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建国  李开龙  闫振成  徐有奇 《医学争鸣》2002,23(19):1808-18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在增生性肾小球肾炎(PGN)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24例PGN、12例非PGN患者及13例正常人血清、尿液和肾活检组织IL-2含量。结果:PGN组肾组织、尿IL-2含量显著高于非PGN和正常对照组;肾组织IL-2含量愈高,肾小球病理改变程度愈重;尿IL-2含量与肾组织IL-2含量正相关,与血清IL-2含量无平行关系。结论:IL-2可能与PGN发病机制有关,尿IL-2含量测定可反映肾组织局部IL-2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2例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32例肾癌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32例手术均成功,术中均无明显出血。术后未发生肾创面出血、渗尿、感染等并发症,无明显肾缺血性损伤。结论: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肾单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当的手术切缘.是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尿Ⅳ型胶原(Col-Ⅳ)水平与肾组织Col-Ⅳ表达和肾脏病理之间的关系,寻找一种能早期反映CKD进展的非创伤性临床检测指标。方法选取98例接受肾穿刺检查的CKD患者为研究对象,76例健康人为对照组,用ELISA法测定患者血、尿Col-Ⅳ浓度;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ol-Ⅳ表达;应用计算机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肾病理进行半定量分析,观察尿Col-Ⅳ水平与肾组织Col-Ⅳ表达及肾病理损伤的关系;并与尿蛋白排泄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同步对比分析。结果肾病患者尿Col-Ⅳ浓度较健康人明显增高,而血中浓度无差异;在硬化的小球和小管间质均有Col-Ⅳ表达,并随病变加重表达增强,尿Col-Ⅳ浓度与肾组织Col-Ⅳ表达水平呈正相关,也与肾小球基质基膜面密度、小管间质损害显著正相关;尿Col-Ⅳ在轻度肾硬化时已升高,其改变明显早于eGFR异常,且与尿蛋白的排泄不相关。结论尿Col-Ⅳ水平反映了肾组织中的Col-Ⅳ表达水平及肾硬化的程度,可以作为CKD患者病情进展的早期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淋巴囊肿是肾移植术后肾周围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主要由于髂血管剥离时附近创面之淋巴液渗出而聚集于移植区域。常可因淋巴液集聚形成囊肿压迫移植肾或输尿管,因而移植区包块增大,尿量减少或无尿,以致可误诊为急性排斥反应或尿漏,应予仔细鉴别。我们曾遇见1例术后淋巴囊肿,术后8周左右发生,表现为移植区隆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PA)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纤维蛋白平板法检测108例IgAN及34例健康自愿者尿PA活性,同时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27例IgAN及6例正常人肾组织t-PA、u-PA抗原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结果:正常人肾组织t-PA偶见少量表达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u-PA则表达于所有节段的肾小管上皮细胞。IgAN肾组织t-PA阳性率及单个肾小球t-PA平均积分明显高于正常人。轻度增殖的肾小球其t-PA阳性率明显增高,中度增殖的肾小球t-PA阳性率明显高于轻度增殖者,硬化肾小球不表达t-PA。u-PA表达明显下调.尿PA活性下降。伴血肌酐升高、肾小管间质病变严重、肾小动脉病变较重或大量蛋白管型形成的患者尿PA活性下降更为明显。结论:IgAN早期肾组织t-PA表达增加,晚期下降。肾组织u-PA表达减少。蛋白管型的形成可能与尿PA活性下调有关。尿PA活性的检测有助于判断IgAN的病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紫癜性肾炎(henoch-Sch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为寻找评价肾组织病理损伤的分子标志物,文中探讨儿童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足细胞损伤情况与尿Podocalyxin的联系,将尿Podocalyxin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儿童肾组织病理损伤的程度。方法分析72例经肾活检病理检查诊断为过敏性HSPN的住院患儿,对其进行肾穿刺活检和尿Podocalyxin检测。肾组织病理除常规进行病理分级和免疫荧光分型外,还在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程度,按照足突融合情况进行分类。分析其临床特点、肾组织病理、尿Podocalyxin的关系。结果病理分级集中在Ⅱ级和Ⅲ级,其中病理分级为Ⅱ级的患儿34例,占47.2%;Ⅲ级患儿38例,占52.8%,与Ⅱ级的患儿比较,尿Podocalyxin检测值高(P<0.05)。电镜下观察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足突广泛融合21例,足突节段融合35例和无足突融合11例,5例电镜下未见肾小球。患儿足突融合程度加重,尿中Podocalyxin检测值升高。孤立性蛋白尿型患儿尿中Podoca-lyxin检测值较孤立性血尿型高,较肾病综合征型低(P<0.05)。结论儿童HSPN的肾小球病理改变除系膜细胞的增生外,还存在足细胞损伤的情况。尿Podocalyxin检测可作为分子标志物,评估儿童HSPN肾小球足细胞损伤情况和肾组织病理分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张建国  朱妙珍 《四川医学》1998,19(4):296-297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小管间质病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6例CGN患者及13例正常人血清、尿和肾活检组织IL-2含量。结果:CGN患者肾组织和尿IL-2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小管间质病变愈严重,肾组织IL-2含量愈高;尿IL-2含量与肾组织IL-2含量呈高度正相关,而与血清IL-2含量无平行关系。结论:IL-2在CGN小管间质损伤过程中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女性尿道外口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局部浸润麻醉后 ,组织钳提夹挡住尿道口之皱襞组织 ,用高频电刀从根部将其切除 ,创面涂敷四环素软膏或烧伤湿润膏。结果  86例中痊愈 78例 (90 % ) ,好转 8例。结论 女性尿道外口应是一种独立疾病 ,泌尿外科检查可确诊 ,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外伤性肾破裂修复术中应用带蒂大网膜瓣移植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外伤性肾破裂进行手术修复,术中应用了带蒂大网膜瓣对肾创面进行覆盖。结果本组23例外伤性肾破裂全部治愈出院,无术后再出血、尿外渗、感染及肾功能衰竭,随访3个月~5年,患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由于大网膜具有很强的粘着力和修复性能,以及吸收和抗感染能力,用来覆盖肾破裂修复创面,可促进肾伤口的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对5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时,发现因尿道外口偏小而无法进镜,于是行外口切开术或F28尿道探子外口扩张术,使前列腺电切镜能顺利进入,术后置导尿管3~7d后拔除,创面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其对创面愈合的作用。结果52例尿道外口切开术后创面14~21d修复愈合,置导尿管时间2~7d,平均4d,无创面感染,无1例逆行尿路感染,无疤痕形成,其中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经尿扩后好转。结论湿润烧伤膏在尿道外口创面修复愈合过程中能促进创面早期愈合,可减少瘢痕形成,能有效预防尿道外口创面感染及狭窄的发生,减少置导尿管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血管肌脂瘤的治疗方法。方法:45例患者中23例未作特殊治疗;6例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7例行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9例行全肾切除术。结果:随访21例,平均随访时间3.6a。未作特殊治疗的病例中未发现肿瘤破裂出血,2便肿瘤体积增大但我症状;超选择性动脉栓塞病例无症状复发、无破裂出血、肾功能稳定。手术患者均保持肾功能稳定,无肿瘤复发。结论:对本病采取保守性治疗原则。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是简  相似文献   

12.
复杂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的腔内技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腔内技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年11月-2007年7月复杂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患者37例,采用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后置管内引流8例,微创经皮肾造瘘外引流29例,术后7~14d后,2期行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肾结石。结果:1期内、外引流术中均未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症状,2期行微创经皮肾镜术中出现寒战、发热等菌血症状者2例(5.4%),术中及术后均无大出血和感染性休克症状,残留结石8例(21.6%)。31例随访3个月-1年,27例(87.1%)患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患肾萎缩(无功能)2例(6.5%),患肾肾盂肾炎2例(6.5%),其中患肾切除1例(3.2%)。结论:采用腔内技术治疗复杂上尿路结石合并脓肾,是一种比较安全、并发症较少、较好保护肾功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了4例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术前均诊断为肾癌,1例行肾癌根治术,3例行保留肾单位切除术,病理证实为肾脏嗜酸性细胞瘤。结论肾脏嗜酸性细胞瘤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无特异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  相似文献   

14.
血管栓塞术治疗泌尿系出血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立明  魏欣  胡鸿  游箭  张宗平  姜滔  范俊  蔡运林 《西部医学》2009,21(11):1967-1969
目的探讨血管栓塞术在泌尿系出血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对29例泌尿系大出血,包括17例患者行血管栓塞术治疗,总结血管栓塞术的疗效和操作中的注意点。结果所有病例栓塞后6-48小时内出血逐渐停止,随访期1-24月,无复发出血病例;29例中1例肾癌出血院外两次栓塞后复发,经碘化油、无水乙醇及钢圈栓塞后未出血;1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后肾血管损伤出血行明胶海绵栓塞术中出血加重,经钢圈栓塞后未出血;1例尿道球海绵体出血明胶海绵栓塞后未出血,阴茎勃起功能无明显减退。结论血管栓塞治疗泌尿系出血的创伤小,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不阻断肾蒂对小体积的肾肿瘤行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3年9月20例肾占位病例,采用不阻断肾蒂的小体积肾部分切除术。肿瘤直径2.2~3.5cm,平均2.95cm。结果 2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手术时间45~70min,平均时间65min;术后病理报告提示切缘均为阴性;术中出血30~100mL,平均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7.2d;20例患者随访至今,无一例出现肿瘤局部转移或复发。结论不阻断肾蒂的肾部分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并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非手术疗法在严重闭合性肾损伤中的疗效。方法 对1990年3月至1999年5月间保守治疗的38例严重闭合性肾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8例病人中,3例因持续低血压。2例因特持续血尿不减轻而改行切除或半肾切除术;33例保守治疗成功,26例随访6~24个月,血清BUN及肌酐均正常,2例轻度肾积水,1例肾萎缩,1例高血压,1例发生尿性囊肿,经皮穿刺引流后消失。19例肾脏ECT显示患侧肾脏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肾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总结1992年5月~1999年2月收治3例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出现误诊,l例误诊为肾肿瘤,l例误诊为肾结石,l例误诊为急废症;阑尾炎,后经动脉造影及手术探查才得到证实,2例行肾切除,l例行肾动脉瘤切除,肾动脉原位修复术。疗效满意.结论 肾动脉瘤的诊断主要靠肾动脉造影,多普勒超声检查也很有价值,手术治疗为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对囊性肾癌的认识。方法:对1997~2006年收治的8例囊性肾癌的诊断、治疗、预后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超声诊断囊性肾癌5例,CT诊断囊性肾癌6例,术中冰冻切片提示恶性肿瘤2例;7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均为囊性肾透明细胞癌。8例获随访,7例生存至今。结论:囊性肾癌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确诊后应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或部分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9.
肾错构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本院诊治的22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检查,18例行CT检查,3例行MR I检查。5例行肾切除术,1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2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5例剜除术患者经6个月~3年的随访,未见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B超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是有帮助的,CT和MR 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20.
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经皮肾穿刺取石术并发大出血的病例及其应对措施。方法总结了广医一院11年来收治的经皮肾取石术5472例次,其中发生术中、术后大出血39例,大出血的发生率为0.71%。结果39例出血患者需介入栓塞治疗者12例,早期切肾的2例,余下病例均采取保守或压迫止血成功。结论经皮肾取石术大出血的发生率较低,出血不止或反复出血应首选介入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