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创伤的发生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2002年有关资料统计,近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2001年发生交通事故72.4万件,死亡约10万人,伤52.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8亿元[1].  相似文献   

2.
2002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死亡118万人,伤2000-5000万人以上。我国自1987年以来,每年交通事故在25万起以上,死亡4.9—7万人,受伤15.9—2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30亿元以上,死亡人数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浙江省台州市2004年有806人死于交通事故。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疗体系的首要环节,如何使伤病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最确切的救治措施,提高院前急诊创伤急救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是创伤急救医学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的需要 ,面对交通事故、工伤、意外事故及其他突发灾难事件不断增多 ,尤其多发性创伤、成批伤员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 1995年美国交通事故大约 5万多人死亡 ,10 0多万人伤残 ;英国 95 0多万次交通事故中 ,有 2 7~ 3万人死亡。我国交通事故逐年增加 ,1995、1996年因创伤而死亡 ,已突破 7万人。因此 ,创伤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公害”。据统计 ,大城市创伤占总急诊人数的40 %左右 ,其中交通事故伤占 5 0 %以上 ,严重多发性创伤占创伤总数的 1~ 1 8%。创伤的严重性及对社会的危害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并已成为急…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居民交通事故死亡情况. 方法 对房山区居民2003-2013年的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描述交通事故死亡情况,使用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减寿年数(PYLL)、标化潜在减寿年数(SPYLL)等指标来评估交通事故死亡导致的疾病负担. 结果 2003-2013年期间房山区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为1382人,粗死亡率为16.45/10万,标化死亡率为15.69/10万.去死因期望寿命为80.42岁,去除交通事故导致的死亡后,预期寿命可增加0.42岁.因交通事故死亡的潜在减寿年数为58 386.5人年,标化潜在减寿年数为55 693.33人年. 结论 交通事故死亡是威胁房山区居民健康及生命安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交通事故伤害的预防,制定合理的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5.
改善急救模式提高创伤救治水平   总被引:107,自引:12,他引:95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约占全球死亡率的 7%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我国 ,近年也呈持续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分析 ,全国城市住院病人中 ,创伤和中毒1985年为同期住院病人的 9 82 % ,为第三位。 1996年则占 14 39% ,而县级医院占 19 4 7% ,为第一位。和平时期创伤的主要原因乃是交通事故。自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发明 10 0多年以来 ,因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 30 0 0万 ,远超过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我国近 5年来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 10 % ,2 0 0 1年发生交通事故 72 4万件 ,死亡约 10万人 ,伤…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使得多发性创伤的发生日渐突出[1]。根据中国伤害监测系统监测显示[2],2011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万多起,超过6.2万人死亡,23.7万多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2012年前10月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显示[3],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其中多发伤发生率占患者总数的50%。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14 — 2018年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州)居民交通事故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当地交通事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整理2014 — 2018年大理州居民根本死因为交通事故的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 使用Excel 2010及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运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进行标化。 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等指标。结果2014 — 2018 年大理州累计报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3 079例,平均粗死亡率为 17.25 /10 万,标化死亡率为17.75/10 万,分年度交通事故死亡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交通事故死亡主要发生在15~60岁年龄组,该年龄组死亡占85.00%以上。 交通事故死亡时间在1、2月偏高。 不同类型交通事故死亡构成前3位依次为行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45.53%)、骑乘摩托车(27.83%)、驾乘小汽车(9.03%),前3位占交通事故总死亡的82.40%。 2014 — 2018年行人和骑乘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率均有下降趋势。结论交通事故是严重威胁大理州居民生命安全的因素之一,大理州交通事故死亡水平有下降趋势,但随着各类交通工具保有量不断升高,要继续加强交通事故综合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昆明市居民伤害死亡发生特点、变化及其对居民健康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开展伤害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06-2010年昆明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Access/Deathreg 2005软件和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0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降低了13.81%,居全死因的第4位。5年间伤害导致死亡14 887例,年平均死亡率为75.93/10万,标化率为67.08/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为101.80/10万,标化率为90.76/10万, 女性为48.72/10万,标化率为41.89/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01),是女性的2.09倍。居民伤害的前5位死因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溺水,其中交通事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8.44/10万上升到2010年的20.12/10万,上升率为9.11%;自杀死亡呈明显的下降趋势,由2006年19.91/10万下降到2010年的12.04/10万,下降率为39.53%;意外跌落从2006年16.59/10万下降至2010年的14.50/10万,降低了12.60%。0~14岁年龄段男性主要为溺水,女性则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因;15~59岁年龄段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亡原因,而女性自杀是主要死亡原因;60岁人群男性和女性均以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城市居民伤害死亡为42.84/10万,标化率为35.83/10万,农村人群则为98.50/10万,标化率为89.94/10万,是城市的2.32倍。城市居民前5位伤害依次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中毒和其他伤害,农村则为自杀、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溺水。 结论 伤害已经成为昆明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应根据其变化特点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马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0):2474-2476
群体伤通常为一种或一种以上致伤因素同时造成3人次以上的伤员。群体伤多来自于工伤事故、交通伤、自然灾害等。其中道路交通事故,已是全球一大公害,并成为40岁以下人群的首位死因。我国交通伤年死亡人数已于21世纪初突破10万大关。全球则超过百万。且据WHO预测,2020年令球道路交通事故致死人数将约为234万人。对于发展中国家,道路交通事故的形势尤为严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尤其是汽车拥有量的逐年递增,交通事故呈现高发和上升的态势。自2001年以来,中国因车祸死亡的人数连续3年超过10万人,平均每天死亡 300人,车祸导致颈椎、胸椎、腰椎、骨盆、四肢等部位骨折亦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致残的更是不胜枚举。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杭州市居民伤害死亡原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2006-2011年杭州市居民死因监测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 2006-2011年居民伤害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了5.45%。6年间伤害导致死亡20 441例,年平均死亡率为52.09/10万,标化率37.30/10万。男性年平均死亡率63.16/10万,标化率46.87/10万;女性年平均死亡率40.85/10万,标化率27.55/10万,男性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55倍。城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40.26/10万,标化率28.41/10万;农村年平均死亡率71.00/10万,标化率51.86/10万,农村高于城市,是城市的1.76倍。居民伤害死亡前5位为意外跌落、交通事故、自杀、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溺水,其中男性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因,女性以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城市和农村分别以交通事故和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0~14岁年龄段以溺水为主要死因;15~59岁年龄段以交通事故为主要死亡原因;>60岁人群以意外跌落为主要死因。 结论 伤害已经成为杭州市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应根据本地区的伤害死亡谱和目标人群制订有效的控制策略,开展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创伤 ,尤其是严重创伤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杀手之一。因此 ,必须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一、严重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加 ,救治任务艰巨全世界每年死于工业事故和日常生活的意外达 350万人。而受伤者为其 10 0~ 50 0倍 ,2 0 0万人导致永久性残疾。因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达 50 0 0亿美元。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死亡者逾 70万人 ,受伤者 10 0 0万~ 150 0万人。即每 50秒钟死亡 1人 ,每 2秒钟有 1人受伤。1996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提出了“善待生命———预防意外伤亡和暴力”。1999年我国共发生交通事故 4 12 86 0起 ,伤2 8…  相似文献   

13.
史珊珊  邵迪初  邵哲 《疾病监测》2017,32(12):970-975
目的 分析2011-2015年浙江省余姚市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2011-2015年余姚市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计算伤害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YLL)以及PYLL率(PYLLR)等指标。结果 2011-2015年余姚市伤害死亡率为73.2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2.86/10万;伤害死因前5位依次为意外跌落(28.50/10万)、机动车辆交通事故(14.39/10万)、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12.98/10万)、淹溺(5.48/10万)和自杀(5.20/10万);0~岁儿童少年组以淹溺(6.61/10万)为主要伤害死因,15~岁中青年组伤害死亡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12.25/10万), 65岁老年组伤害死亡以意外跌落为主(178.40/10万),PYLL为25 563.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21.63人年,PYLLR为6.77。结论 伤害是浙江省余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造成巨大的寿命损失,需要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伤害综合性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上海市2003年道路交通事故伤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上海市公安局2003年交通事故资料及相关信息,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事故特征和危险因素。结果2003年上海市共发生交通事故54197起,死亡1406人,受伤11178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97亿元;事故发生率和综合事故率分别为311.48/万车和3.22/万,车辆和人口的致伤率与死亡率及事故致死率分别为64.24/万车与8.08/车、83.31/10万人与10.48/10万人和11.17%。每日死亡事故高发时段为17:00-21:00,郊区事故致死率显著高于市区。98.69%事故为人为所致,其中机动车驾驶员占93.04%;伤亡人员主要为21.50岁青壮年,以骑自行车、行人和骑摩托车者最多见。结论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和加强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是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严重后果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状况,为开展伤害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整理2017 年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期间疏附县户籍居民死亡情况,计算伤害死亡率。 抽样进行死因回顾调查,通过死因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指标分析疏附县维吾尔族伤害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共调查死亡个案866例。 伤害死亡率为78.13/10万,占全死亡人数的13.74%,标化死亡率为79.20/10万。 男性和女性伤害死亡率分别为107.13/10万和48.10/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12.99/10万和44.19/10万。 伤害死亡潜在寿命损失年数(PYLL)为3 978人年,占全死因PYLL的40.00%。 伤害前3位死因依次是道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和溺亡。 1 ~ 岁组主要伤害死因为意外溺亡、意图不明的溺亡和道路交通事故;5 ~ 岁组为意外溺亡;1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和意外跌倒;45 ~ 岁组为道路交通事故和跌倒;65 ~ 岁组为跌倒、道路交通事故和砸死。结论疏附县户籍居民伤害死亡率高于国内其他地区,且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壮年,伤害PYLL构成比较高,伤害已成为疏附县居民早死和劳动力损失的主要因素,不同年龄组的主要伤害死因各异,应对不同年龄组人群开展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加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 提高交通事故救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稚林 《护理研究》2009,(12):3248-3249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突发重大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者逾70万人,受伤者1000万人~1500万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伤员受伤现场及转送途中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减少死亡,为进一步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我市急救中心暑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35起重大交通事故的253例伤员实施院前急救。号  相似文献   

17.
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进步、城市建设和交通的高速发展以及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使多发性创伤的威胁日渐突出.目前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据统计。近5年来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每年增加10%.2002年发生交通事故77万余起,死亡约为11万,伤56万余人。由于多发伤来势凶、发展快、病死率高,因而成为创伤急救中的难点。而如何降低多发伤的致死率和致残率,成为当前急诊医学和临床护理工作面临的艰巨而紧迫的课题。现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将多发伤的院前急救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稚林 《护理研究》2009,23(35):3248-3249
随着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突发重大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者逾70 万人,受伤者1 000万人~ 1 500 万人,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在伤员受伤现场及转送途中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伤残、减少死亡,为进一步院内抢救争取时间.我市急救中心2008年1月-2008年12月对35起重大交通事故的253例伤员实施院前急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70年代中期我国对创伤已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当前创伤失血性休克救治的研究仍然是热点之一。2001年4月在日内瓦WHO总部召开暴力与损伤会议,专家们共同讨论了对全球道路交通伤预防策略,随着陆、海、空立体交通工具膨胀性发展,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交通事故已被各国公认为当今“世界的第一公害”且是青壮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仅1998年全球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17.1万人[1]。我国每年因创伤致死人数至少有10余万人,伤数4万人,更让人担忧的是,专家们预测,21世纪中,创伤人数可能会成倍增长[2]。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大多数因来不及抢救而死于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步伐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创伤,特别是交通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有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70万人死于创伤,仅交通事故伤致死约10万人,占世界各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第1位。创伤是1~44岁人群死亡的首位原因,在所有人群死亡的原因中占第3位。创伤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大卫生问题,被称为"现代文明疾病"。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伤者数量逐年增加,人们对提高创伤救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