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6例进行系统回顾,其中中央型84例,外侧型462例,行全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45例,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168例,单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298例,双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35例.结果中央型优良率79.8%,外侧型优良率91.6%.结论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简便,副损伤少,暴露充分,减压彻底.3种术式各有优越性,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在病变充分暴露的前提下,要考虑到脊柱的稳定性,只要选择合适的术式,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2.
曹其亮  汤健 《颈腰痛杂志》2011,32(6):466-467
马尾神经综合征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严重并发症,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马尾综合征手术治疗预后的研究有助于指导临床对该病的治疗。本文综述了影响手术效果及疾病预后等诸多因素。患者术前症状严重、为中央型或旁中央型的椎间盘突出对术后效果的不利影响是明确的;一般认为合并椎管狭窄症、有外伤的诱因、椎间盘的突出节段、男性等因素并不影响手术的效果,手术应彻底解除马尾神经压迫或充分减压椎管。  相似文献   

3.
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6例进行系统回顾。其中中央型84例,外侧型462例,行全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45例。半椎板切除间盘摘除术168例,单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298例,双侧椎板间开窗间盘摘除术35例。结果:中央型优良率79.8%。外侧型优良率91.6%。结论:经后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简便,副损伤少,暴露充分,减压彻底,3种术式各有优越性。术式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病情,在病变充分暴露的前提下,要考虑到脊柱的稳定性,只要选择合适的术式,手术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评价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结果:21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14例,良6例,融合区均骨性愈合,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是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髓核切除术并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术后症状,体征安全消失68例。基本缓解12例,优良率94%,结论: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并钙化者不适合在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难点及改良方法,设计新型医疗器械,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针对MED术中出现的问题,研制了安全钻及L型冲击器等器械,对处理突出纤维环、钙化、中央型突出等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良,使绝大多数适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镜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本组750例患者,近期疗效判定参考MacNab标准:优良723例、可24例、差3例,未出现硬脊膜破裂、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结论]运用MED手术系统,配合采用安全钻及L型冲击器等自制器械及相应方法,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及中央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方法:在15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中,采用保留棘突腰椎板部分切除腰椎管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症56例。结果:经2-10年临床随访,临床效果满意,未发现继发性腰椎滑脱发生。结论:保留后柱结构,有限椎板切除腰椎管扩大,治疗腰椎管狭窄中及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TESSYS技术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本院2016年5月~2019年4月采用TESSYS技术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1例。年龄25~51岁,平均(43.2±8.71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根、大血管损伤、硬膜撕裂等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34个月,平均(31.71±13.29)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腰痛、腿痛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总改善率为92.21%。[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重度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麻醉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麻醉下推拿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保守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它主要是通过手法使脱出物与神经根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减轻或解除其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缓解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但有并发马尾神经损伤之可能。本院自1986年以来在全麻下行三步八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2例,其中4例出现症状加重,并发马尾神经受压症状,均经手术证实。该并发症占推拿病例1.28%,占同期手术病例的1.79%。作者认为,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禁忌推拿。对棘间两旁有压痛并两下肢放射痛或双下肢抬高试验阳性,怀疑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作…  相似文献   

10.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分析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并对手术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对采用改良式椎板切除治疗的307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获得完整随访资料265例,平均随访5年11个月,根据Macnab疗效标准,优188例,良63例,可10例,差4例,优良率为94.7%,结论: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各异,手术治疗需彻底减压方能取得优良效果。采用改良式椎板切除显露,除了具有全椎板切除的优点外,还不破坏腰椎后部任一完整的骨结构,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的完整性,减少了手术创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比较全椎板切除术及经椎板双侧开窗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13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获得随访81例,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椎板切除术后的治疗满意率为84%,双侧开窗术为87%。结论手术方式的不同对治疗效果无明显影响,关键在于掌握好适应症,针对不同临床表现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的治疗体会。方法对65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实施开颅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5例患者中,恢复良好率50.8%,中度残疾率29.2%,重度残疾率9.2%,植物生存率6.2%,病死率4.6%。结论早期对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中央型脑疝患者进行诊断,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的前提下行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中央型腰管狭窄症的传统手术治疗多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术,但腰椎后部结构的切除可导致术后腰椎不稳和医源性椎管狭窄。我院于1991年以来,采用双侧开窗减压术治疗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症42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造成成年人腰腿疼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在LDH手术治疗中具有微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1]。但目前对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治疗LDH的报道较为笼统,少见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中央型LDH的报道。本研究主要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中央型LDH的疗效及安全性,报  相似文献   

15.
柯新如 《颈腰痛杂志》2021,42(1):118-120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5年12月~2018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42例中央型LDH患者,均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 (MicroendoscopicDisectomy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难点及改良方法 ,以更好的发挥该系统的优势 ,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 ,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MED术中出现的问题 ,自制了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器械 ,对处理突出纤维环、钙化、中央型突出等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良 ,使绝大多数适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镜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 1 1 5例患者 ,近期疗效判定参考MacNab标准 ;优良 1 1 2例、可 2例、差 1例 ,未出现硬脊膜破裂、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结论 运用MED手术系统 ,配合采用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自制器械及相应方法 ,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 ,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1990年12月~1999年2月间手术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其中L4~514例,L5-S16例,L4~5合并L5-S12例,L3~41例,中央型钙化15例,旁中央型8例。详细介绍了采用自制L型骨规赘击平器顺利进行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结果:参照有关日本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良率91.3%。结论:针对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殊性,应  相似文献   

18.
椎间盘镜系统辅助器械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难点及改良方法,以更好的发挥该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提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针对MED术中出现的问题,自制了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器械,对处理突出纤维环、钙化、中央型突出等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良,使绝大多数适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能在镜下完成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115例患者,近期疗效判定参考MacNab标准;优良112例、可2例、差1例,未出现硬脊膜破裂、神经损伤及椎间隙感染。结论 运用MED手术系统,配合采用拉钩式辅助通道及L型打入器等自制器械及相应方法,能进一步扩大手术适应证范围,提高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CT与Omnipaque脊髓造影诊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顾建雄徐向东邹昌文作者单位:430071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康复科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少数是外侧突出,高位突出或巨块型、中央型突出者。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治疗前选用各种造影如脊髓造影、椎间静脉造...  相似文献   

20.
对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改进的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术的手术特点并评估其疗效. 方法采用该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356例,其中中央型突出64例,外侧型突出284例,极外侧型突出8例.伴有侧隐窝狭窄者86例.手术经后入路进行,借助显微内窥镜系统和特殊工具,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等减压步骤. 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减压彻底,平均手术时间为40 min.术后第1 d即下床活动,3~5 d出院.所有患者症状均得以缓解;手术后最常见的不适为短期下肢麻木. 结论经后入路的显微内窥镜下椎间盘摘除手术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大部分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