的特点。结果15例(19.5%)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可见放射性分布,其中部分患者脑内可见明显放射性分布,其余患者可见少量放射性分布;62例(80.5%)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临床随访证实77例患者最终全部死亡。结论脑血流灌注显像示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是典型脑死亡的表现,脑内未见放射性分布的患者一定不能存活,但脑内有放射性分布的患者并不预示患者存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牵拉压(brain retraction pressure,BRP)的测量方法,研究脑牵拉引起脑缺血性损伤的危险性。方法 利用电阻应变计制作脑牵拉压的测量装置,对其定标。然后利用此装置,选用新西兰大耳白兔24只,分为对照组和20mmHg组、30mmHg组、40mmHg组,牵拉完毕后,测定局部脑血流量,标本HE染色显微镜观察其损伤。结果 该装置具有很高的灵敏性、稳定性和准确性。20mmH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轻微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降低,30mmHg的BRP牵拉30min引起较重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显著降低。40mmHg的BRP牵拉15min引起严重脑损伤和脑血流量的极度降低。结论 该装置可作为脑牵拉压的测量工具;牵拉时,最好将BRP控制在30mmHg以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弥漫性脑损伤 (DBI)及其合并二次脑损伤 (SBI)脑组织谷氨酸 (Glu)及环核甘酸代谢改变及意义 .方法 在 Marm arou大鼠 DBI模型的基础上 ,制成低血压及脑缺血模型 .通过氨基酸分析仪与放免法测定伤后不同时间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 .结果  DBI后 10 min Glu明显增加 [(19.0± 6 0 .9)μm ol· g- 1 ,P<0 .0 1],随后逐渐下降并于 2 4~ 72 h间达最低点 ,为 (6 .5± 1.0 )μmol· g- 1 ,72 h组出现回升趋势仍维持低水平 ;DBI后 2 4h c AMP下降至(5 .7± 1.9) nmol· g- 1 (P <0 .0 5 ) ,c GMP则升高为 (1.1±0 .3) nmol· g- 1 (P<0 .0 1) ,c AMP/ c GMP比值下降 (5 .0±1.0 ,P<0 .0 5 ) ;SBI后上述指标变化愈加明显 .结论 在DBI及合并 SBI后脑组织 Glu,c AMP,c GMP含量发生变化 ,所引起的细胞兴奋毒性和代谢应急是加重脑损害的关键因素 ;这在合并 SBI时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7.
18.
19.
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过程中激活脑区的差异。方法:使用高密度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及低分辨率电磁断层扫描术,比较1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5名正常对照者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波幅及脑激活部位的差异。结果:精神分裂症组的正确反应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正确反应和错误反应的反应时明显比正常对照组长;精神分裂症错误相关负电位潜伏期在Cz、Pz电极上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组错误相关负电位波幅比正常对照组低;精神分裂症组脑岛、颞上回、颞中回、顶下小叶等处激活明显低下。结论:脑岛等处的激活低下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错误监控功能的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创伤性脑损伤病理过程中p53诱导死亡结构域蛋白(PIDD)的表达变化。方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损伤后的大鼠皮层组织中PIDD的表达和定位变化。结果:(1)在假手术脑组织中,PIDD表达很低,脑损伤后其表达逐渐增加,在3天左右达到最高峰,之后表达下降;(2)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荧光实验表明,PIDD在损伤后的脑组织中表达明显上升,并且主要定位于神经元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