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VCE取材Bethesda 2001报告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对3 056例健康体检女性进行阴道细胞学检查,并对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以上病变者经阴道镜取材进行宫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阴道细胞学检查(VCE取材Bethesda 2001报告系统)检出宫颈异常鳞状上皮细胞66例,阳性率2.15%。其中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17例(25.76%),不除外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4例,(6.06%),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28例(42.42%),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4例(21.21%),宫颈鳞癌(SCC)3例(4.55%)。66例细胞学阳性诊断病例经宫颈活检组织病理学诊断CIN I级以上病变60例(90.91%),其中CIN Ⅰ级35例(53.03%),CIN Ⅱ级12例(18.18%),CIN Ⅲ级7例(10.61%),宫颈鳞癌6例(9.09%)。结论: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取材方便、报告准确,阴道细胞学检查阳性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0.91%,VCE取材Bethesda2001报告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伤风止咳糖浆处方主要由桔梗、桑叶、甘草及连翘等十二味药组成。本文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桔梗、桑叶、甘草、连翘及菊花进行鉴别。结果表明,该方法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离鉴定冈村凹顶藻中的倍半萜类成分,供抗菌活性筛选。方法 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选择4株真菌为实验菌株,对6个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真菌活性测定;选择2株细菌为实验菌株,对所有倍半萜进行体外抗细菌活性测定。结果 分离得到17个倍半萜,分别鉴定为海兔阿普里醇 (1)、劳藻过氧素 (2)、海兔阿普里醛 (3)、 α-异溴花侧伯烯 (4)、α-异花侧伯烯醇 (5)、花侧伯烯醚 (6)、月桂烷-11-烯-10-醇 (7)、劳藻酚 (8)、劳藻酚乙酰化物 (9)、去溴劳藻酚 (10)、异劳藻酚 (11)、异劳藻酚乙酰化物 (12)、约翰斯顿醇 (13)、帕西菲醇 (14)、10-溴-α-花柏烯 (15)、10-溴-β-花柏烯 (16)、9-羟基-3-氯-4,10-二溴-α-花柏烯 (17),并对所获得的倍半萜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论 化合物5和7为首次从冈村凹顶藻中分离得到;应用1D和2D NMR首次对化合物6的1H和13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5和13对光滑假丝酵母菌显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其MIC80值分别为1和4 μg/mL,与两性霉素B(2 μg/mL)和氟康唑(1 μg/mL)相当,而化合物2、8和9对新生隐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化合物2、8~10、15和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8和9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其MIC80值分别为2.3和10.5 μg/mL。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波罗蜜属植物牛李Artocarpus nigrifolius枝条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小孔树脂(MCI gel),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ODS,HPLC等柱色谱分离手段,对牛李干燥枝条的95%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共分离了26个化合物,大部分为三萜类成分。包括16个三萜,2个降三萜,6个甾醇,1个苯甲醛衍生物和1个小分子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hydroxy-4α,4β,14α-trimethyl-9β,19-cyclopregnane-3-one(1),1-(N-叔丁基)氨基丙酮(2),24-methylenecycloartanone(3),cyclolaudenone(4),24-methylenecycloartanol(5),4-羟基-3,5-二甲氧基苯甲醛(6),环桉烯醇(7),cycloart-23-ene-3β,25-diol(8),β-谷甾醇(9),3β,24,25-trihydroxycycloartane(10),(23E)-27-nor-3α-hydroxycycloart-23-en-25-one(11),3β-hydroxy-22,23,24,25,26,27-hexanordammarane-20-one(12),12-en-3β-hydroxy-olean-11-one(13),(24S)-cycloartane-24,25-diol-3-one(14),桦木酸(15),羽扇豆醇(16),α-香树脂醇(17),(22E)-25,26,27-trinor-3β-hydroxycycloart-22-en-24-al(18),3β-hydroxy-urs-11-en-13β,28-olide(19),11α-hydroxy-α-amyrin(20),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21),7-ketositosterol(22),β-香树脂醇(23),(24S)-麦角甾-5-烯-3β,7α,二醇(24),7α-hydroxysitosterol(25)和7β-hydroxysitosterol(26)。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环阿屯烷型C_(24)降三萜,化合物2为首次以天然产物的形式从自然界中获得,化合物6,8,11,15~17,20,22和23均为首次从波罗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成分可能为牛李的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2008年6月~2011年6月期问共收治急、慢阑尾炎668例,其中手术651例,而笔者亲自主刀掩蔽式切口阑尾切除术共56例,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引起的偏瘫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存活者中86.5%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脑卒中的高致残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经济、思想负担,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怎样改善和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已成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将5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试验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试验组行TP方案化疗同时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照组单用TP方案化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组临床受益率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白细胞减少)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能够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总体临床受益率,明显减低化疗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65例痛经患者行诊断性刮宫,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多克隆家兔抗体PGP 9.5染色标记子宫在位内膜,分析神经纤维密度,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通过对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免疫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生殖免疫研究表明当一对夫妇患有反复妊娠丢失,且不能归因于遗传、内分泌、解剖异常和感染时,常称其为“不可解释的”即“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ined reurrent spontaneouseabortion,URSA),其中约80%由免疫学因素造成,免疫治疗能使此类妇女妊娠至足月。现将国内外近年来关于URSA的免疫病因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