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连芪消渴胶囊对糖尿病肾损害大鼠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探讨该药对糖尿病大鼠肾损害的干预作用和初步机制。方法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并腹腔注射低剂量(30 mg•kg 1)链脲佐菌素(STZ),诱发糖尿病大鼠肾损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连芪消渴胶囊低、中、高剂量(2, 4, 8 g•kg 1•d 1)组,二甲双胍组(0.2 g•kg 1•d 1),治疗8周取血、留尿、取肾组织,检测大鼠血糖、尿微量清蛋白(U mALB)、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AGEs、生长转化因子(TGF β1)、肿瘤坏死因子(TNF α)等,肾组织苏木精 伊红(HE)染色的病理变化。结果连芪消渴胶囊组血糖(18.67±2.52) mmol•L 1,MDA(1.78±0.39) nmol•g 1,U mALB(41.84±8.23) μg•L 1,血AGEs(116.91±19.96) ng•mL 1,TGF β1(33.22±9.94) ng•mL 1,TNF α(54.01±17.55) pg•mL 1,均较模型组下降(P<0.05);SOD(190.11±15.88) U•mg 1,比模型组升高(P<0.05);肾功能和肾组织病理得到改善,其中连芪消渴胶囊大剂量组治疗效果显著。结论高糖高脂饲料联合低剂量STZ成功制备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连芪消渴胶囊能明显降低AGEs水平,减轻糖尿病肾损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AGEs的产生、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炎症因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娜  段同华  西传坡  俞发  何彬 《医药导报》2011,30(5):573-577
目的观察透皮促渗剂对醋酸地塞米松壳聚糖凝胶透皮特性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无促渗剂组和促渗剂组。无促渗剂组为0.75%药物5%壳聚糖凝胶剂;促渗剂组根据含促渗剂不同又分为月桂氮酮+丙二醇、月桂氮酮、丙二醇+二甲亚砜、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以无毛大鼠皮肤为渗透屏障,进行体外渗透实验,分析该凝胶稳态透皮速率(Js)和Js提高率。结果无促渗剂组①Js为(3.75±0.56) μg•(cm2) 1•h 1。促渗剂组效果明显,其中二甲亚砜+月桂氮酮组②Js为(8.12±0.58) μg•(cm2) 1•h 1,月桂氮酮+丙二醇组③Js为(5.41±0.74) μg•(cm2) 1•h 1,丙二醇+二甲亚砜组④Js为(4.31±0.42) μg•(cm2) 1•h 1,月桂氮酮组⑤Js为(4.35±0.36) μg•(cm2) 1•h 1。与①比较,②的Js提高率为2.17%(P<0.01),与③④⑤比较,②的Js分别为1.51,1.89,1.87倍(P<0.05或P<0.01)。结论混合促渗剂具有比单一促渗剂更好的促渗效果。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多苷抗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月琴 《医药导报》2012,31(3):295-297
摘要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的抗炎作用。方法①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小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0.3,0.6,1.2 g•kg-1组,吲哚美辛10 mg•kg-1组,共6组,各10只,灌胃给药5 d后,均静脉注射0.5%伊文思蓝溶液0.01 mL•g-1,小鼠处死后,收集腹腔冲洗液,测定吸光度(A值);②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的影响:大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0.25,0.50,1.00 g•kg-1组,地塞米松4 mg•kg-1组,共5组,各10只,造模后,连续灌胃给药7 d,测定右后肢容积。结果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0.3,0.6,1.2 g•kg-1组,吲哚美辛10 mg•kg-1组小鼠腹腔冲洗液A值分别为0.24±0.16,1.41±0.60,0.99±0.45,0.93±0.45,0.88±0.58,0.52±0.38,显示雷公藤多苷对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有一定抑制作用。末次给药5 h后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多苷0.25,0.50,1.00 g•kg-1组,地塞米松4 mg•kg-1组大鼠足肿胀率分别为(36.3±13.7)%,(26.3±13.9)%,(37.9±14.5)%,(32.5±12.4)%,(17.2±10.9)%。结论雷公藤多苷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俊峰  周武  王涛 《医药导报》2012,31(5):581-583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及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兔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七氟烷预处理组。制备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TBARS)显色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NADPH氧化酶亚单位p22phox表达。结果模型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0%)和持续时间[(158.82±18.86) s]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加(0%,0 s,P<0.01,P<0.01);模型组心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2.12±0.36) μg•g-1]显著高于假手术组[(0.89±0.11) μg•g-1,P<0.01],且p22phox亚单位表达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七氟烷预处理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0%)和持续时间[(39.65±5.27) s]、心肌脂质过氧化物水平[(1.35±0.20) μg•g-1]及p22phox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七氟烷可抑制兔心肌缺血 再灌注诱导的心律失常,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22phox表达进而抑制组织脂质过氧化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观察蟾蜍灵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对照组、LPS刺激组和蟾蜍灵组;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和凝胶图像吸光度分析系统检测蟾蜍灵刺激前后大鼠肾系膜细胞表达的TNF α及IL 1β的mRNA量;用ELISA试剂盒测定各组TNF α及IL 1β的含量。结果①LPS刺激组TNF α mRNA相对表达量(0.59±0.09)显著高于对照组(0.28±0.13)(P<0.01);蟾蜍灵组TNF α mRNA相对表达量(0.25±0.03)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②LPS刺激组IL 1β mRNA相对表达量(0.57±0.16)显著高于对照组(0.26±0.08)(P<0.01);蟾蜍灵组IL 1β mRNA相对表达量(0.30±0.04)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③LPS刺激组TNF α细胞因子表达量[(195.40±6.09 ) pg•mL 1]显著高于对照组[(97.93±8.44) pg•mL 1](P<0.01);蟾蜍灵组的TNF α细胞因子表达量[(108.39±8.81) pg•mL 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④LPS刺激组IL 1β细胞因子表达量[(168.65±12.80) pg•mL 1]显著高于对照组[(79.77±10.14) pg•mL 1](P<0.01);蟾蜍灵组的IL 1β细胞因子表达量[(98.75±6.95) pg•mL 1]显著低于LPS刺激组(P<0.01)。结论蟾蜍灵能显著抑制LPS刺激后的体外培养的大鼠肾系膜细胞分泌TNF α及IL 1β。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提取物对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东升 《医药导报》2011,30(8):1010-1012
目的探讨金银花提取物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其他各组以0.02 mL•g 1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5组腹腔注射对乙酰氨基酚制备肝损伤模型,经眼静脉取血,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丙二醛及一氧化氮水平。结果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286.32±20.37),(211.34±18.35),(181.51±11.17)(191.56±12.24)U•L 1]均低于模型组[(319.37±21.36)U•L 1](P<0.05或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分别为(251.78±20.14),(223.57±21.78),(179.67±11.27),(171.87±9.91)U•L 1]亦低于模型组[(279.97±15.97)U•L 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丙二醛含量[分别为(3.84±0.19),(2.31±0.21),(2.39±0.17)U•L 1]均低于模型组[(4.39±0.11)U•L 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一氧化氮含量[分别为(4.89±0.61),(4.11±0.15),(3.84±0.48),(3.87±0.57)U•L 1]均低于模型组[(5.74±0.25)U•L 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分别为(64.37±2.71),(65.78±1.57),(70.17±1.47)U•mg 1]均高于模型组[(40.12±1.37)U•L 1](P<0.05或P<0.01);金银花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和联苯双酯组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为(104.25±11.21),(141.27±13.11),(177.11±14.34),(163.55±16.78)U•mg 1]均高于模型组[(87.32±16.78)U•L 1](P<0.05或P<0.01)。结论金银花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非急诊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和术后镇痛效果。方法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和瑞芬太尼(R)组各40例。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5 mg•kg 1、维库溴铵0.1 mg•kg 1、丙泊酚1.5 mg•kg 1。S组舒芬太尼0.25 μg•kg 1,R组瑞芬太尼1 μg•kg 1。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两组均以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6~10 mg•kg 1•h 1维持,间断追加维库溴铵。同时,S组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0.002 5 μg•kg 1•min 1,R组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 1•min 1。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麻醉期间的血压、心率,观察手术结束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镇痛药用量等。结果R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6.4±2.5)和(11.6±5.3)min,均明显短于S组[分别为(12.6±6.4)和(16.2±7.4)min](均P<0.05)。拔管后6 h内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术毕60,90,120 min VAS评分优于R组(均P<0.05)。R组术后曲马多用量为(557.6±54.3)mg,明显大于S组[(312.4±47.7)mg](P<0.05)。结论舒芬太尼 丙泊酚与瑞芬太尼 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都能有效地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使用瑞芬太尼后麻醉苏醒较快,而使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杨桂染  李淑贞  刘娜 《医药导报》2010,29(5):588-590
目的探讨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对顺铂(DDP)所致大鼠肾毒性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加味黄连阿胶煎剂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大鼠尾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外,其他4组大鼠尾静脉注射DDP 5 mg•kg 1,每周1次,连续3周。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大鼠同时注射10%硫代硫酸钠,600 mg•kg 1;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第一次尾静脉注射DDP后根据体质量分别给予0.5,1.5 g•mL 1加味黄连阿胶煎剂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qd,连续8周。实验结束,剖取肾脏,行苏木精 伊红(HE)、PAS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及硫代硫酸钠治疗组MMP 9平均吸光度显著升高,均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且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各剂量组优于硫代硫酸钠治疗组(均P<0.05),但加味黄连阿胶煎剂两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加味黄连阿胶煎剂可显著改善DDP肾毒性大鼠肾功能,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MMP 9表达,减轻DPP所致肾小管和肾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9.
头孢地尼分散片人体药动学与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平  赵刚  柯徐  顾世芬  陈汇 《医药导报》2009,28(2):168-170
目的考察头孢地尼分散片的健康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20例男性健康志愿者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各100 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法测定血浆头孢地尼浓度,用DAS 2.0统计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max分别为(0.920±0.236)和(0.907±0.216) μg• mL 1,tmax分别为(3.375±0.944)和(3.625±0.825) h;t1/ 2分别为(1.826±0.600)和(1.910±0.597) h;AUC0 10分别为(4.305±1.080)和(4.392±1.224)μg•h•mL 1,AUC0 ∞分别为(4.632±1.147)和(4.803±1.325) μg•h•mL 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1.0±23.2)%。结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 EPO)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和线粒体融合基因2(Mfn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4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负荷量rHu EPO5 000 U•kg 1+rHu EPO 1 500 U•kg 1术后第2,4,6天腹腔注射)、小剂量治疗组(负荷量rHu EPO 5 000 U•kg 1+rHu EPO 750 U•kg 1术后第2,4,6天腹腔注射)和假手术组,每组16只。分别于术后24 h和2周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fn2蛋白表达。结果术后24 h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60.99±5.28),(36.97±2.68),(38.10±3.41);Mfn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80 6±0.013 4),(0.295 2±0.024 9),(0.125 3±0.020 9),(0.120 2±0.019 7)。术后2周假手术组、模型组、大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分别为0,(50.08±8.00),(26.54±2.97),(24.16±3.74),Mfn2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平均吸光度分别为(0.095 3±0.007 3),(0.247 3±0.019 1),(0.146 1±0.012 6),(0.154 2±0.010 6)。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大、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5);大剂量治疗组与小剂量治疗组凋亡指数和Mfn2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梗死后即刻给予负荷剂量rHu EPO并术后减量维持治疗1周可显著降低Mfn2蛋白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rHu EPO大、小剂量维持给药对Mfn2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和抗凋亡作用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