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治疗晚期恶性阻塞内疸的引流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经胆囊内、 切开肝右前叶下段胆管,然后放长臂“T”管,行胆囊空肠Roux-en-Y吻合治疗晚期肝外恶性阻塞内疸病人17例,并经病理证实,术后随访。结果 全组17例无手术死亡,无胆汁漏。近期效果良好。平均存活7.8个月,其中16例在出院前黄疸完全消退。结论 本术式操作简易而有效,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附8 585例分析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胆石病临床流行病学现状。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胆道外科学组制定的全国胆石病临床调查表,对广西地区19年期间(1981.1-1999.12)经手术治疗的8585例胆石病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流行病学登记调查,资料经计算机整理后用PEM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胆石病中肝内胆管结石的构成比有上升趋势,在农民患者中肝内胆管结石在胆石症中的构成比由1981-1985年间的23.4%上升到1991-1999年间的55.8%,而性别的构成比差别不大,肝内胆管结石发病高峰年龄为31-40岁,病死率在胆石病中最高。结论:肝内胆管结石仍然是非常多见的疾病,在农民中发病率甚至有显著上升,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60例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病人术中、术后采用改善供肝血液循环的策略。结果:术后6个月内出现胆道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5%(5/60),1例因拔T管时发生胆漏;1例经T管胆道造影导致胆道感染,胆泥形成;1例胆道吻合口渗漏。结论:肝移植术中、术后扩张血管、改善胆管微循环是预防术后早期非肝动脉栓塞性胆道缺血性损伤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胃肠、胆肠及肠肠吻合,采用粘膜外翻缝合外加浆肌层缝合256例,与同期采用Albert-Lambert缝合318例对比。结果:外翻缝合育操作简单、顺手、省时、线头残留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用原位背驮式肝移植并肾移植术治疗先天性多囊病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并肾功能不全。方法 供肝取自同血型脑死亡供体;顺利切除原病肝,行原位再次背驮式新肝植入及右髂窝肾移植。结果 再次背驮式肝移植并肾移植手术成功,供肝,供肾功能良好,术后18d死于曲霉菌性腹膜炎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背驮式技术适用于再次肝移植;肝移植术后慢性排斥反应并肾功能不全是联合肝肾移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 选择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和其相应癌旁组织,取对应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线粒体DNA后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 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线粒体DNA D-loop区中,发生突变16例(40.0%),共发现突变位点34个,其中16个位点为点突变,5个位点发生插入,13个位点发生缺失;另外新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纤维胆道镜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附65例随访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科自 1982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在肝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 (以下简称纤胆镜 )观察、冲洗、取石 6 5例 ,术后随访 10年 ,近期复发率低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6 5例中 ,男 34例 ,女 31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2 7岁 ,平均 4 6岁。均经手术证实为肝胆管结石。2 .方法 :(1)术中纤胆镜检查取石 :按常规行胆总管切开后 ,先用传统器械探查并尽量取石后 ,经胆总管切口置入OlympusLE 4U型纤胆镜 ,窥视肝内胆管后检查胆总管末端 ,遇结石逐一用取石网取出或用纤胆镜后喷管把结石从小肝管冲洗到大肝管 ,直至把镜下…  相似文献   
8.
程学远  陈希纲  徐洪来  覃怀成  张明 《广西医学》2009,31(11):1582-1584
目的研究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线粒体DNA D—loop区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选择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和其相应癌旁组织,取对应患者外周静脉血,提取线粒体DNA后进行PCR扩增和测序。结果40例肝细胞性肝癌组织线粒体DNA D-loop区中,发生突变16例(40.0%),共发现突变住点34个,其中16个位点为点突变,5个位点发生插入,13个位点发生缺失;另外新发现2个多态性位点。结论线粒体DNA D-loop区是一个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突变性的区域,在肝细胞性肝癌组织中突变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已成为影响肝移植受体和移植物存活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介于10%~40%,病死率为19%,需要再移植率为12%。我院根据肝移植术中供肝血运特点,通过术中及术后采取改善胆道血液循环的策略,使受体早期胆道并发症下降至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广西胆结石成分的19年变化(1981-1999)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广西胆石病的特点,我们在总结胆石病临床调查的同时对胆石的结构成分进行两个时期(1981-1990年,1991-1999年)的比较研究,在微观上探讨广西胆石病的特点。方法:对这两个时期以来不同部位(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的胆石进行铁、锌、钙、铜、镁、钾、钠、磷等8种微量元素以及胆固醇、磷脂、胆红素等的检测。结果:两个时期的不同部位结石均为以胆红素为主的色素性结石,所测微量元素中钙的含量始终最高。两时期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19年来广西胆结石的成分和种类基本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