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 揭示发生在连云港市20世纪90年代新的食源性中毒病因。方法 按食源性中毒病因分类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报告新发现食源性中毒病因,荔枝螺、泥螺的贝类毒素中毒、E型肉毒中毒,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_(157)H_7食源性中毒。结论 该市食源性中毒呈现多病因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1978~2005年我市农村食源性中毒调查研究及其预防对策。方法:从不同农村食源性中毒进行系统性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分析。结果:1978~2005年我市食源性中毒50起,农村食源性中毒占据城镇的78.00%,其中化学性中毒100%,细菌性中毒占80.00%;细菌性中毒主要以海产品和动物性肉制品等食物为多见,病原为副溶血性弧菌01、03型、伤寒、鼠伤寒、汤卜逊、肠炎沙门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等为主;化学性中毒以硝酸钡和甲胺磷为主。结论:1、1978~2005年富阳市农村食源性中毒占据城镇比重较大,食源性中毒发病率农村要高于城镇,常年以5~11月份为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2、对查明的中毒原因要有针对性,有效防范措施是遏制突发性中毒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郑丽敏  朱卫  刘梅  张秀柱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708-1709
目的 对1991年以来(15 a)在连云港地区由新的致病因子引起的致死性食源性中毒进行分析.方法 按GB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总则进行分类和研究.结果 新的致死性食源性中毒病原有麻痹性贝类毒素中毒12起,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O157H72起,E型肉毒毒素中毒1起,毒蕈中毒2起,计17起.占同期致死性食源性中毒死亡人数的70%(21/30).结论 新的食源性中毒致病因子是引起致死性食源性中毒发生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误食机油中毒的基本特征、相关影响因素,指导食源性疾患的预防工作。方法通过对中毒现场、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的调查分析,确定导致食源性疾患的病因。结果机油中毒的症状与摄入含机油的食物多少呈正相关。结论加强民工食堂的监督管理及相关知识的宣传,尤其是普及食源性疾患预防知识尤为重要,同时探讨民工食堂的综合治理、规范化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固相萃取-气质联机确证17种食源性安眠药中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眠药广泛应用于治疗精神性疾患 ,不同种类的安眠药具有各不相同的毒副作用。近来不断发生由于误服、滥用和投毒等食源性中毒事故 ;更有不法商贩利用安全性差的巴比妥类安眠药进行鱼类等水产品的长途运输 ,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了不良的影响。食源性安眠药中毒越来战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结合实际工作 ,对常见的 17种食源性安眠药中毒的各种样品前处理过程及质谱定性定量方法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为快速确证安眠药中毒 ,抢救中毒患者提供了可靠检验手段。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及试剂1.1.1 岛津GCMS -QP2 0 10气相色谱质谱仪 ,电子…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自2010年构建了食源性疾病监测网、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其有害因素监测网和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旨在完善国家食品安全保障体系[1]。历经几年发展,很多技术已经有了显著改进和完善。本文就食源性致病菌定量检测技术发展近况概括介绍。1食源性致病菌仍是食源性疾病的主要病因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2]。而食源性致病菌是引发感染性食源性疾病的一组病原菌,国内常见的是沙门  相似文献   

7.
胥占忠 《中国校医》1999,13(6):419-420
查明食源性疾患的病因是采取防治措施的前提,也是卫生行政处罚的主要依据,但查明病因是一项较为复杂困难的工作。有不少食物中毒事件,现场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手段都用上了还不能找出病因。有时,为防止漏掉病因食物,不得不把所有涉及到的食物及原料—一采样检验,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浪费,还使查明病因工作久拖不决。本人在食物中毒调查中,使用odds[1]来分析各种食物中毒危险性,能较快地查出病因食物。现以一起食物中毒病因调查为例加以说明。1应用实例及效某大学发生一起68人的馅饼中毒。中毒病人男31人,女对人,年龄自6…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肠杆菌科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选带正电荷的尼龙膜作为寡核苷酸芯片载体,采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对肠杆菌科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进行检测和鉴定。结果:在同一条件下运用多重PCR扩增出14种(属)细菌的16SrRNA、23SrRNA基因片段,随后应用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对致病菌进行检测得到了相应的特异性杂交图谱。结论:建立的寡核苷酸芯片技术可快速检测肠杆菌科食源性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食源性感染的快速诊断与预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宜昌市2002年~2005年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解宜昌市市售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情况,2002年开始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湖北省的一个二级监测点参加了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对宜昌市的市售食品开展食源性致病菌监测。方法:2002~2005年按照“全国食源性疾病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提供的检测方法和湖北省下达的监测任务监测,监测的项目为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副溶血性弧菌。结果:4年共监测样品249份,检出食源性致病菌48株,各类样品总的检出率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样品计检出率达到了16.87%,按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株数计检出率达到了19.28%。结论:宜昌市的监测结果与湖北省的基本一致,以生肉类样品污染最严重,沙门菌是主要污染的食源性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浅谈Excel在食物中毒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发生的众多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因延误报告时间,待卫生监督机构到达事发地点时剩余食物已被处理,病人因在当地卫生医疗机构及时用药治疗、抢救,病情正处恢复中,与中毒原因分析有关的呕吐物、粪便、血样未得到及时采集。因此,只能通过流行病学调研的方法来分析中毒可疑食物及其病因。本文按《食品卫生全书》中食源性疾患的流行病学调查要求,应用Office软件中的Excel程序,设计了一种统计模板,以供卫生部门调查分析使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汞中毒引起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汞中毒引起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2例慢性汞中毒病人的临床资料,做一综合分析评价。结果:非织业性汞中毒引起的肾损伤,病因多样,人数多,肾损伤有明显剂量依赖性,病变范围广,可逆转。结论:慢性汞中毒引起的肾损伤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连云港地区贝类食源性中毒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烨 《职业与健康》2008,24(19):2065-2067
目的探讨由连云港海域的半褶织纹螺和时螺引起的贝类食源性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毒素性质。方法按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SN0352—95:“出口贝类麻痹性贝类毒素检验方法”测定螺肉及其内容物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螺肉河豚毒素及其衍生物。结果1991--2003年连云港地区发生半褶织纹螺中毒11起,2004年宁夏银川1起;时螺中毒1起,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生物测定法)均检出麻痹性贝类毒素(PSP);上述贝类检样经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检出河豚毒素TFX及其衍生物。结论鉴于海洋环境及生物污染严重,为保障食者安全,应对贝类毒素性质进一步研究、监测。  相似文献   

13.
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间,全区报告食源性疾患22起,涉及26个单位(家庭),发病718人;病因是化学性污染引起发病的有7起;城乡结合部的5个地区发生食源性疾患13起,发病522人,占全部起数的59.09%、占人数的72.70%,是西青区食源性疾患的主要爆发区;以经济为主的西青开发区(包括微电子小区)内发生6起,发病72人,是最集中发病地区;发病的时间集中在每年的2~10月份。为搞好食源性疾患的防治,结合创建国家卫生区、做好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应加强重点地区卫生管理、加强亚硝酸盐中毒防治、加强单位自身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卫生防病知识,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4.
于瑞敏 《职业与健康》2008,24(4):374-376
该文综述水产类食品主要卫生学问题。细菌污染仍然是水产品的主要卫生学问题,副溶性血性弧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生食海鲜所致的食源性寄生虫病近年来在城市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与水产品有关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主要有华支睾吸虫病、卫氏并殖吸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环境污染特别是海洋污染造成的贝类毒素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由于人为添加保鲜剂、抗生素所导致的水产品药物残留不容忽视;组胺中毒、鱼胆鱼卵中毒及虾蟹致敏原引起食源性疾病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鉴定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鉴定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技术。方法:采用复合PCR方法扩增致病菌特异性DNA片段,结合基因芯片杂交技术鉴定不同的食源性致病菌。结果:本研究完成了采用3对引物的复合PCR扩增;不同致病菌特异性核苷酸片段同时布阵在一张芯片上;标记物质采用了非放射性的生物素,经不同标准菌种、实际检验样品和水平测试样品的考核验证,该鉴定系统灵敏度达620cfu/g,特异性高,基因芯片质量稳定,该鉴定系统基本含盖了目前食源性致病菌鉴定的需要。结论: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基因芯片鉴定技术,可为常规细菌检验方法的最终鉴定提供进一步佐证,尤其在一些培养条件苛刻的致病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弯曲菌等)的鉴定,以及在VITEK仪无法鉴定和手工鉴定判断误差大的情况下,基因芯片方法将发挥其独特的技术性优势,大大提高检验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食物是许多疾病和中毒物质的重要传播媒介。近年来,由食物传播的疾病(下称食源性疾患)不断增加。由于各地膳食习惯、食品类型及卫生设施各异,故食源性疾患的种类和中毒事件的特征也不尽相同。本文就当前食源性疾患的致病原因和流行病学等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海海产品与甲型肝炎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型肝炎流行的食源性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共调查126例急性甲型肝炎患者和126例对照,计算OR及OR的95%可信限。结果:生食蚬子、牡蛎、夹板虾和街头烧烤是引起甲肝流行的主要食源性因素。结论:有关部门应加强近海贝类和甲壳类的卫生管理和甲肝病毒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救治集体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45例患者发生集体急性亚硝酸盐中毒后给予及时正确的判断病因,医院科室间密切配合,设置救治专区,确保迅速应用亚甲蓝,并辅以氧疗及补充维生素C。结果45例病人均获成功救治,随访无后遗症。结论及时明确病因、尽早应用解毒剂是成功救治集体亚硝酸盐中毒的关键,医院多科室密切配合是成功救治集体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韶关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状况,为研究与制定食源性疾病的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WHO食源性疾病监测规划,收集韶关市1990~2002年传染病疫情报告、寄生虫病调查报告、食物中毒报告、人口统计等资料,进行食源性疾病现况分析。结果 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韶关市食源性传染病发病分别占法定传染病的41.55%和20.97%,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13.0/10万和57.16/10万,病因构成以感染性腹泻和痢疾为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分别为18.98%和7.22%,病因构成以蛔虫病为主;食物中毒共发生44起.1992~1999年和2000~2002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65/10万和2.81/10万,中毒类型以农药为主。结论 该市食源性疾病已普遍对健康构成危害,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真菌在谷物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代谢产物,当人、畜食人被真菌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真菌毒素同时进入机体,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慢性中毒症。近年来,我省连续发生了由于食用霉变饲料引起大批肉鸡中毒死亡事件,为了解饲料真菌污染状况及查明中毒原因,我们对送检的17份调料(其中有11份为鸡中毒料)进行了真菌分类监测及病因分析。1材料与方法1.l作品来源:收集了省内12家肉鸡养殖厂及5家同料经销单位17份样品。1·2检验方法:用察氏培养基,按GBI3092一引方法进行计数测定;采用察氏培养基葡萄糖琼脂斜面进行分类鉴定r’,曲霉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