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目的:研究雌激素对去势后慢性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15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雌激素)治疗组、假手术组。利用卵巢摘除术和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术制备动物模型,分别予以雌激素和煮沸过的麻油处理。B—NADPH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光镜下观察、分析。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元数目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有明显减少,与治疗组相比,模型组减少更多。结论:慢性脑缺血能使去势大鼠海马CA1区NOS阳件神绎元数目明显减少.雌激素替代治疗能够减轻这种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室内注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抗体阻断内源性BDNF对大鼠海马-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影响。方法:脑室内注射BDNF抗体一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检测;并用NADPH-黄递酶组化染色方法观察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实验组大鼠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元数目(38.37±5.23)明显少于对照组(49.53±5.74)(P〈 0.01);实验组DG区NOS阳性神经元数目(48.77±5.51)明显少于对照组(60.40±7.39)(P〈0.01)。结论:脑室内注射BDNF抗体可导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减少,提示BDNF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可能与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参总皂甙(GS)对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间后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的方法制成大鼠不完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以还原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缺血及再灌注后海马CA1区NOS阳性神经元变化及GS对其的影响.结果单纯缺血组海马CA1区在缺血30min时NOS阳性细胞数最高(44.5±7.42),为假手术组2倍,再灌注2h、12h、24h、3d后逐渐下降,5d时恢复正常水平(21.12±3.50),缺血再灌注3d、5d时出现神经细胞损伤.GS能抑制缺血30min及再灌注各时程中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变化,并能预防缺血再灌注后迟发的神经元损害.结论GS对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不同时程后海马CA1区NOS的异常表达有抑制作用,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去势后大鼠海马结构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用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切除双侧卵巢后雌后SD大鼠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的变化,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去势后海马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分布变化有区域差异性;NOS阳性神经元在下托、海马(CA)一区邻近下托的部分、CA三区、CA四区(CA4)和齿状回(DG)数目明显减少,而在CA二区数目明显明显增多,CA4和DG的NOS阳性神经元平均密度降低,胞体的平均周长和平均截面积都明显减少。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结构NOS的表达来影响学习和记忆。  相似文献   

5.
用 NADPH脱氢酶反应 ,观察了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流模型中海马及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 IL- 6对这些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 :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各部 NOS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加 ,其中以CA1区增加最显著 ,纹状体缺血中心区 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减少 ,而其周围区 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 ,预先经侧脑室注射 IL- 6后 ,大鼠海马及纹状体 N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 IL- 6可能参与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补充治疗对去势雌性大鼠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影响及剂量的效应关系。方法:20只去势雌性Wister大鼠分成不同剂量组:0μg(对照组)、20μg(0.08 mg/kg)组、50μg(0.20 mg/kg)组、100μg(0.40 mg/kg)组;1周后,用免疫组化法进行观察。结果:NOS阳性神经元在CA1区,其数目在20μg、50μg剂量组数目出现剂量递增效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但在100μg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50μg与100μg剂量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雌激素补充疗法能选择性影响CA1区NOS阳性神经元,并有可能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7.
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与海马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小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采用NADPH d组织化学法显示海马NOS的变化。结果吗啡组海马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数目(27. 88±14. 20)明显多于盐水组(7. 00±3. 12) (P<0. 01),而CA1区和CA3区无明显变化(P>0. 05)。结论海马神经元NOS的表达增多与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翼腭神经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方法:结扎大鼠双侧颈总动脉不同时间(15、30、60、120min)后,应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黄递酶(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并计数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结果:缺血30min组,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增加,60min组与30min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120min组则比其它组都显著增加。结论: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翼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可能影响到脑血管周围NOS阳性纤维的NO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小鼠海马不同亚区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法显示海马NOS的变化.结果吗啡组海马齿状回NOS阳性神经元数目(27.88±14.20)明显多于盐水组(7.00±3.12)(P<0.01),而CA1区和CA3区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海马神经元NOS的表达增多与吗啡精神依赖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铅暴露对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铅暴露对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机制.方法 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按体重用45 mg/kg醋酸铅灌胃30天;第30天时测定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总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对大鼠脑组织冰冻切片进行β-NADPH染色,并对海马各区nNOS阳性神经元进行数量统计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大鼠比较,染铅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总NOS活性明显降低,而iNOS活性均升高,海马CA1和齿状回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铅暴露可以使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总NOS活性降低,iNOS活性升高,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数量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染铅大鼠海马各区生长抑素 (SS)mRNA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方法】Wistar大鼠饮用 2mg/ml醋酸铅 3m后 ,采用原子吸收、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血和脑中的铅含量 ,海马CA1区和CA3 区SS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铅暴露组大鼠血铅和脑铅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海马CA1区及CA3 区SSmRNA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 (P <0 0 5 )。【结论】SSmRNA在染铅大鼠海马CA1区和CA3 区中的表达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2.
冯志博  陈子琏 《新乡医学院学报》2002,19(5):366-368,F002
目的 探讨脑缺血和再灌流早期大鼠海马CA1区一氧化氮合酶 (NOS)表达的变化。方法 选用体重 2 0 0~ 35 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对照组、单纯脑缺血 15min、2 0min、30min组以及脑缺血 15min再灌流 30min和 2 4h组 ,参照Pulsinelli-Brierley法制作全脑缺血动物模型。 4 %多聚甲醛灌注固定 30~ 4 0min ,取脑并后固定 3~ 4h ,连续冠状冰冻切片 ,片厚 4 0um ,NADPH -d染色显示NOS ,镜下观察计数NOS阳性神经元以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对照组海马CA1区有一定量阳性神经元分布 ;单纯脑缺血早期NOS表达呈“单峰”变化 ;脑缺血 15min再灌流早期NOS表达呈“双峰”变化。结论 脑缺血早期和脑缺血再灌流早期NOS表达变化不同 ,这可能是再灌流加重缺血神经元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 (NOS)在大鼠蝶腭神经节内神经元中的表达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48只SD雄性大鼠 ,采用Pulisislli法制作闭塞大鼠四动脉的全脑缺血模型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 ,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NADPH d)组化法显示NOS阳性神经元 ,观察两组蝶腭神经节内NOS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NOS在蝶腭神经节内神经元表达水平增高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NOS在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蝶腭神经节内神经元中表达水平的增高 ,可能是缺血性脑损伤后的一种自身保护性调节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铅对海马长时程增强(LTP)的影响与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变化的关系以及锌的拮抗作用.[方法]采用反映学习记忆功能的Y迷宫法测试大鼠神经行为的改变;用NADPH-黄递酶(NADPH-d)组化法和神经元型NOS(nNOS)的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海马不同亚区NOS的活性及表达情况.[结果]染铅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比铅锌组和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铅锌组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别;组化及免疫组化显示染铅组大鼠海马CA1区和齿状回的NOS和nNOS阳性神经元明显少于铅锌组和对照组(P<0.05),在CA3区无差别,铅锌组与对照组各亚区均无差别.[结论]铅可损伤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鉴于NOS参与LTP这一代表学习记忆的电生理指标的形成和维持,推测铅对学习记忆和海马LTP的影响可能与染铅后海马各区NOS的不同变化有关.锌对铅引起的学习记忆损伤和NOS的影响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加放血方法造成大鼠一过性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以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 ( NADPH-d)组织化学方法对缺血再灌注期间海马 CA1 区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细胞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 ,海马 CA1 区神经细胞受损 ,在缺血 3 0 min时一氧化氮阳性细胞数最高 ( 44 .5± 7.42 ) ,为空白对照组 2倍 ,再灌注 2 h、12 h、2 4h、3 d后逐渐下降 ,5 d时恢复正常水平 ( 2 1.12± 3 .5 0 )。研究表明 ,不完全性脑梗塞时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与海马 CA1 区神经细胞损伤及迟发性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一氧化氮阳性神经元在缺氧预适应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缺氧预适应形成机理。 方法: 采用组化法测定小鼠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OS)神经元在缺氧(1次缺氧,4次缺氧)预适应中的变化。 结果:1次缺氧组较正常对照组皮层的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强弱、细胞的形状、突起的数目及突起的长短未见明显变化,但1次缺氧组NOS神经元突起明显变粗,4次缺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正常对照组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较少,且呈弱阳性,1次缺氧组海马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加,多呈强阳性,4次缺氧组海马NOS阳性神经元较1次缺氧组数目变少,颜色变浅。结论:脑内NOS神经元的变化参与了缺氧预适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亚低温(33℃)对大鼠短暂性脑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32只DS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常温缺血组和即刻亚低温组,采用尼氏体亚甲蓝特殊染色观察存活神经元、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染色)检测及电镜观察脑缺血后大鼠CA1区神经元凋亡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常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减少(P<0.01);与常温缺血组相比,亚低温缺血组海马CA1区存活的锥体细胞数目明显增多(P<0.01)。亚低温缺血组大鼠海马CA1区TUNEL染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少于常温缺血组(P<0.01)。结论 脑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很可能通过凋亡途径,亚低温对缺血后神经元的保护作用与减少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 (sleepdeprivation ,SD)对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一氧化氮合酶活性 (NOS)的影响。【方法】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 (flowerpot)建立大鼠SD模型 ,选用 2 4只Wistar大鼠 ,将其随机分为 6组 :正常笼养对照组、大平台对照组、SD 1d组、SD 2d组、SD 3d组、SD 4d组 ,每组 4只。观察大鼠经过不同时间SD后大脑皮层及海马NADPH d阳性神经元数目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各组SD大鼠皮层及海马NADPH d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著减少 (P <0 0 5 ) ,并且随着SD时间的延长 ,神经元数目减少的越多。【结论】SD能够引起大鼠皮层及海马NOS活性降低 ,SD时间越长 ,活性越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1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后无嘌呤 /无嘧啶核酸内切酶 /氧化还原因子 - 1 (APE/ Ref- 1 )在海马 CA1区的变化过程。 (2 )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1区发生的神经元凋亡情况。 (3)探讨 APE/ Ref- 1在海马 CA1区的变化及其与该区神经元凋亡的内在联系。 (4 )探讨采取亚低温干预措施后APE/ Ref- 1与神经元凋亡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1区的变化。 (5 )探讨亚低温干预后 APE/ Ref- 1的变化在亚低温脑保护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大鼠短暂性脑缺血模型及亚低温方法 ,通过神经元尼氏体染色、TU NEL 染色、APE/ Ref- 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PE/ Ref- 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与TU NEL双重染色等方法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 CA1区神经元存活、凋亡、APE/ Ref- 1蛋白表达情况及亚低温的影响。 结果  (1 )与假手术组相比 ,常温缺血组脑海马CA1区神经元缺失远较亚低温缺血组多 (P<0 .0 1 )。 (2 )常温缺血组及亚低温缺血组脑海马 CA1区均存在神经元凋亡。亚低温缺血组神经元凋亡出现的时间比常温缺血组迟 ,且凋亡数较常温组少 (P<0 .0 1 )。 (3)假手术组海马 CA1区神经元广泛表达 APE/ Ref- 1蛋白 ,常温缺血组及亚低温缺血组缺血后 APE/ Ref- 1蛋白表达均有下降 ,亚低温缺血组APE/ Ref- 1蛋白表达下降程度较常  相似文献   

20.
齐刚  张莉  宋月英  熊杰  李积胜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1,10(2):91-92,95,F002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神经元的变化。方法: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4-血管阻断(4-VO)方法建立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用免疫组化法研究大鼠海马nNOS的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CA1区和CA3区nNOS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结论: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nNOS阳性神经元的数目减少,与血管性痴呆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