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相关实验参数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血液透析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时相关实验参数的变化。方法 22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监测指标包括抗因子Xa活性(AFXa)、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 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时APTT、TT在透析过程中延长不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APTT、TT于透析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明显延长,甚至部分血液不凝。低分子量肝素组透析结束时血浆抗FXa活性较透析前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后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P<0.001)。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同APFF、TT无一定相关,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作用可由抗-FXa水平作为可靠根据,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过程中比普通肝素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制备因子X缺陷血浆方法吴峰,马西,车金,卢阳已知蝰蛇毒可绕过因子VII直接激活因子X,活化的因子X(FXa)可被抗凝血酶III(ATIII)灭活,肝素加速这一反应过程。我们根据这一原理,在过量肝素和钙高子的存在下,用适量中国蝰蛇毒(CRVV)...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蝰蛇毒脑磷脂时间(RVVC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游离肝素时间(TBCT)和蕲蛇酶时间(AT)对50例正常人(男29、女21)和121例肝病患者(男85,女36)进行检测和观察,结果列于表1。  相似文献   

4.
与血液透析中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相关的护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比较与普通肝素在护理方面的不同处理。对2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速避凝(n=10)和普通肝素(n=16)进行抗凝,分别测定透析前、透析2h和透析4h的APTT,并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和透析后穿刺部位压迫时间及两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表明,普通肝素组透析2h、4hAPTT明显延长,出血发生率高,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长于低分子量肝素组,低分子量肝素级APTT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应用中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低分子量肝素与普通肝素在常规血液透析抗凝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40例血液透析患分别用低分子量肝素和普通肝素抗凝进行自身对照,并作低分子肝素组与普通肝素组的组间对照。观察透析器及透析管道的凝血状态,内瘘穿刺点的压迫止血时间,抗因子Xa活性(AFXa)、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两组患均能顺利完成5小时透析,透析器及透析管道凝血程度及穿刺点压迫止血时间两组均无显差异(P>0.05)。两组患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结束时AFXa较血液透析前有显性差异(P<0.001),且透析开始后30分钟及透析结束时均明显高于普通肝素组,而APTT、TT在LMWH抗凝过程中无显延长,而普通肝素组则明显延长。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抗凝过程中较之普通肝素更有效,安全,方便,可替代普通肝素。  相似文献   

6.
第48讲抗磷脂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尔固 《临床荟萃》2000,15(16):767-768
凝血过程中有三种反应,磷脂起重要作用即:①组织因子(TF)-活化因子VII,激活因子IX和因子X;②活化因子IX与因子VIII,激活因子X;③活化因子X与因子V激活凝血酶原.所谓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可抑制磷脂与因子X、凝血酶原结合,干扰凝血活酶形成,致凝血障碍,使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蝰蛇毒凝血时间(RVVT)延长.  相似文献   

7.
与血液透析中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相关的护理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透析中的抗凝效果 ,比较与普通肝素在护理方面的不同处理。对 2 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用速避凝 (n =10 )和普通肝素 (n =16)进行抗凝 ,分别测定透析前、透析 2h和透析 4h的APTT ,并观察透析器凝血情况和透析后穿刺部位压迫时间及两者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表明 ,普通肝素组透析 2h、4hAPTT明显延长 ,出血发生率高 ,穿刺点压迫时间明显长于低分子量肝素组 ,低分子量肝素组APTT无明显变化 ,未发现出血和透析器凝血等并发症。在血液透析中应用低分子量肝素较普通肝素安全、稳定 ,抗凝效果好 ,出血的并发症少 ,较普通肝素有很大优越性。对患者透析中及透析后的护理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A)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钠)组:使用剂量为40mg/次(0.4ml),1次/24h,持续应用7d。(B)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不用抗凝药物。术后平均监测3个月,做彩色多普勒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均没有发现出血症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差别,应用低分子量表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能显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凝血过程中有三种反应 ,磷脂起重要作用即 :①组织因子(TF) -活化因子VII ,激活因子IX和因子X ;②活化因子IX与因子VIII ,激活因子X ;③活化因子X与因子V激活凝血酶原。所谓抗磷脂抗体 (antiphospholipidantibody ,aPL) ,可抑制磷脂与因子X、凝血酶原结合 ,干扰凝血活酶形成 ,致凝血障碍 ,使磷脂依赖性凝血试验如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蝰蛇毒凝血时间 (RVVT)延长。aPL可分为狼疮抗凝物质 (lupusanticoagulant ,LA )和抗心磷脂抗…  相似文献   

10.
低分子量肝素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低分子量肝素目前已在许多血液净化中心作为血液透析的理想抗凝剂应用,但由于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在原理、材料、操作上有明显区别,其抗凝剂仍应用普通肝素,而将低分子量肝素应用于单纯血液灌流尚未见报道.因普通肝素有增加出血危险,灌流中用量较血液透析大,且多采用间断给药法,抗凝作用不稳定,易出血或凝血,降低碳肾对毒素的吸附作用.本文作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作为血液灌流的抗凝剂,观察其在血液灌流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用法及用量.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量肝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低分子量肝素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本文就其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情况及实验室监测指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成两组:(A)应用低分子量肝素(依诺肝素钠)组:使用剂量为40mg/次(0.4ml),1次/24h,持续应用7d。(B)对照组:病人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不用抗凝药物。术后平均监测3个月,做彩色多普勒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两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两组结果对比,均没有发现出血症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没有差别,应用低分子量素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分子量肝素能显著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江浙蝮蛇毒抗血小板聚集组分的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蛇毒,特别是蝰蛇和眼镜蛇家族蛇毒含有相当数量作用于血小板的活性成分,它们可诱导或抑制血小板聚集。一些相关成分应用于临床有望作为有效药物治疗出血或血栓性疾病。江浙蝮蛇属蝰蛇类,是我国特有的蛇种。本研究以是否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为示踪,从江浙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血小板聚集抑制剂并对其生化特性做进一步探讨。江浙蝮蛇毒经DEAE-Sepharose CL-6B,Sephadex G-75及在FPLC上利用SP-Sepha-rose和Mono Q层析,得到SDS-PAGE条带均一、分子量为65kD的蛋白质组分。该物质无磷脂酶A2、精氨酸酯酶及纤溶酶活性,具有拮抗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结论:分子量为65kD的蛋白质组分,可抑制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且呈明显的剂量一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低分子量肝素和地塞米松对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者红细胞体外溶血的作用。方法 采集6例典型溶血发作的PNH患者外周血,采用Ham试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检测单独或联合加入不同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和地塞米松后对溶血的影响;同时检测各种不同剂量的药物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影响。结果 (1)低分子量肝素、地塞米松体外对PNH患者的红细胞均有抑制溶血的作用,此种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同时加入上述两种治疗量的药物时,对溶血的抑制作用明显加强。同时,在此种剂量下APTT的延长未超过2倍。(2)Ham试验检测时地塞米松有抑制溶血的作用,mCLST检测时地塞米松随加入方法的不同对溶血的作用不同。低分子量肝素在Ham和mCLST试验中均可发挥抑制溶血的作用。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地塞米松均有抑制PNH患者红细胞溶血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治疗剂量对出凝血的影响较小,在PNH患者红细胞溶血发作的治疗中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何宇平  应荣斌  潘光成 《新医学》2001,32(6):335-336,339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与脉络宁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成低分子量肝素组(33例,只用低分子量肝素),脉络宁组(34例,单用脉络宁)及两药合用组(34例),低分子量肝素的用法为0.4mL脐周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脉络宁的用法为20mL加入到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或0.9%氯化钠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3组的治疗14日,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结果:两药合用组显效率71%,有效率91%,均显著高于低分子量肝素组和脉络宁组(P<0.05和P<0.01),且未发现有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量肝素与脉络宁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者。  相似文献   

16.
报告我科 6 2例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应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及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根据 WHO关于变异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而确诊的 6 2例患者 ,其中男 36例 ,女 2 6例 ;平均年龄 ( 5 4.2± 7.5 )岁。随机分为 2组 ,普通肝素组 36例 ,低分子量肝素组 2 6例 ,2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类型、心绞痛产生程度及其并发症等均无统计学差别 ,有可比性。疗程均为 15日。普通肝素组 :普通肝素钠日间持续静注 12 5 0 0 U ,晚 10时皮下注射 6 0 0 0 U。低分子量肝素组 :低分子量肝素钠 (法安明 ) 75 0 0 IU ,每 12…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临床中各种疾病伴随血栓的检出率越来越高。普通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是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注射用抗凝剂,其中普通肝素的半衰期短、无肾毒性、有拮抗剂;低分子量肝素半衰期较长,需在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人中进行监测。口服抗凝剂中,除华法林等传统药物外,靶向活化凝血因子Ⅹa的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亦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既往采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对普通肝素进行监测,而对低分子量肝素、新型抗Ⅹa类药物监测手段和监测意识不强。随着人们对抗凝治疗认识的不断深入,抗Ⅹa活性检测作为一种新的抗凝监测手段,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检测结果很难与临床表现相关联,未来仍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8.
圆斑蝰蛇毒作为一种非生理性强效促凝血物质,早在50年前就为一些学者所注意。早期的研究多是观察蛇毒粗毒的生物学效应。随着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血凝系统的深入认识,圆斑蝰蛇毒作用于凝血系统的部位及机理逐步得以揭示。同时,对圆斑蝰蛇毒的研究为止血实验室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也促进了血液凝固“瀑布学说”的形成。本文仅就圆斑蝰蛇毒的有关资料做一介绍。一、血循毒的一般毒性作用圆斑蝰蛇毒是蝰亚科蛇毒。蝰种蛇主要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量肝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分子量肝素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优于普通肝素。本文就其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情况及实验室监测指标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国产发色底物131150测定了40例正常人和90例肝病患者的凝血因子X活性(FX:CA),同时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蝰蛇毒磷脂时间(RVVCT)。结果表明,CPS法测定FX:CA与血浆凝固法的结果基本一致。肝病时FX:CA明显降低,并与病情严重性相关。故本试验可作为诊断肝病出血和判断预后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