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笔者从治策的角度来研讨瘀因性疑难症的辨治。将其治策分为三种──寻瘀而治,多元而治,从变而治。并简述了三种治策的运用。希冀在治疗此病遇难时,能从治策之门另辟蹊怪,启迪思维,悟出新法,以便识疑解惑,渡过难关。  相似文献   

2.
刘祖贻研究员认为脑病之因,不外乎外邪、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因素,但重在血瘀、内风与正虚。脑病之治疗,要以治外邪、治痰、治瘀、治肝、治肾、治脾,治心等方面药物为基础,注重从肝肾血瘀辨治。  相似文献   

3.
介绍杨向东教授基于“内外并治”理论辨治便秘经验。在便秘的治疗中,杨教授主张“内外并治”,外治方面使用承气通便锭。内治方面,具体辨证可分为肠燥津亏证,治以增水行舟,滋阴润肠,方选玄参汤;气滞血瘀证,治以行气化瘀,降逆通便,方选开胃散;肾虚津亏证,治以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选济川通腑汤;阳虚寒凝证,治以温肾暖肝,理气通便,方选肠胃康;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润肠通便,方选十全大补汤。  相似文献   

4.
刘祖贻研究员认为脑病之因,不外乎分邪、痰、瘀、气郁、内风、正虚等因素,但重在血瘀、内风与正虚。脑病之治疗,要以治外邪、治痰、治瘀、治肝、治肾、治脾、治心等方面药物为基础,注重从肝肾血瘀辨治。  相似文献   

5.
张鸣钟 《中医研究》2010,(12):10-10
【原文】治脏先治腑。 【释文】此语出自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小肠主病》。治脏先治腑,是脏病治法之一。五脏藏精,六腑化物,阴阳相对,经脉络属,气能互通,病能互移。故脏病可治腑,腑病可治脏。如心有实火,移热小肠,可见小便短赤,灼痛尿血;小肠有热,循经扰心,可见心烦不寐,口舌生疮。治心火上炎,用导赤散,使心经之热,从小肠而出,即属治脏先治腑之法。  相似文献   

6.
于为工治疗黄疸三治四忌的经验石蕴瑜沈阳市中医研究所(沈阳110003)已故老中医于为工先生,擅治肝胆疾病。尤以治黄疸为长,除了准确辨证分型施治外,更需注意用药之太过和不及。提出治黄疸的三治四忌。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1三治即一治症二治用三治体。1.1治...  相似文献   

7.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不稳、精神紧张、心烦意乱等焦虑症的表现,故中医药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的同时,宜结合脏腑理论辨治:肝失疏泄,治宜疏肝理气;心神失养,治宜宁心安神;脾虚气滞,治宜补脾解郁;肺虚气郁,治宜宣肺解郁;肾虚惊恐,治宜补肾定惊。  相似文献   

8.
后盾 《新中医》2002,34(5):13-14
总结了丘和明教授治疗鼻衄的临床经验,从治火、治虚、治毒、治急治危4个方面归纳了其辨证施治原则及选方用药规律。突出了治疗血证首当察虚实,辨寒热,治以止血为先,而后随证施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温阳与活血化瘀,治心与治肾,治心与治肺,治心与祛邪等医理的剖析,较为全面地总结和介绍了朱锡祺主任医师四十余年间临床诊治心脏疾患的经验和用药心得。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宜强  张书文 《河南中医》1995,15(3):164-165
本文根据原发性肝癌的特点,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提出了现代中医临床治疗肝癌的思路和方法。指出在治疗肝癌时应正确处理辩证与辨病,治证与治癌,祛邪与扶正,活血和止血,治肝与治脾,外治与内治相结合的关系,并论述了常用的治法和处方用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结合《伤寒论》进行辨证施治,对脾虚气滞证治宜旋覆代赭汤,肝胃不和证治宜小柴胡汤,脾胃湿热证治宜附子泻心汤,脾胃虚寒证治宜桂枝人参汤,寒热错杂证治宜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为现代中医药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了完整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旁治法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医师已习惯于认病、辨证(分型)、对证处方用药的程式,讲求治法必须切对病证,使证与治“丝丝入扣”,强调“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原则,对于某些不对证却能获效的事实则缺乏足够认识。其实,论治过程极其复杂,治法有常有变,远不限于“证同治同,证异治异”的范围。作者涉阅古籍,发现有关证此治彼、一证歧治、数证一治的论述颇多,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提出旁治一法,以与正治、反治鼎足,作为后二者的补充。所谓旁治,即从旁而治,简言之,旁治就是对既定之证,采取与其病机部位、性质或时态不相切合的治法治疗。于是,旁治法从理论角度而言就有旁性、旁位和旁时而治的区别。旁治当是整体观念在论治过程中的体现,人体之整体性、病因之联系性、正邪之相对性为旁治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正治相比,旁治终属权宜之计,必须掌握其运用时机,才能补正治之不足,使治疗臻于完善。本文除对旁治理论作简要介绍外,并附临床验案佐证。  相似文献   

13.
论风药治血的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传统中医学角度阐述了风药治血的机制,其主要有:祛除致病因素,风药治气,风药治肝,风药治脾,风药直接治血,风药补血,风药凉血。  相似文献   

14.
邓铁涛教授运用甘温健脾法治病一些临床常见的疑难病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痿证,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中风偏瘫,以温胆汤加减治胸痹,自拟软肝煎治早期臌胀,以玉屏风散加味治汗症,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清代叶氏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治外感咳嗽,首在祛邪;寒伤卫阳,治宜辛温散寒,用桂枝汤、麻杏石甘汤;风热犯肺,治宜辛凉解散:燥伤肺卫,治宜辛凉甘润;暑湿袭肺.治宜辛凉微苦。治内伤咳嗽,重在固本;久病及肾,金水同调;营卫交虚,治宜温建中阳,用小建中汤;久咳不己,三变论治,上焦宜清肃,中焦宜温补脾胃,下焦宜填补真阴;  相似文献   

16.
外治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外治与内治,是中医治疗学的两个部分。凡作用于人体体表者都属外治法,除针灸、推拿、按摩、理疗、美容等已成为专门学科者外,其它临床各科的外治,都属其讨论范畴,因而形成了专门的外治学。1外治理论基础外病外治,内病外治,大而言之,主要基于中医学的整体论学术思...  相似文献   

17.
八字治疗法是湖北李柏松先生发明的以“阴阳、平衡、相对、反应”为核心、以针刺为主要手段的治疗方法,其基本要求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前病后治,后病前治。笔者应用八字治疗法治疗颈椎病,取得很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郁证证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继承《内经》创立了治郁诸法,散见于六经之中。笔者将其归纳为气郁证治、火郁证治、水郁证治、痰郁证治、湿热郁结证治、血郁证治六法,并结合典型病例论述了郁之联系和区别、治则治法、方药方义等。并且指出《伤寒论》之诸多治郁之法内涵广泛、匠心独运,对后世影响大,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慈禧光绪医方选仪》外治特色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博采众方,集外治之大成;穴位外贴.疔内伤杂病;洗熨之剂,治风湿外伤;擦涂外伤,除五官皮肤之疾;预防保健,以熏、洗,擦之剂常用等五个方面评述了《慈禧光绪医方选仪》的外治特色,并通过各类外治代表方的评述,展示了清代中药外治水平及《慈禧光绪医方选仪》总结中药外治经验的成就,揭示《慈禧光绪医方选仪》是研究中药外治的珍贵资料,内病外治有着广阔的前景。随着中药外治的广泛应用,将会为治疗疾病提供新疗法,开发新剂型,为开发新药品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20.
王本立教授诊治肺系病五则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天佑 《中医药学刊》2003,21(2):189-189,193
脾虚肺胀治宜健脾清肺,化痰定喘,方用保肺汤加减。哮喘治宜健脾补肾,化痰定喘,方用金水六君奠合三子养亲汤加减。肺痈治宜清热解毒,化痰排胀,方用银花汤合苇茎汤。肺瘘治宜滋阴养肺,化痰止咳,方用八仙长寿丸加味。肺痨治宜养阴益气,润肺止咳,方用保真汤加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