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8岁.因发现昏迷5 h余,2007-10-09入科.既往患抑郁症3年,间断服用"氯硝西泮".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肾病等史;无药物、食物及花粉等过敏史.查体:体温35 ℃,呼吸微弱、表浅(约14次/min),血压测不出.  相似文献   
2.
对艾滋病长期误诊为肠结核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0岁,已婚。因腹泻、纳差、消瘦0.5a,伴恶心、呕吐1个月入科。1a前有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史,经抗结核治疗后痊愈。0.5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为水样便,1~2次/d,无黏液、脓血便及无里急后重感,伴间断低热、恶心、纳差、消瘦。曾就诊于当地医院,经X线、CT、腹部B超、电子胃肠镜等各项检查,拟诊为肠结核,给予实验性抗结核治疗,病情有所好转,故一直坚持服用异胭肼、利福平等药物,但1个月来上述症状复发,入当地结核病科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无效,于2007—01—15转入我科。自发病以来,无咳嗽、气短、胸痛等症状;小便正常,体重减轻约30kg。查体:T36.4℃,消瘦、精神差,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听诊正常,舟状腹,全腹柔韧感,未触及包块,脐周有深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  相似文献   
3.
男,46岁。因煤气中毒于1998年3月12日15时急诊入院。入院体检:脉搏120次/分,血压14 kPa/9 kPa。意识不清,口吐白沫,时有抽搐,口、唇、颜面呈樱桃红色,枕部有3 cm× 4 cm大小的烧灼区,皮肤焦黄,溃烂,为深Ⅱ度烧伤。心、肺、肝、脾正常。入院后立即行高压氧治疗2小时,患者仍意识不清,尿潴留。给予导尿,导出暗红色肉眼血尿,伴大量细小血凝块(可排除尿道机械性损伤)。尿潜血试验(),无蛋白及管型。予止血药物、激素等治疗。第2日神志转为清醒,再次行高压氧治疗2小时,夜间突感胸闷、气短、咳嗽、咯粉红色泡沫样痰,咯血少…  相似文献   
4.
COX-2抑制剂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OX-2抑制剂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及细胞外基质产生的影响,研究COX-2抑制剂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作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替代模型,常规培养. 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终浓度为5,10,20,40 μmol/L)加入细胞中,用MTT法检测塞来昔布对NIH/3T3细胞的增殖,活力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细胞外基质(HA, LN, PCIII, IVC)的生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NIH/3T3细胞上的COX-2的蛋白表达. 结果:NIH/3T3细胞的COX-2蛋白表达阳性,是塞来昔布作用靶点;塞来昔布在所用浓度下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但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呈浓度依赖性(P<0.01), 抑制HA及LN的合成. 5~40 μmoL/L对LN的抑制率分别为19.74%, 18.16%, 22.05%和24.65%;20~40 μmoL/L对HA的抑制率分别为17.53%和24.24%, HA及LN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塞来昔布可显著抑制NIH/3T3细胞增殖和细胞外HA及LN的合成,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药物诱导细胞凋亡与胃癌治疗   总被引:10,自引:10,他引:0  
1细胞凋亡与胃肿瘤治疗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细胞发育代谢,维持正常功能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是细胞衰老、死亡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与病理情况下的细胞坏死不同,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是: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呈新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核碎裂,染色质片段化,凋亡小体形成.胃细胞学检查证明,正常的胃粘膜存在细胞凋亡,从腺体的底部到表面,都能看到少量的凋亡小体.细胞分裂的周期中决定细胞生长速度和凋亡的关键是G1期[1].近年来,发现胃癌中不仅存在细胞过度增生,同时存在细胞的凋亡异常[2],细胞凋亡异常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病理生理意义[2,3].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食管癌脑转移的危险因素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9年1月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 56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脑转移组与非脑转移组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通过Kaplan-Meyer 生存曲线和Log-rank χ2检验比较 组间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2 563例食管癌患者中,脑转移48例(1.87%)。脑转移与非脑转移组的年龄、病 理类型、T分期、N 分期、颅外转移发生率、伴肺转移发生率、伴肝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4期、N2期和N3期、伴肺转移是食管癌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脑转 移组1 年生存率为18.64%,低于非脑转移组的86.93%(P <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转移数目≥ 3 个、原发灶控制不稳定是影响食管癌脑转移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其中手术综合治疗是 保护性因素(P <0.05)。结论 T4期、N2期和N3期、伴肺转移的食管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脑转移,生存状况较 差,手术综合治疗在增加生存获益上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胆管支架置入与传统手术方法解除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将92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分入A组、B组及C组,3组患者分别接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ERCP置入塑料支架治疗及ERCP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结果3组生存时间无显著差别(P>0.05)。 C组术后胆道通畅时间显著长于B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及C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A组(P<0.05)。术后1周B组及C组肝功能检测指标显著优于A组(P<0.05)。 A组、B组及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8%、14.3%和15.6%(P<0.05)。结论 ERCP支架置入与传统手术方法解除胆道恶性梗阻疗效相当,但前者术后并发症少,患者肝功能指标恢复快,行金属支架置入者引流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治疗性ERCP在老年胆胰疾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123例老年胆胰患者的ERCP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其中胆道结石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49例,胆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7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1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胆总管术后梗阻性重症黄疸1例.结果 胆总管结石49例,其中27例一次性取石成功,12例放置鼻胆管间隔7d后行第二次取石,6例一次取石加鼻胆管冲洗,4例因多发性充满型结石并慢性化脓性胆管炎鼻胆管引流后放置胆道塑料支架.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1例,72h内行乳头切开+鼻胆管引流;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5例,除1例感染性休克纠正后择期行ERCP治疗外,其余均于48h内急诊行ERCP治疗;胆道外科手术后并发肝总管狭窄、胆窦形成1例,置入胆道塑料支架胆汁内引流.以上治疗成功率100%.胆道及十二指肠乳头癌37例,置入胆道支架胆汁内引流,6例失败,后改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术,ERCP治疗成功率83.78%.123例患者ERCP术总成功率95.12%,并发症发生率低,仅发生出血4例(3.25%)、急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2.44%),经积极处理均得以控制.结论 治疗性ERCP对老年胆道结石、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具有微创、不需麻醉、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可以替代外科手术;对胆道肿瘤解除梗阻成功率高,失败者多为胆道高位占位严重狭窄,可用PTCD术替补治疗.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当前军队医院管理队伍的现状分析,指出实现军队医院管理职业化是顺应卫生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医院保障效能的重要前提、是稳定管理队伍的根本途径。实现职业化,一要转变领导观念、调整用人机制;二要规范职业培训、提升人员水平;三要完善评估体系,健全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0.
<正>壶腹周围憩室(periampullary diverticula,PAD)是指以瓦特壶腹为中心、半径为2~3 cm范围内的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憩室,是起源于壶腹邻近的十二指肠黏膜向腔外的突出。随着十二指肠镜诊疗技术的发展,常采用内镜对PAD合并胆道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1]。但是乳头的结构和形态会由于PAD的存在发生改变,导致EST术后容易发生穿孔、出血或急性胰腺炎,增加了PAD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内镜十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