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方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2008年4月至2010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救治的13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均给予"3-2-1-1"血液灌流方案联合甲泼尼龙的综合治疗,百草枯口服量≤30 ml的7例患者中6例于12 h内入该院经给予综合治疗后存活,1例口服量为30 ml,人院时已中毒19 h的患者虽给予综合治疗但最终死亡;口服量≥100 ml的6例患者在中毒后12 h内入该院给予综合治疗,但4例在中毒1周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1例口服量为100 ml的患者中毒30 min后在当地医院处理,3 h后入该院进行综合治疗后存活.结论 "3-2-1-1"血液灌流方案联合甲泼尼综合治疗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效果,患者口服的剂量及中毒后就诊时间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百草枯中毒致食道破裂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27岁,农民,服百草枯150 ml,胸骨后灼痛3 d,突发胸痛伴烦躁8 h,于2003年4月23日上午9点10分转入我院.患者3 d前自服百草枯150 ml,即到本地医院给予洗胃、禁食、保护胃黏膜、补液、预防感染等抢救. 该患者一直有口咽和胸骨后灼痛,但能忍受,8h前突然出现持续性胸痛,伴烦躁不安,无胸闷、咳嗽、咳痰,先后肌内注射强痛定0.1g、杜冷丁0.1g、安定10mg,效果差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4岁,2010年8月1日口服质量浓度为20%的百草枯原液20 ml,当即被家人送至当地县医院.给予大量清水灌胃、补液等治疗.因咽部不适、吞咽困难症状无明显改善,为进一步治疗于当日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4.
吴国彪  陈永群  王康 《现代保健》2012,(15):102-103
目的:观察甘露醇开放血脑屏障后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 局部注射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效果.方法:将368 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和特殊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外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神经生长因子12 μg 肌注,1次/d,连续15 d ;特殊治疗组在肌注神经生长因子12 μg 后20 min 即快速静注20% 甘露醇250 ml,连续15 d.以三组患者3 个月后GOS 评分为预后观察指标对三组患者恢复情况作出对比分析.结果:三组病例均获随访,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特殊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和治疗组(P〈0.05).结论:甘露醇开放血脑屏障后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 能提高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的疗效,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能起到较为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潘洪 《现代保健》2011,(24):132-133
目的观察血塞通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脑保护治疗及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0.4g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塞通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Etanercept,国产商品名益赛普)强化治疗法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经诊治的急性百草枯口服中毒患者136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5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然后改为200mg,静脉滴注,1次/d,根据病情14 d或21 d后逐渐减量至停药.环磷酰胺600 mg(首剂可酌增至800mg),静脉滴注,每周2次,连用2周,以后酌用.Etanercept25mg,皮下注射,每周2次,连用3周.分别于中毒后7、14、21 d和12周进行疗效评价.根据服毒量将患者分为3组:摄人20%原液或相当量<50 ml组、50-100 ml组、100 ml组,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均根据摄入毒物量分组比较.结果 中毒后7、14、21 d和12周强化治疗组不同服毒量患者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治疗组12周后治愈率分别为94.6%(<50 ml组)、75.0%(50-100 ml组)、12.5%(100ml组),而常规治疗组分别为16.7%、8.3%、0%,强化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2周后总体治愈率强化治疗组达到78-3%,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百草枯中毒主要死亡原因为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肾衰竭、肝功能衰竭等,以上主要并发症强化治疗组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和Etanercept强化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初步显示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早期有效控制炎性渗出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不同治疗方法 治疗的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存活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百草枯中毒剂量少于20 ml者存活率均达100%,20 ml以上中毒者,治疗方法 2组存活率较方法 1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结论 早期有效控制炎性渗出能够提高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6例60岁以上老年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43例,瑞能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瑞能组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术后24 h后开始实施肠内营养,经空肠营养管输注肠内营养制剂Supportan(瑞能),量由500 ml/d逐渐增至1500 ml/d,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8天抽取外周血,测定营养及免疫指标.结果 术后瑞能组的血浆前白蛋白较对照组恢复快(P〈0.05),瑞能组的CD3、CD4细胞数、CD4/CD8比值及NK细胞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可改善老年胃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胃肠道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液体管理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后监测中心静脉压(CVP)指导输液治疗,使CVP在8~10mmHg(1 mmHg=0.133 kPa);观察组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即监测每搏量变异(SVV)指导输液治疗,使SVV在10%~ 12%.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3d液体管理情况;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半流质或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输液总量、术中胶体液量、术中晶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2 686.0±977.5)ml比(4 837.5±1 566.0) ml、(792.4±197.6)ml比(1 284.6±356.7) ml、(1 894.9±460.4) ml比(3 569.9±1 318.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半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71.1±45.3)h比(235.8±89.5)h、(11.4±1.8)d比(14.7±4.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流质饮食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相对于CVP监测,胃肠道手术中给予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围手术期输液量,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MAC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三氧化二砷(As2O3)10mg/d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每周连续用5d,停2d,连续用4周,马法兰(Melphalan)0.1mg/(d.kg)于化疗第1、8、15和第22天口服。维生素C注射液3g/d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在As2O3滴注完后15min左右使用。每周亦连续用5d,停2d,疗程共4周。MAC方案总疗程4周。结果20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中,2例骨髓(BM)完全缓解(CR),CR率为10%;部分缓解(PR)8例,PR率为40%;4例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骨髓未达CR及PR指标,但病情稳定,此类患者所占比例为20%,总有效率为70%。结论MAC方案为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术后镇痛方法对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SA分级Ⅰ-Ⅱ级,年龄35~65岁行肺癌根治术或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组(I组,20例)和术后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组(E组,20例),术后分别行PCIA和PCEA48h。Ⅰ组药物配伍:舒芬太尼1ug/ml和托烷司琼0.05mg,/ml,背景剂量2ml/h,自控镇痛剂量2ml,锁定时间15min;E组在麻醉诱导前于T4-5,间隙行硬膜外置管,注射0.33%罗哌卡因6ml后行PCEA,药物配伍:罗哌卡因2mg/ml。术后记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h、1d、3d、7d测定患者皮质醇、白细胞介素(IL)-2浓度,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水平。结果术后2h Ⅰ组VAS镇痛评分为(1.8±0.3)分,与E组的(1.8±0.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 E组的Ramsay镇静评分均较Ⅰ组降低(P〈0.05);术后2h、1d、3d、7d E组的皮质醇浓度低于I组(P〈0.05),IL-2浓度、NK细胞水平、CIK细胞水平均高于Ⅰ组(P〈0.05)。结论术后PCEA可增强胸外科肿瘤患者免疫功能,效果优于术后PCIA。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2008年经诊治的重症百草枯中毒患者155例.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强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甲基强的松龙3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5d,后改为120mg,每天1次,视病情再应用2~3周至逐渐减量停药。分别于中毒后7d、14d、21d和12周进行疗效评价。所有的患者入院后都要检查三大常规、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动态观察肺部CT。结果中毒后7d、14d、21d和12周强化治疗组患者不同服毒剂量其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采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血液灌流强化治疗重症百草枯中毒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们到某县医院会诊1例百草枯中毒患者,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现报告如下,结合复习文献以加深对百草枯中毒诊治的认识。1临床资料某女,20岁,因失恋于2005年2月16日11时空腹(未吃早餐)自服20%百草枯约50 ml(对草快、克芜踪,墨绿色,200ml/瓶),服后恶心、呕吐、腹痛、头晕、  相似文献   

14.
孙鹏 《现代保健》2012,(26):31-32
目的:对比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与开放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1年9月在本科治疗的14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71例)给予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72例)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疤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51.7±11.4)ml,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为(2.7±0.8)d,下床所需平均时间为(6.7±O.9)d,进食所需平均时间为(4.5±0.6)d,术后的住院平均时间为(9.1±1.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较快,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小切口胆囊与腹腔镜胆囊术后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对41例胆囊手术的患者,21例患者采用小切口胆囊手术治疗,2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手术治疗。结果21例小切口胆囊术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96.5±20.6)min,术中出血量(92.5±21.7)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7.2±9.1)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48.1±6.1)h,住院时间(8.1±1.2)d,腹腔镜胆囊术治疗的20例患者手术时间(71.6±29.8)min,术中出血量(36.5±20.6)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1.6±2.3)h,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2.3±4.3)h,住院时间(4.2±1.1)d。结论手术不仅取决于医生的操作技术,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护士的辛勤护理,护士要熟悉手术的步骤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要密切配合医生、配合患者,娴熟的完成各项护理任务,才能减少患者痛苦,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血中百草枯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百草枯血药浓度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方法血样经20%三氯乙酸去蛋白处理,采用50μl微量比色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紫外检测波长为257nm。结果血中百草枯浓度在0.05-50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9,回收率为90.0%-102.4%,RSD为3.8%-4.1%(n=4),检出限为0.01μg/ml。结论该法简单、快速、准确,为临床百草枯浓度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检测方法,适合肝百草枯血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血清中百草枯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血清中百草枯定性定量检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 血清经20%三氯醋酸沉淀蛋白,-20℃冰箱放置10 min,12000 r/min高速离心,取上清液,采用50μl微量比色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 血清中百草枯浓度为0.10~40.00μg/ml时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0.0812x+0.0104,相关系数为0.9996,回收率为92.5%~103.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6%~4.7%.日内、日间RSD分别为2.8%~4.8%和2.2%~4.6%,检出限为0.05μg/ml.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结果准确.为临床治疗疑似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测方法,适合对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灌流前、后的百草枯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谌建军  曲鹏  刘延英 《中国保健》2007,15(16):73-73
目的观察藏茵陈片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重度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疗,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脉滴注,1 次/d;同时给予藏茵陈片口服,4片,3次/d;对照组给予甘利欣、还原型谷胱甘肽等保肝治疗,采用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4w.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在退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A/G比值方面,治疗组也优于对照组.结论藏茵陈片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乙型肝炎重度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明显的退黄作用,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9.
李福银 《中国保健》2009,(18):716-717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32例,2组均予哌拉西林三唑巴坦4.5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甲氧苄啶0.2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比较治疗2w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45例(70.3%)、有效13例(20.3%)、无效6例(9.4%),总有效率90.6%;对照组显效9例(28.1%)、有效12例(37.5%)、无效11(34.4%),总有效率65.6%。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阿托伐他汀对CSF患者血浆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经冠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5例,患者知情同意,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 1次/d,阿司匹林100 mg 1次/d,曲美他嗪20 mg 3次/d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阿托伐他汀20 mg 1次/晚.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浆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他汀治疗组血浆hs-CRP及TNF-α水平明显减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减轻CSF患者的血浆炎性因子hs-CRP及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