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使用复方丹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 2 0 0 1年 3月— 2 0 0 3年 10月住院经脑CT确诊、病情较稳定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例 ,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 5 1例及对照组 5 7例 ,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及病死率。结果  30d后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较早期使用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以促使血肿周围缺血区的神经功能恢复 ,降低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康复理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7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与对照组7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理疗辅助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大小、水肿程度及白细胞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程度、IL-6、IL-1β、TNF-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康复理疗应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血肿体积、水肿程度,改善患者血清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治疗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出血急性期用清开灵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清开灵及复方丹参注射液。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7%,对照组7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较好,血肿吸收快。  相似文献   

4.
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早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早期)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予常规脱水、降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1周后行头颅CT检查脑出血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脑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血肿吸收量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丹参注射液在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早期)应用安全,有促进血肿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早期头电针为主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头电针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将 60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头电针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及血肿吸收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 01)。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只要脑水肿不严重,及早采用头电针配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可加速血肿吸收,加快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阳性率的影响。方法 :全部 40例患者均给予极化液加硝酸甘油或异舒吉静滴 ,其中 2 1例为治疗组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14d为 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CD 6 2 P、CD 6 3、TSP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三项指标均较用药前有显著降低 (P<0 .0 5 ) ,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抗血小板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治疗高血压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04例高血压急性脑出血患者(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在病程第2~3d时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加入液体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21d,后改为口服复方丹参片2~4片,每日3次;同期西药常规治疗的1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并且治疗组在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清除脑水肿、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辅以复方丹参治疗,有利于脑出血患者病后早期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杨峰  王勇 《新中医》2018,50(9):52-5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肿体积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 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配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7天、治疗14天后的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2组血肿体积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 5)。治疗7天及14天,2组血肿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 5),观察组血肿体积均小于同期对照组(P0.0 5)。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7天及14天,2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 5),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 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65.6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醒脑静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王亚文  高鹏 《河北中医》2004,26(12):939-940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 0例用血塞通注射液 5 0 0mg加入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或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对照组 6 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 2 5 0ml静脉滴注。 2组均 2 0日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81.7%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半体内实验方法 ,观察了复方丹参方对正常家兔血浆血小板聚集性、粘附性及TXA2 、PGI2 的影响。结果表明 :正常家兔口服复方丹参方 1 2、2 4、4 8g kg及Aspirin 4 4mg kg均显示出明显的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 ;明显抑制血小板粘附性 ;Aspirin明显降低正常家兔血浆TXA2 水平 (P <0 0 5 ) ;复方丹参方 (4 8g kg)明显升高血浆PGI2 的水平 (P <0 0 1) ;As pirin及复方丹参方各剂量组对血浆TXA2 /PGI2 比值均无明显影响。提示复方丹参方抗正常家兔血小板粘聚作用与促进 6 Ke to PGF1α的释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2.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3.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7.
喘证的一般护理注意调整病室环境、体位与休息、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饮食护理、情志护理;根据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同病异护、异病同护,实施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保障治疗措施的实施,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8.
蛇床子素抗凝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的抗凝血作用。方法:通过测定小鼠凝血时间(CT)、大鼠的凝血酶原时间(PT)和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观测蛇床子素的抗凝作用。结果:蛇床子素能显著处长CT、PT,缩短ELT。结论:蛇床子素具有明确的抗凝血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七情学说实验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近年来有关中医七情学说的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评述。指出实验研究对七情学说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着重对今后开展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七情学说实验研究所涉及的动物模型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