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评价多功能周围血管检查(personal vascular laboratory,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征。方法对2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动脉DSA相比,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73.9%;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多周围血管检查(personal vascular laboratory,PVL)与双功彩超在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优缺点和相对适应症。方法对29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术前应用PVL、双功彩超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方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与动脉DSA相比,PVL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符合率为73.9%;双功彩超与动脉DSA检测下肢动脉闭塞症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VL仍不失为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症的初步筛选方法,双功彩超可为下肢动脉闭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下肢动脉闭塞症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的病因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而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还有下肢动脉血栓(急性、慢性)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本文分析的是下肢动脉闭塞症中较罕见的一种一胭动脉压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8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显像特点。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动脉管腔皆可见闭塞节段,其中腹主动脉分叉处闭塞10例,腹主动脉下段闭塞6例,股总动脉闭塞16例,月国动脉闭塞30例,髂动脉闭塞66例,股浅动脉闭塞54例,胫后动脉闭塞16例,胫前动脉闭塞10例,足背动脉闭塞1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能清楚反映下肢动脉管腔病变程度及状况,是一种无创、可重复、有效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正> 尿激酶是由新鲜人尿中分离提纯的高纯度酶制剂(国外也有用肾脏组织培养法生产尿激酶的报道),它能激活纤溶酶元使之转变为纤溶酶,从而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与另一种常用的溶血栓酶制剂链激酶比较,尿激酶具有无抗原性,可多次较长时间使用、出血反应少以及毒付作用小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溶血栓药。尿激酶应用于末梢动、静脉血栓症、肺栓塞症、冠状动脉闭塞症、脑血栓形成及脑血管栓塞症、急性心肌梗塞症、视网膜静脉血栓症及视网膜动脉栓塞症、黄斑出血、结膜下出血、玻璃体出血、视网膜出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CRAO)是由于视网膜中央动脉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闭塞而引起的视网膜灌注丧失或减少,从而引起视力和(或)视野急性受损的疾病,是眼科的急症和重症。常规保守治疗效果很差,采用超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效果明显。本文就CRAO的病因、诊断、溶栓治疗方法、溶栓剂的选择等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2006年2月至2014年5月期间采用香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PAD)43例,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认识1.1概述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多见于髂总动脉、股浅动脉和胭动脉,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累及周围动脉并引起慢性闭塞的一种疾病。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形和继发性血栓形成,逐渐产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造成患肢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发病率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8.
常见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闭塞症等慢性疾病,药物治疗难以使闭塞的动脉恢复通畅.又由于闭塞动脉远端没有满意的流出道,常不能实施传统的动脉转流术和血管内膜剥脱术,所以治疗多平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一种新途径,原位大隐静脉动脉化手术是用大隐静脉替代闭塞的动脉来完成下肢的动脉供血功能,以达到治疗下肢缺血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指外周慢性动脉闭塞症(chronicarterialocclusive disease,CAOD),以下肢动脉常见,称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arterialdisease,PDA)。其中最易受累的部位包括小腿胫腓动脉、股胭动脉及主髂动脉,临床表现以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等下肢缺血、坏死等症状为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颅内动脉狭窄-闭塞症临床并不少见。由于颅内动脉多发狭窄、闭塞影响了脑供血,因而可形成广泛的侧枝循环。如果动脉狭窄与闭塞位于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近端,常常出现脑底异常血管网(以下简称异网),此时临床多称之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症(以下简称异网症)。从本质上讲,我们认为侧枝循环的形成包括异网是脑动脉狭窄、闭塞所致脑缺血的后果。  相似文献   

11.
王爽  石雪松  王春玲 《黑龙江医学》2011,35(10):790-791
目的 总结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73例接受超声消融治疗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3例患者中68例闭塞的动脉管腔明显增宽,超声消融治疗再通率达93.2%.结论 做好术前、术后护理,能有效地提高超声消融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球囊在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在介入方法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中,对15例累及了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应用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治疗,治疗后对下肢缺血症状的改善及3、30 d的踝-肱指数(ABI)及B超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12例累及胫腓动脉的糖尿病下肢闭塞症患者均成功完成了微球囊扩张成形术,患者临床症状及ABI及下肢血管灌注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微球囊治疗糖尿病下肢闭塞症胫腓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本文通过对主髂动脉闭塞症的分型及外科治疗指征的分析,从以经典的外科旁路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兴起的腔内介入治疗等方面对主髂动脉闭塞症的外科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闭塞症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下肢动脉闭塞症已成为导致病人肢体坏疽,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的最常见原因,其次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栓塞、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损伤等。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9.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主要表现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坏疽、缺血性神经病变以及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环。1995~2002年,我院对3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病人实施38次动脉旁路转流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冬梅  石卫东  刘美含  李新颖 《吉林医学》2007,28(11):1255-1257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flowimaging,CDFI)对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lsclerotic Obliterance,ASO)的诊断价值及其对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的术前指导意义。方法:通过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实行动脉转流术进行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全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11例同时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下肢动脉走行、管壁、内膜、管径、内径、狭窄百分比、闭塞节段、远端流出道情况、彩色血流变化、血流频谱形态及性质;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观察动脉管壁、管腔狭窄程度、闭塞阶段;并将两种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42例患者动脉管腔皆可见闭塞节段,占100%;腹主动脉下段闭塞3例,腹主动脉分叉处闭塞5例,髂总动脉闭塞18例,髂外动脉闭塞15例,股总动脉8例,股浅动脉闭塞27例,腘动脉闭塞15例,胫前动脉闭塞5例,胫后动脉闭塞8例,足背动脉闭塞6例。42例中,发现闭塞处最小长度2cm,最大长度16cm,32例显示侧支。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能够准确判定动脉闭塞节段及狭窄程度,准确提供病变动脉远端流出道情况,对于动脉转流术的施行具有重要的术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下肢动脉闭塞症已成为患者肢体坏疽的主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下肢动脉闭塞的最常见原因,还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动脉栓塞、特发性动脉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损伤等。动脉粥样硬化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我国6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高达79.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坏疽、缺血性神经病变、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外科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重建下肢的血液循环。1995年7月~2006年2月,我院对32例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实施38次动脉旁路转流术,取得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支架植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经CTA造影证实髂-股动脉长段(>10cm)狭窄闭塞,腘动脉以远及分支广泛闭塞,无良好流出道。置入溶栓导管,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7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溶栓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1~3)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8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5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4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84.0%(21/25)。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是治疗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视网膜毛细血管瘤猪俣孟(九州大学)临眼47卷6号1993年(6)日文毛细血管瘤是指毛细管的瘤状扩张。网膜毛细血管瘤最早在糖尿病患者眼底观察到,认为是糖尿病网膜症的特有病变。但在下列疾病中:高血压性网膜症;网膜中心静脉闭塞症;异常蛋白症;渗出性网膜症;...  相似文献   

19.
<正>烟雾病又称颅底动脉环闭塞症或颅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进展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和软脑膜烟雾状细小血管形成,本病多发生于少年儿童,临床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2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老年人多发病,而肾下腹主动脉及髂动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好发部位,目前对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尚无真正有效的内科治疗措施,当其临床症状严重时,只有通过外科治疗才能达到挽救患肢、改善或消除临床症状的目的。现将我们治疗20例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