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比较颈椎管成形术与椎板切除内固定术对术后患者C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方法 9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中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39例(A组),行椎板切除内固定术51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手术后1周时颈脊髓的神经功能状态的JOA评分、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CCI)及Cs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Cobb角及CC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颈椎管成形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更低,可作为颈后路手术的推荐术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及功能恢复情况,探讨有效疗法,以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方法  选取温州市中医院骨科2019年10月—2020年10月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9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47例)与B组(47例);A组应用关节松动术治疗,B组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比较2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关节液炎症因子水平以及总体疗效。  结果  B组治疗后的VAS评分[(1.21±0.72)分]低于A组[(2.19±1.04)分],B组治疗后的KSS评分[(80.02±5.66)分]高于A组[(73.17±6.20)分],B组治疗后的主动ROM与被动ROM(121.68°±10.16°、128.49°±12.35°)大于A组(102.34°±7.24°、110.34°±7.83°),B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17.93±3.01)ng/L、(11.02±1.76)ng/L、(20.25±5.31)mg/L]低于A组[(22.61±3.27)ng/L、(13.21±2.05)ng/L、(27.69±7.14)mg/L],B组的总有效率(95.74%)高于A组(80.85%),均P < 0.05。  结论  膝关节骨关节炎应用关节松动术联合推拿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功能,增加膝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液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3种不同外固定方法对新鲜锤状指的保守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手外科就诊的36例闭合性新鲜锤状指患者分为A、B、C组,每组12例。A组远端指间关节过伸15°~20°固定;B组近端指间关节屈曲45°~60°、远端指间关节过伸15°~20°固定;C组近端指间关节伸直位(0°)、远端指间关节轻度过伸15°~20°固定。3组均持续固定6周,6周后开始手功能训练。治疗前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欠伸角度,6、12周随访时测量远端指间关节欠伸角度、远端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远端指间关节欠伸角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周复诊时,A组患者远端指间关节欠伸角度均小于B、C组,患指主动活动度均大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新鲜锤状指,仅固定远端指间关节于15°~20°过伸位较双关节外固定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保留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观察手术疗效,探讨能否降低合并症。方法 重建改良组椎板成形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5例,普通改良组39例,术后随诊18~24个月,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颈椎活动度、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JOA)评分及轴性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比较评估。结果 两组颈椎活动度丢失(9.4°±4.1° vs 11.6°±7.8°)及JOA评分恢复率(57.7%vs 5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比较两组术后轴性症状,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改良组发生率更低。结论 保留颈2棘突半棘肌止点的同时,重建颈4-7棘突能够进一步减小轴性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节段性枕-寰-枢(C0-C1-C2)固定技术的生物力学。方法: 收集6具完整的人类尸体颈段(C0-C5),单皮质螺钉固定枕部,侧块螺钉固定C1,而C2固定技术分为三种:椎板交叉螺钉、椎弓根螺钉、C1-C2经小关节螺钉。C1侧块螺钉在置入C1-C2经小关节螺钉前取出。固定后测量每组结构C0-C2间的活动范围。结果:3种不同的固定技术跟正常脊柱相比活动范围皆缩小。3种固定技术间在屈伸和轴向旋转的活动度上无明显差异。同其他2组相比,C2椎板交叉螺钉组的侧方弯曲活动度有增加的趋势。同椎弓根螺钉组和经小关节螺钉组比较,椎板螺钉组在CT轴位和矢状面图像上远离椎动脉。结论:使用C2椎板交叉螺钉、C2椎弓根螺钉和C1-C2经小关节螺钉进行枕-寰-枢(C0-C1-C2)固定的技术都可以提供相似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与其它2固定技术相比, C2椎板螺钉固定技术损伤椎动脉的风险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横连对椎弓根钉松动和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在30具新鲜羊腰椎脊柱标本L1椎体上制作单椎体压缩骨折模型,采用抽签法分为3组(n均=10)。跨伤椎用4根椎弓根钉固定,采用不同数目的横连(A组不放置横连、B组置入1个横连、C组置入2个横连)固定标本后,在HY-308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和HY-1000NM微机控制扭转试验机上以频率为1.5 Hz的载荷对标本进行10 000次疲劳试验。测量并比较疲劳试验后各组标本轴向压缩刚度,螺钉拔出力,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左轴向旋转及右轴向旋转6个方向的活动范围(ROM)。结果 3组在轴向压缩刚度以及前屈、后伸、左侧弯和右侧弯ROM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疲劳试验后,A组和B组轴向拔出力均显著小于C组[(129.56±29.63)N比(294.67±23.25)N,P=0.000;(254.02±36.29)比(294.67±23.25)N,P=0.006]。A组左轴向旋转的活动度最大(13.35°±1.06°),其次为B组(12.23°±1.06°),C组活动度最小(11.04°±0.74°)(F=13.44,P=0.000;B组与A组比较,P=0.000,与C组比较,P=0.001;C组与A组比较,P=0.000);A组右轴向旋转的活动度最大(13.56°±1.15°),其次为B组(12.39°±1.01°),C组活动度最小(10.81°±0.51°)(F=21.91,P=0.000;B组与A组比较,P=0.002,与C组比较,P=0.001;C组与A组比较,P=0.000)。结论 横连可增强椎弓根螺钉的最大拔出力和脊柱的轴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颈椎椎板切除术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椎板切除术对颈椎稳定性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5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62例颈椎椎管内肿瘤患者的资料。对手术前后的临床及医学影像进行复习,通过手术后随访评价患者脊柱生物力学的变化。结果62例按椎板切除数分为:A组(〈3个)及B组(≥3个);按病变部位分为:C组(髓内)及D组(髓外)。患者近期及远期临床效果均满意。随访3个月至12年,颈椎不稳定发生率A组3.1%,B组16.7%,B组高于A组(P〈0.05);C组36.4%,D组4.3%,C组高于D组(P〈0.05)。颈椎曲度恶化发生率A组为3.1%,B组为23.3%,B组高于A组(P〈0.05);C组45.5%,D组6.4%,C组高于D组(P〈0.05)。结论椎板切除术式可导致颈椎生物力学的变化。椎板切除数≥3个,髓内占位或同时累及颈2及颈7时应注意术后不稳定或畸形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颈椎X射线侧位片上,分析椎板矢状径在发育性颈椎管狭窄(DCS)病例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标准的颈椎X线片401张.以Pavlov-Torg指数小于或等于0.75为诊断标准,将此401张颈椎X线片分为非DCS组和DCS组.测量C3~C6节段关节突关节后缘至棘突椎板线的距离(简称椎板矢状径),比较两组间椎板矢状径的差异,随后使用相同方法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的椎板矢状径差异.结果 C3~C6节段非DCS组椎板矢状径分别为(5.23±0.93)、(5.55±0.94)、(5.64±0.97)和(5.12±0.84)mm,DCS组分别为(3.87士1.11)、(3.66±1.00)、(3.77±0.92)和(2.99士0.72)mm,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性别之间椎板矢状径差异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S患者C3~C6节段椎板矢状径较正常人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及对患者疼痛与炎症因子水平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选取绍兴市越城区人民医院骨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12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60例,A组应用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治疗,B组应用玻璃酸钠肩关节腔注射联合电磁式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肩关节活动度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 B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A组(78.33%),B组的VAS评分[(2.21±0.72)分]低于A组[(4.19±1.04)分],Constant-Murley评分[(70.76±5.89)分]高于A组[(64.22±6.15)分]。治疗后,B组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的活动度(133.12°±7.25°、137.81°±8.27°、40.06°±3.15°)均大于A组(108.43°±6.87°、102.54°±7.82°、33.82°±2.90°)。治疗后,B组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47.93±4.01)ng/L、(11.02±1.76)ng/L]低于A组[(56.61±3.27)ng/L、(18.21±2.05)ng/L],均P < 0.05。  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确切,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增加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炎症反应,临床总有效率高,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地评价和进一步的疗效分析.方法 140例患者中行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采用信访结合门诊复查的形式随诊5~10年,并进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组优良率比较P<0.05,显示各组开窗术式者(A组)40例.半椎板切除术式者(B组)40例,全椎板切除术式者(C组)30例,椎间盘镜髓核摘除(D组)30例优良率不相等或不完全相等.A组及D组病例按半年内及半年后疗效优良者均在90%以上,而疗效优者均占80%左右;而B组及C组半年内疗效较满意,但半年以后疗效优者仅有50%~60%.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并发症主要以硬脊膜撕裂伤(7例),脑脊液漏(6例),切口感染及椎间盘炎(4例)为主.同时A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总数的12.5%,而B组出现椎间不稳的病例占35.0%,明显高于A组.且以D组的手术并发症为最少.结论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指征选择适宜的术式.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手术方式进行系统评价具体的疗效分析,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体枕颈部三维运动范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相似文献   

12.
Xing YG  Tian W  Liu B  Li Q  Hu L  Yuan Q  Han X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5):2458-2460
目的 探讨颈椎融合术对颈椎邻近节段矢状位活动度的影响.方法 应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北京积水潭医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颈前路减压融合手术患者28例,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评价植骨融合率、融合节段近端、远端节段矢状位活动度、下颈椎整体矢状位活动度.结果 患者术后平均随访(6.3±1.6)年,X线评价融合节段融合率为100%,对融合节段上、下邻近节段矢状位活动度术前与随访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下颈椎矢状位总体活动度明显下降,单节段融合术前(46.8±13.4)°,随访时(36.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42,P=0.007),活动度平均减少16.8%;而双节段融合术前48.6°±14.6°,随访时(39.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4,P<0.01),活动度平均减少35.6%.结论 颈椎融合手术仍是颈椎结构重建的良好方法,短节段融合术并没有增加邻近节段的屈伸活动度,而对下颈椎整体屈伸活动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骨密度下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疲劳试验前后的生物力学比较,为临床工作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 取新鲜成年绵羊胸腰椎脊柱标本(T12~L5)27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分别为A组(盐酸脱钙0h,骨量正常)、B组(盐酸脱钙2h,骨量减少)、C组(盐酸脱钙4h,骨质疏松),每组9具.3组均采用在L4~L5上置入椎弓根钉棒系统.以(300士105)N的载荷对3组模型进行250 000次循环4个方向(前屈、后伸、左侧弯、右侧弯)加载,比较4组模型疲劳试验前后的脊柱活动范围、螺钉的最大拔出力、轴向压缩刚度.结果 与疲劳试验前相比,A组脊柱的运动范围值、轴向压缩刚度、螺钉的最大拔出力较试验前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脊柱的运动范围值、轴向压缩刚度明显增大,螺钉的最大拔出力明显减小,组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疲劳试验后,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对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影响较大,临床医师在该条件下不应行单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腰椎完整标本和3种L3-4节段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内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采用成人新鲜腰椎标本7例,分别于L3-4节段完整状态、左侧TLID同侧椎弓根螺钉(PS)固定、左侧TLIF同侧PS+对侧经关节突椎弓根螺钉(TFPS)固定、左侧TLIF双侧PS固定下,测定10Nm扭矩时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轴向旋转等6种运动下运动范围(ROM)并进行比较.结果 在前屈、后伸及左、右侧弯等4种运动状态下,L<3-4>节段标本完整组ROM明显大于其他3种融合内固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右轴向旋转时,标本完整状态与TLIF同侧PS固定组角位移无显著性差异,明显大于另外2个内固定组,有显著差异(P<0.05).前屈、左侧弯和左旋时,TLIF同侧PS固定与PS+对侧TFPS固定组角位移有显著性差异(P<0.05);6种运动状态下TLIF同侧PS固定的ROM明显大于双侧PS同定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S+对侧TFPS固定、双侧PS同定组间ROM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TLIF同侧PS+对侧TFPS周定的稳定性与TLIF双侧PS固定相似,该种腰椎融合不对称内同定方式可作为微创手术治疗的优先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采用不同乳腺托架俯仰角度的摆位误差,根据误差结果分别计算靶区各向外放值,为选择最适托架俯仰角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4月,使用瓦里安Halcyon加速器治疗的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24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乳腺托架固定,根据托架俯仰角度随机分为0°组12例(A组)和7.5°组12例(B组)。患者每次治疗前均行MV-CBCT扫描,并与计划CT图像的刚性配准,获得患者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采用SPSS18.0软件分析两组数据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用秩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根据Margin公式分别计算两组CTV-PTV外扩距离。结果A、B两组三个维度摆位误差取绝对值后均值±标准差依次为:(0.28±0.24)cm、(0.31±0.28)cm(x);(0.37±0.26)cm、(0.53±0.34)cm(y);(0.38±0.31)cm、(0.46±0.35)cm(z);A、B两组三方向CTV-PTV外放距离分别为:0.49 cm和0.64 cm(x);0.55 cm和0.80 cm(y);0.52 cm和0.60 cm(z)。结论乳腺托架0°组三方向摆位误差均值全部小于7.5°组;临床工作中,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优先选择0倾斜角乳腺托架。此外,两种托架角度均出现较多奇异值的情况,表明对于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采用Halcyon加速器每次治疗前的位置验证可显著提高治疗精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对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对3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单开门椎管成形术,术前、术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颈椎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比较手术前后颈椎总的运动范围(ROM)及术后根性、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月(8-42月),术前JOA平均为(7.2±2.1)分,术后JOA评分为(13.7±3.5)分,改善率66.3%,颈椎总活动度较术前减小(12.6±3.4)°,术后有4例(10.8%)出现C5神经根麻痹,11例(29.7%)发生轴性症状。结论单开门椎管成形术能有效促进脊髓型颈椎病神经功能恢复,相当程度保留了颈椎运动范围,但其相关并发症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测量正常成人C0-C2高度的方法和正常值范围以及与斜坡枢椎角的关系,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正常成人颈椎CT原始DICOM数据,应用RadiAnt DICOM软件系统进行分析测量,先调整颈椎至正中矢状位,在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作连线,测量枢椎前缘最低点到该连线的最短距离为C0-C2高度和斜坡与枢椎后缘的夹角,比较性别之间有无区别,并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度相关性。结果212例颈椎CT,C0-C2高度为3.48~5.49 cm,平均(4.18±0.32)cm,95%可信区间为4.14~4.22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45±8.51)°,95%可信区间为151.30~153.61°;其中113例男性,C0-C2高度为3.51~5.49 cm,平均(4.34±0.31)cm,95%可信区间为4.28~4.39 cm,斜坡枢椎角为126.10~174.30°,平均(152.84±8.70)°,95%可信区间为151.22~154.46°;99例女性,C0-C2高度为3.48~4.58 cm,平均(4.00±0.22)cm,95%可信区间为3.96~4.05 cm,斜坡枢椎角为131.50~171.50°,平均(152.02±8.30)°,95%可信区间为150.36~153.67°。男女之间比较,C0-C2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枢椎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的相关性(r总=0.337,r男=0.414,r女=0.295),均呈低度相关(P<0.05)。结论应用CT测量C0-C2高度是一种方便可行准确的方法,枢椎前缘最低点到枕骨大孔前后缘最低点连线的最短距离可以真实反映C0-C2的高度,男性C0-C2高度高于女性,C0-C2高度与斜坡枢椎角呈低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