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脑梗死后出血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血糖、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出血性脑梗死(HI)31例],根据梗死面积、血糖、病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组,并将各组梗死后出血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组发生HI为36.54%,腔隙性脑梗死组发生仅1.32%(P<0.01);血糖>11.1mmol/L组发生HI为19.23%,<7.0mmol/L组仅2.76%(P<0.05);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发生HI为20.83%,轻型组仅2.42%(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梗死面积越大、血糖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相似文献   

2.
杨群峰  袁祥光  徐伟良 《海南医学》2007,18(6):79-79,136
目的 探讨脑梗死后出血与梗死面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出血性脑梗死34例)根据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组,并将各组不同的出血性脑梗死(HI)的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大面积梗死组发生HI为37.29%,腔隙性脑梗死组发生HI仅1.17%(P<0.01);神经功能缺损重型组发生HI为18.52%,轻型组发生HI仅2.14%(P<0.05).结论 梗死面积越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的患者越容易出现梗死后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红山区中医院脑血管科住院的120例患者,根据血糖(入院24 h内空腹8~12 h的血糖)分为组1(7.8 mmol/L≤GLU≤11.1 mmol/L)41例,组2(11.1 mmol/L<GLU≤16.7 mmol/L)34例,组3(血糖>16.7 mmol/L)45例;根据患者脑CT提示梗死部位、面积分为轻型:脑梗死1.6~3 cm,腔隙性梗死1.5 cm以下;中型:小于1个脑叶,梗死区3.1~5 cm;重型:超过1个脑叶,梗死区5 cm以上.观察判断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与梗死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糖水平越高,病情相对越重,病情转归及预后越差.结论: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减少致残、致死率.血糖水平可作为预测糖尿病脑卒中患者病情转归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相关因素,并进行出血性脑梗死与非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观察分析。方法从血压、血糖、血脂、脑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方面分析了4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出血情况。结果在脑梗死患者中,血糖越高,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X^2=24.0594,P〈0.001);血压越高,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率越高(X^2=13.2149,P〈0.01);脑梗死面积越大,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X^2=-88.8766,P〈0.00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越高(X^2=25.3241,P〈0.001);但血脂值的高低与出血性脑梗死发生率高低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在治疗上用抗凝疗法或用溶栓疗法对出血性脑梗死与非出血性脑梗死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生与血压、血糖、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等因素关系密切,应对其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24h内首次空腹血糖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量了 2 1 6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 ( <2 4h)的首次空腹血糖 ,并分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组、非糖尿病高血糖组的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 ,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提示在脑梗死急性期应注重检测血糖变化及积极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6.
重度颅脑损伤预后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某些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中心ICU 1997年元月~ 2 0 0 3年元月收治的 49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观察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等三个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早期低血压组病死率高于非低血压组 (P <0 .0 5 ) ,2 4h随机血糖≥ 11.1mmol/L组病死率高于 <11.1mmol/L组 (P <0 .0 5 ) ,GCS分值愈低 ,病死率愈高 (P <0 .0 1)。结论 早期血压、血糖、Glassgow评分均可作为判断重型颅脑损伤预后有价值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与病灶大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 84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 72 h内空腹血糖 ,并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正常血糖组 ,观察两组间病灶大小及预后。结果 :高血糖组的梗死灶明显大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血糖组 (P <0 .0 1 ) ,病死率高于正常血糖组。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的病灶大小和预后与高血糖有关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及血糖升高对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可能相关性。②方法 随机将 1 8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正常血糖脑梗死组 (Ⅰ组 )、血糖升高脑梗死组 (Ⅱ组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 (Ⅲ组 )。对其头颅CT(或MRI)测得梗死灶体积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病死率等变化 ,并进行对照分析。③结果 脑梗死并发糖尿病组和血糖升高脑梗死组临床症状加重 ,神经功能缺损严重 ,梗死体积大 ,3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而正常血糖脑梗死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相对要轻 ,预后好 ,梗死体积小。④结论 血糖升高以及糖尿病患者可直接影响脑梗死患者梗死体积大小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加重与血糖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2年3月~2003年8月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例158例,以血糖7.0 mmol/L为界,分为高血糖组、非高血糖组.入院后3天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高血糖组病情加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加重与血糖水平密切相关,临床治疗时要避免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
段风梅  焦燕  朱沂 《海南医学》2013,24(5):661-66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对急性脑梗塞神经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连续住院的8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后首次空腹血糖≥7mmol/L定为空腹血糖增高组,空腹血糖<7mmol/L为空腹血糖正常组。检测患者血压、血脂、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等指标,观察空腹血糖≥7mmol/L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及短期预后情况。结果空腹血糖增高组入院时NIHSS评分(10.71)及出院时NIHSS评分(8.73)均高于血糖正常组(入院时7.2,出院时4.85),P<0.05;空腹血糖增高组死亡率(16.7%)及预后不良发生率(25.0%)均高于空腹血糖正常组(死亡率为7.0%,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1.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空腹血糖增高组营养不良发生率(62.5%)高于血糖正常组(35.1%),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合并空腹血糖增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明显加重,营养不良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无糖尿病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80例,当血糖≥11.1mmol/L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0~11.1 mmol/L。观察2组病死率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75%,尿路感染发生率6.25%,病死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第15、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陈新瑶 《吉林医学》2013,(8):1403-1404
目的:探讨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测定静脉空腹血糖、HbA1c水平,比较不同神经功能损坏程度、病灶大小、预后情况与空腹血糖、HbA1c的相关性。结果:脑神经功能受损重度组血糖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病灶面积轻度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中度组和重度组(P<0.05),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神经功能不同程度受损、病灶不同大小、预后不同效果各组间的HbA1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HbA1c水平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糖、HbA1c水平不利于脑梗死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李奕龙  庞渊 《右江医学》2012,40(1):14-16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8例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合并糖尿病组(n=70)和非糖尿病组(n=78),分析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血糖等对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高血脂、偏瘫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在意识障碍、感觉障碍、失语等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显示合并糖尿病组多灶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合并糖尿病组患者随着血糖的增高治愈率越低,病死率越高。结论脑梗死合并糖尿病以多灶性、腔隙性梗死为主,多伴有高血糖、高血压、血脂代谢紊乱等危险因素,其疗效及病情预后较不合并糖尿病患者差,在治疗中应尽早控制血糖,使空腹血糖控制在6~8mmol/L,餐后2h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另外控制高血压、降低血黏度、纠正高脂血症等治疗对脑梗死的治疗和预防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仲生 《海南医学》2005,16(12):41-43
目的探讨脑出血性梗死(HI)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HI患者的病例资料,以HI病例为研究组(HI组),同期未合并HI的520例急性脑梗死为对照组(non-HI组),比较两组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HI组的脑栓塞、大面积梗死、抗血栓治疗和高血糖>11.1mmol/L)等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non-HI组(P<0.01);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血脂等因素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栓塞、大面积梗死、抗血栓治疗和高血糖>11.1mmol/L)是脑梗死继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脑梗死患者自主活动能力恢复的影响及预测价值。方法对459例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分为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 mmol/L)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空腹血糖≥7.0 mmol/L)。统计数据包括患者年龄,既往病史,血生化、凝血系列化验结果,CT、磁共振影像学表现,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数据分析采用PASW 18.0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年龄大于65岁,有房颤、高血压病史、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正常的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的风险增加。大脑半球梗死与应激性高血糖有关。同时FPG、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和血清尿素氮(BUN)五项检测指标与ADL评分结果密切相关。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和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ADL评分低于未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性血糖显著升高组又低于应激性血糖轻度升高组。应激性高血糖水平与脑梗死患者活动障碍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rs=-0.264 3,P<0.000 1)。结论应激性高血糖的出现增加了脑梗死患者活动功能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与初发脑梗死的关系,探讨IL-8在Hp感染可能导致脑梗死机制中的作用。方法80例初发脑梗死(观察组),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49例(A组),腔隙性脑梗死31例(B组)。采用病例对照1∶1配对的研究方式选择对照,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标本的Hp特异性抗体IgG(Hp-IgG)、IL-8、C-反应蛋白(CRP)浓度等。结果观察组Hp-IgG阳性率为81%,对照组为5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Hp-IgG阳性率为88%,对照组为5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Hp-IgG阳性率为71%,对照组为6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观察组的IL-8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8浓度与Hp-IgG浓度、与CRP浓度、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数正相关(P值均<0.01)。结论Hp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发病相关;脑梗死发病后血清IL-8浓度升高,并且与Hp-IgG浓度、CRP浓度、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随机血糖升高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再灌注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8例静脉溶栓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入院第一次血糖随机分为正常组(Glu〈7.8mmol/L)和高血糖组(Glu≥7.8mmol/L),观察两组的溶栓效果、治疗前后MRI缺血半暗带区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和近期预后。结果两组的溶栓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正常组MRI缺血半暗带区改善及NIHSS评分优于高血糖组;高血糖组在主要脑血管事件(再灌注损伤出血)方面高于正常组。结论随机血糖高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缺血半暗带区再灌注较差,可增加脑血管事件概率,近期预后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可以作为诊断脑梗死急性期的早期生化检测指标,达到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相关的实验依据的目的.方法:选择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90例体检健康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浆hcy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急性脑梗死组)的血浆hcy平均水平为(23.56±4.6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hcy平均水平(11.28±2.19)μmoL/L,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患者46例,所占比例为47.9%,对照组Hhcy患者为10例,所占比例为11.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hcy水平及Hhcy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Hhcy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 - 2 0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 6 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32例 ,予脉通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 35例 ,予一般治疗。观察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改善和血液流变学改变有明显性差异。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5 )。结论 脉通注射液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作用 ,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