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丹参素经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促凋亡基因(Bax)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大鼠脑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乌司他丁组(20 mg·kg-1)、丹参素低、高剂量组(40,80 mg·kg-1),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脓毒症模型。乌司他丁组、丹参素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假手术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持续给药7 d。实验结束后,评估大鼠神经功能,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结构,测定大鼠海马组织PI3K、Akt、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PI3K、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逃避潜伏期、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和丹参素低、高剂量组BBB评分、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PI3K、Akt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逃避潜伏期、Bax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乌司他丁组比较,丹参素低剂量组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其作用相似(P>0.05)。结论:丹参素可减轻脓毒症大鼠脑损伤,其机制与丹参素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探究冬凌草甲素对脑小血管病(CSVD)大鼠认知功能及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C/EBP同源蛋白(CHOP)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注入同种系微栓子建立CSVD模型,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10 mg·kg-1)、冬凌草甲素低(5 mg·kg-1)、中(10 mg·kg-1)、高(15 mg·kg-1)剂量组,每组1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均建模。按分组治疗28 d后,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试剂盒测定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大鼠大脑海马组织的病理学特征,逆转录-合酶链反应法(RT-PCR)测定海马组织中PERK、转录因子4(ATF4)、CHOP m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PERK、PERK、ATF4、CHOP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跨越原平台次数减少、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SOD含量显著降低、MDA含量增加(P<0.05),海马组织产生损伤,海马组织中PERK、ATF4、CHOP mRNA及p-PERK/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组相比,冬凌草甲素各剂量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跨越原平台次数增加、在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SOD含量显著增加、MDA含量降低(P<0.05),海马组织病变减轻,海马组织中PERK、ATF4、CHOP mRNA及p-PERK/PERK、ATF4、CHOP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冬凌草甲素高剂量组与尼莫地平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凌草甲素可提高CSVD大鼠的认知功能,缓解大鼠CSVD症状,可能与其调控PERK/CHOP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基于IκB激酶2/核因子κB(IKK2/NF-κB)信号通路探讨虫草素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20只SD大鼠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盐酸纳美芬,20.0 mg·kg-1)、虫草素低、中、高剂量组(20.0,40.0,80.0 mg·kg-1),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盐酸纳美芬组及虫草素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1次/d,持续1周,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与等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认知功能,制作海马病理切片,测定海马组织IKK2、NF-κB mRNA及蛋白水平,测定白细胞介素 4(IL 4)、白细胞介素 6(IL 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IKK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 4、IL 6、TNF α水平显著升高(P<0.05),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显著降低(P<0.05);正常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完整,结构正常,染色清晰,核呈卵圆形位于中央;模型组海马区可见大量坏死神经元,且细胞脱失现象明显,细胞核固缩;虫草素低、中剂量组坏死神经元细胞减少,但神经元疏松紊乱,细胞核固缩,脱失现象明显;盐酸纳美芬组、虫草素高剂量组海马区见少量坏死神经元细胞,且神经元细胞结构较为完整,神经元细胞核呈卵圆形位于中央,分布均匀。与模型组比较,盐酸纳美芬组、虫草素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IKK2、NF-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IL 4、IL 6、TNF 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经过原平台位置的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显著升高(P<0.05),且虫草素各剂量组呈明显的剂量 效应关系(P<0.05)。虫草素低、中剂量各检测指标与盐酸纳美芬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虫草素能减轻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虫草素可通过抑制IKK2、NF-κB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炎性因子IL 4、IL 6、TNF α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苷肌肽是否有益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及可能的机理。方法横断穹窿海马伞制作痴呆模型,术后皮下注射脑苷肌肽0.4mL/(kg·d)连用15 d。水迷宫试验检测大鼠空间探索和记忆能力。检测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海马胆碱能神经纤维。结果痴呆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海马胆碱能神经纤维明显减少;治疗组与痴呆组相比,平均逃避潜伏期和原平台象限的游泳距离占总游泳距离的百分比均显著上升,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和海马胆碱能神经纤维显著增加。结论脑苷肌肽明显改善横断穹窿海马伞所致痴呆模型空间探索和记忆能力,其作用通过减少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丢失和增加海马胆碱能纤维而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糖尿病(DM)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和D-丝氨酸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大鼠DM模型。注射STZ第3天建模成功后,大鼠sc给予胰岛素2 U·kg-1,每天1次,持续82 d。定期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及空腹血糖。第81天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实验结束后取海马组织,观察形态变化,并测定谷氨酸和D-丝氨酸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减轻(P<0.01),血糖明显升高(P<0.01),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显著减少(P<0.01),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及D-丝氨酸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胰岛素治疗组体质量增加,血糖含量恢复到正常水平。与DM模型组相比,胰岛素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1),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和D-丝氨酸的含量也分别由DM模型组的(1.550±0.054)和(0.084±0.05)mg·g-1下降为胰岛素治疗组的(1.137±0.023)和(0.068±0.004)mg·g-1。结论胰岛素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降低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和D-丝氨酸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山茱萸多糖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组、模型(生理盐水)组和山茱萸多糖(0.28 g/kg)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复制VD模型,并同时ig相应药物,每天1次。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平台滞留时间、平均游泳路程,测定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凋亡相关基因Bcl-2 m 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表现为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减少、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滞留时间缩短、平均游泳路程变长(P<0.05),海马组织中BDNF、Bcl-2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与模型组比较,山茱萸多糖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表现为跨越原平台位置次数增加、水迷宫平均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滞留时间延长、平均游泳路程变短(P<0.05),海马组织中BDNF、Bcl-2 m RNA及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山茱萸多糖能够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组织中BDNF、Bcl-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急性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家族成员3(Smad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丁苯酞组(20.0 mg·kg-1)、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40.0,80.0 mg·kg-1),每组2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建模成功后,丁苯酞组、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每天1次,持续给予7 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测定大鼠神经功能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同时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大鼠脑TGF-β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TGF-β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丁苯酞组、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TGF-β1、Smad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经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显著升高(P<0.05),金合欢素各组呈剂量依赖性(P<0.05);金合欢素低剂量组与丁苯酞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脑组织见大量坏死神经元,且神经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隙增宽,呈缺血样病理改变,空泡样变性坏死数量较多;丁苯酞组和金合欢素高剂量组脑组织结构病理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金合欢素对急性脑梗死大鼠表现出较强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金合欢素通过抑制TGF-β1、Smad3 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阿尔采末病(AD)模型大鼠海马、大脑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为ECH改善学习记忆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ECH低、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以及假手术组。采用腹腔内注射D-半乳糖,并在右侧海马内注射Aβ25-35复制AD模型。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应用脑双位点双通道同步微透析采样技术,联合运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海马和皮质细胞外液中NA、DA、5-HT的含量。结果水迷宫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ECH低、中、高剂量组均使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ECH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明显延长(P<0.05)。同时,模型组较假手术组大脑皮质、海马中的NA、DA、5-HT明显降低(P<0.05);ECH组较模型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结论 ECH可以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力,并且明显升高海马、皮质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具有一定的抗AD作用。并且ECH中、高剂量组、阳性药石杉碱甲组在提高学习记忆能力方面作用优于ECH低剂量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海马区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38只,18个月龄,体质量400~4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n=46)。对照组(C组):仅戊巴比妥钠麻醉,不进行手术;手术组(O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时间30 min;七氟醚预处理组(Sev组):吸入2.4%七氟醚30 min,然后吸入空气30 min后处理同O组。于术前30 min及术后第1、3、5、7天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原平台次数;于术前30 min及术后第1、7天时,取海马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IL-1β及IL-6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胞质钙离子浓度([Ca2+]i),并于术毕即刻,采集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及记录体温。结果与C组比较,O组术后各时点和Sev组术后第1、3、5天时逃避潜伏期延长、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缩短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O组术后第1、7天和Sev组术后第1天时海马TNF-α、IL-1β及IL-6含量升高,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胞质钙离子浓度([Ca2+]i)升高(P<0.05);与O组比较,Sev组术后各时点逃避潜伏期缩短、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延长和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多,海马TNF-α、IL-1β及IL-6含量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率、胞质钙离子浓度([Ca2+]i)降低(P<0.05)。结论 2.4%七氟醚预处理可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与降低海马区TNF-α、IL-1β及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醚对老龄大鼠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18月龄,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3%七氟醚组(S1组)、1.5%七氟醚组(S2组)、3%异氟醚组(I组),每组15只。于麻醉结束后1、3、7 d(T1~T3)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并测定海马CA3区突触结构各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I组T1~T3、S1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I组、S1组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增宽,PSD厚度变薄,突触活性区长度缩短,突触界面曲率减小(P<0.05);与I组、S1组比较,S2组T1~T2时逃避潜伏期缩短,T1~T3海马CA3区突触间隙变窄,PSD厚度增厚,突触活性区长度延长,突触界面曲率增大(P<0.05);与I组比较,S1组、S2组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增加(P<0.05);与S1组比较,I组T3时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原平台象限次数减少(P<0.05);与T1比较,I组、S1组、S2组T2~T3时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结论低浓度七氟醚对老龄大鼠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浓度七氟醚、异氟醚均可导致老龄大鼠认知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CA3区突触结构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CC类趋化因子配体2(CCL2)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CCL2(0. 5、5、50 ng)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进行双侧海马注射。注射后的d 3~8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d 10分离各组大鼠海马,q PCR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8、caspase-3以及磷酸激活谷氨酰胺酶(PAG)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 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含量,以及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活力。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CCL2处理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均明显增长,原平台穿越次数和原平台象限路程百分比均明显减少;各CCL2处理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spase-8、caspase-3、PAG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各CCL2处理组大鼠海马组织内TNF-ɑ、ACh E的表达量增加,GS活力下降。结论 CCL2能损伤大鼠的学习记忆力,其机制与参与炎症反应、神经兴奋毒性、导致ACh含量下降以及介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白藜芦醇减轻慢性神经炎症所致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白藜芦醇对慢性炎症所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减退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ip给予脂多糖20 mg·kg-1,每周1次,连续4周制备大鼠慢性神经炎症模型,同时ig给予白藜芦醇10,20,40 mg·kg-1·d-1,阳性组ig给予布洛芬40 mg·kg-1,连续26 d。给药d22行Morris水迷宫测定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连续5 d。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大鼠海马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环氧合酶-2(COX-2)mRNA的表达。结果:连续4周注射脂多糖(LPS)后,大鼠在定向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增加,空间探索实验中的校正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且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NOS2及COX-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增加;白藜芦醇和布洛芬组大鼠定向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中的校正逃避潜伏期延长,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NOS2及COX-2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可减轻慢性神经炎症诱导的大鼠记忆能力减退,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海马组织中TNF-α,IL-1β,NO...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的作用,并初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蛇床子素组。阳性药组、蛇床子素组分别每日1次灌胃布洛芬、蛇床子素40 mg.kg-1,连续12 d,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3 d后侧脑室注射脂多糖诱导大鼠的神经炎症模型,制模后d 5开始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连续5 d。Morris水迷宫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real time RT-PCR法测定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Nos2)及环氧合酶-2(Cox-2)的mRNA表达。结果侧脑室注射脂多糖后,大鼠在定向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5),空间探索实验中的校正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海马神经元明显受损,且海马Tnf-α、Il-1β、Nos2及Cox-2的mRNA表达增加(P<0.05);然而,蛇床子素及布洛芬明显缩短了大鼠的定向航行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P<0.05),延长了空间探索实验中的校正逃避潜伏期(P<0.05),减轻了海马神经元损伤,且降低海马Tnf-α、Il-1β、Nos2及Cox-2的mRNA表达。结论蛇床子素可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学习记忆减退及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天麻素对海马内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注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双侧海马内注射Aβ1-40建立AD大鼠模型,并设注射生理盐水的假手术组(n=7)和不作处理的正常组(n=10);AD模型大鼠分设天麻素组、石杉碱甲组和模型组(各n=8),分别给予药物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q.d.)后,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或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Morris水迷宫的定位航行试验中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且空间探索试验中在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天麻素对海马内Aβ1-40注射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损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对神经源性疼痛大鼠脊髓NMDAR1、MOR mRNA表达的影响,进而探讨布托啡诺治疗神经源性疼痛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50±20)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B组)、生理盐水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T组)。B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C组和T组进行鞘内置管并建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CCI),C组鞘内每天给予10μl生理盐水,T组鞘内每天输注布托啡诺12μg/10μl(生理盐水稀释)。持续7d后,断头处死大鼠,取出脊髓标本,RT—PCR测定NMDAR1和MOR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MDAR1 mRNA表达,C组与B组相比,NMDAR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T组与C组比较表达水平降低.P〈0.05。MOR mRNA表达,B组、C组、T组各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鞘内注射布托啡诺可降低CCI模型引起的大鼠脊髓NMDAR1 mRNA表达水平上调,对MOR mRNA表达水平无影响;CCI模型后12d内MOR mRNA的表达水平恢复萨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甲醛和乙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对小鼠神经行为的影响,分析其联合作用的类型。方法采用4×4析因设计,利用Morris水迷宫,研究甲醛(0、0.2、2.0、20.0mg/kg)、乙苯(0、50、250、500mg/kg),以及二者联合染毒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各组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呈下降趋势(P<0.05);逃避潜伏期随染毒剂量的增大而延长;染毒组的逃避潜伏期均长于阴性对照组(P<0.05),联合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长于其他各组(P<0.05)。甲醛和乙苯单独及联合染毒均可导致小鼠第一次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时间延长(P<0.05),目标象限(Ⅳ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5),以及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下降(P<0.05);以上变化以联合高剂量染毒组小鼠最为突出。联合染毒对小鼠第一次跨越原平台位置的时间和原平台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百分比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甲醛和乙苯均可危害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联合染毒组的危害程度大于单独染毒组,二者的联合效应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知母总皂苷(SAaB)对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ig给予18个月龄SD大鼠SAaB 100和200 mg.kg-1,每天1次,连续9周,第8周开始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及各象限游泳时间。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海马突触素蛋白(SYP)分布。Western印迹法检测CA3区SYP、突触后致密蛋白95(PSD95)、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分布。结果与青年大鼠对照组比较,老年对照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显著缩短(P<0.05),海马SYP,PSD95,p-Akt和p-mTOR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老年对照组相比,给予SAaB后,青年大鼠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增加(P<0.05);海马SYP,PSD95,p-Akt和p-mTOR表达显著增加(P<0.01)。结论 SAaB能显著改善老年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上调SYP和PSD95表达及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源性H2S对缺氧性脑损伤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连续4 d sc给予NaNO2 120 mg.kg-1.d-1制备缺氧模型;氢硫化钠(NaHS)治疗组在制备模型的同时ip给予NaHS 1 mg.kg-1.d-1。每天给药前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逃避潜伏期、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比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观察海马组织切片CA1区神经元形态学改变。结果水迷宫实验第3天和第4天,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26.0±7.3)s和(23.3±8.7)s,明显长于正常对照组的(16.1±9.6)s(P<0.05)和(11.1±6.2)s(P<0.01)。第5天,模型组小鼠穿越平台次数为4.1±1.9,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20±8)s,与正常对照组穿越平台次数(7.2±1.6)次和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28±8)s比较明显减少(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SOD活性降低12.6%(P<0.01),MDA含量升高43.9%(P<0.01)。在模型组小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出现明显的核固缩、胞浆深染和排列紊乱等变性改变。与模型组比较,NaHS组小鼠在水迷宫实验的第3天和第4天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分别为(17.9±7.0)s和(15.8±8.5)s;在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和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1),分别为(30±9)s和(6.7±2.5)次;SOD活性升高了8.9%(P<0.05),MDA含量显著下降了29.6%(P<0.01);海马CA1区神经元变性改变较模型组得到显著缓解。结论 NaHS减轻了脑缺氧损伤诱发的小鼠学习记忆的损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H2S衰减海马区神经元损伤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龄草总皂苷(total saponins from 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TST)对D-半乳糖(D-gal)诱导的衰老大鼠认知功能及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D-gal,皮下注射)、干预组(TST,灌胃给予低、中、高3个剂量),每组10只,连续给药6周。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认知功能;HE、Nissl染色观察海马及皮质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ink1、Parkin的定位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LC3-Ⅱ、p62、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gal模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大鼠海马组织内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海马组织Pink1、Parkin阳性细胞表达减少;Pink1、Parkin、LC3-Ⅱ、Beclin1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62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D-gal模型组相比,TST各剂量组逃避潜伏期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停留在平台所在象限时间增加(P<0.05);海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ip给予硝普钠2.5mg·kg-1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10min,重复2次,制备VD大鼠模型。VD模型制备后24h,治疗组大鼠于每天上午9:00ig给予缬沙坦8mg·kg-1,川芎嗪25mg·kg-1或缬沙坦+川芎嗪(8+25mg·kg-1),每天1次,连续15d,同时设假手术和模型组。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束后第2天取海马,逆转录PCR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末次给药后连续5d进行大鼠定位航行训练,训练的第3,4和第5天,模型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3±19,22±10和(16±7)s,与假手术组32±15,16±8和(10±6)s比较明显延长(P<0.05);第6天,模型组大鼠在平台象限停留时间为(35.3±10.0)s,跨越虚拟平台(3.4±1.7)次,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为(30±6)%,与假手术组(6.3±2.5)s,(51±11)次和(38±8)%比较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mRNA和海马CA1区TNF-α,Bcl-2和Bax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第4和第5天,缬沙坦、川芎嗪单用和联合应用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分别为18±9和(13±7)s,18±9和(14±7)s及17±8和(11±7)s(P<0.05,P<0.01);联用组大鼠跨越平台的次数、在平台象限停留的时间及平台象限游程百分比均明显增加,分别为(5.6±1.9)次,(50±8)s和(37±6)%(P<0.05),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上述指标改变不明显;二者联用组海马IL-1βmRNA,TNF-α和Bax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1);缬沙坦和川芎嗪单用组海马CA1区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降低(P<0.01),海马组织IL-1β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缬沙坦组海马CA1区TNF-α蛋白表达减少(P<0.05);川芎嗪组TNF-α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缬沙坦及川芎嗪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二者联用作用更加明显。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反应及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