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湖南省卫生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查找问题和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规范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方法 参照国家法规和标准制作调查表,对14个市(州)卫生健康委和随机抽取的3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市级17家、县级18家)以查阅记录、现场核查等方式开展调查。 结果 市级卫生健康委在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出台市内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开展培训和法规宣传等工作上做得较好,达标率均为100.00%,但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达标率28.57%)、培训计划编制(达标率50.00%)等还有不足。实验室在建立完整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市级达标率88.24%、县级达标率83.33%)、开展应急演练(市级达标率82.35%、县级达标率72.22%)比较符合规范,但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市级达标率58.82%、县级达标率33.33%)、实验活动管理(达标率均未超过50.00%)、设施设备管理(达标率均未超过65.00%)等工作上问题比较多,市县两级实验室在所调查指标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建议加强湖南省卫生系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的专项经费保障和生物安全实验室备案管理,重点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实验活动管理、设施设备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郑州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提高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和能力.[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依据调查表对郑州市20个医疗卫生机构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了监督检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不够完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人员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没有做到制度化;设施、布局及相关配置方面不够科学和规范.[结论]应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和实验室生物安全基础条件建设,加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防护意识,进一步规范痛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大连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08年11月对大连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科研单位、生物企业等8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结果]52.9%的实验室布局、结构和流程相对合理,69.4%的实验室配备了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80.0%的实验室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94.1%的实验室制订了SOP文件,81.2%的实验室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了危害评估.87.1%的实验室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34.1%的实验室有规范的生物危险标识.64.7%的实验室相关记录完整规范,83.5%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48.4%的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符合要求。[结论]我市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已逐步建立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但尚存在一些问题。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在充分满足硬件方面生物安全要求外,还应加强软件方面的管理,提高工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加强该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发放调查表了解湖南省省、市、县级医疗机构、疾控机构、血站、教学科研机构生物安全管理现状。结果湖南省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现状总体水平不容乐观,部分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管理水平未达到生物安全的基本要求。结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自身管理,增强生物安全意识,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掌握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状况,为加强和规范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依据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厦门市7个疾控机构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基本情况开展调查。结果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实验室设施设备基本符合要求,但临时人员管理、生物安全柜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管理及和负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方面,还需要改善。结论厦门市疾控机构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生物安全隐患,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保证湖南省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的质量。方法 按照《外照射个人剂量系统性能检验规范》(GBZ207-2008)的方法执行。结果 多年来我省参与全国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比对均为合格,日常监测顺利进行。结论 湖南省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监测按照目前的质量控制方法是符合要求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台州市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现况,为进一步加强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和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8月抽取台州市47家已在网上备案且从事病原微生物相关工作的二级生物实验室进行调查,依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规条例,制定《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表》,组织专家组现场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查内容共涉及生物安全组织机构、生物安全体系文件、实验室应急预案、人员培训、个体防护、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实验室生物安全及设备设施、菌(毒)种和样本储存与运输及实验室管理制度建立等9项,符合率分别为72.34%、 89.36%、 92.02%、 92.77%、 92.91%、 93.11%、 93.15%、 93.59%和94.68%。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开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风险评估(25.53%)、实验室入口处生物危险标志张贴不规范(25.53%)和未制订年度生物安全工作方案或方案缺乏实质性内容(23.40%)等。结论台州市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总体情况良好,但部分单位实验室生物安全组织管理有待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设施设备管理与使用规范性尚欠缺。  相似文献   

8.
2011年大连市医疗卫生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丹  姜杰  肖冰 《预防医学论坛》2012,(9):665-666,671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2011年11月对大连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共80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现场调查。[结果]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生物安全备案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00%的实验室布局、结构和流程相对合理,82.50%的实验室配备了生物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100.00%的实验室建立了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100.00%的实验室制订了SOP文件,96.25%的实验室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了危害评估,93.75%的实验室对工作人员进行了生物安全相关知识的培训,91.25%的实验室有规范的生物危险标识,93.75%的实验室相关记录完整规范,97.50%的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100.00%的实验室菌(毒)种的管理符合要求。[结论]我市已逐步建立起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高校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校放射性同位素管理的对策和措施。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环保政策和法规,并结合高校实际。结果 围绕放射性同位素管理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知识培训、监督管理、安全设施建设、射线监测和废弃源处理等七个方面进行论述。结论 应大力加强高校放射性同位素管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某PET中心主要场所的放射防护进行探讨。方法 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及设备工作原理。结果 设计了相应的防护方案。结论 各种主要场所的屏蔽防护设计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方法2019年5月—2020年1月对该区内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作调查分析,包括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管理制度硬件布局、医疗废物管理及实验室样品的内部运送与外部运输。结果5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制度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第三方医学检验机构统一管理临床检验业务后,无论是检验质量还是硬件布局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人员管理差异较为显著,其生物安全管理与防护意识有待提升;医疗废物集中处理能力有限;样本运输缺乏智能化管理意识和能力。结论现阶段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重点从人员管理、制度完善及样本运输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着手,以求提升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全面了解张家界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分析张家界市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对策,消除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方法依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等,对辖区内的37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实施督查、分析结果、找出问题、提出建议。结果张家界市实验室生物安全状况不容乐观,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包括职业暴露、院内感染、环境污染、缺乏培训、无证上岗、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单位领导不够重视和卫生主管部门监管缺失等。结论只有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落实管理制度,配置硬件设施,加强人员培训,提高防护意识,落实菌(毒)株管理,坚持废弃物消毒处理和进行风险评估等各项措施,才能防止实验室感染的发生,从根本上避免实验室生物安全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云南省医疗卫生机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云南省各级医院、疾控中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222家医疗卫生机构(医院78家,疾控中心144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备案率为79.73%,疾控中心高于医院(P = 0.030)。30家机构无负责生物安全管理的部门或人员。仅28.21%的医院和14.58%的疾控中心有生物安全工作相关经费投入。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医院和疾控中心都有短板存在,突出体现在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监测管理方面不足,其他多个环节医院优于疾控中心。60.36%生物安全柜和39.19%的高压灭菌器未定期开展监测,首要原因是无适合的监测部门/机构和经费支持。结论 (1)云南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加大生物安全经费投入、增加人员和培训并持续加强本机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才能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有序开展。(2)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关键设备定期监测,将实验室生物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各级临床实验室开展HIV血清学筛查试验的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41家临床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进行调查,利用Excel表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结果141家实验室2006年度共检测样本303045份,筛查阳性样本2404份,确认阳性样本276份,筛查阳性检出率和确认符合率分别为0.09%和11.48%。送检样本最多的科室是外、内、急诊和妇儿科。多数实验室采用国产酶联免疫吸附试剂。多数实验室缺少生物安全防护设备。结论进一步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提高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晓梅  李明成  顾世海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4052-4053,4056
目的 探索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方法 以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为主线,穿插到不同课程中,分段讲授.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室模拟实训及临床实践环节考核等方法,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在基础课和专业课学习、课间及生产实习阶段,多途径、全方位地进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理论及实践应用教学改革.结果 通过4个阶段实验室生物安全理论和实验课的教学改革,强化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意识.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学生操作规范,流程正确,能及时发现和紧急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16.
制定和实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是实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科学化、效率化、规范化管理和运行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体系框架,主要包含基础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行业应用4个部分,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生物安全事业的规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天津市部分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放射防护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天津市81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及控制效果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及分析。结果 35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护措施中,符合率最低的为警示标志和个人防护用品。46个放射性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建设项目中,防护措施评价合格率为73.9%~100%,其中合格率最低的为个人防护用品;放射防护管理评价合格率为95.7%~100%,其中防护管理制度合格率最低。放射诊断工作场所辐射防护初检合格率为97.1%,设备质量控制验收初检合格率为98.6%。结论 天津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放射性职业病危害评价预评价完成率、机房单边和面积、工作场所布局和分区、通风、屏蔽措施、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检查等均全部满足法规或标准的要求,部分评价内容如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志和放射防护管理制度仍存在不足之处。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评价工作,特别是不符合项的重点监督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通常强调使用保护设备、程序和操作规范来保护人员和环境免受潜在危险生物材料的影响。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是实验室人员安全的主要威胁,会导致疾病、残疾甚至死亡;病原微生物还可能被携带到周围环境,造成社区感染,应当受到重视。研究分析实验室获得性感染案例有助于了解暴露发生的原因,明确暴露后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潜在风险,进而维护生物安全。随着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优化,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实验室获得性感染趋于增加。与气溶胶化和液滴飞溅、锐器材料有关的实验室活动、执行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素质能力、实验室设施和管理4种主要因素密切相关。本研究从导致实验室获得性感染的人为因素出发,探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风险,回顾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发展演变,以及目前对实验人员的保护措施,并据此提出应对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掌握目前宿迁市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建设及质量控制现状,为更好地完善检测网络和进行艾滋病监测。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宿迁市14家艾滋病网络实验室的基本建设、生物安全及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宿迁市艾滋病网络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比较齐全,但只8家拥有Ⅱ级生物安全柜,其余采用柜式操作台进行检验。100%的实验室在检测工作中使用外部对照进行质量控制。实验室工作运行情况良好,建设符合要求。结论艾滋病网络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检测人员质量控制观念和生物安全意识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用于实验室排风过滤的高效空气过滤单元,以实现高效空气过滤器的原位检漏和消毒功能。方法:主要依据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气密性、过滤器上游气溶胶混匀性能、漏点识别能力等指标,设计装置的结构组成。结果:国内自主研发的高效空气过滤单元,可实现原位检漏和消毒功能,并可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结论: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可满足我国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