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脾切除对肝移植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Wang WL  Gao L  Liang TB  Yao MY  Lu AW  Zheng SS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18):1240-1243
目的探讨术前或术中脾切除对肝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1999年2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403例施行肝移植患者中有脾切除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成术前脾切除组(23例)和术中脾切除组(6例),分别与同期随机抽取的未合并有脾切的肝移植患者58例作对照,就其手术时间、出血、输血、感染、急性排斥、生存率及术后血小板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脾切组和术中脾切组分别与无脾切组相比手术耗时明显延长,术中、术后输血明显增加,细菌感染率也显著增高.脾切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未见显著降低.术中脾切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脾切组(P=0.0001).术后第14天各组平均血小板水平恢复正常,但是术后第30天脾切组的平均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正常.结论肝移植术前或术中脾切除,对肝移植患者均无益处,脾切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Yu YM  Yu LX  Liu YJ  Deng WF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32):2238-2240
目的探讨天然免疫分子Toll样受体4(TLR4)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肾脏移植免疫中的作用。方法对18例肾移植术后早期病例进行了研究,采用三色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肾移植术后第1、4、7天CD14阳性单核细胞中TLR4及其下游分子CD80的表达水平,同时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根据术后2周内有无排斥反应将18例病例分为排斥组(3例)和无排斥组(15例)。对TLR4和CD80在排斥组和无排斥组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无排斥组肾移植术后第1、4、7天TLR4的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1.38±16.02)%、(13.38±7.90)%和(4.28±3.74)%,术后第7天表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4天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斥组TLR4表达水平分别为(3.59±1.18)%、(21.5±20.54)%、(17.05±12.92)%,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2)排斥组(3例)术后第4天TLR4水平与术后第1天的环比(d4/d1)高于无排斥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2例)术后第7天TLR4水平与术后第4天的环比(d7/d4)高于无排斥组(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1例术后第5天因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第7天与第4天TLR4表达水平环比下降。(3)无排斥组肾移植术后第1、4、7天CD80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斥组CD80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TLR4的表达变化规律与患者免疫反应能力相一致;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组TLR4表达水平环比明显高于无排斥组。  相似文献   

3.
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20天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经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prediosone,Met)冲击及猪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HTG)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并逆转。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施行同种原位肝移植术、受体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20天发生两次急性排斥反应。经给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及猪抗人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HTG)治疗,急性排斥反应得到控制并逆转。  相似文献   

5.
吴淮  刘文刚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6):139-139
目的:研究中医健脾活血法在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疲劳综合征(PO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髋部骨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单盲随机分组进行研究,治疗组28例术后给予口服健脾活血类中药和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常规支持治疗。结果:两组术后第3天Christensen疲劳评分均有所恢复,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治疗组Christensen疲劳评分比对照组恢复更明显(P〈0.01);两组转铁蛋白水平术后第3天,转铁蛋白水平均较术前1天降低,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术后第7天,两组转铁蛋白水平均有所恢复,治疗组比对照组恢复更明显(P〈0.01),治疗组术后第7天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两组体重在术后第3天体重较术前1天降低,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第7天两组体重均有所恢复,治疗组恢复更明显(P〈0.001)。结论:中药健脾活血法能明显改善髋部骨折术后POF症状,促进转铁蛋白水平及体重等营养状况的改善,缩短POF的病程,有利于高龄术后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洁、刮治术及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伴根分叉病变牙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伴Ⅱ度或Ⅲ度根分叉病变的牙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洁、刮治术(对照组)和洁、刮治术联合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的方法(实验组)进行治疗,检查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3、7天的疼痛程度,脓肿大小,松动度和牙龈指数,采用SAS 6.12软件包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种方法治疗后第3、7天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 < 0.01);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治疗后第3天疼痛程度改善更为明显(P < 0.05),治疗后第7天,实验组脓肿大小和牙龈指数改善明显(P < 0.05)。结论:洁、刮治术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能快速有效的改善伴根分叉病变的牙周脓肿的症状和牙周炎症。  相似文献   

7.
本文动态观察了42例肾移植患者术前及术后6周内补体成分C3和C4的血清水平,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表明:(1)C3和C4术前平均浓度分别为0.76±0.21和1.21±0.05g/L,明显低于正常人的1.08±0.27和0.42±0.10g/L,P<0.001,(2)肾功能稳定组C3和C4水平在术后第3天降至最低值,此后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逐渐升高.(3)排斥组C3和C4水平术后第3天下降不明显,术后第7~28天均持续在低水平,术后第35天才开始回升,(4)C3和C4的动态变化可预示抗排斥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供体脾灌注对高度致敏患者移植肾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对16例高度致敏患者进行配对分组,实验组肾移植术中先予供体脾灌注。前瞻性观察脾灌注对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enel reactive antibody,PRA)、补体依赖细胞毒性(complement dependent cytotoxicity,CDC)试验、血清补体溶血活性(CH50)、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原Ⅰ(soluble human leucocyte antigen-Ⅰ,sHLA-Ⅰ)以及术后早期移植肾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供体脾灌注40min后,患者的PRA、CDC和CH50较灌注前显著降低,血清sHLA-Ⅰ浓度显著增加。对照组肾移植术后发生超急性排斥1例,加速性排斥反应3例,急性排斥反应3例。对照组排斥反应严重程度明显较灌注组高(u=2.54,P〈0.05);对照组排斥反应发生时间为(3.3±2.6)d(中位数3.0d),脾灌注组为(10.5±6.2)d(中位数8.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46,P〈0.01);术后近期血肌酐(serumc reatinine,Scr)值显著高于脾灌注组。结论供体脾灌注可以延缓高度致敏患者术后近期移植肾排斥反应的发生,减轻排斥反应强度,改善移植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供体脾脏特异性吸附受者毒性抗体,消耗血清补体和分泌s HLA-Ⅰ类抗原有关。  相似文献   

9.
高允海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2):131-132,134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术后完全肠外营养(TPN)患者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术后T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2例)和中药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TPN治疗,中药组在常规TPN治疗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静滴,分别观察两组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二胺氧化酶(DAO)和循环D-乳酸(D-Lac)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中药组患者术后第3天与术后1 d比较,DAO和D-Lac均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DAO和D-Lac显著升高(P〈0.05);而中药组术后第7天较术后第3天明显降低(P〈0.01),且DAO、D-L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可以明显改善腹部术后长期TPN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提高肠道屏障功能,修复肠道黏膜受损细胞,消除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PSE)的临床疗效。方法: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经脾动脉给予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KMG)与庆大霉素(16万U)混合液,术后给予抗炎及脾区疼痛、发热等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血象变化及脾脏大小改变。结果:51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血细胞及血小板均有明显升高,在10~14天逐渐恢复正常。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部分PSE术可以达到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目的.且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七厘胶囊口服;治疗组术后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抽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APTT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天PT均较术前缩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天PT进一步缩短,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有效改善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血浆D—D水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和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夹心化学发光法检测17例首次肾移植患者术前1d、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1周、2周和3个月血BNP浓度。17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前1d血BNP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肾移植术后血BNP浓度呈下降趋势(χ^2=14.25,P=0.027)。13例没有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患者血BNP浓度术后1周和3个月与肾移植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4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当天的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加强抗排斥治疗后很快下降。结论:肾移植成功后可以降低血BNP水平,但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血BNP浓度显著增高。因此,血BNP浓度可作为早期诊断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滋脾增液方治疗混合痔术后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混合痔术后脾虚气弱证排便困难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给予滋脾增液方口服,对照组患者给予乳果糖溶液口服,治疗周期为3周。于用药前及用药14、21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用药21 d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于术后当天及第3、7、14天,采用计分法评价患者的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1)用药14、21 d后,两组患者的排便情况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用药后,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6.7%,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第7天,治疗组患者的创面水肿、出血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脾切断流术后行抗凝治疗预防门脉系血栓形成的最佳时机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择期行脾切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术后第2天开始加用低分子肝素钠。B组:行祛聚治疗基础上,血小板计数〉300×10-9/L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钠行抗凝治疗。c组:仅行祛聚治疗。比较三组间血栓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率(3.39%)明显低于B组(25.93%,P〈0.05)和C组(35.71%,P〈0.05)。B组和C组间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167,P〉0.05)。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后尽早(术后第2天)行抗凝治疗预防断流术后门静脉系血栓形成效果佳,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5.
劳景茂 《广西医学》2012,34(12):1668-1669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0例患者术后存活19例,死于肝衰竭1例;术后均出现低蛋白血症、腹水,经补充人血白蛋白、利尿、保肝等治疗后缓解;并发低钠血症5例,经相应处理后好转。无黑便、呕血、感染、脾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第3天19例存活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明显高于术前(P<0.01);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施行原位肝移植(OLT)后早期危重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5例OLT患者术毕给予常规加强监护治疗,并分析出现术后内科危重并发症的诊治情况。结果:第1例发生DIC,第2例顽固性胸水腹水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致脱机困难,第3例急性左心衰,第4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第5例出现精神异常。经严密监测和及时处理,5例患者全部渡过危险期,并且全部存活良好。结论:OLT术后早期呼吸、循环、代谢、凝血功能、肝功能、排斥、精神等并发症的ICU正确处理,是OLT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肌内心电图(IMEG)监测大鼠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行性。方法穿刺法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定期描记IMEG,观察QRS波振幅的变化,分别于术后第3、5、8、10天 4个时点处死3~4只动物,切取心脏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心肌组织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判断有无急性排斥反应发生。IMEG QRS波振幅下降10%认为发生排斥反应,并与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分析IMEG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IMEG监测诊断为急性排斥反应的大鼠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治疗。结果共有22只大鼠在术后第5~7天出现QRS波振幅明显下降,下降幅度为(21±7)%。其中有21只经HE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证实发生排斥反应。采用IMEG的QRS波振幅监测心脏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敏感性为95%,特异性为78%。经治疗后,IMEG的QRS波振幅和心肌阻抗监测大多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结论IMEG是一种实时有效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方法,尤其适合抗排斥疗效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术后3个月无临床症状、肾功能正常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患者96例(男54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7.5岁(17~58岁),以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亚临床排斥组),异常组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和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随访观察两组移植肾的存活率。结果 经过3年的随访,两组病人移植肾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性。结论 早期诊断和治疗移植肾亚临床排斥反应。对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原道齐 《基层医学论坛》2012,(28):3724-3725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指标监测对于手术患者的l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30例大手术患者和30例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以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水平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3天,上述指标有所下降(P〈0.05),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5天,均恢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1天、第3天和第5天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明显改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患者处于高凝状态,应该对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及时给予抗凝等预防性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鼻饲肠内营养(EEN)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历资料完整的HICH患者72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6-10分,依据营养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入院后均于6h内行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后48h给予胃肠道营养支持(EEN)治疗,对照组术后48h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TPN)治疗。对比两组术后2周负氮平衡,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及GC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天氮平衡、肌酐身高指数(ICr)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14、28天血清白蛋白仍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第6天血糖、血浆胰岛素、皮质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CH术后采用EEN可有效减少机体瘦体组织分解,降低因TPN导致高血糖等代谢并发症,能明显减轻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维护胃肠道功能,对改善HICH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神经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