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Barrett食管(BE)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提高BE的诊断水平,为及早治疗及干预其向食管腺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BE诊断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普通内镜、胶囊内镜、染色内镜、染色放大内镜、增强放大内镜、荧光内镜技术、超声内镜、共聚焦荧光内镜、窄带光照内镜技术在诊断BE中具有不同特点。现对BE诊断标准、不同内镜诊断技术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由于BE被认为是食管癌的癌前状态之一,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随着BE及其相关的食管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对这些患者进行定期的内镜监测非常必要。BE通过化生-异型增生-肿瘤的顺序导致食管腺癌的发生,内镜监测的目的是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异型增生及早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3.
刘晓艳  张静 《河北医学》2009,15(4):503-504
Barrett食管(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的复层鳞状上皮被特殊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食管上段的柱状上皮岛,不称为Barrett食管。GERD是引起Barrett食管的主要原因。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其患食管腺癌的危险性较一般人群高。现将我院从1998年1月至2005年7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23例BE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4.
Barrett食管     
Barrett 食管(BE)是指食管内衬柱状上皮的病理改变。1950年由 Barrett首先描述,随着纤维内镜的广泛开展,时 BE 本质的认识渐趋完善。近来认为 BE是癌前病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一、病因  相似文献   

5.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Norman Barrett于1950年首先报告提出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故又称Barrett病。其最初定义是:食管远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替代,其受累长度≥3cm,也称为长节段BE(long-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LJSBE)。1998年美国胃肠病协会对BE的定义是:食管远端组织活检有肠化生柱状粘膜存在,而不考虑其受累长度,也称为短节段BE(short-segment Barrett's esophagus,SSBE),重点强调和食管腺癌发病有关的肠化生上皮。  相似文献   

6.
Barrett 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是指食管远端的鳞状上皮被化生的腺上皮所替代,是由于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而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由于与食管腺癌的关系密切而引起高度关注,食管反流是 Barrett 食管的主要原因。约有10%~20%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发生 Barrett 食管,也可继发于其他原因引起的活动性食管炎[1]。目前,由于纤维内镜的广泛应用,本病的发现率也有所上升,本文对32例 BE 患者的病因、内镜下特征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Barrett食管的色素放大内镜分型、组织学分型及两者相关性,为Barrett食管提供一种简便的内镜监测手段.方法 42例接受常规内镜检查的Barrett食管患者,用美蓝对其黏膜进行染色并行放大内镜观察记录黏膜类型,同时活检取材进行HE染色确定组织学分型.结果 42例Barrett食管中,美蓝着色者14例其组织类型全部为特殊肠化型;美蓝不着色者28例其中26例为胃底型,2例为胃贲门交界型.放大内镜下小凹形态呈点状者21例,其中15例为胃底型,6例为交界型,无特殊肠化型;短棒状者24例,其中17例为胃底型,6例为胃贲门交界型,1例为特殊肠化型;绒毛型12例和不规则型1例其组织病理类型全部为特殊肠化型.结论 美蓝染色是一种能够判定Barrett食管上皮化生类型的方法,而放大内镜下的不同表现也可初步判定Barrett食管上皮化生类型,检查结果与组织学检查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8.
张国安 《疑难病杂志》2010,9(4):290-291
目的探讨Barrett食管的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确诊的Barrett食管65例,总结分析Barrett食管内镜诊断的临床特点以及病理特征。结果内镜下BE上皮呈均匀、粉红色或灰白的食管黏膜,出现橘红色胃黏膜,长度平均(3.6±1.1)cm。其中短段BE 51例,长段BE 14例。形态分型:岛型39例(60.0%),全周型14例(21.5%),舌型12例(18.5%)。病理学证实食管复层鳞状上皮均被柱状上皮取代;组织分型:贲门型10例(15.4%),胃底型21例(32.3%),特殊肠化生型34例(52.3%);伴有低度异型增生12例,未发现食管腺癌病变。本组成功随访63例,经治疗所有患者Barrett食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内镜及黏膜活检仍是诊断BE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指食管下段粘膜复层鳞状上皮被柱状上皮所取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内镜下发现食管下段任何长度的柱状上皮改变以及活检病理发现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 M)即诊断为BE1。肠化生是指病理发现绒毛样肠型上皮伴杯状细胞,也称作特  相似文献   

10.
GERD的分类 GERD主要分为3种:①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是指存在反流相关的不适症状,但内镜下未见Barrett食管及食管黏膜破损。②糜烂性食管炎(EE):是指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黏膜破损。③Barrett食管(BE):是指胃食管连接处近端的食管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在诊断Barrett食管(B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3月-2016年7月我院内镜下肉眼观胃食管结合处(GEJ)近端出现桔红色柱状上皮的患者142例,分成NBI-ME组和普通内镜组,各71例,普通内镜组采用传统四象限活检法在普通内镜下对病变处进行活检;NBI组采用NBI联合放大内镜下对病变处进行靶向活检。比较两组观察病变部位的清晰度以及放大观察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的清晰度;比较两组BE活检的检出率。结果 NBI观察病变部位清晰度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NBI放大观察病变部位毛细血管结构形态清晰度显著高于普通内镜放大(P0.01);NBI组活检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普通内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BI能有效提高BE食管的检出率,NBI-ME能有效提高BE食管的病理检出率,能早期发现癌前病变;而且NBI-ME操作简单,无色素内镜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余叶  黄朝辉  何桂红 《农垦医学》2006,28(2):152-153
Barrett食管(BE)特指食管末端的正常鳞状上皮被胃粘膜柱状上皮取代的病理现象。为长期慢性胃食管反流病(GELID)的严重并发症。其中部分患者可发展成食管鳞状细胞癌。由于BE位置结构的特殊性,临床上易漏诊、误诊。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就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月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诊断的26例BE的临床及内镜表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目前关于Barrett食管(BE)的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标准存在不同的观点,本研究旨在采用不同的诊断标准定义BE,从而探讨国人中BE的诊断标准问题。方法以内镜下疑似BE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研究前统一内镜下鳞柱状上皮交界处和胃食管结合处内镜检查标志的判断标准。内镜下疑似BE是指胃食管结合处的近端出现橘红色柱状上皮,即鳞柱状上皮交界处与胃食管结合处分离。食道粘膜活检取材使用四象限活检法,病理标本使用H&E染色,观察柱状细胞和特殊肠化上皮,同时观察BE的不典型增生情况。结果共收集到内镜下疑似BE者共209例,其中长段BE4例、短段BE205例;在209例内镜下疑似BE者中,食管远端共检出存在柱状上皮化生者171例;同时检出特殊肠上皮化生即病理发现杯状细胞者21例,检出率为10.0%(21/209);在21例特殊肠上皮化生患者中,长段BE1例、短段BE20例;仅1例发现不典型增生。结论BE的诊断需根据内镜检查和食管黏膜活检,可能以组织学上发现特殊肠化上皮为准更合适。  相似文献   

14.
Barrett食管的诊断及其与食管腺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由英国心胸外科医生Barrett在1950年首次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BE是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化生的单层柱状上皮所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可伴肠化或无肠化,其中伴有特殊肠上皮化生者属于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BE的一般发生率为0.25%~3.90%,而反流性食管炎病人的发病率可高达10%~20%。BE最多见于白种人,黑人和亚洲人相对较少。BE与食管腺癌的发生率密切相关,是一种主要的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因此,提高对BE的认识和诊断率是食管癌早期防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1临床资料 选取巴雷持食管(Barrett,BE)患者38例(均有烧心反流的症状,内镜下可见食管远端异常外观粘膜上皮),男性18例,女性11例,年龄41—72岁。按年龄性别的一致性随机分为2组。18例接受以下色素染色后取活检,20例常规内镜下取活检。  相似文献   

16.
Barrett食管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是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替代的一种病理现象。其长度〉3cm称为长段BE(Long—segment BE,LSBE),〈3cm称短段BE(Short—segment BE,SSBE)。研究表明,食管腺癌多数是由BE发展而来,BE已被公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本文就近年来有关BE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F-κB、PPAR-γ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探讨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正常食管上皮、Barrett食管黏膜及食管腺癌标本中NF-κB、PPAR-γ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NF-κB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质,PPAR-γ蛋白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核,NF-κB蛋白和PPAR-γ蛋白在正常鳞状上皮中均几乎不表达,在BE中呈轻中度表达,表达于杯状细胞及浅层腺体上皮,但在食管腺癌中广泛呈中强表达,与正常食管及BE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且在正常食管粘膜、BE及食管腺癌中的表达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食管腺癌细胞分化程度和肿瘤病理学分期与NF-κB表达相关(P<0.05);癌细胞分化程度与PPAR-γ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NF-κB与PPAR-γ在BE及食管腺癌中表达升高,说明两者的表达上调在BE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NBI-ME)对Barrett食管(B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68例以反酸、嗳气、烧心为主诉的患者行普通内镜及NBI内镜检查,评价两种内镜图像清晰度,统计BE病灶数目。在NBI模式下对BE病灶进行放大内镜(ME)检查,对BE黏膜腺管开口形态进行Goda分型,异常部位行定向取检,统计特殊肠上皮化生(SIM)检出率。结果:NBI诊断BE 86例,其中15例普通内镜阴性,NBI发现病灶数目多于普通内镜(P<0.01)。NBI对鳞柱状上皮交界处轮廓、BE病灶图像的清晰度明显优于普通内镜(P<0.01)。NBI-ME下Ⅳ型及Ⅴ型腺管开口形态检出SIM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91%、95%。结论:NBI-ME有助于BE的早期诊断,并能提高SIM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间15473例有消化道症状就诊者进行电子内镜检查,并对所检出的72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Barrett食管72例,总检出率0.47%,占GERD的4.8%;老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2.4年;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分为长段BE和短段BE;病理检查以胃底型多见,其次为贲门型、特殊肠化生型。结论:Barrett食管较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表现,病理检查主要为胃底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的染色方法对内镜检出Barrett食管(BE)的影响。方法对101例胃镜检查中怀疑BE食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单染组和双染组,在胃镜下分别用复方碘溶液(单染组)或复方碘溶液-美蓝(双染组)在食管下段进行染色,单染组在GEJ以上不着色的柱状上皮区即可疑BE上皮区,按四象限活检方法多点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双染组未着色者按四象限活检方法在GEJ以上不染区取材,着色病例在蓝染区多点取材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单染组各种病理类型的BE(即柱状上皮)均不着色,正常食管黏膜(即鳞状上皮)呈棕色;双染组特殊肠化型BE着蓝色,责门型及胃底型BE仍然不着色。双染组肠化型BE的检出率为22.45%,而单染组肠化型BE的检出率为7.84%。双重染色中蓝染区诊断肠化型BE的敏感性84.62%,特异性94.74%,未着色区未检出肠化型BE。结论胃镜下用复方碘溶液-美蓝双重染色,采取“靶点活检”,提高了BE食管肠化型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