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诊断食源性食管异物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20例经食管镜、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通过MS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NIP)、容积再现(VR)与X射线平片、食管镜检等,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 经食管镜或手术证实的20例患者的食管异物为鸡骨、鸭骨、鱼骨片、鱼刺等;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对异物形态、大小、长度、边缘锐利度能清楚显示,且定位准确.结论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异物检出率较X射线平片、食道镜检高,同时可评价食管损伤程度、有无并发症等,全方位展示异物与食道周围组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和食道吞钡棉絮检查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的食道异物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先行食道吞钡棉絮检查,然后行64层螺旋CT扫描.结果:38例食道异物中食道吞钡棉絮检出29例(76.3%),漏诊9例,64层螺旋CT检出37例(97.4%),包括鱼刺22例,禽畜类碎骨13例,图钉1例,肉团1例,CT还发现4例异物引起食道穿孔.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食道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走行、与周围组织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且检查安全、快速、无痛苦,可作为食道异物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复杂食管异物手术的指导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复杂食管异物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对25例临床诊断或疑诊为食管异物的患者进行MSCT扫描三维重建检查,根据其表现评估食管及周围组织侵犯情况,预测手术方式,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MSCT检查发现:19例为食管异物,其中14例行硬质食管镜取异物取出术、5例颈侧切开或开胸术异物取出术;6例排除食管异物。MSCT显示的19例食管异物,均在术中证实。MSCT诊断与手术的符合率为100%。结论MSCT扫描三维重建有利于观察食管异物的特征,位置和周围的关系。有助于预测食管异物的手术方式。避免了手术的盲目性。为硬质食管镜检查、开胸手术及颈侧切开术前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4.
黄慧玲 《当代医学》2014,(3):109-1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食道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6例误吞骨性异物的患者接受MSCT检查,其中6例平扫,10例平扫加增强扫描,扫描完后将薄层重建的图像送工作站行MPR、VR等重建并分析。结果13例异物位于食道第一狭窄处,3例位于食道第二狭窄处。12例异物位于食道内,未穿破食道壁,其中2例合并食道壁炎症,4例食道异物穿破食道壁引起食道周围脓肿。异物为条状、弧状、小片状或不规则状,异物在食道内走向多为斜向,其次为纵向或横向。结论 MSCT及后处理技术能准确地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和走向以及异物与食道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在食管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疑似食管异物患者行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三维重建,分析图像质量并判断有无异物,并了解异物存在部位、异物刺入食管壁的程度及有无穿孔等。结果76例患者CT图像质量均可达到诊断要求。76例患者CT检出异物57例,47例经内窥镜取出异物证实;2例经手术取异物证实;8例经CT检查发现食管异物,但内窥镜取异物时未发现,经再次低剂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检查,原诊断食管异物区域及其F段食管内均未发现异物,则诊断为食管异物已脱落。结论16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能有效减少患者受辐射剂量,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需要;三维重建技术对食管异物的检出及内窥镜取异物或手术前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多层螺旋CT(MSCT)加气道三维重建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MSCT加气道三维重建诊断,实施最小密度投影、多层面重建、CT仿真内镜及容积再现等方式处理,并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作为参照标准,分析总结对患儿实施MSCT加气道三维重建的检查效果。结果 MSCT加气道三维重建检测异物定位及定性诊断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符合率均为100.0%(50/50)。对患儿实施多层面重建技术异物检出率(96.0%)较最小密度投影、CT仿真内镜、容积再现技术检出率(76.0%、74.0%、50.0%)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应用MSCT加气道三维重建成像技术,可准确评估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及肺部并发症等,显著提高了对小儿气道异物诊断的准确性和直观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的12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对其低剂量MS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低剂量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均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全貌,并可以明确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准确率可达100%。结论低剂量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有效降低患儿辐射剂量的同时仍然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是一种最佳的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影像学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椎体爆裂性骨折的CT表现及三维重建的CT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58例胸腰段脊椎爆裂性骨折病例,分别行CT轴位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检查及技术处理。结果椎体骨折CT轴扫对三柱骨折显示有明显优越性,而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不仅能具体、直观、形象地显示骨折情况,而且对脊髓、神经根损伤的显示清楚。结论CT轴扫并通过三维重建如SSD多平面重建(MPR)及多平面容积再现(MPVR)技术的应用对诊断及了解椎管内碎骨片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椎管狭窄的程度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食管异物传统的检查方法是做胸透或食管吞服钡棉检查.对于透X线异物,以上两种检查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及假阴性.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不但能明确异物的大小及位置,而且可以清楚显示异物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为患者及时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SCT)诊断食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SCT对58例经手术和内镜证实的食管异物患者进行薄扫并重建。结果 MSCT检出不透X线食管异物42例,易透X线食管异物16例。结论食管异物在MSCT中诊断符合率100%,并发症影像征象发现率100%,MSCT扫描在食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对食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食道异物的64层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手术证实。结果 37例食道异物位于颈段30例,胸段7例。其中CT检出35例(鱼刺20例,禽畜类碎骨13例,硬币1例,肉团1例),漏诊2例;另外,CT还发现8例(鱼刺7例、禽类碎骨1例)食管壁肿胀及周围渗出,其中2例伴咽食管右后壁脓肿。结论 64层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食管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周围关系及有无并发症,且检查安全、便捷、无痛苦,可作为食管异物最有效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咽食道异物的64层螺旋cT成像影像学特征及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诊断明确的经64层螺旋CT扫描的咽食道异物病例,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容积显示等后处理技术对异物及周围相邻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1)异物检出率100%,(2)清楚显示异物的形状和结构大小,(3)异物的位置及异物周围组织器官病变的检出率100%。结论:64层螺旋CT既能有效地发现咽食道异物,又能明确异物的位置、大小及咽食道周围损伤情况和范围,对临床医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应作为咽食道异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CT在下咽及食管异物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内镜、手术证实的下咽及食管异物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CT平扫,分析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并观察下咽及食管损伤情况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结果多层CT检出异物25例,其中12例可见局部食管壁增厚,3例见异物穿出管壁外,3例有脓肿形成,2例异物游离出食管。1例患者未检出。结论多层CT能直观显示多数异物的大小、形态、位置及有无穿孔等并发症,其在下咽及食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ultilayer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者,实施肺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与硬性支气管镜下手术情况对比,分析各种重建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30例患者均获清晰图像,23例异物部位与术中所见一致,出现位移1例,假阴性1例,异物咳出后检查3例,左主支气管狭窄1例,吸入性肺炎1例,均未见异物。各种重建方法均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及异物所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外形改变。结论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彭樾 《黑龙江医学》2012,36(6):449-4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食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临床诊断及经食管钡餐检查确诊的食管异物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将原始数据经工作站后处理,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技术。结果多平面重建技术对食管异物的部位、形态及有否继发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的显示,均能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容积重建能直观立体显示食管异物的位置、形态等情况。结论多平面重建及容积重建技术,可提高食管异物的诊断准确性,及早发现并发症,有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患儿行多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fomation,MPR)、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三维重建(volume rendering technique,VRT)和CT仿真内窥镜(CT virtual endoscopy,CTVE),显示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及阻塞程度.结果:确诊气管、支气管异物25例,其中支气管异物3例,左主支气管异物9例,右主支气管13例;合并肺气肿6例,肺不张2例.确诊病倒均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所见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及阻塞程度符合CT诊断结果.结论: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大小及阻塞程度,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刘炜  潘昌杰  钱农  薛跃君 《医学综述》2011,17(23):3644-364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重组成像在幼儿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38例临床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幼儿行低剂量螺旋CT扫描,记录每位患儿的平均有效剂量(mGy),扫描数据经后处理重建,包括多平面重组(MPR)、最小密度投影(MinIP)、仿真支气管镜(VB)。结果纤维支气管镜证实气管支气管异物32例,64层螺旋CT数据后处理结果清晰显示异物的部位、大小、形态及伴随征象MSCT均得到准确诊断。MPR能多角度清晰显示段以上气管支气管异物并能显示肺部并发症,优于MinIP、VB,可弥补横断位图像的不足。结论幼儿气管支气管异物MSCT低剂量扫描能满足诊断,准确评估异物大小、位置、形态及肺部并发症,对可疑呼吸道异物的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螺旋CT低剂量扫描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食道异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临床怀疑有食道异物患者,用3组不同的管电流(40、120、200mA)行螺旋CT胸部扫描.进行VR等后处理技术重建,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析3组图像的质量、异物显示情况、食道异物检出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可符合临床诊断要求的后处理图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120、200mA扫描诊断的准确性都为100%.结论:低剂量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可明确诊断食道异物,并可作为电子内窥镜检前的筛查确定手术路径.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不影响图像后处理效果,可清楚显示病变,适用于食道异物患者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非结石性上尿路梗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上尿路梗阻未明确病因者,行泌尿系非增强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三维重建(MSCT-3D)。结果35例三维成像均清楚显示上尿路梗阻的原因、形态、位置和上尿路扩张程度及范围。结论非增强MSCT-3D能清楚地从三维立体角度显示泌尿系形态,明确梗阻的原因、形态、部位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非结石所致上尿路梗阻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源螺旋CT对食道异物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食道异物的双源螺旋CT资料;全部病例均经内窥镜或喉镜手术证实。结果 30例食道异物位于颈段29例,胸段1例。CT检出30例(鱼刺6例,禽畜类碎骨15例,枣核6例,硬币1例,肉团1例,玻璃1例),漏诊0例;另外,CT还发现6例(鱼刺2例、禽类碎骨4例)食道壁肿胀及周围渗出,其中2例伴咽食道右后壁脓肿。结论双源螺旋CT能清晰地显示食道异物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有无并发症,并且检查便捷、安全、无痛苦,可作为食道异物最有效的常规检查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