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小丽  刘哲  邓茂林 《西部医学》2021,33(3):440-443
【摘要】目的 探讨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11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SAA、CRP、ACE2水平检测,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组(n=81)、中症组(n=20)和重症组(n=14)。比较3组SAA、CRP、ACE2水平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Ranson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SAA、CRP、ACE2水平与APACHEⅡ、Ranson评分相关性予以分析,并绘制ROC曲线探讨SAA、CRP、ACE2水平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结果 3组SAA、CRP、ACE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SAA、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P<005),ACE2水平低于轻症组和中症组(P<005);中症组SAA、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P<005),ACE2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 3组APACHEⅡ、Ranson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症组APACHEⅡ、Ranson评分高于轻症组和中症组(P<005),中症组APACHEⅡ、Ranson评分高于轻症组(P<005)。SAA、CRP水平均与APACHEⅡ、Ranson评分呈正相关(P<005),ACE2水平与APACHEⅡ、Rans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AA、CRP、ACE2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23、0690,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敏感度分别为8529%、7353%、7059%,特异度分别为7778%、8395%、6667%,SAA、CRP预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的AUC值均大于APACHEⅡ、Ranson评分(P<005)。结论 SAA、CRP、ACE2水平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有关,SAA、CRP水平越高、ACE2水平越低,患者病情越严重,监测SAA、CRP、ACE2水平可预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netrin 1水平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10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6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netrin 1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描述netrin 1与临床检测指标间的相关性;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netrin 1对SAP的诊断价值。 结果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尿淀粉酶(U Amy)、尿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netrin 1在SAP组最高,其次是MAP组,对照组最低(P<005)。MAP组、SAP组的血淀粉酶(S Amy)、胰脂肪酶(LP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S Amy、LPS水平在MAP组、SAP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netrin 1与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CRP、TAP呈正相关(P<005),而与S Amy、U Amy、LPS无相关性(P>005)。当血清netrin 1水平>47800 μg/L时,对SAP的诊断敏感性为8718%,特异性为8382%,ROC曲线下面积为0916(0865~0967),均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RP的ROC曲线下面积。 结论 血清netrin 1水平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优于APACHE Ⅱ评分、Ranson评分、C 反应蛋白(CRP)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乳酸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28例、严重脓毒症组28例和脓毒性休克组30例,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生存组50例和死亡组36例。检测患者入院时血PCT、CRP和乳酸,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各组间PCT、CRP、乳酸和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分析PCT、CRP、乳酸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血PCT(20.08±1.64 ng/mL)、CRP(175.60±9.62mmol/L)、乳酸水平(8.87±0.53mmol/L)和APACHEⅡ评分(51.58±3.23分)高于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PCT(8.57±0.61ng/mL)、CRP(159.66±11.74mmol/L)、乳酸水平(3.93±0.31mmol/L)和APACHEⅡ评分(45.49±1.73分)高于脓毒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血PCT(23.15±14.7ng/mL)、CRP(165.20±4.33mmol/L)、乳酸水平(6.48±1.51mmol/L)和APACHEⅡ评分(52.14±4.06分)高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患者PCT、CRP、乳酸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监测脓毒症患者PCT、CRP和乳酸水平能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助于临床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徐敏  胡岗  刘晓  梁宗安 《西部医学》2019,31(3):416-421
【摘要】 目的 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对血清PCT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就诊收治的198例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给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9例。对照组给予单一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抗菌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PCT、CRP、WBC、IL 6、CD8+、CD4+/CD8+、CD3+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145,P=0013);治疗后两组血清PCT、CRP、WBC、IL 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炎性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3+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CD4+/CD8+、CD3+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χ2=4475,P=003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21,P=0516)。结论 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莫西沙星治疗COPD合并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疗效及抗菌作用显著,可有效地抑制其血清PCT、CRP水平,改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103-106+109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血清白蛋白(ALB)比值(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 方法 将141例脓毒性休克患者按照入科后第7天是否发生ARDS分为ARDS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CRP/ALB、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血乳酸(Lac)和氧合指数(OI)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寻找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最佳截断点。 结果 入科时ARDS组患者CRP/ALB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入科时CRP/ALB与入科第7天时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Lac水平呈正相关,与OI呈负相关(均P<0.05)。入科时CRP/ALB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52(P<0.05),最佳截断点为2.78×10-3,此时敏感性、特异性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778、0.545和0.323。 结论 CRP/ALB对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发生ARDS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判断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对感染性休克(SS)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4例SS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CRP、PCT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较对照组的789%明显上升(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脏指数(CI)值均逐渐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7、14d后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4d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 vs 140%,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NE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短期内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郭智  罗艳  何玉芬  王英 《西部医学》2019,31(6):908-912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美金刚与多奈哌齐合用对帕金森痴呆患者MoCA、ADL与血清CRP、PARK7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9例行帕金森痴呆患者进行研究,将所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多奈哌齐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美金刚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认知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具体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92%,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UPDRS总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研究组UPDRS总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MoC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CRP、PARK7、NT 3水平均较前明显改善。研究组血清CRP、PARK7水平低于对照组,NT 3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高于研究组患者(1224%),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美金刚与多奈哌齐合用对帕金森痴呆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帕金森痴呆患者行为功能以及认知功能,并明显降低患者血清CRP、PARK7水平,提高了NT 3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可作为帕金森痴呆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与全身肝素抗凝分别应用于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44例, 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局部枸橼酸抗凝,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全身肝素抗凝,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凝血相关指标、碳酸氢根离子(HCO3 )浓度变化情况, 并对比两组患者滤器使用寿命。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Scr、BUN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患者的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APTT、PT较治疗前升高, PLT较治疗前降低, 但观察组患者的APTT、PT显著低于对照组, 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CO3 浓度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与对照组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滤器使用寿命显著延长(P<005)。结论 在脓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治疗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 较全身肝素的抗凝效果更佳, 且能显著改善患者肾功能, 延长滤器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沈琪琦  童小文  王伟  吴洪 《西部医学》2021,33(7):987-991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与并发肺损伤(ALI)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12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ALI分为单纯SAP组(78例)、SAP合并ALI组(46例);另选择同期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实时荧光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 21 3p、miR 22 3p表达,收集SA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SAP组、SAP合并ALI组患者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AP合并ALI组高于单纯SAP组(P<005)。不同CT分级、伴有胸水与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患者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水平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CT分级为E级、合并胸水、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水平高于CT分级为D级、无胸水、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分级、胸水、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表达水平与SAP患者并发ALI相关(P<005)。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诊断ALI曲线下面积(AUC)为0770、0812,当截点值为2668、1815时,约登指数最大;两者联合诊断AUC为0869。结论SAP患者外周血miR 21 3p、miR 22 3p与ALI并发密切相关,临床可检测其水平明确SAP程度及是否发生ALI,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完全随机对照设计方案,观察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研究其治疗脓毒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 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使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的基础上,研究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记录各组APACHEⅡ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抗休克治疗前后差异,比较红花注射液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评估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抗休克治疗前后总体比较、死亡亚组比较、对照组存活亚组比较,APACHEⅡ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28d病死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存活亚组使用红花注射液抗休克治疗前后比较,APACHEⅡ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在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APACHEⅡ评分降低,改善病情,提高生存率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良 《浙江医学》2018,40(6):619-622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5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序列号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拓莫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乳酸(LA)的水平。采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估患者健康状态。采用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价患者全身感染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RP、PCT、MCP-1、MIP-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PCT、MCP-1、MIP-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A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LA水平、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阿拓莫兰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确切,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颜晓敏 《西部医学》2017,29(2):222-225+229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疗效以及开始治疗时机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84例DAI患者根据是否接受高压氧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及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日常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临床疗效及预后比较分析。治疗组患者42例根据伤后高压氧治疗开始时间分为A、B两组,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按GOS评分评定预后,治疗组预后良好20例(4762%),对照组预后良好8例(1905%),两组预后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MMSE、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42例患者中, A组与B组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辅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可以明显降低病死率,同时强调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 1β、sIL 2R和MT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到我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入院前后治疗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9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兰索拉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口服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不同症状情况、血清学指标、病理分级及胃底黏膜幽门腺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脘疼痛、胃中嘈杂、嗳气泛酸与口苦口干评分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病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同病症改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 1β、SIL 2R、GAS、MTL水平显著下降,G 17水平升高;观察组血清学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内镜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腺体萎缩评分与肠上皮化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腺体萎缩减少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肠上皮化生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复春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优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清IL 1β、SIL 2R、GAS、MTL水平与G 17水平,胃黏膜萎缩与肠上皮化生明显转归,具有临床价值,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爱辉  李洪  王力斌  欧阳杰 《西部医学》2018,30(9):1319-1322
【摘要】 目的 探讨3D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切除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3月~2017年3月来院就诊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3D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种手术方案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血清IL 6与CRP水平以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减少(P<005);研究组患者恢复进食时间、恢复活动时间、胃管放置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IL 6与CRP水平以及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D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部胃肠间质瘤相对于传统的开腹手术疗效更显著,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疼痛轻,且患者术后恢复快,预后情况更佳,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晓雯 《西部医学》2017,29(5):627-631
【摘要】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在小儿脓毒症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104例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病情分为脓毒症组63例和非脓毒症组41例,对两组患儿血清中的PCT和CRP进行测定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脓毒症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脓毒症组患儿中严重脓毒症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严重组(P<005);非严重组患儿的PCT和CRP水平均显著性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CT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9±01),敏感度为901%,特异度为856%,诊断准确率为839%。CRP诊断脓毒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01),此时敏感度为798%,特异度为699%,诊断准确率为705%。PCT 与 CRP 曲线下面积、敏感度以及诊断准确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结论 在小儿脓毒症的早期诊断中,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较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相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判断脓毒症病情严重程度方面,PCT检测和CRP检测相比两者临床价值相当。  相似文献   

16.
庾明  张廷玖  张东 《西部医学》2018,30(8):1138-1142
【摘要】 目的 分析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K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3例。对照组在KOA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膝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金属基质蛋白酶 13(MMP 13)、白介素 1(IL 1)、肿瘤坏死因子 ɑ(TNF ɑ)和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水平以及膝关节疼痛、膝关节功能、肿胀程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和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IL 1、TNF ɑ和TGF β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或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VAS和Lysholm评分降低和升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膝关节肿胀程度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其WOMAC各项评分降低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膝关节镜清理术可通过调控机体炎症系统和调节炎症因子水平以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KOA的优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及乳酸(lactate,Lac)水平在老年脓毒症患者体内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住院的脓毒症患者(普通脓毒症32例和脓毒性休克26例),29例社区获得性肺炎作为肺炎对照组和22例健康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检测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入院后第1、3及7天和健康对照组及肺炎对照组外周血Lac、PCT和CRP水平。所有患者随访28d,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结果 普通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各时间点外周血PCT、CRP、La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或P<0.01)。入院后第1天,普通脓毒症死亡组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脓毒性休克组死亡组PCT却下调(P<0.05)。脓毒性休克存活组第3天乳酸清除率(lactate clearance rate, LCR)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 入院后第1天,PCT对老年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分别为0.741和0.817;入院后第3天,LCR对老年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预测的AUC为0.903,PCT和第3天LCR对评估预后均有较好敏感性及特异性。结论 老年脓毒症患者外周血Lac、PCT和CRP高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且PCT、LCR可以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8.
李捷  龙霄翱  梁远生  李丽球 《西部医学》2019,31(6):931-934+939
【摘要】 目的 探讨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对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SICAM 1)、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 3)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3月收治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95例,经脑血管造影确诊为动脉瘤,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法舒地尔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术后血管痉挛及迟发脑梗死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清SICAM 1、Caspase 3水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 )、巴氏(Barthel)指数评分、神经功能缺损( NFI) 评分、大脑中动脉(MCA) 平均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后血管痉挛及迟发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ICAM 1、Caspase 3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血清SICAM 1、Caspase 3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血清SICAM 1、Caspase 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MCA平均血流速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MCA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MCA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C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及NF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GCS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NFI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GCS评分、B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F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 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中使用法舒地尔联合依达拉奉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血清SICAM 1、Caspase 3水平,值得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19.
周云 《西部医学》2017,29(3):339-342
【摘要】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对血清hs CRP、MFG E8及Kloth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17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瑞舒伐他汀。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乳脂肪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 E8)和Klotho基因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59%(77/85例)vs 7765%(66/85例),P<005]。观察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81±025)、(131±053)、(432±035)mmol/L vs(486±087)、(221±061)、(515±065) mmol/L,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58±025) mmol/L vs(124±018) mmol/L,P<005]。观察组的hs 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75±041)mg/ml vs(324±056) mg/ml,P<005],MFG E8、Kloth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50421±1315) 、(4124±543) pg/ml vs(26721±834)、(3267±387) pg/ml(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可有效调节hs CRP、MFG E8及Klotho水平,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0.
苗青  张伟  周庆伟  张炜  孙辉 《西部医学》2021,33(3):411-414
【摘要】目的 研究三拗片对感染后咳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5家参研中心呼吸科就诊的150例感染后咳嗽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加用三拗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道症状评分、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咳嗽症状改善情况、总有效率以及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呼吸道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道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道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哮音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总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拗片联合常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感染后咳嗽患者呼吸道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并能够有效提高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