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究性别及内固定方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45例行动力髋螺钉治疗,B组35例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隐性失血量及其与内固定方式和性别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者隐性失血量[(338.5±23.7)ml]明显低于B组[(445.8±16.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A、B组男性患者隐性失血量均低于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显性失血量[(197.2±17.9) ml]高于B组[(125.7±13.1)ml],总失血量[(535.8±16.7) ml]低于B组[(572.2±15.5)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OR=3.027,P=0.040)及内固定方式(OR=2.323,P=0.043)与隐性失血呈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男性患者隐性失血量少于女性患者,行动力髋螺钉治疗患者隐性失血量少于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患者,性别及内固定方式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具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均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后以随机数表法分为髓外组(n=45)和髓内组(n=45).分别采取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来评估术后恢复效果,指标包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下地行走时间,术后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 髓内组切口愈合时间略较髓外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组手术时间为(67.47±11.18) min、下地行走时间为(6.32±1.09)周、骨折愈合时间为(8.93±2.12)周,均显著较髓外组短(均P< 0.05);髓内组术中失血量为(153.95±16.74)ml,显著较髓外组少(P<0.05);髓内组术后6个月手术效果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髓外组的77.78%(P<0.05).结论 相比于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更满意.  相似文献   

3.
周君  李世清  李博文  苗卫东 《安徽医药》2022,26(10):2098-2101
目的探讨氨甲环酸( tranexamic acid,TXA)静滴联合 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对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凝血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 80名做为研究对象。随机将病人分为观察组( n=40),对照组( n=40)。对照组术前 30 min静脉滴注 TXA,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中扩髓前给予 TXA、肾上腺素打入髓腔。记录两组显性、隐性以及围手术期的总失血量,术后需输血病例数,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 D-D)水平,术后 90 d内深静脉血栓( 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 pulmonar embolism,PE)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手术隐性失血量[( 455.44±62.34)mL比( 596.78±65.91)mL]、围手术期总失血量[( 620.78±112.67)mL比( 760.15±108.46) mL]、输血病例数[ 12比 25]以及最大血红蛋白丢失量[(14.48±3.44)g比( 27.47±4.52)g]、手术后血红蛋白[( 109.27±11.28)g/L比( 98.82±13.46)g/L]和血比容[(34.48±3.29)%比( 29.26±3.3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 7d两组 FIB、 D-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差异( P>0.05)。结论 TXA静滴联合 TXA与肾上腺素局部注射可明显降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失血量,且不增加术后 DVT、PE等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4.
夏国仁  李业海  刘庆 《安徽医药》2018,22(6):1148-1151
目的 探究氨甲环酸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潜在失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层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在手术扩髓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250 mL腔内注射;观察组则以250 mL的氨甲环酸溶液腔内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变化以及输血情况;手术过程中的可见失血量、潜在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并在术后利用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连续3 d的血红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19例患者需行输血,而对照组32例需要输血;观察组输血量为(228.95±60.82)mL,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可见失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5.20±17.87)mL比(156.80±10.39)mL,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潜在失血量[(794.09±234.19)mL比(1094.7±269.3)mL]和总失血量[(950.89±237.54)mL比(1249.9±270.03)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两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 临床上使用氨甲环酸对髓内钉内固定潜在失血的临床疗效明显,显著降低患者的失血量,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09-513
目的:探讨急诊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总结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PFN内固定治疗的高龄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28例。计算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所有病例均经牵引床牵引、闭合复位,术中不显露骨折区域,小切口置入PFN。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811 m L,显性失血量92 m L,平均失血总量为903 m L。隐性失血和显性失血占失血总量的比例分别为89.8%和10.2%,隐性失血量远多于显性失血量。不同性别组间以及肥胖组与非肥胖组间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隐性失血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围术期失血的主要原因,应及时补充血容量。性别和肥胖不是隐性失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动力髋螺钉(DHS)、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ABFH)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方法 对15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别采用DHS(45例)、PFN-A(65例)和ABFH(42例)进行治疗.计算并比较围手术期实际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 PFN-A、DHS、ABFH组实际失血量分别约为1204、1011、949ml,隐性失血量约占实际失血量分别为80%、46%、36%.结论 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实际失血量显著高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姚雪峰  刘力伟  孙宝硕  赵彦普 《安徽医药》2019,23(11):2248-2250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和 InterTAN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反斜形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5年 1月至 2016年 6月保定第七医院采用 PFNA和 InterTAN两种髓内钉治疗股骨反转子间斜行骨折共 64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 PFNA组 39例, InterTAN组 2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受伤前活动水平以及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 Harris评分、完全负重时间。结果两组术前 ASA分级、受伤前活动状态及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 Harris评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PFNA组在手术时间(59.3±7.6)min、术中失血量( 167.6±96.2)mL方面,优于 InterTAN组( 76.1±9.4)min、(249.1±87.3)mL(P<0.05);在完全负重时间方面, InterTAN组( 8.7±3.4)周优于 PFNA组( 11.3±2.7)周( P<0.05)。结论 PFNA和 InterTAN两种髓内钉均有出血较少、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又各有优势。 PFNA髓内钉技术较为成熟、操作方便、组织损伤小,临床应用广泛;而 InterTAN髓内钉稳定性较高,为近年新发展的术式,临床应用前景更为广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3~82岁,平均66.5岁。受伤原因:步行跌伤13例,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2例。AO分型:A1型3例,A2型12例,A3型3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4min(55~85min)。平均失血量260ml(150~450ml)。术中6例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12例无须扩髓即可放入主钉。平均部分负重时间8d(6~23d)。平均随访9.5个月(7~18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平均5.5个月愈合(4~8个月),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1例主钉入点偏外导致140内翻。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可以有效地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抗旋转能力强,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转子间不稳定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9.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山虎  刘志礼  何长街  舒勇 《江西医药》2005,40(11):695-696
目的 探讨髓内钉在治疗股骨干骨折中非扩髓是否比扩髓手术过程更简单、手术时间短、安全。方法 51例简单股骨干骨折病例行股骨髓内钉内固定,A组28例行扩髓,B组23例行非扩髓,所有病例远近端锁钉都锁定。比较A、B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结果 A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min,B组平均手术时问为115min;A组平均出血量为358ml,B组平均出血量为236ml;罔手术期并发症A组3例,B组7例。结论 扩髓髓内钉技术是固定股骨干简单骨折的金标准。非扩髓内钉在治疗简单股骨干骨折较扩髓内钉需要较少的手术时间,随手术时间的缩短手术中出血也相应的减少,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临床效果,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诊治11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各55例分别进行髓内钉内固定组及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髓内钉内固定组手术后并发症5.45%、术中失血量平均(305.42±58.30)mL、手术时间(69.34±13.20)min、住院(15.03±4.56)d均少于钢板内固定组的23.64%、(436.89±71.28)mL、(88.28±14.07)min、(18.79±5.04)d(P<0.05),随访(12.41±4.98)月,髓内钉内固定组总有效96.36%高于钢板内固定组的85.45%(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是一种理想的内固定选择物,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给予大鼠槲皮素后血浆中代谢产物的定性检出条件。方法:给予大鼠槲皮素单体(100mg.kg-1)后腹腔静脉取血,血浆样品经2mol.L-1盐酸(甲醇-水溶液)水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样品中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分析。结果:大鼠给药后3h内取血、血浆样品经盐酸水解处理4h,可稳定检测槲皮素和异鼠李素,样品在—20℃条件下贮存稳定。结论:血浆样品采集时间、盐酸水解时间及贮存方式等不同均可影响代谢产物的有效检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布地奈德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三组,三组均采用综合治疗,A组62例用甲泼尼龙静脉滴注,B组60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C组60例用静滴氢化可的松,观察三组喘憋、哮鸣音消失和住院时间。结果A组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B,C组缩短(P〈0.05)。结论甲泼尼龙静滴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效、安全、方便,明显加快治愈过程,优于布地奈德与氢化可的松。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大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孙萍  于维萍  段云霞 《齐鲁药事》2005,24(3):159-161
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中药大蒜含有多种抗癌活性成分,其抗癌、防癌作用已被国内外大量实验研究结果证实。本文就大蒜提取物的抗癌、防癌作用及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慢性宫颈炎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盆腔脏器炎症,并且与宫颈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本文诣在探讨不同方法在慢性宫颈炎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0例宫颈炎患者,采用药物保妇康栓、聚焦超声治疗及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宫颈电切术治疗有效率为97.9%,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下宫颈电切术治愈慢性宫颈炎,并且切除宫颈移行带,减少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以期为消毒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16800件手术器械的消毒使用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进行管理,对比实施管理前后效果,分析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对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促进作用。结果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手术器械消毒的管理情况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前后效果分析实施之后,促进效果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质量追溯时间明显得到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之后能够有效提升相关的工作效率,同时准确达到对手术器械的质量追溯,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分析漏、误诊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山东省枣庄枣矿集团中心医院29例老年人肺栓塞的病史、临床表现、放射学表现和合并的疾病。结果29例肺栓塞中均有不同性质的胸闷、气促、呼吸困难。有9例误诊,早期误诊率达31%,3例为漏诊,漏诊率为10.3%,死亡13例,死亡率达44.8%,15例好转,无变化1例。结论老年人肺栓塞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征性,极易漏诊和误诊,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降低漏、误诊率,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