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21.5kDa髓鞘碱性蛋白(MBP)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含21. 5kDa MBP基因的pSVCEP-MBP-CAT质粒转染肝癌细胞(HepG-2),设空质粒转染为对照组,用RT-PCR、Western blot杂交检测转染效果,后以H2O2处理上述细胞,通过MTT测定细胞增殖曲线,DNA琼脂糖电泳、免疫细胞化学分析、彗星电泳、TUNEL原位杂交等多种方法检测凋亡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人21.5kDa MBP基因在肝癌HepG-2细胞转染成功, MTT测定细胞增殖曲线显示阳性转染组细胞有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DNA琼脂糖电泳显示对照组有大量的DAN ladder形成,Caspase-3免疫组化证实对照组细胞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彗星电泳和TUNEL原位杂交显示对照组DNA损伤及凋亡严重而转染组较轻. 结论人21.5kDa MBP对肝癌HepG-2细胞有促进增殖和抗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对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EGFP-AFP-TK并通过纳米磁流体分别转染入AFP表达阳性的肝癌细胞HepG2及AFP表达阴性的肝癌细胞SMMC7721.转染12 h后,于荧光显微镜下动态观察;48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HepG2细胞巾HSV-TK基因的表达情况,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存活,用流式细胞分析HepG2细胞的凋亡.结果:纳米磁流体能将重组质粒PEGFP-AFP-TK转入HepG2细胞,并且其转染效率高于脂质体;RT-PCR及Western blot证明转染的HepG2细胞有HSV-TK基因的表达;MTT及流式细胞分析说明HSV-TK基因发挥杀伤细胞作用.结论:纳米磁流体能将重组质粒PEGFP-AFP-TK转染HepG2细胞并获得表达,PEG-PEI/Fe3O4纳米磁流体-TK可显著抑制HepG2细胞增殖,可望成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型生物制剂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慢病毒介导的HIF-1α基因沉默对体外模拟缺氧条件下的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设计合成1条针对HIF-1α基因的shRNA干扰序列,构建于慢病毒载体质粒GV248中,转染293T细胞包装产生慢病毒,转染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转染的细胞株。将HepG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干扰对照组(转染NC-shRNA)、干扰组(转染HIF-1α-shRNA),应用化学缺氧法(150μmol/L CoCl2)模拟肿瘤细胞缺氧微环境,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中HIF-1α蛋白表达证实基因沉默效果,CCK-8检测沉默HIF-1α基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FITC凋亡检测试剂盒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沉默HIF-1α基因对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细胞质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变化。结果:①成功构建HIF1α-shRNA慢病毒载体并转染HepG2细胞,缺氧培养细胞24h后,与正常对照组及干扰对照组相比,干扰组细胞内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证实慢病毒载体能够有效沉默HIF-1α基因。②沉默HIF-1α基因后缺氧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率下降(P<0.05),而细胞凋亡比例升高(P<0.01)。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及干扰对照组相比,沉默HIF-1α基因后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和细胞质Cyt-C表达上调(P<0.05或P<0.01),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下调(P<0.01),Bax/Bcl-2蛋白表达比例升高。结论:通过shRNA慢病毒载体途径可有效沉默缺氧HepG2肝癌细胞HIF-1α基因,HIF-1α沉默能显著抑制缺氧HepG2细胞增殖活性,促进细胞凋亡,其凋亡途径可能与激活内源性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转染的pEGFP-VP3融合基因在 人肝细胞L-02及肝癌细胞HepG-2中的定位表达及其与线粒体膜电位关系的研究。方法:构建pEGFP-VP3融合基因,利用人源正常肝细胞L-O2及肝癌细胞HepG-2,经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pEGFP-VP3融合基因的表达,DAPI染色观测该蛋白在细胞中的定位;线粒体膜电位染色观察膜电位的变化。结果:pEGFP-VP3融合基因转染24h后在可观察到定位于人肝细胞L-02及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核中的高表达,及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的改变。说明凋亡素诱导线粒体途径的凋亡,为后期进一步研究VP3的凋亡机制及其抗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pEGFP-VP3融合基因;线粒体膜电位;人肝细胞L-02;肝癌细胞HepG-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iR-106b及核心亚基基因增强子的人同源基因2(EZH2)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qRT-PCR法检测不同肝癌细胞miR-106b的表达;用miR-106b抑制物(inhibitor)及模拟物(mimic)和siEZH2转染肝癌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和WB法检测凋亡蛋白-3(Caspase-3),生物信息学分析并用荧光素酶法证实miR-106b是否靶向结合EZH2。结果与永生化的肝细胞LO2相比,miR-106b在肝癌细胞中表达量增加;miR-106b mimic促进HepG2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miR-106b inhibitor能导致Caspase-3全长表达量减少和其活性片段表达量增加;siEZH2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并且能导致Caspase-3全长表达量减少及其活性片段表达量增加。荧光素酶结果表明miR-106b并非直接靶向抑制EZH2,miR-106b促进EZH2的表达。结论抑制miR-106b和EZH2的表达都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对HepG2肝癌细胞凋亡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存活素(Survivin)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采用体积分数0.005、0.010、0.015、0.020的康莱特体外培养HepG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凋亡情况以及Caspase-3和Survivin表达的变化。结果康莱特能明显抑制HepG2肝癌细胞生长,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康莱特组中Caspase-3、Survivi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康莱特可抑制HepG2肝癌细胞增殖,并可通过提高Caspase-3蛋白表达和降低Survivin蛋白表达诱导HepG2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rbB-3结合蛋白Ebp1基因对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利用脂质体法将pEGFPC1-Ebp1融合质粒转染到人肝癌细胞HepG2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基因的表达并建立稳定表达Ebp1基因细胞系,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目的蛋白的表达,利用平板克隆集落形成观察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Ebp1融合蛋白主要表达于胞质,转染pEGFPC1-Ebp1质粒后HepG2细胞中蛋白明显呈高表达;克隆集落形成实验结果表明,pEGFPC1空载体转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相比较,Ebp1过表达细胞克隆集落形成显著增多.[结论]Ebp1过表达可增强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外源性线粒体融合素基因-2(mitofusin-2 gene,mfn2)对肝癌细胞Caspase蛋白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用脂质体2000将质粒pEGFPmfn2、空质粒pEGFP-N2分别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分别检测转染后48h HepG2细胞mfn2 mRNA的表达、蛋白表达及凋亡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Caspase 9及proCaspase 9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经脂质体2000转染后,HepG2细胞基因组中存在有目的基因特异性片段,转染后细胞中有Mfn2蛋白表达;转染pEGFPmfn2组细胞中Caspase 3、Caspase 9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proCaspase 9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mfn2基因转染可激活Caspase 3、Caspase 9,进而激活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这可能是mfn2基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TDAG5 1基因在PC12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3组,实验组用绿色荧光蛋白质粒(p EGFP - C1 )载体把外源性TDAG5 1基因转染的PC12细胞;空载体对照组用p EGFP- C1 转染的PC12细胞;对照组未转染任何试剂的PC12细胞。在转染后2 4 h、4 8h、72 h收集细胞,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表达的TDAG5 1蛋白;转染后84 h用相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的变化;Hoechst332 5 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检测凋亡执行蛋白Caspase- 3的变化。结果 TDAG5 1基因在PC12细胞中高表达;TDAG5 1基因过表达的细胞与两对照组细胞相比较,胞体变圆,轴突缺失;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可见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并可见核碎片;前Caspase- 3蛋白活化被切割;活化的17k Da Caspase- 3随TDAG5 1蛋白的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多。结论 过表达TDAG5 1基因可诱导PC1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人微小RNA‐21(microRNA‐21,miRNA‐21)真核过表达载体pmR‐21,探讨其在 HepG2.2.15细胞中对c‐myc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 PCR扩增miRNA‐21的前体基因片段(pre‐miRNA‐21),双酶切后连接到pmR‐mCherry载体上,通过双酶切和测序验证重组载体的准确性;将重组载体转染到 HepG2.2.15细胞中为实验组,另设空载体组(转染 pmR‐mCherry空质粒组),空白组(未转染组),阳性对照组(HepG2细胞),24 h后观察载体荧光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miRNA‐21的表达情况;转染72 h后,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my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载体中;实验组及空载体组转染24 h后细胞内可见强荧光,转染效率大于50%;实验组细胞 miRNA‐21表达较空载体组、空白组水平升高;转染72 h后实验组细胞c‐myc mRNA表达较空载体组、空白组升高;实验组细胞增殖快于空载体组及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miRNA‐21真核过表达载体 pmR‐21,该重组载体可稳定表达 miRNA‐21;miRNA‐21可上调 c‐myc基因的表达,c‐myc基因是miRNA‐21发挥促癌作用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探讨过表达FHIT基因对FHIT基因含量不一致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 和 Huh7的增殖、凋亡和细胞侵袭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期证实FHIT基因在肝癌细胞株的表达差异与肝癌细胞的分化有密切相关性.方法 体外成功构建pLVX-IRES-FHIT慢病毒重组载体转染FHIT基因含量不一致的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 和 Huh7,以MTT法、FCM法、Annexin V/PI双染色法、细胞周期检测技术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过表达的FHIT基因对三系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凋亡、细胞侵袭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机制及其生物学效应与时间梯度的关系.结果 体外成功构建重组慢病毒载体pLVX-IRES-FHIT转染FHIT含量不一致的肝癌细胞株HepG2、Hep3B 和 Huh7.(1)MTT法检测显示三系肝癌细胞株的pLVX-IRES-FHIT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且随时间推移细胞增殖抑制效果更为显著,在48 h达到高峰,此后到72 h进入平台期,对照组细胞增殖抑制不明显(P<0.05).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发现pLVX-IRES-FHIT组三系肝癌细胞48 h凋亡率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系肝癌细胞中对pLVX-IRES-FHIT组转染致FHIT基因过表达抑制增殖活性大小的顺序依次是HepG2>Hep3B>Huh7;(2)经过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对FHIT基因过表达对三系肝癌细胞的pLVX-IRES-FHIT组侵袭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三系肝癌细胞的侵袭性顺序依次为HepG2>Hep3B>Huh7;(3)细胞周期检测发现pLVX-IRES-FHIT组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增殖指数减低,在HepG2细胞中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epB和Huh7细胞中与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基因的过表达对三系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影响为细胞周期停滞于S期,且G0/G1期细胞增多的顺序依次是HepG2<Hep3B<Huh7.结论 FHIT基因在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肝癌细胞的恶性分化有密切正相关性,FHIT基因有可能成为原发性肝癌的基因治疗的基因靶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谢茂云  黄耀  杨莉涛  王新根 《海南医学》2016,(23):3790-3793
目的 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诱导的对甲状腺癌SW579细胞凋亡效应及抑制成瘤能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分为两组,观察组先予以PDCD4凋亡相关基因Bax的刺激14 h进行细胞的收集,然后加入tPA刺激细胞进行收集.对照组未加PDCD4凋亡相关基因Bax的刺激和tPA刺激.应用AnnexinV/PI和API等标记,Cyclins/DNA双标流式细胞仪检测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凋亡及周期特异性,运用RT-PCR的方法检查Caspase-3、Caspase-9活化情况.结果 处于静止期的外周血对PDCD4凋亡诱导不敏感,而G1期PDCD4诱导甲状腺癌SW579细胞出现了明显的细胞凋亡.PDCD4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是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发生.观察组的Caspase-3、Caspase-9 mRNA的表达值分别为(1.12±0.56)、(1.10±0.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82±0.31)、(0.7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D4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甲状腺癌SW579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存在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周期特异性,且此过程中发生了Caspase活化,参与细胞凋亡及可能抑制细胞成瘤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薏苡附子败酱散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凋亡机制。方法 应用C57BL/6荷瘤小鼠模型考察薏苡附子败酱散动物体内对肝癌生长的抑制作用,24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顺铂阳性药物组(5 mg/kg)、薏苡附子败酱散低、高剂量组(7.735、15.47 g/kg),灌胃14 d。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研究薏苡附子败酱散不同生药浓度(10、20、30、40、50 mg/mL)及不同处理时间(24、48、72 h)对Hepa1-6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蛋白水平。结果 体内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阳性药组、薏苡附子败酱散不同剂量组均可抑制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阳性药组、薏苡附子败酱散组均能够明显抑制 Hepa1-6细胞增殖,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薏苡附子败酱散可以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凋亡,可使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cleaved Caspase-3表达升高,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ax/Bcl-2比值增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薏苡附子败酱散具有抗肝癌效应,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机制与调控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ax、Bcl-2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株HepG2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40、80、120、160和200μmol·L1)胡桃醌组。采用MTT法观察胡桃醌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据IC50确定胡桃醌的有效浓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120μmol·L1胡桃醌对HepG2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结果:胡桃醌的IC50为139.8881μmol·L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胡桃醌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胡桃醌组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120μmol·L1胡桃醌组HepG2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生变化,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0μmol·L1胡桃醌组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胡桃醌能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5.
收集病变的升主动脉中膜组织标本为主动脉夹层组;收集同期在本院行尸检且无手术史、大血管病变史的升主动脉壁内组织标本18份为对照组;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有丝分裂阻滞缺陷蛋白(MA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外建立MAD1基因高表达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模型,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组患者主动脉夹层中MAD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转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细胞增殖水平均逐渐增加,转染48 h、72 h后MAD1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情况低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1)。转染48 h后,MAD1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1)。MAD1过表达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Caspase-8、Caspase-9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及空载体转染组(P<0.05)。实验结果表明,MAD1过表达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激活细胞外凋亡途径和细胞内凋亡途径来促进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VSMC细胞凋亡,参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胡桃醌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株HepG2分为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40、80、120、160和200 μmol/L)胡桃醌组。采用MTT法观察胡桃醌对HepG2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计算出半数抑制浓度(IC50),依据IC50确定胡桃醌的有效浓度;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化学法检测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120 μmol/L胡桃醌对HepG2细胞凋亡周期的影响。结果:胡桃醌的IC50为139.888 1 μmol/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剂量胡桃醌组HepG2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或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形态学观察,胡桃醌组细胞体积缩小,连接消失。120 μmol/L胡桃醌组HepG2细胞的生长周期发生变化,出现明显的G2/M期阻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0 μmol/L胡桃醌组HepG2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胡桃醌能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Caspase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萱草花总黄酮(HCBF)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低(900 mg·kg-1)、中(1800 mg·kg-1)和高(2700 mg·kg-1)剂量HCBF组。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epG2细胞形态表现,AnnexinⅤ-PI双染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中凋亡蛋白Bax、bcl-2和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生长抑制率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CBF组HepG2细胞体积缩小,形状不规则,细胞核呈浓缩和破碎状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中和高剂量HCBF组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 < 0.05或P < 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 < 0.05或P < 0.01),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高剂量HCBF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 0.05)。结论:HCBF含药血清可以诱导HepG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经有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RNA干扰技术对人肝癌HepG2细胞mTOR的表达及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mTOR siRNA,并转染HepG2细胞,同时设无义对照组(转染无义siRNA)、空白对照组(转染空脂质体)及正常对照组(不转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epG2细胞的mTOR蛋白表达;应用MTT法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CAT2(LncRNA CCAT2)在肝癌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60例肝癌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其组织中CCAT2的表达,同时培养正常肝细胞L02和人源性肝癌细胞系HepG、H2P、SMMC和HLE细胞,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2的表达,采用siRNA干扰细胞CCAT2表达后,在24、48、72、96 h用CCK-8检测SMMC和HLE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CAT2对SMMC和HLE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53、Bcl-2、Caspase-8蛋白的表达.结果 在肝癌组织和肝癌细胞中,CCAT2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CCAT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和生存率均较低(P均<0.05).肝癌细胞中低表达的CCAT2能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P均<0.05).肝癌细胞中低表达的CCAT2也能使肝癌细胞周期停留在Go/G1期并促进细胞凋亡(P均<0.05).采用siRNA干扰细胞CCAT2表达后,肝癌细胞中P5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Bcl-2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CCAT2在肝癌组织和细胞系中高表达,siRNA干扰CCAT2表达后能够抑制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促进肝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升高P53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和降低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B 淋巴细胞瘤-2(Bcl -2)基因沉默增强胃腺癌SGC-7901 细胞对5- 氟尿嘧啶(5-FU)敏感性的价值。方法 设立人胃腺癌SGC-7901 细胞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人胃腺癌SGC-7901 细胞中Bcl-2 mRNA 的表达。研究组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化学合成的Bcl-2 siRNA 序列至人胃腺癌SGC-7901 细胞,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转染前后两组Bcl-2 mRNA 的表达水平。两组均添加不同浓度5-FU,采用Annexin V 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检测48 h 后两组不同浓度5-FU 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结果 两组转染前Bcl-2 mRNA 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转染前比较,研究组转染后的Bcl-2 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转染后的Bcl-2mRNA 相对表达量降低(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培养48 h 的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较高(P <0.05)。结论 Bcl -2 基因沉默可增强胃腺癌SGC-7901 细胞对5-FU 的敏感性,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癌细胞的凋亡。Bcl -2 基因沉默可能是改善胃腺癌5-FU 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