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透明帽在胃镜下处理食管入口细小异物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食管入口处细小异物患者,用两种方法对异物进行取出处理:一组胃镜头端安装一个透明帽(简称透明帽组),对食管异物进行取出处理,共4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40例),直接胃镜下对食管异物进行取出处理,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异物取出成功率。结果透明帽组异物取出操作时间(13.5±7.5)m in,明显短于对照组(19.4±7.9)m in,透明帽组异物取出成功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结论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处理食管入口细小异物,可明显缩短操作时间,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异物取出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毕Ⅱ式胃切除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进镜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261例毕Ⅱ式胃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进镜失败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所获得的潜在因素对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纳入的261例患者共行345例次ERCP操作,进镜成功率为82.3%(284/345),插管成功率为89.1%(253/284)。ERCP技术性操作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镜未能到达十二指肠盲端及找到壶腹乳头(66.3%,61/92)和选择性胆胰管插管失败(33.7%,31/92)。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2%(49/345),其中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为3.2%(11/3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ERCP操作(OR=7.717,95%CI:2.581~23.068,P<0.001)、合并Braun吻合(OR=8.737,95%CI:2.479~30.797,P=0.001)和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OR=2.774,95%CI:1.283~5.997,P=0.009)是进镜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危险因素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的B值进行赋分,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为1分,首次ERCP操作为2分,合并Braun吻合为2分,所绘制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当临界值为2.5分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0%和70.8%。结论首次ERCP操作、合并Braun吻合和无透明帽辅助前视镜是影响毕Ⅱ式胃切除术后ERCP进镜失败的危险因素。对操作失败高危患者早期识别干预有助于提高进镜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对提高Barrett食管(BE)检出率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168例胃镜检查疑诊为BE的患者,非选择性地分成两组:一组胃镜头端安装一个改良透明帽简称透明帽组,对疑似BE病变处进行活检,共6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108例,胃镜下直接对可疑病变进行活检,每例病变活检二块,检出柱状上皮即可诊断为BE。然后再比较两组的检出率。结果透明帽组BE检出率83.3%(50/60),对照组BE检出率69.4%(75/1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下采用透明帽可使贲门部病变暴露清楚,易于定位活检,有助BE的检出,具有独特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电子胃镜加用透明帽在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食管异物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异物取出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电子胃镜,试验组采用在透明帽辅助下应用电子胃镜,观察两组患者异物取出时耐受性、取出所需时间、术野清晰度、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耐受率为98. 41%,对照组患者耐受率为87. 30%(P 0. 05)。试验组上段与中段及下段食管异物患者异物取出所需时间分别为16. 25±2. 05min,18. 65±2. 14min,22. 26±2. 05min,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 0. 05)。试验组患者异物取出成功率为100. 0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5. 2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63例患者异物取出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 17%,显著小于对照组的12. 7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行食管异物取出术中,在不同型号透明帽辅助下应用电子胃镜,有助于提升手术操作成功率,同时降低基于操作而引发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操作难度的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ERCP术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科行ERCP术1047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ERCP操作难度分级将其分为4个不同等级并比较不同操作难度ERCP的插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明帽结合胃镜取物术治疗消化道异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消化道异物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透明帽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给予胃镜取物术治疗,透明帽组在此基础上辅加透明帽。结果透明帽组和常规组胃镜入消化道时(T1)、取异物时(T2)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明显高于术前(T0),透明帽组T1、T2时刻的HR、MAP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明帽组视野优良率、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透明帽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帽结合胃镜取物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消化道异物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和提高视野优良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更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用镜端透明塑料帽吸引法对42例行消化道粘膜切除术,全部病人进行了内镜随访,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一、病例选择:42例均为胃肠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大肠的扁平隆起型病灶,应用常规圈套电切困难者。大部分病人术前行超声内镜检查确定病变位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 二、器械准备:除了电子胃镜或肠镜,内镜注射针,高频电发生器外,还需准备前端有内槽的透明塑料帽和可圈盘在透明帽前端的圈套器(Olympus 4Q型)。透明塑料帽分直式或前斜式、胃镜专用或肠镜专用等型号,根据切除部…  相似文献   

8.
透明帽在胃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取出的方法、技巧及经验。方法对118例食管异物,采用电子胃镜进行直视下直接取出或加用透明帽两者结合处理异物。结果88例直接成功取出异物,28例在透明帽下取出,2例失败。结论内镜治疗食管异物安全、快捷、经济、成功率高,透明帽在锐利异物的取出中成功率更高、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镜下单用圈套器与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联合使用圈套器两种方式将胶囊内镜经幽门送入小肠的操作技巧以及对胶囊内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回顾66例胃镜下送胶囊内镜通过幽门的操作资料,分为单用圈套器组(27例)与安置透明帽后使用圈套器组(39例),比较2组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中胶囊内镜从圈套器掉落的次数、全小肠检查完成率(CRE)、小肠通过时间(SBTT)的差异。[结果]单用圈套器组、透明帽联合圈套器组,平均操作时间分别为(29.67±8.92)min、(13.88±6.01)min,2组比较t=5.708,P0.05;胶囊内镜掉落次数分别为(5.42±1.83)次、(2.35±1.27)次,2组比较t=5.328,P0.05;CRE分别为77.8%、82.1%,2组比较χ~2=0.184,P0.05;SBTT分别为(232.00±79.08)min、(289.12±45.84)min,2组比较t=2.347,P0.05。[结论]胃镜前端安置透明帽后使用圈套器较单用圈套器能更快、更稳定地摄取胶囊内镜将其送入小肠,能争取更多的小肠检查时间,但不能提高全小肠检查完成率。  相似文献   

10.
常规的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一般需要标准的十二指肠镜和附件完成.对于胃肠道改道手术后的患者,用前视内镜完成ERCP操作是一种替代的操作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使用胃镜和双气囊小肠镜[1].胃肠道未改道而由于腹腔手术引起腹腔广泛粘连导致十二指肠镜进镜困难的患者行ERCP常常存在很大困难,在这部分患者用胃镜替代十二指肠镜完成ERCP术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ERCP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胰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其基础上介入治疗是胆胰疾病微创治疗的发展趋势。胰腺炎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占ERCP术后并发症的50%左右。本文回顾性分析1989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行诊断和(或)治疗性ERCP的60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就诊断及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相关技术层面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镜全程直视引导食管沙氏扩张探条扩张治疗高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0例高位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例随机分为2组各25例,一组为对照组,行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另一组为观察组,行全程胃镜下引导的食管扩张术,并对上述两组病例在操作成功率、扩张后食管腔直径增大值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扩张成功率为84.00%,观察组扩张成功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显示在24例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可使食管直径增大(6.7±1.3)mm,而21例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可使食管直径增大(4.1±1.1)mm,两组食管腔直径增大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位食管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扩张治疗中,全程胃镜下引导的食管扩张术可以直视扩张部位进行操作,方法较传统的非全程胃镜引导下的食管扩张术的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3.
正确地识别壶腹部乳头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3例通过前置透明帽直视镜在困难憩室乳头插管中的使用,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正确地识别壶腹部乳头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3例通过前置透明帽直视镜在困难憩室乳头插管中的使用,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正确地识别壶腹部乳头是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成功的先决条件。本文介绍了3例通过前置透明帽直视镜在困难憩室乳头插管中的使用,为该类病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ERCP是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方法,但能否顺利实施首先取决于选择性胆管插管是否成功。研究显示,有5%-10%的病例在ERCP术中发生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部分单位采用EUS引导下胆管穿刺联合ERCP或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PTCD)联合ERCP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但这两种方法均需要进行明显的胆管扩张,并且操作难度较高忙。  相似文献   

15.
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初步评价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不同方法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采用8只雌性猪模型平均分为4组。单镜手术均为经阴道途径的双管道内镜,双镜联合时再经胃插入一条普通内镜协助。分为单条内镜法、经阴道和经胃双镜联合法、腹腔镜抓钳辅助单条内镜法、单条带透明帽的内镜法4种不同方法进行胆囊切除术。先用针刀在管壁穿透切开,ERCP拉式切开刀扩大切口,再用扩张球囊扩大通道,将胃镜送入腹腔,内镜在腹腔内寻找胆囊并进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管壁切口用止血夹闭合。于术后1周处死解剖动物,观察腹腔内粘连,胆囊床,邻近脏器损伤及管壁切口闭合情况。结果使用单条内镜无法完成胆囊切除术;双镜联合及腹腔镜抓钳辅助有利于胆囊管及血管的分离,均只有1例成功,1例未能最终完成胆囊切除术;2例带透明帽的单条内镜法都成功完成了胆囊切除术。腹腔镜抓钳辅助出现1例出血,双镜联合出现1例胆囊破裂。结论经自然腔道内镜胆囊切除术是可行的,带透明帽的双管道内镜法是较理想的操作方法,专用新器械的开发是手术操作顺利进行和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冀明 《临床内科杂志》2013,30(9):584-585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应用于临床30余年,已成为胆胰疾病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手段。ERCP是1项具有一定风险的侵人性操作,与ERCP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并不罕见,成为ERCP普及推广的瓶颈。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ERCP术后胰腺炎(PEP)、胆管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穿孔等。  相似文献   

17.
食管异物为常见急症,若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并发症[1].食管上段异物在食管异物中较为多见,常规内镜下行异物取出时常因操作视野暴露欠佳,较为困难.2010年至2011年我院在胃镜下采用透明帽辅助的方法对食管上段异物进行取出处理,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毕Ⅱ式胃大部切术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RCP诊治的67例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胃大部切除术时是否加做布朗吻合分为布朗吻合组和非布朗吻合组。根据使用内镜不同,将患者分为十二指肠镜组、常规前视镜组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组。分析ERCP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接受了82例次ERCP诊治。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ERCP的插镜成功率、诊断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ERCP成功率分别为90.2%(74/82)、87.8%(65/74)、100.0%(65/65)和79.3%(65/82)。非布朗吻合和布朗吻合患者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79.7%(47/59)和78.3%(18/23)。十二指肠镜组、常规前视镜组和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组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93.8%(15/16)、76.2%(48/63)和2/3。常规前视镜使用和不使用透明帽辅助的ERCP成功率分别为80.8%(42/52)和54.5%(6/11)。患者均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ERCP是有效和安全的。小肠镜可以作为十二指肠镜和常规前视镜操作失败后的一种候选方法。当使用常规前视镜操作时,用透明帽辅助可提高ERCP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长海医院2001年与2007年ERCP成功率和并发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年ERCP适应证、难度分级、术后并发症及严重程度的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总结了上海长海医院2001年和2007年2374例ERCP临床资料(2001年966例,2007年1408例)。比较了两组患者基本信息、ERCP适应证、操作难度、成功率、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结果相隔5年的2个自然年中,2007年比2001年因胆道结石行ERCP的患者明显下降(49.3%比59.0%,P=0.000),而胰腺疾病特别是慢性胰腺炎的比例显著上升(18.5%比6.6%,P=0.000),复发性胰腺炎比例上升(1.6%比0.2%,P=0.001),2007年出现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行ERCP的患者。2007年手术操作难度明显高于2001年(P=0.000),难度为5级的操作显著增加(33.3%比7.3%,P=0.000),诊断性ERCP(难度1级+难度3级)的比例明显下降(5.9%+3.1%比30.5%+2.8%,P=0.000)。2001和2007年ERCP成功率相似(P=0.084)。2007年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2001年(7.88%比3.73%,P=0.000),但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820)。结论2007年诊断性ERCP的例数明显下降;ERCP操作适应证发生了变化,其中胆道疾病减少,胰腺疾病增多;操作更加复杂,成功率并无下降。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升可能是因为治疗性ERCP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选择性插管对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2009年至2011年因胆系疾病行ERCP检查和治疗的21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常规插管造影组(常规组)100例和导丝超选组(导丝组)112例,监测两组血清淀粉酶波动情况,统计两组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回顾性分析选择性插管和PEP发生率的关系。结果两组插管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组超作时间较导丝组长,常规组PEP发生率为13%,明显高于导丝组的5.36%(P〈0.05),常规组有4例出现重症PEP,导丝组有3例重症PEP。结论 ERCP操作中应用导丝进行目标胆管选择性插管不能明显提高插管成功率,但能有效降低PEP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